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法院法官王建安

嘉宾和主持人交流

罗坤容送花给王建安

当事人送来感谢牌匾

王建安讲述调解故事

王建安送达裁判文书

法官工作累并快乐着

案发地巡回审判

为当事人发放案款

把群众当父母把司法为民当职责
2012年4月18日,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法院王建安做客“身边的感动――对话基层法官”节目
  • [主持人]:
    一位老人状告子女索要财产,他倾注真情调解纠纷,使反目的父子和好如初。
    一批村民因土地承包问题连续8年进京上访,他23次对此案在诉前进行协调化解,终结矛盾。
    一批上访老户在他的调解下,最后成为法庭的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志愿者。
    一批农民工上访讨薪,他甘冒风险,借便亲友,发动干警垫付工资,使109名农民工兄弟登上了回乡过年的列车。
    他首创了司法情感修复室,用音乐和医学调解矛盾,让老外都为之感叹。
    他在全国首创了“41068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被纳入陕西全省基层法官培训内容。
    他用4年多时间,完成了78年岗位目标规定的审判任务。
    他,就是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法院三桥法庭庭长王建安。
    [09:31:21]
  • [主持人]:
    2012年4月18日10:00,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法院三桥法庭庭长王建安将做客“身边的感动――对话基层法官”节目,敬请关注。
    [09:31:31]
  • [主持人]:
    好,各位网友,今天王建安法官来到了我们的直播间,让我们一起欢迎他。王法官您好!
    [10:00:46]
  • [嘉宾 王建安]:
    主持人好,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10:01:51]
  • [主持人]:
    在刚才的介绍当中,其中有一段说到:“一批上访老户在您的调解下,最后成为法庭的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志愿者。”这有点让人不敢相信,我们来求证一下这件事,先来看看这几位志愿者怎么说。
    [10:05:19]
  • [主持人]:
    (当事人采访视频)

    王庭长接待我们以后,让人感觉这的空气清新的很。给人感觉好!事没办成人心顺了。我一天来法院也学点事,处理事情的过程中我发现王庭长就是跟人不一样,让双方当事人都高高兴兴走了。
    王庭长这个人确实贴心,把我感化了,把俺也感动了。
    [10:06:43]
  • [主持人]:
    王庭长,从这段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出来,这几位村民非常欣赏您,您是不是给我们介绍一下上面的这几位?他们不仅不再上访反而给法院当上了义务调解员,您是如何办到的?
    [10:08:02]
  • [嘉宾 王建安]:
    这几位村民是三桥法庭辖区内多年赴省进京的上访人,他们分别是罗坤荣、李建利、赵保庆、丁媛媛,他们上访反映的有些问题能够解决,有些无法解决,如罗坤荣反映的违反计划生育的孙子报户口问题、家庭生活困难补助问题,我们采取能动司法的工作方法,协同政府民政部门、公安机关全部解决。他们几位反应1998年二轮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未发,要求按权证分承包地,现在土地被征用,他们村共有耕地700多亩,被国家征用储备土地400多亩,他们村没有按二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方案进行土地承包,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无法按10多年以前的方案进行了。
    [10:09:50]
  • [嘉宾 王建安]:
    我是一个农家子弟,从小生活在人民群众之间,与人民群众有着天然的联系和感情,政府让法庭为化解上访案提供法律指导,依照法律、政策、情况能够办到的不让老百姓多跑一次路,无法办到的就如实告诉他们为什么不能办,用真情换真情,群众相信你,你提出的方案他们才能理解,才能接受。他们来法庭接受咨询、调解不是一次就化解了,来了几十次他们看着我们给其他人办的事,他们从心里感觉到我们法官工作是公正否认,是心里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法官工作真的很辛苦。
    [10:12:14]
  • [嘉宾 王建安]:
    所以,他们就开始帮助法官化解矛盾纠纷,开始是李建利一人,后来罗坤荣、赵保庆也参加进来,我们的队伍越来越壮大,我真的很感动,他们真是现代的活雷锋,我想起这样一句台词:我为什么常常流泪,因为我深爱着这块养育自己的土地和人民,从这些群众身上,我再次感受到我的人们群众真的是很可爱、很可敬。
    [10:15:19]
  • [主持人]:
    我们注意到,你所领导的法庭年人均结案数228件,调撤结案率81%。你个人连续数年调解率超过96.67%;仅今年1-3月,你就结案197件,仅一件是判决方式结案的,调撤结案率达到了99%。可见您在办案中十分注重调解,这是为什么?
