海淀法院青年法官座谈会现场

在座谈会上发言的海淀法院青年法官马民鹏

在座谈会上发言的杨立军法官

在座谈会上发言的汪懿法官

在座谈会上发言的杨晓玲同志

朱军法官在座谈会上发言

马军法官在座谈会上发言

贾柏岩法官在座谈会上发言

赵晨法官在座谈会上发言

宋莹法官在座谈会上发言

宋鱼水法官座谈会上发言

陈琦副院长在会议上讲话

担任本次会议主持人的海淀法院政治处主任张钢成

直播现场
6月12日13:40,北京法院网直播海淀法院召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行动阐释”青年法官座谈会
  • [主持人]:
    各位网友,下午好!欢迎点击浏览中国法院网网络直播栏目。我是此次庭审直播的主持人和直播员。今天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将召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行动阐释――青年法官座谈会。我们今天将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的支持下,通过北京法院网、中国法院网对此次庭审进行网络直播,欢迎大家关注!
    [13:39:22]
  • [主持人]:
    大家好,下面座谈会就要开始了。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参加座谈会的几位法官:
    宋鱼水法官,女,41岁,海淀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院党组成员。宋鱼水同志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人民满意的好法官、中国法官十杰、全国模范法官。宋鱼水从小在农村长大,靠助学金读完大学,对人民群众有朴素、深厚的感情,对本职工作有着深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宋鱼水靠着顽强的毅力和进取精神,应对纷繁复杂的案件纠纷,审理了各类民商事案件1600余件,出色办结了一批大要案、疑难案件,从一名书记员成长为审判员、庭长。她在工作中努力追求的“辩法析理,胜败皆服”审判境界,形成的“从容淡定,刚柔并济”的审判风格,以及她高超的调解技巧和清廉如水的审判作风都被人们广为传颂。
    [13:42:50]
  • [主持人]:
    朱军法官,男,海淀区人民法院刑一庭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先后三次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荣立个人二等功,曾两次被评为海淀区政法系统“青年十杰”,2004年被评为“海淀十大杰出青年”及“海淀区精神文明先进个人”。朱军1989年从大学毕业后到海淀法院从事刑事审判工作,至今已经十七年,审理了一千余件重大疑难案件和新类型刑事案件,其判决曾被《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作为典型案例刊载,2005年朱军以出色的审判业绩和良好的职业声誉,当选为海淀法院法官委员会主任。朱军35岁担任刑一庭庭长,支部书记,他倡导人文化的管理理念,探索符合法官职业特点的管理方式,他格外重视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作用,信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管理信条,在他的带领下刑一庭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先进集体称号。
    [13:43:16]
  • [主持人]:
    马军法官,男,33岁,海淀区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北京市十佳法官,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二等功,获中国消费者协会成立20周年消费维权突出贡献表彰的“3.15”个人荣誉奖章。2004年在海淀法院独任法官和审判长两项考试选拔的综合考评均名列第一,被任命为审判长;2005年中层副职竞岗,经过考试、演讲、民主测评取得总成绩第一,被任命为民事审判一庭副庭长,同年被法官们推选为法官委员会委员和专业委员会主任。作为一名法官,马军认为应当在人生的磨砺与困境中创造积极的意义,故而选择了“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作为毕生的追求,他认为在审判中承担民众的厚托,即要有坚强刚毅,百折不挠的实干精神,又要具备“衙宅卧听箫箫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朴素情怀。近几年马军参与了《医疗侵权案件认定与处理实务》,《医疗纠纷处理法律事务文书写作》等多部著作的写作,论文连续四届在北京市学术讨论会上获奖,多次应邀走上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高等学府的讲台,将司法实践成果推广到学术界。
    [13:43:52]
  • [主持人]:
    贾柏岩法官,男,35岁,海淀区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副庭长,先后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他调研能力出众,从事审判工作12年来,撰写各类文章近百万字,多篇专业论文在省市级评比中获奖,他撰写的《行政诉讼普通程序简便审理制度研究》在全国应用法学征文中获最高奖。他主持行政庭工作以来,提出了建立“以权威的精品审判为基础、以和谐的司法环境为依托、以独具的庭室文化为特色、以各项领域的创新成果为标志”的知识型行政审判庭室的目标,该庭连年收结案量在全市法院系统居于首位。他注重工作中的大胆创新,几年来,相继推出“行政诉讼普通程序简便审”、“行政审判白皮书”、“专家辅助人制度”及“协调解决行政纠纷新模式”等,引起了法院系统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相关经验被市高院在全市法院系统推广。
    [13:44:10]
  • [主持人]:
    赵晨法官,男,37岁,海淀法院民四庭庭长,先后三次荣立个人二等功,1999年被评为海淀法院青年十杰法官,2005年被评为海淀区政法青年十杰,2006年被评为海淀区十大杰出青年,2005年1月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个人一等功。自1997年独立办案以来,赵晨共审结了5000余件民商事案件,结案量一直名列全院商事审判第一名,他审理的案件呈现出“三低一高”的效果,即上诉、发回、改判率低,当事人自主执行率高,赵晨在处理民商事纠纷过程中表现出高超的调解技巧,当庭调解率高达70%,他参与设计了并组建了全市民商事审判领域的第一个审判方式改革小组,填补了商事审判方式改革的空白。赵晨是一名自学成才的法官,他善于在工作中总结经验,在实践中学习提高,2001年他撰写的论文荣获得全国法院系统论文评比三等奖,多篇案例被载入《合同法疑难案件判解》一书, 2006年赵晨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中国政法大学民诉法学专业研究生。
    [13:44:26]
  • [主持人]:
    宋莹法官,女,35岁,海淀法院刑二庭副庭长,海淀区政法系统青年十杰,海淀区三八红旗手。宋莹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海淀法院工作,先后在知识产权庭和刑二庭工作,历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最终她选择了少年刑事审判岗位,并立志为这项事业奋斗终身,在尚秀云等优秀法官的指导和熏陶下,她审理了300余件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其中发现检察院遗漏认定被告人未成年10件,遗漏认定被告人法定情节20件,改变检察院起诉罪名6件,说服检察院撤诉2件,上、抗诉案件无一被改判或发回重审。她积极维护未成年人权益,帮助未成年犯追讨应得工资、并多方落实被遗弃未成年犯的监护抚养措施,依法对未成年犯扩大适应非监禁刑,积极开展判后延伸、跟踪帮教工作,为大批未成年犯顺利重返社会付出了努力和心血。2006年她创新设计的全国首个“判后救助基金”,成功救助了9名失足未成年人,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在她的真诚沟通和点滴努力下,宋莹的工作取得了未委会、残联、民政局等部门配合与支持,为一批失足少年赢得了新生。
    [13:44:41]
  • [主持人]:
    担任本次座谈会的主持人的是,海淀法院党组成员、政治处主任张钢成。
    [13:45:57]
  • [张钢成]:
    根据市委政法委和市高院的部署,全市法院系统将对2000年毕业进入法院的青年大学生进行一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集中培训,今天政工系统召开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行动阐释――青年法官座谈会》就是这次集中培训的一项内容。
    [13:47:03]
  • [张钢成]:
    那么,为什么我们不把这次会议的主题定为“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而是定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行动阐释”呢?我们认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用来用的,不是用来说的,实践是加深对理论理解的最好途径。大家知道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括依法治国、公平正义、执法为民、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法治理念,适用于法治建设的方方面面,比如立法、司法、执法等等。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主义法治理念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普适性,所包含的五大理念是经过高度抽象和概括的产物。要把握好精神,不能从理论到理念,要理论联系实际。具体到我们基层法院,就是如何在审判工作中通过具体的司法行为,不断丰富和演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形成一个符合具体实践要求,并且能指导我们工作的社会主义司法理念。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13:47:28]
  • [张钢成]:
    青年法官是未来法治建设的中坚力量。同时,青年法官由于知识结构单纯,社会阅历不够,对法治建设的复杂性和长期性认识不够,对法律操作的认识偏于学理化和理想化,因此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行动阐释中遇到的矛盾和困惑会更多,更需要我们去帮助和解决。这次座谈会将围绕青年法官在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工作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困惑入手,通过坦诚交流和学习借鉴,使大家认清自我定位,明确奋斗目标。
    首先,我们请四名青年法官代表先谈
    [13:47:51]
  • [马民鹏]:
    下面我结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具体问题谈一下我的看法。
    1.法院追求社会效果,要把握好尺度问题
    目前社会舆论的导向、包括人大、党委的态度,对法院追求社会效果的问题似乎有些矫枉过正,法官们被寄予了太多的责任、太多的厚望。社会效果已经成为一把双刃剑。所以,我认为目前我们一定要强调:法院不是万能的、法院不能包打天下,一方面司法要走到尽可能远的地方,最大限度的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司法又要在该驻脚的地方就驻脚,这也是需要当事人及社会所理解和认同的,也是需要社会舆论予以支持的。总之,我们不能否认法院要追求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但是其中的度也是需要我们谨慎把握的。
    [13:51:54]
  • [马民鹏]:
    2.提升法官的人格魅力.同样的案件,采取同样的调解方案或判决方式,后果不同。造成如此迥异的后果,除却当事人的理解、认识水平存在差异外,法官的人格魅力在其中往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完善一个法官的人格、取得当事人的信任,需要我们多方面的努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有一点我们可以马上做到,那就是:放下法官的架子,去善待当事人,去关心当事人。这时候你就会发现,只要你付出了,你就有收获。
    [13:53:09]
  • [马民鹏]:
    3.最后一点:谈一下我的一种感受,或者说是心态:就是“珍惜”二字。首先我们应当珍惜我们的法官职业。第二,当前我国的法治环境已经大大得到了改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我们要珍惜现在这么好的法治环境,当前法治的环境已经得到大大的改善,因此我们要珍惜这个法治环境,要抓住机遇,有所作为。第三,我们要珍惜海淀法院这个优秀的集体,向我们身边众多优秀的法官们学习,在集体的环境中成长、成熟。
    [13:54:52]
  • [张钢成]:
    下面请刑一庭法官杨立军发言。
    [13:55:39]
  • [杨立军]:
    在这里我谈一下我的几点感受。在这五年的工作中,我有这样几点感受。我来院以后感到海淀法院是一个以学习型创新型发展为方向,大量招录了各方面的人才。我觉得一个优秀的集体既能力影响到个人的发展,促进个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同时也能使这个集体不断发展和壮大。我一直在刑一庭工作,无论多大的审判压力都能够完成,一个是领导以身作则,另外一就是全庭同志相互配合。海淀法院给我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我是通过司法考试后任命为助理审判员的,之后院里放手任用我们这些年轻通知,信任让我们独立审判案件,每一案子,每一个判决的撰写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院里给了我们年轻同志一个信任度。如果我们喜欢这个职业并真心的对这个职业付出,海淀法院就给我们提供了所有的条件。
    [13:56:24]
  • [张钢成]:
    张钢成:下面请民二庭法官汪懿发言。
    [13:57:06]
  • [汪懿]:
    作为代理审判员,办案两年,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实践者我有一些发现和感受。首先谈一些工作中的难处和亲身感触。作为一名年轻法官确实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年轻法官不容易得到当事人的信任了理解。这是我们年轻法官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作为年轻法官有种种的压力和困惑,有时候我也想法官收入不高,压力又大,回报在哪里。去年收到一个当事人的来信,使我很有感触。我们从事的工作,我们是否喜欢她,是否适合她,是否觉得这份工作有意义,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太重要了。这是我最大的感触。我会珍惜这份有着不凡意义的工作,向前辈们多请教,向老法官多学习。
    [14:02:54]
  • [张钢成]:
    下面请监察室书记员杨晓玲发言。
    [14:05:46]
  • [杨晓玲]:
    感谢院给我们一个机会,我个人没有太庞大的目标,比起崇高的理想,我更喜欢从点滴做起。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我理解的生命长度》。你选择了生命之后,就应该从前看。我从是的不是审判一线,我在监察室。善待生活就会有收获。如果想要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就要热爱周围的人,保持生活的乐趣。每一个人都是大陆的一小片,海淀法院这个集体改变了我。健康的人身态度是工作不倦怠的基础。有以为我生命中的智者告诉我,作为一名优秀的法官是每一个进入法院的年轻人的内心追求。案件有如看起来相同实则各异同的毛坯,这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和耐心。我在海淀法院更多看到的是法官追求法律的执著。海淀法院教会了我很多,当你能够想你愿意想的东西并且把你能够想的东西说出来时候是非常幸福的。
    [14:07:49]
  • [张钢成]:
    下面请青年法官楷模与大家交流,这个机会非常难得,他们是朱军、马军、贾柏岩、赵晨、宋莹。
    [14:08:49]
  • [朱军]:
    既然是个座谈会,我想借助这个机会跟大家说一些心里话。我能取得今天的成绩,这都是领导的信任和同志们的支持。我一直保持对工作娱悦的心态。我很幸运的从事了我喜爱的职业,我大学实习就在刑庭。我在工作中找到了一种乐趣。保持这种娱悦的心态跟大家探讨有一个非常好的收获,就是这个人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有一种自信。我从来没有受过审判作风的投诉,这不说明我这个人性格有问题或者懦弱。我是通过一种心态产生了一种自信。和当事人接触产生冲突或者各式各样的情况我都遇到过,有了自信就学会了如何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干了这么多年的,别的收获也有很多,也经历了很多的挫折,但是我觉得我是一个很幸运的人。我知道很多青年同志都遇到了很多困惑和压力,尤其在物质上,这是咱们目前面临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但是如果你觉得法院不能实现你的理想,你从事这项工作收入低又受气,那么就赶紧离开。你觉得在哪能够实现你的价值就去哪。我需要更正一下,我是一个中年法官,已经不算青年法官了。我感觉在这十多年的实践中,我无怨无悔的从事了我喜爱的工作,有了这种心态在司法为民和实现正义上就有了一个标杆。
    [14:12:44]
  • [朱军]:
    为什么我们在刑一庭的时候总是以敬业精神来衡量,我觉得还是要有一个敬业精神。“如果你把工作看成是一种快乐,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把工作看成是一种义务,人生就是地狱”。我觉得这个话说的特别好。我看这个作者时我认为他应该是一个劳模,实际上他是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他就是要告诉他儿子,你一定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只有有对事业的追求,你的人生才是完美的。我希望拿这句话跟大家共勉。我觉得自己还是生活在海淀法院这样一个天堂里的。
    [14:17:54]
  • [张钢成]:
    下面请马军法官发言。
    [14:18:41]
  • [马军]:
    非常感谢有这个机会跟大家一起交流。在选择上,作为职业快乐的感受我跟朱庭长的感觉是一样的。在一个特定的时代成为一名法官的时候,我们无法选择这个司法环境,就象一棵大树无法选择风雨一样。我们应该选择微笑的面对压力。作为大多数人会觉得获得这种快乐应该是一种与轻松有关的情况,作为一名法官我认为相反,他应该是与压力有关。我记得自己第一次承受压力实际上当时是不信任的一种眼神。一起宅基地纠纷,诉讼中当事人看到年轻法官就是一种不信任感,在审判中当时为了查清案情,用自己的职业精神跑到村里的长者进行调查把应该说十几年二十几年的宅基地变更弄得非常清楚。开庭时在用法学理论去说,当事人信服了,作为法官用自己的专业精神赢得当事人的信任是一种快乐。还有一种快乐是来源于自己对专业知识的探索。