    [10:17:21]
  • [嘉宾 王建安]:
    我很重视调解,因为东西方的司法理念不同,中国人喜调厌诉,认为告人一状十年不忘,只要一日对簿公堂,往往冤冤相报、世代为仇,当事人被误解、仇恨、官司所纠结,幸福指数下降,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采用调解方式解决纠纷,使当事人对抗小,不伤面子和气,能从内心化解矛盾,调解方式化解民事纠纷利国利民。因此,诉讼到法院的民事案件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化解希望,我都会用比判决多几倍乃至十几倍的精力去调解。
    [10:18:55]
  • [嘉宾 王建安]:
    法官是法律的仆人,但不是死抠法律条文的工匠和操刀手,人民之幸福乃是最高法律。人民法官对群众法度之内的诉求要能及时办实做好,对群众法度之外、情理之中的诉求也要竭尽全力满足。我在调解案件时,宁愿自己做蚂蚁腿、婆婆嘴,也不让老百姓伤心落泪!
    [10:19:51]
  • [嘉宾 王建安]:
    85岁的薛兴凯老人,凡事喜欢论一个理,5年前他曾因村务问题多次进京上访。这次因父子纠纷,他将儿子告上法庭,要求儿子接他回新建楼房居住,这是一起典型的父子斗气官司。经多次调解,儿子才答应让老人回新建楼房居住,但老人不同意,他说:“我告的是接回、居住,不接不回!”儿子更加倔犟:“不回拉倒,坚决不接。”通过走访,我发现老人与儿媳矛盾并不大,便动员其儿媳妇来法庭接老人回家居住,没想到又遭老人拒绝,他说:“我告的是儿子,儿媳妇来接,不符合我的诉讼要求。”倔强的父子互不相让,使法庭调解工作一时陷入僵局。
    [10:21:15]
  • [嘉宾 王建安]:
    后来,经我们反复做父子两方的思想工作,最终父子达成了迎接协议,我们按协议将薛兴凯老人送回家,其儿子在家门口迎接,并主动承担了本案诉讼费,原、被告当时皆大欢喜。
    [10:22:30]
  • [嘉宾 王建安]: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一上班,薛兴凯老人又怒气冲冲地来到法庭对我说:“王庭长,俗话说官断一张纸,我老汉这场官司到底是胜咧,还是败咧?”面对倔强的老人,我想,薛兴凯老人要求儿子将他接回居住这一请求,法院无法判决执行,但为了让老人高兴、满意,我们先后11次上门劝导、16次法庭调解,现在案件仿佛从终点又回到了起点。为满足老人讨个书面说法的愿望,我们向当事人送达了民事调解书,主要内容是:本案在审理中,经法院主持调解,原、被告达成的迎接协议,不违反法律规定,本院予以确认,特别注明已履行。
    [10:22:50]
  • [主持人]:
    我听说这次老人被彻底感动了,他还向法庭送来了一幅饱含真情的牌匾?
    [10:23:13]
  • [嘉宾 王建安]:
    是的。
    [10:23:25]
  • [主持人]:
    这副牌匾的内容很特别,我不妨给大家读一下:我老汉,八十五,养儿男,真辛苦;零八年,逢拆迁,暂时栖身住外边;父在外,应回还,要回家,难上难;找村组,无法管,才到法院把冤喊;众法官,协同办,数名公仆下乡间;左手扶,右手搀,送老汉,回家园;法为民,解倒悬,人民拥护千万年。
    从这位老人的话中,我们也看出我们法官的调解工作做得很到位,我相信您对调解一定有很深的认识。
    [10:24:14]
  • [嘉宾 王建安]:
    为国家维稳,替政府分忧,给群众办事是法官的职责,法官虽无法做到案件百分之百以调解方式结案,但只要案件有百分之一的调解希望,我就会做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我认为:调解是高质量、高素质、高艺术的审判,案件胜败是一个法律层面的问题,当事人是否服判是一个心理学层面的问题。因此,现在优秀法官的标准应该是:守良知、精法律、懂心理、有经验、善表达、会办案。
    [10:25:13]
  • [主持人]:
    调解是高水平的办案,但我们知道,调解要比简单的判决工作量大很多。我听说有一个案件你居然调解了79次,你是如何坚持调解的呢?
    [10:25:31]
  • [嘉宾 王建安]:
    是的,去年我们对一继母与继子赡养纠纷案就进行了79次调解。
    继母与两位继子结怨已久,继子认为其生母服毒自杀,是继母与生父婚外情所致,因此继母与继子内心充满了怨恨。
    [10:26:07]
  • [嘉宾 王建安]:
    这次继母为要挟法庭满足其无理诉求,多次采取跳楼自杀、服毒自残等方式无理取闹。法庭查明事实,依法及时作出公正判决,对其合理诉求依法予以支持,对其无理诉求依法驳回。
    [10:26:56]
  • [嘉宾 王建安]:
    宣判后,继母便将瘫痪丈夫留置法庭,我耐心地 给她明法析理,告诉她不服一审判决应向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该继母以无力支付上诉费、不知上诉法院住所地为由,躺卧在法庭门口不走,法庭便用车将其送到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垫付了50元上诉费,引导其办理了上诉手续,赡养案件经终审维持原判决。
    [10:27:39]
  • [嘉宾 王建安]:
    继母提出申诉,被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驳回后,她又以要求继子贴身护理再次提起诉讼,并数十次带上瘫痪丈夫躺卧在法庭缠诉。
    [10:28:04]
  • [嘉宾 王建安]:
    我们针对她与继子关系不睦、继子对其敬而远之的现状,我们便在节假日上门慰问,针对其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实际困难,主动联系当事人单位、社区解决其实际困难。她每到法庭来,我都耐心接待,始终坚持给其倒茶送水,每到吃饭时间给其在食堂打饭。
    [10:28:42]
  • [主持人]:
    这个案子真的是调解了79次吗?
    [10:29:41]
  • [嘉宾 王建安]:
    当调解工作进行到65次时,陕西省电视台记者到法庭采访,这位继母又让瘫痪丈夫躺在法庭大门口,并一直缠着记者采访,说你们报道好的,也要报道不好的。
    [10:30:35]
  • [嘉宾 王建安]:
    我见此情况便告诉记者:“这一案件当事人对法庭裁决有不同意见,现在思想工作尚未做通,这是承载法庭荣誉最短的一块板,你们采访了解后,看三桥法庭是否还应该宣传。”
    [10:31:06]
  • [嘉宾 王建安]:
    记者只好放弃了原来的采访计划,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对这一案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果不是记者亲身所见所闻,他们根本无法相信法庭能对这起普通的案件会如此重视,远远超出常人的想象。
    [10:33:59]
  • [嘉宾 王建安]:
    但这位继母对法官的耐心考验并没有终止,继续多次将瘫痪丈夫送到法庭进行缠诉。我在与她倾心交谈中,得知这位继母的一位堂兄在莲湖分局预审科工作,便带着她一起找到其堂兄。其堂兄被我们的做法感动了,他说自己万万没能想到三桥法庭能对工作如此负责,其堂兄便同我们一起做她的思想工作。我发现她山药销售困难,便动员干警每人购买10斤。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起赡养纠纷案件通过我们79次的耐心释法,这位继母最终被法官的做法所感动,自愿撤回了不当诉请。
    [10:34:26]
  • [主持人]:
    如此反复调解了79次,我听着都很辛苦,为什么不一判了事呢?