    [14:21:06]
  • [马军]:
    我当书记员的时候接触了不少案件,和当事人谈,调解案件,真正作为一名法官后,确实不一样了,与人沟通的技巧。每审理一起案件我都做一些笔记,无论是开庭前的思考还是记录,包括每一起案件的法律知识的学习,因为一起案件展开的思考,我能够从中获得一种学识。刚遇到难的案件,这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包括遇到难缠的当事人,让他不发生投诉。对于一个法官而言,要在自己的无知当中进行挑战和超越。再有,作为法官总会遇到新的情况,会有当事人甚至是社会带来的压力,快乐并不是来自自己的观点或者坚持,实际上是解脱旧观点的束缚,解脱出来。
    [14:24:42]
  • [马军]:
    法官应该不断的学习,这是一种境界。再有,成为一名好的法官,想要获得上级法院或者同事的认可,并不容易。想要写好每一份判决非常疲惫,我记得自己曾经做年底总结的时候说过,自己这一年过的是没有礼拜六礼拜天。当你的工作得到认可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值得。这个时代的法官恰恰承受了很多的压力,如果法官不解决纠纷的话,谁还来解决呢?实际上,我想,正是通过这种作为一个法官朝他一生奋斗的方向努力,甚至这个方向不是我们这一代法官完全能实现的,但是我想,只有成为法官你才能体会法锤的沉重和身上肩负的责任。法官裁判纠纷来源于社会,反映社会的矛盾,所以我们法官必须关注社会,关注时代,一个优秀的法官应该说作出恰当裁判和恰当的行为要既能坚持原则又能顺应社会的需求。
    [14:29:51]
  • [张钢成]:
    下面由贾柏岩法官发言。
    [14:30:55]
  • [贾柏岩]:
    我是从95年参加工作,在知识产权庭工作了七年,2002年调入行政审判庭工作。行政审判法官是在官民矛盾的中心,官民矛盾是什么?现在我想老百姓尤其是中国的老百姓总是一个底线,就是他什么矛盾都可以解决,他们相信政府,如果连政府都不相信的话,是很可怕的,官民矛盾是一个严肃的社会矛盾。
    [14:36:11]
  • [贾柏岩]:
    我们法官处在这个核心,当事人在诉讼中表现的非常激动,告状上访是很多的。行政审判必然会导致行政机关败诉,去年我们一个主要的行政机关被撤了四个案子,结果他们就说了非常不好听的话。我们行政庭的法官们每年都在夹缝中生存着。以现在咱们法治发展的现状,想根本解决这个问题是很难的。
    [14:37:09]
  • [贾柏岩]:
    我们是怎么做的呢?首先不管案件有什么样的背景,我都要把这个案子办成铁案,我不怕当事人告状,这样才能依法保护老百姓的权力保障行政机关形象。作为行政法官要有良知,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善待群众。作为一个有政治感和良知的人不但对老百姓对被告也是如此,我们对被告也不能光从书本出发,我们不想让行政机关说我们是非常难以相处的法官。在被告那同样也是如此,去年我们庭一共协调处理了76件行政案件,如果判的话,那么百分之百这76件全部败诉,协调工作让被告也对我们产生了一种信任。作为法官来讲不能光从法律知识出发,要有政治头脑。
    [14:42:57]
  • [贾柏岩]:
    简单的一个例子,司法考试,你付出了就会得到回报。别相信成才、成功会有捷径,如果还有捷径的话就是多写东西,写作的过程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是一个对自己全面素质锻炼的过程。你只有积累了素材才有的可写,而且这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写作是对自己的文字、语言、全面素质提高的手段。最后预祝各位在现实社会之中沉住气,保持一个乐观向上的态度,我相信大家能在海淀法院这片沃土上迅速的成长起来。
    [14:48:28]
  • [张钢成]:
    下面请赵晨法官发言。
    [14:49:13]
  • [赵晨]:
    今天的会对自己也是一个难得的提高的机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学习要以自身的实践相结合与身边的其他人进行比较才能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以指导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对于基层法官来说关键就是要扎根基层,怎么做才算扎根基层,我谈三点体会,第一就是要热爱法律事业。我和各位一样都是非常热爱法官这个职业的。法官这个职业非常令人尊重,它能够直接面对当事人来体现自己一个执法者的尊严。
    [14:50:10]
  • [赵晨]:
    第二,这是一个传统的继承,现在提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总要提到执法为民,服务大局,想做到这一点,光有一颗热爱法律事业的心是不够的,还要提高个人素质和执法能力。向前辈学习是一条捷径。我刚到法院的时候比在座的各位都年轻,能在法院工作你会有一种兴奋和冲动,年轻人想把工作做好,你自己对怎样做好这个工作并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这个时候我非常庆幸的成为海淀法院的一员。当时在海淀法院工作条件非常艰苦,那时候法警还要住在院里,为了第二天早上提人。91年执行大会战的时候当时也是如此,很多同志都是夜里外出执行白天还要坚持接待当事人,连续一个星期都回不了家,类似这种情况当时初期只是简单的继承,也不理解,大家怎么干我就跟着老同志做工作。但实际上在不自觉中已经学到了很多东西,当我意识到我学到了这些东西我才真正成为了这个集体的一员。通过处理一件复杂的案子,我们的努力得到了当事人的理解,我们的付出最后以该案撤诉而结案。
    [14:54:13]
  • [赵晨]:
    第三就是要有平和的心态。在社会发展、人类财富积累、个人发展过程中不可能是一瞬间的,必须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一瞬间缓解压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人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积累可以把压力化解掉。到了一个阶段就会有一种压力,这个时候需要你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去适应个缓解这个压力。你不可能把压力和工作的情绪带到工作中,因为作为法官来讲,法官的工作我个人认为就是不要把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因为个人的情绪带到工作中就会有失法律的公正,我们一定要把工作中的个人情绪减少到最小的程度。我们首先应该想到我们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出的贡献,这是我们人生价值的体现,重要的并不在于结果。回报可能是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时间,体的过程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你的回报也是得到社会的。你不要过多的考虑索取的问题,要考虑社会问题。最后我想复述肯尼迪总统的一局话:“不要问你的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要问你为你的国家作了什么”。
    [15:02:53]
  • [张钢成]:
    下面由宋莹法官发言。
    [15:03:31]
  • [宋莹]:
    非常荣幸有这样一个机会向大家汇报我的工作,我今天汇报的题目是《真诚、执著与感召力》。我想结合少年审判工作谈一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官作出判决的一刹那他审判任务就已经完成的,未成年犯今后的生活并非法律关注的,未成年犯罪的案件不同,法官就会有不同的方法,有的法官当做简单的案件一判了之,而有的法官则不同,这样的法官就会投入加倍的精力。实践证明,有许多看似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要用心就能解决。
    [15:08:48]
  • [宋莹]:
    (宋莹法官读了一段法官手记)这段办案记录反映的法官查找犯罪人亲属的过程,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这样的情况下,法官也没有放弃。现在这名少年已经回归了家庭并且有了一份工作。这个手记已经足以说明真诚、执著和感召力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过程中的重要性。法官不是万能的不能包揽一切。只有真诚才会有强大的精神动力执著于这项事业,不仅要感召周围的人和环境还要感召完善自己的内心。我引用一段诗句结束今天的发言“朋友,坚定的相信吧,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自己、相信未来!”
    [15:12:01]
  • [张钢成]:
    今天的交流就到这里。会后大家也可以进行交流。下面请宋鱼水法官跟大家谈谈她的感受。
    [15:22:19]
  • [宋鱼水]:
    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我也想讲三个问题,我比较欣赏的一篇文章是中国人民大学朱景文教授写的,我建议大家可以看看。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四个观点第一讲的是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的,那是法学家们的幻想,相反法律是以社会为基础的。
    [15:25:44]
  • [宋鱼水]:
    第二讲的是法律的独立性问题。法律的独立性是法律作为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法律的独立性也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因为当深入到基层层面解决问题时,照搬其他国家的法律以为通过法律变革就可以改变法律的基本制度是不可能的。第三是法律传统的问题,中国解决问题的方式是整体解决,在西方是喜欢用分离或者单个的考虑。这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从局部微观层面有很大长进。不要把我们民族法律文化的精华要当做糟粕一起抛弃。
    [15:28:46]
  • [宋鱼水]:
    第四就是服务大局与法治的问题。这意味着什么?服务大局决不会是不按照法律办事,是要学会运用法律服务大局,我觉得这个文章基本上决定了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理解问题。大家有机会找来看看。
    [15:31:17]
  • [宋鱼水]:
    第二,谈一点感想,我们这一代很特别。我们所处的时代给与了我们很多挑战,也给了我们很多快乐。就是因为这样一种快乐,使我们这些人,17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还向在法院工作而且一直感觉很快乐,这是一个真实的情况,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第一我想说海淀法院的环境,我走过很多单位,无论去行政机关、大学、企业、还是基层单位,无论在北京还是在外地,我认为环境非常重要,环境意味着什么?只要你向当一个法律人,这个环境给你一个途径。海淀法院已经形成了一个很厚重的文化,这个文化给了你一个精气神。当一个环境给你一种从服装到内心的积极的状态就是给了你一个精气神。这样的状态是积极的,我认为是真诚、实在的。但是当你脱离这种环境,可能你灿烂了,但是你的得到可能是消极的。
    [15:35:51]
  • [宋鱼水]:
    海淀法院的文化还我留下的一个重要的理由。现在我觉得大家需要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在座的每一位都是青年,这个整体的风貌非常值得珍爱,还有一个特别好的条件,我们那会没有空调,后来几个人抢办公室。现在不仅有法庭还有象样子的大楼,这个大楼是我们经过10多年才看到的。法治的家是有了,再如何进一步经营,我觉得是现在的人想的问题。这个环境好在我们那个时代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时代,这个时代我自己设想,我感觉这个时代是需要诞生法官阶层的时代,就是法官引领社会的时代。现在我觉得办几十个案件、几百个案件很难写出好的文章,当理论已经发生作用的时候,就是实践发挥作用的时候。这是一个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最美好的时代。我自己感觉,我们海淀法院的同事们完全具备干出一件大事的能力。这是我谈的自己的一些感想。针对青年人我想谈一点感想,“法是善良与公正的艺术”。这句话我以前不觉的它有多美,有多重要,在工作了十几年以后我非常向送给在座的青年法官。我觉得我们基本说具备了公正性的专业性问题但是我一直在向我们怎么能够成为一个时代要求的最棒的法官,不仅是善良的问题,可能感觉到越有学问的人越不善良就越可怕。另外一点就是这个心态如何来解决?