    [10:34:55]
  • [嘉宾 王建安]:
    患者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医生就会全力抢救,要化解民事矛盾纠纷是法官职责,只要有百分之一化解希望,我就会做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这起案件如果直接判决驳回原告起诉可能会形成一个信封案。
    [10:35:07]
  • [主持人]:
    我注意到这样一组数字:近4年中,你个人在做好法庭的审判管理和组织工作的同时,共审结各类案件1230件,其中调撤结案方式结案1189件,调撤结案率96.67%以上。可见你付出了很多。你觉得辛苦吗?
    [10:36:18]
  • [嘉宾 王建安]:
    的确也时常有人问我:“王庭长,你整天这样工作累不累?”我回答说:“我累并快乐着”。现在,有许多人在养生,以求延长生命,但一般人很难做到在平均寿命72岁的基础上再延年益寿70年,我在4年内完成了78倍岗位目标规定审判的任务的,我的工作年限已相对地延长了70多年。现在普通人员在岗工作时间只有40年左右。生命在于运动,意义在于做事。因此,雷锋同志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们要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10:36:32]
  • [嘉宾 王建安]:
    我是一个农家子弟,从小生活在人民群众中间,我在基层法院度过了30个春秋,用真情化解了许多矛盾纠纷,交了不少百姓朋友,赢得了辖区群众的好评,他们将一面“真情化解千千结,春风化雨润民心”的锦旗送到法庭,令我非常感动,正所谓这奖那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而我只是履行了一名人民法官应尽的职责。
    [10:37:00]
  • [主持人]:
    王庭长,听说你们法庭建立了一间司法情感修复室,据了解这是用音乐和医学来调解矛盾,这很让我很好奇,而且这也是您的首创。能不能我们讲讲这个灵感从何而来?
    [10:37:19]
  • [嘉宾 王建安]:
    为减少当事人情绪对立,提升当事人幸福指数,法庭设立了一间音乐调理室。我认为音乐比哲学更能感染人。经过与两位医学博士朋友反复论证后,我们共同在法庭设立司法情感修复室,首次将音乐、美学、医学引入民商事审判,两位博士在百忙中挤出时间多次协助法庭义务调解案件,成为法庭多元化解矛盾纠纷自愿者。
    [10:37:55]
  • [嘉宾 王建安]:
    我们将调理室的天花板装饰上了明朗的蓝天白云的色彩。四周的墙壁上挂着两层背景幕墙,一层是天蓝色,一层是金黄色。遇到情绪郁闷的当事人,拉开黄色的幕墙,开启欢快动感的背景音乐,让他们迅速摆脱抑郁,以开放的心态接受法官说法释理;遇到情绪激动甚至十激烈的当事人,则拉开天蓝色墙幔,辅之以悠扬、舒缓的古典弹拨乐曲,让当事人情绪迅速平静下来,然后再就案进行调解释明。
    [10:38:29]
  • [嘉宾 王建安]:
    法庭采取音乐调理和医学疏导的方法,化解了一件又一件矛盾激化的案件,自司法情感修复室建立以来,已化解各类案件395件。
    [10:38:41]
  • [主持人]:
    你们为整合社会力量,妥善化解社会矛盾,创建了一个简称为“41068”的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你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机制吗?
    [10:39:34]
  • [嘉宾 王建安]:
    “41068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 其核心内容是:“党政领导,司法引导,多元联动,分工协作,相互衔接,资源共享,合力调解,高效便民,构建和谐。”机制中的“4”是指,在司法调解引导下,与行政调解、人民调解、民间调解形成合力,四种调解方式相互联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变单兵种作战为多兵种联合作战,妥善化解了一批司法审判、行政机关、人民调委会无法单独解决的案件。
    [10:39:59]
  • [嘉宾 王建安]:
    机制中的“10”是指,法庭自创的“10要调解法”,即“品要优、心要公、情要真、身要廉、学要勤、法要精、事要清、理要通、话要巧、气要顺”。
    [10:40:14]
  • [嘉宾 王建安]:
    机制中的“6”是指,法庭推行的化解矛盾纠纷六步工作法,将调解工作贯穿于法庭工作全过程,即实行诉前引导、庭前劝解、庭上精调、判前释法、判后答疑、案后回访。
    [10:40:34]
  • [嘉宾 王建安]:
    机制中的“8” 是指树立执法为民意识,推行八项便民措施,搭建亲民调解平台。即设立一个多元化解办公室、一个调解室、一个速裁室、一个导诉台、一个医学疏导室、一个音乐调理室、开通一部便民电话、配备一名法律咨询员。
    [10:40:52]
  • [主持人]:
    听起来非常系统,能给我们举例说明么?
    [10:41:11]
  • [嘉宾 王建安]:
    没问题。就以“四调联动机制”为例吧。 2010年5月25日下午,来自蓝田、武功等县的52名农民工,因包工头拖欠劳务费,集体到西安市人民政府上访,当天晚上就睡在西安钟楼地下盘道,群情激愤的农民工准备继续越级上访。
    [10:41:58]
  • [嘉宾 王建安]:
    第二天,三桥街办将这批农民工接回,把清收民工劳务费的任务落实到我们三桥法庭。当时,农民工要求拿到劳务费才回家收割小麦,但包工头却东躲西藏不露面,农民工被激怒了,准备再次越级上访。
    [10:42:11]
  • [嘉宾 王建安]:
    我向领导汇报后,领导批准了启动多元化解机制解决这一纠纷的工作方案。当天成立了由法官、公安民警、街道干部和人民调解员组成的23人劳务费清收队伍,我将工作人员分为疏导、送达、审判、筹集资金四个工作小组,在法庭统一指挥下,兵分四路展开工作。
    [10:42:43]
  • [嘉宾 王建安]:
    那天晚上,我―夜没有合眼,在农民工引导下一起冒雨寻找包工头,同街道干部一起筹集资金。农民工兄弟看在眼中,暖在心里,他们对立、激愤的情绪,慢慢变得融洽、亲切起来。
    [10:43:16]
  • [嘉宾 王建安]:
    深夜三点多,一名法官因过于疲劳,趴在桌子上睡着了,一位农民工便轻手轻脚地走到法官身旁,脱下自己的上衣,轻轻地披在这位法官身上。看着这一幕,一股感动的暖流和责任感由我心头油然而生。
    [10:43:45]
  • [嘉宾 王建安]:
    经过反复耐心释法、合力调解,当晚四点半,这批农民工讨薪案件最终以调解方式结案,我们把一笔笔劳务费送到焦急等待的农民工兄弟手中,他们数着到手的辛苦钱,脸上露出了多日不见的开心笑容。
    [10:44:04]
  • [嘉宾 王建安]:
    第二天一大早,农民工给法庭送来一面“庭长执法如山、恰似现代青天”的锦旗,并送来热乎乎的胡辣汤和菜饼子,一位农民工眼中含着泪花,紧紧的拉着我的手说:“王庭长,好人呐,你给我们讨回了辛苦钱,咱庄稼人不会说话,但俺从心底里感谢你们。这几个菜饼子也不值钱,这可是俺的一片心意呀!”当时,我被深深地感动了,鼻子一酸,很长时间说不出话来,泪水在我眼眶里打转转。我想,我们仅仅为老百姓办了一件我们应该做的事,农民工兄弟却把我们抬举的这么高。使我再次真切的感受到我们的人民最可亲,最可爱,最可敬!