    [15:38:57]
  • [宋鱼水]:
    如何与当事人交流才能让你快乐?我自己喜欢民事,尤其是商事和知产,你对当事人了研究我觉得我想研究他。人要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然后了解人类所存在的世界。你对各式各样的当事人的了解就打开了你对人的了解。病人越多,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就越来越多。
    [15:41:15]
  • [宋鱼水]:
    另外一点我觉得,我们构建的是一个公平体系但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意味着什么?我们如何来调整自己的心态?对于社会主义的法官来讲,个人体会越多,想问题越有方向性。在这十几年来,同学有的发财了,有的高升了,我会斗争,但是我也会想这种公平体系应该是什么样的?我自己感觉,你在工作的岗位上,你要解决什么问题.我觉得还有一点就是关于捷径的问题,如果有人想寻求捷径是不可行的。我觉得不要担心你在角落里工作,我偶尔听陈院长也说,任何一个角落政治处的人都会发觉到你。我送大家一句话“肯吃苦的吃半辈子苦,不肯吃苦的人吃一辈子苦”。我们可能要琢磨不是我们想得有多么高深,而是要如何表达我们的想法,让当事人接纳。法官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实际法律是交流。
    [15:44:37]
  • [宋鱼水]:
    另外一点我觉得,我们构建的是一个公平体系但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意味着什么?我们如何来调整自己的心态?对于社会主义的法官来讲,个人体会越多,想问题越有方向性。在这十几年来,同学有的发财了,有的高升了,我会斗争,但是我也会想这种公平体系应该是什么样的?我自己感觉,你在工作的岗位上,你要解决什么问题?我觉得还有一点就是关于捷径的问题,如果有人想寻求捷径是不可行的。我觉得不要担心你在角落里工作,我偶尔听陈院长也说,任何一个角落政治处的人都会发觉到你。我送大家一句话“肯吃苦的吃半辈子苦,不肯吃苦的人吃一辈子苦”。还有就是能力问题,法律是交流。我们可能要琢磨不是我们想得有多么高深,而是要如何表达我们的想法,让当事人接纳。法官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实际法律是交流。法官这个角色就好比将军,而不是士兵。要让他闪耀出智慧的火花。善良与公正来发挥它的艺术是无止境的东西。举一个例子,当事人没有提出勘验,但是把当事人叫过来,跟他们说明利害关系,我认为当事人是会配合的。有的情况下需要倾听,而倾听不是盲目的,是要引导当事人。最后的努力,画龙点睛。我最近发现我们庭的法官让我很感动。我老批评他们对当事人的态度,后来通过一个同志的家属跟我交谈,我了解到了我们庭的法官的想法。廉政问题我自己感觉,因为我们廉政的环境还不是特别好,尤其是一些法院过问的案件,一些同学过问的案件,我认为应该学会筛选、学会技巧。技巧是什么呢?用法学理论进行探讨,因为疏导工作,我们觉得我们会争取多数人的支持,更重要是让多数人尊重法律。
    [15:48:35]
  • [张钢成]:
    下面我们请党组成员、海淀法院常务副院长陈琦讲话。
    [15:49:54]
  • [陈琦]:
    听了大家的发言我很感动,更受教育。我一直在想,今天我们在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大家看来是比较枯燥的问题,今天我们政工部门能够采取这种灵活方式进行。10位同志发言有一定的特色,有2000年来院的同志,他们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解有自己更加独特的理念。第二就是在我们的审判岗位上奋斗了10多年的同志,他们已经成为了我们海淀法院中坚力量,为我们海淀法院作出了突出贡献的同志。宋鱼水是我们全国法官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央突出宣传的先进重大典型,整个宣传过程,我们在座的许多领导都是亲自经历了。宋庭长结合自身体会谈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其他法院是没有的。
    [15:50:49]
  • [陈琦]:
    第二,听他们讲,我感觉他们共同的特点可以用12个字概括:用脑用心用眼快乐认真负责。实际上大家走向社会都是在同一个起跑线路,并不是说你是博士、硕士你就比司法中专的跑得快。他们所观察的东西打动了他们的心。这些东西我们受过这么系统教育的同志我们能没看到吗?就是他们没有用心,打动了以后他们用脑思索来寻找答案,这对他们非常重要。通过他们的发言你就能干感受到,他们是逢会必拿本,再一个就是负责。他们在工作当中首先是对自己负责第二就是对当事人负责第三就是对社会负责。最后就是快乐,其实这种快乐都是他们自己寻找的。和当事人尤其是民事当事人打交道,他们层次不是很高,这在民事当中是常见的事,但是他们以一种平常之心快乐之心来对待自己选择的工作他们是快乐的。他们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解都没有理解对责任的理解,另外他们在不经意中也都流露出了自己的成长史,我相结合同志们说的一些。
    [16:03:04]
  • [陈琦]:
    推崇社会责任,是东方国家特有的文化价值观。古代儒家将知识分子的人生概括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个层次,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作为人生的最高理想。我们从小便接受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老师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最有意义的呢?能够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生才是最有价值的人生。
    有的人要说,这些都是哪年哪月的事情啊。还提这个干什么?是啊,大家都成年了,每天为柴米油盐奔波,哪里还顾得上什么社会责任,我们都是小人物,“治国平天下”,下辈子吧!
    [16:06:42]
  • [陈琦]:
    其实小时候种下的种子,至今仍然保留在我们的心底。在潜意识里,你无时无刻不用社会责任这个价值观来衡量你遇到的事情和人物。比如翻报纸时看到腐败现象、矿难、天灾没有人不皱眉头,走在路上看到有人随地吐痰、扔垃圾总觉得不舒服,下班后随手关掉楼道里的一盏灯、将滴水的水龙头拧紧,为政府取消“暂住证”政策拍手称快等等,这些无不是社会责任观念在行为上的表现,仅仅因为它太小、太不经意,而让你忽视了。实际上,他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周围,因为社会责任这个词汇早就流淌在我们几千年的文化血脉里。
    [16:07:12]
  • [陈琦]:
    虽然社会责任是一个普遍的社会价值观,但是社会上不同角色的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却是不同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工人阶级要比小农阶级具有更有远见、更有纪律,而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方向,他们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在传统文化里,知识分子被称为“士”,论语中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孟子也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唯士为能。”在座的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都被认为是知识分子,要知道,知识分子最本质的特点不仅仅是具有知识,而是以维护、改造、发展社会为己任,能够自觉地承担社会责任。
    今天我们选择了法官这个职业,希望大家永远不要放弃知识分子所特有的社会责任感,这也是法官职业的本质要求。
    [16:07:32]
  • [陈琦]:
    首先,法官的是以人为工作对象的。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无时无刻不在于当事人打交道,我们判决上处理的很多法律关系都离不开人这个主体。美国著名法理学家博登海默更是把法官比作“社会医生”, 他认为 “如果一个人只是个法律工匠、只知道审判程序之方法和精通实在法的专门规则,那么他的确不能成为第一流的法律工作者。”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医生对病人的生死痛苦很漠视,没有感同身受的话,我们谁也不愿意遇到这样的医生。有人认为,我的工作就是谋生,就是每天八小时的劳动与工资的交换,这种把工作对象看成是金钱的观点很庸俗,他没有认清法官工作的本质。
    [16:07:53]
  • [陈琦]:
    其次,法官的社会责任是由法的本质决定的。法首先是一种社会规范,是为了维持社会秩序、社会发展和社会正义而产生的。它的一切目的指向的都是社会和人。法官不能脱离社会来理解法、运用法。现代经济分析法学派就认为,任何一项司法决定,甚至一个个案的判决,不仅直接决定着资源的分配,而且也决定着相关的经济活动的走向和轨迹。科斯甚至一针见血地指出:“法院直接影响着经济行为。因此,看来法院要了解其判决的经济后果,并在判决时考虑这些后果”。
    [16:08:16]
  • [陈琦]:
    下面谈谈个人发展问题。个人发展问题从人一出生开始就出现了,并伴随人的一生。然而,青年时期,无疑是个人发展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段时期。提到个人发展问题,我们这里的青年法官没有谁不曾经是雄心勃勃,充满期待的。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却看到三种现象。
    [16:09:35]
  • [陈琦]:
    一是“船到码头”忽视个人发展。有些同志认为与身边的一些老法官相比,自己名校毕业,拥有研究生学历,加上司法考试通过,就认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要一朝任命为法官,就可以大展身手。俗话将这种想法称为“船到码头车到站”。持这种想法的人,往往以为自己辛苦了那么多年终于可以玩玩了,以为通过了考试就进了保险箱,任命了职称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这种人往往容易玩物丧志,染上了暮气,丧失了斗志。
    [16:09:52]
  • [陈琦]:
    二是观望等待耽误个人发展。一中院曾经对青年法官作过一次调查,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调查结果显示96%的同志热爱审判工作,86%的同志认为现在从事的工作是比较好的职业选择,但同时又有72%的人感到法院发展空间小,升迁机会少,64%的人表示如果有待遇更有后的企业或事业单位,将视情况选择,但只有4%的人明确要到待遇优厚的单位去。我想这代表了当前青年法官的普遍心态,既喜欢这份工作(进入法院是大家当初自愿作出的选择)却又不满意这份工作。在这种心态下,有64%的在等待和观望,这种延宕很可能给你的个人发展计划打了折扣。