    [10:45:00]
  • [嘉宾 王建安]:
    像这样的矛盾纠纷案件,法庭如果不采取多元化解机制开门合力调解,由法院一家依照正常诉讼程序进行关门审判,是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妥善化解的。
    [10:45:20]
  • [主持人]:
    那我想问了,十多年来你做好人民法庭工作、尽好基层法官的职责最根本的经验是什么?
    [10:45:39]
  • [嘉宾 王建安]:
    把人民群众当父母、把司法为民当职责,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上,将执法办案变成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你就当是你的父母、亲人遇到问题来找法院了。我认为,只要带着对亲人的感情去办案、站在双方当事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把案结事了作为工作目标,就一定能把工作做好。
    [10:46:23]
  • [嘉宾 王建安]:
    去年8月份,我带领三桥法庭的干警与三桥街办司法所的同志下乡调研诉前信访案件情况时,因道路湿滑,不慎摔倒,致腰椎柱骨折。在做完手术的第五天,恰逢一个案子已经确定开庭时间,而案件当事人从几千公里之外的新疆赶来,当事人认为法官借故推脱,情绪非常激动。为了不让当事人多跑一次路,多花一分钱,我说服大夫,从病房返回法庭,当事人看到着我带着医用支架在干警搀扶着来到法庭,深受感动,关切询问起我的伤势来。因脊柱受伤无法入座,只能站着调解,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不断滚下。双方当事人都表示同意调解,本案仅用了20分钟,当事人就达成了调解协议。原来情绪激动的原告对我说:“王法官,对不起。”旁听群众同干警将我搀扶到办公室时,我的上衣已被汗水湿透,由于自己的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当日上午躺在床上又调解了4个村民待遇纠纷的案件,许多到法庭打官司的群众其实并不懂得法律的具体规定,朴素的感情,让信任的法官为其做主。
    [10:49:16]
  • [主持人]:
    的确非常感人,可敬啊。节目进行到这里,我们不妨就听听社会各界人士对于王法官的工作评价:
    [10:50:07]
  • [主持人]:
    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法院副院长杨晔:建安同志,把老百姓的事当自己的事,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总结。他结合基层法庭实际,总结出了"41068"多元化解矛盾机制。他是一个想干事能干事且能干成事的好庭长。
    三桥法庭四年来共受理各类案件三千余件,王庭长在判决前,能对每件案件进行判前释法调解。因此三桥法庭连年调撤率在80%以上。
    我院岗位目标责任制规定,法庭庭长每年应审结15件,但是王庭长自2008年到2011年共审结各类案件1230件,调撤结案1189件,调撤率过96%以上,判决仅41件。他将当地大批矛盾纠纷妥善化解于法庭内外,他在审理案件和化解纠纷中,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上,处处为群众着想。
    虽然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能真实地反映一个法官的工作业绩,实事求是地讲,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11:01:14]
  • [主持人]:
    王庭长的故事让我们感动!也正因为王庭长对工作的付出,他的成绩也得到了省、市的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当地群众的广泛赞誉,2003年至2011年连续八年被西安市中院评为优秀调解法官;2007年被陕西省高院、陕西省司法厅联合授予全省指导人民调解先进个人;2008年、2010年连续两次被评为西安市人民满意政法干警;2008年、2010年连续两次被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全省人民法庭优秀法官称号;2009年被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评为调解工作先进个人;2010年被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记二等功一次;2010年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办案标兵荣誉称号;2011年被中政委评为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11:02:49]
  • [主持人]:
    我们为有这样优秀的基层法官而骄傲!也希望在以后的节目中,能把更多的这样的好法官介绍给您!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谢谢您!
    [11:03:09]
  • [嘉宾 王建安]:
    谢谢主持人,感谢各位网友。再见。
    [11:03:21]
  • [导播]:
    好,此次直播就到这里。文字导播:裴夏静 视频导播:胥立鑫 摄影:侯裕盛 制图:刘帆
    [11: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