    [16:10:12]
  • [陈琦]:
    三是不切实际扭曲个人发展。有的人把为自己设定的目标和期望太高,以至于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有些人对初期阶段的物质要求或者职位要求抱有一些庸俗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导致自己的行为偏离了正确的方向,拿不该拿的东西,结交不该结交的朋友,出入不该出入的场合,最终扭曲了个人发展的方向。
    上面这三种个别现象,不普遍,但值得我们重视和反思。为什么会出现上述心态呢?很多同志都埋怨说,现在工资水平太低,待遇不够,与自己付出的劳动不相对应。是的,这是外部原因之一,但是我们为什么不找找自己的原因呢?宋鱼水法官当初毕业的时候工资是一百多元,许多工作了很多年,副科职称的法官和在座的工资档次是一样的,为什么他们能够很好地实现个人发展呢?我想在这里给大家提几点自己的意见:
    一是要有长远的眼光。关于收入问题,我们要知道任何一个行业,年轻人都是从最低的薪酬待遇开始的。法官的薪酬待遇不是一成不变的,从历史上看,90年代法官收入的增长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与那些比你们年长,开始有家累的法官相比,你们的负担是相对轻松的,你们的有更有希望迎接将来收入增加带来的喜悦。
    [16:11:02]
  • [陈琦]:
    二是要有抓紧点滴时间学习,踏实做好每天的工作。我常常对那些经历过工资改革,收入下降的同志说,收入亏了一点不要紧,但是不要让时间也随它一起流失了,否则那才是真正的亏。法律是一名需要终身学习的科学。同时,法官所从事的审判实践本身就具有其独立的科学价值,法官所面对的法律关系是最生动活泼的,判例对于法律发展的巨大作用是由来已久的,这些是学校里永远学不到的,也是单纯的理论研究所无法企及的,所以那些认为有了理论知识就可以通吃的人,只能说明他对法律的无知。因此,要在工作中学习,带着学习的心态去工作。
    三是机会总是留给最有准备的人。人生总有低谷和高潮。不要因为一时的得失而耽误了个人发展的大事。所以要在别人彷徨、浮躁的时候,埋下头来做好自己的事情,时时刻刻不断完善自己,才能够抓住发展的机遇,实现人生的价值。
    [16:11:26]
  • [陈琦]:
    最后我想浅谈一下社会责任和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同时总结一下今天的发言。
    社会责任和个人发展的关系是一个哲学上的经典话题,很多人讨论两者之间的对立关系,认为这是东、西方两种文化价值观的矛盾冲突之处。但是从前面的所谈到的来看,我认为只要掌握好两者之间的平衡,就可以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实现个人发展,两者完全是可以并行而不悖的。反之,如果过于侧重其中一个的话,都会造成人的异化:偏重于社会责任而忽略个人发展,会忽视人性的正常需求,扭曲了人性;偏重于个人发展而排斥社会责任,人往往会为物所累,陷入自我中心主义的怪圈而不能自拔。
    [16:11:50]
  • [陈琦]:
    有一本书里曾经讨论过,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更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优良品质,专家学者一致认为二十一世纪人才最显著的特征不是智力因素,而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它被称为“学术性”、“职业性”以外的“第三张教育通行证”。它意味着强烈的民族精神、事业进取心、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意味着既能正视挑战、参与竞争,又能关心他人、与人共事、讲究团队精神;它更强调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共同发展、和谐统一。
    希望大家都做一个既有社会责任,又能实现良好个人发展的青年,在叩响成功的大门时,不要忘了带上“第三张教育通行证”。
    [16:12:10]
  • [张钢成]:
    今天的座谈会开得很成功,大家畅所欲言,作为政工系统我们将认真研究各位同志谈到的问题,将大家的想法和心声向党组汇报;希望大家通过这次座谈会,向宋鱼水法官以及五位青年法官学习,进一步加深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认识;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陈琦副院长的讲话精神,认清发展形势,摆正自身定位,振奋精神、自强不息,做一个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法官职业的优秀青年。
    座谈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16:16:00]
  • [主持人]:
    好,座谈会到此结束了,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本次直播得到了北京市高院法宣处姚学谦、赵岩法官的大力支持,海淀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技术科毛金柯科长、甄涛、迟楠为本次直播提供技术支持,特此感谢!担任本次速录工作的是刘颜艳和摄影工作的李钦鹏同志,特此致谢!再见!
    [16:2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