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开始

新闻发布会主持人刘毅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马强进行新闻发布

与会记者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杨艳进行新闻发布

北京日报记者提问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杨艳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审判杂志记者提问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马强回答记者提问

北京电视台记者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马强回答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会现场
12月26日10时,北京高院召开“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工作”新闻发布会
  • [主持人]:
    12月26日10时,北京高院召开“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工作”新闻发布会,对北京法院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工作情况、多元调解十大典型案例进行现场发布。敬请关注。
    [09:54:25]
  • [刘毅]: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我是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刘毅,很荣幸能够主持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09:59:29]
  • [刘毅]: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各位媒体朋友在百忙之中莅临此次发布会表示热烈地欢迎和衷心地感谢!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媒体有: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人民法治、中国青年网、中央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法制晚报等中央及首都主要新闻媒体。希望今天莅临发布会的媒体记者老朋友、新朋友多多支持,多多关注北京法院各项工作!
    [10:00:23]
  • [刘毅]:
    本次发布会还将通过北京法院网进行图文直播,“京法网事”官方微博也将同步发布有关情况,欢迎广大网友积极参与此次活动。
    [10:01:08]
  • [刘毅]:
    下面,我介绍一下出席新闻发布会的各位领导,他们是: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马强,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杨艳。
    [10:01:27]
  • [刘毅]: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主要有三项议程:一是请马强副院长通报北京法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工作情况;二是请杨艳庭长介绍多元调解十大典型案例情况;三是请在座的媒体朋友围绕北京市法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工作,结合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提问。
    [10:01:49]
  • [刘毅]: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一项改革任务。2015 年12月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意见》,从顶层设计对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进行战略安排。为贯彻四中全会决定和中央改革文件精神,最高人民法院于2016 年6 月28 日下发了《关于人民法院进一步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的意见》。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是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全局性、基础性、长期性改革工作,也是国内、国际矛盾争端解决的重要规则机制。近年来,北京法院紧紧围绕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重大使命,深入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工作的落实,为实现首都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提供了有力保障。下面,就请马强副院长通报北京法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工作情况。
    [10:02:15]
  • [马强]: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一项重要改革,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意见》以及市委和最高法院的相关部署,北京法院在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以及市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积极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与此同时,组建速裁审判队伍,发挥速裁对多元调解的指导和保障作用,调解成功的案件,及时予以司法确认;调解不成的案件,快速裁判,构建起立案阶段“多元调解+速裁”诉讼前端分流化解大批普通纠纷,员额法官后端审理疑难复杂案件的审判工作新格局。2017年1至11月,调解成功和速裁结案145852件,是去年全年的6.9倍。其中,多元调解成功案件量63812件,是去年全年的3.4倍。北京法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的具体做法是。
    [10:03:33]
  • [马强]:
    一、依托人民调解力量,探索调解前置程序。与司法局建立长效诉调对接机制,选聘669名人民调解员进驻17家基层法院,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基础上,对诉至法院的婚姻家庭继承、相邻关系、物业供暖、机动车交通事故以及小额债务等与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纠纷在立案前先行调解。
    [10:05:07]
  • [马强]:
    为提高先行调解工作成效,一是加强对调解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建立法官全程指导调解员调解工作机制,加大调解员培训力度,市高级法院对全市212名调解员进行了为期五天的脱产封闭培训,各法院组织各类调解员培训班30余次;二是规范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案件审查标准,辐射带动基层人民调解组织。1至11月,全市法院共审理各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达成的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案件6490件,占同期多元调解成功案件总量的10%;三是加强对人民调解员的考核管理。与市司法局联合制定了《关于全面推进“人民调解进立案庭”、加强诉调对接工作的意见》《诉前人民调解员管理办法》,明确了两家单位在人民调解员管理中的职责,以及人民调解员任职条件、工作职责,建立定期考核机制。
    [10:05:47]
  • [马强]:
    二、依托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力量,提升多元调解专业化水平。北京法院积极扶植、培育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力量,满足法治进程中、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体不断增长的对调解的专业化需求。
    [10:06:56]
  • [马强]:
    一是探索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的行业管理模式。为整合规范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力量,首都综治办与市高级法院共同指导成立全国首家省级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的行业协会——北京多元调解发展促进会,吸纳了45家会员单位。依托多元调解促进会,北京法院将知识产权、保险、房地产等行业性、类型化纠纷委托给其会员调解组织调解。多元促进会下设退休高级法官服务团,吸纳80余名退休老法官,成为法院化解社会公众关注类案件的重要力量。二是探索律师专业调解工作。丰台法院设立律师调解工作室,引入3家律师调解组织,组建了由60名专业律师组成的律师调解员队伍,建立信息公开、“智库”共享、“专对专”对接等七项机制,开展律师调解工作。两个月以来,律师调解员共接受法院立案前委派案件281件,已经调解成功38件。朝阳法院与区司法局、区律协合作,将122名律师纳入律师调解员名册,接受法院立案前委派调解。1至11月,该院律师调解员共接收委派案件4667件,调解成功1289件,调解成功率27.6%。多元调解促进会积极培育律师专业调解组织,目前有24家律师事务所调解中心成为该会会员。市高级法院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开展律师调解试点工作的意见》的要求,正与市司法局、市律协共同草拟《关于开展律师专业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按照边推边试的工作思路,逐步提高常驻法院诉前人民调解委员会中律师的比例,积极探索实习律师参与诉前人民调解工作和律师专业调解工作。
    [10:08:15]
  • [马强]:
    三、以审判促进和保障多元化解,同步推进多元化解和快速裁决。积极构建多元调解与速裁紧密衔接的机制,优化整合诉讼外和诉讼内两类解纷资源。速裁法官与调解员组建“1+N”调解速裁团队,法官全程指导调解员调解,完成整理争议焦点、无争议事实记载等工作。对于调解员主持下调解成功的案件,由速裁法官及时予以司法确认;调解不成,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当事人争议不大的普通案件,由速裁法官集中快速审理。通过“多元调解+速裁”工作机制,在诉讼前端分流了大批普通案件,使后端的员额法官能够集中精力研究需要通过裁判确立法律规则的疑难、复杂、新类型纠纷,为社会提供行为指引。
    [10:09:39]
  • [马强]:
    加强立案、多元调解、速裁、后端审判的衔接:一是规范程序管理,制定了《关于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和调解速裁工作机制流程管理规定》,明确程序分流的标准、规则和方式,对立案前委派调解、立案后委托调解和法官调解、速裁工作等各个环节作出规定。二是探索建立“电子+人工”的调解速裁案件程序分流机制,对于依法应当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和督促程序的案件,立案时由电脑全部自动识别为调解速裁案件;婚姻家庭、物业供暖、交通事故、10万元以下的借款、买卖、金融借款、信用卡等七类案件,由程序分流员根据案件事实、法律关系以及其他信息就是否纳入调解速裁程序进行人工识别。三是推广要素式审判,概括出交通事故、物业供暖、金融借款等类型化案件固定案情要素,根据当事人填写的案情要素表归纳争议焦点,围绕案情要素争议点进行庭审并制作法律文书,提高办案效率,努力实现同案同判。
    [10:10:16]
  • [马强]:
    四、强化配套保障,促进诉调对接成效提升。多元调解成效提升离不开市委政法委高度重视和市财政局等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一是解决了经费保障问题。法院委托人民调解和行业性专业性调解案件补贴经费被纳入市财政预算,确保了该项工作的长远发展。今年1至11月,全市法院发放人民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案件补贴共计956万元,激励效应初步显现。二是建立了绩效考评体系。多元调解工作被纳入首都综合治理考核指标,以各区政府为考核对象,调动了各区党委、政府推动该项工作的主动性。市高级法院将该项工作纳入北京市“双模双先”法院评选指标以及法官业绩考评体系,调动了全市法院和法官开展此项工作的积极性。三是建立了信息化管理系统。北京法院自主研发了多元调解外网系统,与法院审判信息系统实时交换数据,实现了多元调解全程留痕、全程监管,为规范案件管理、考核、经费发放提供了信息化支撑。开发了互联网调解系统,为当事人申请或者参与在线调解提供更加便捷、低成本的纠纷解决渠道。
    [10:11:44]
  • [马强]:
    经过努力,北京法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工作得到了上级机关的肯定。市高级法院、多元调解促进会完成的《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工作中的作用》被中央综治办评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第一批优秀创新项目;北京法院扎实推进繁简分流调解速裁机制改革的经验作法被《最高人民法院简报》采用,最高法院领导要求向全国推介北京经验。西城、顺义两家法院被最高法院确定为“全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示范法院”;三中院及朝阳、海淀、丰台等十家法院被最高法院确定为全国“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改革示范法院”。在全市司法系统2015至2017年度人民调解先进表彰活动中,市高级法院立案庭和设在丰台、大兴、门头沟三家法院立案庭的诉前人民调解委员会荣获“北京市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10:12:44]
  • [马强]:
    全市法院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的精神,在市委的领导、市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继续发挥司法在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巩固完善前端快调速审、后端繁案精审的审判格局,努力推动“多元调解+速裁”再上新台阶。谢谢各位。
    [10:13:45]
  • [刘毅]:
    谢谢马院长。刚才,马院长详细介绍了北京法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工作情况。深入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是人民法院深化司法改革、实现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北京法院依托人民调解和行业性专业调解力量,不断探索调解前置程序,提升多元调解专业水平。同时,积极构建多元调解与速裁紧密衔接的机制,优化整合诉讼外和诉讼内两类解纷资源,巩固完善了前端快调速审、后端繁案精审的审判格局,为人民法院进一步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完善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纠纷解决机制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下面,我们进入发布会下一项议程,请杨艳庭长介绍多元调解十大典型案例情况。
    [10:15:26]
  • [杨艳]: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下面我向大家介绍“北京法院多元调解十大典型案例”的相关情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北京法院积极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工作,在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大量纠纷得到妥善解决,积累了丰富的调解案例素材。此次评选活动,既是对北京法院多元调解工作的回顾与总结,也是对工作在纠纷解决一线的调解员们风采的宣传和展示。在各院选送案例的基础上,市高级法院立案庭经认真研究和讨论,最终确定了此次发布的“多元调解十大典型案例”。评选出的案例展现了北京法院多元调解工作的三大特点。
    [10:16:24]
  • [杨艳]:
    一、充分发挥多元调解的优势,广泛拓展多元调解的适用领域。就北京法院情况看,相当一部分民事案件属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当事人争议不大的案件。但囿于司法程序的刚性与对抗性,当事人可能要经历一审、二审、执行甚至再审程序,付出大量诉讼成本。多元调解具有便捷高效、成本低、方式方法灵活、不拘泥于程序、保密性强、非对抗性、有利于修复双方关系、能够一揽子、一次性解决当事人之间所有纠纷等区别于诉讼的多种优势,符合当事人的实际需求和社会治理的现实需要。北京法院着眼于推进首都社会治理现代化,从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司法需求出发,多措并举深入推进多元调解工作,多元调解方式的社会认知度不断增强,适用范围也拓展到了各个纠纷领域。本次评选出的典型案例既包括了涉及老百姓日常生活、工作的家事、物业、劳务等纠纷,也包括了商事主体之间的保险、咨询服务等纠纷;既包括了涉及亲属之间人身财产关系的继承纠纷,也包括了借款、房屋租赁、健身服务等合同纠纷,还包括了交通事故赔偿等侵权纠纷。多元调解使得这些纠纷的解决取得了让当事人满意、令当事人信服的良好效果。
    [10:17:14]
  • [杨艳]:
    二、完善诉调对接机制,让每一起纠纷都能找到最适合的纠纷解决渠道。矛盾纠纷纷繁复杂,理应有多样的纠纷解决途径。北京法院积极整合社会力量,完善诉调对接机制,构建起了包括人民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律师调解等在内的多元调解体系,让当事人可以选择最适合的方式解决纠纷。例如,在一起继承纠纷中,受诉法院引导当事人选择调解前置程序解决纠纷,将纠纷在立案前委托给驻院人民调解员先行调解,发挥人民调解熟悉社情民情、善用情理调解的优势,使纠纷得到解决,亲情也得以修复。此次评选的十大典型案例中,有六件是通过人民调解方式调解成功的。实践证明,家事、交通事故、小额借款、劳务等多种民事纠纷适宜通过人民调解方式解决,驻院人民调解方式因其高效便捷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
    [10:17:48]
  • [杨艳]:
    再例如,在某保险公司诉投保人支付保险费纠纷和某物业公司诉小区业主支付物业费纠纷中,北京法院启动行业调解模式,在立案前将案件分别委派至某保险行业协会和某物业协会进行调解。这两起案件的调解成功,一方面展现了行业协会熟悉业内情况,掌握专业调解方法的优势,如物业协会在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意见基础上,还采取向街道、社区了解物业服务情况,向其他业主发放满意度调查、向涉案业主讲解物业相关知识等多种方式展开调解,为促成调解做了很多扎实的基础工作,体现了行业调解的专业性;另一方面也凸显了行业调解模式在加强行业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如保险行业协会在纠纷解决后,针对甲保险公司在法律事务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提出了改进建议。
    [10:20:02]
  • [杨艳]:
    三、打造了一支优秀调解员队伍,促进了纠纷化解成效的提升。调解员的调解能力和业务水平是提升纠纷化解成效的关键。北京法院注重调解员业务能力培养,加大对调解员指导和培训力度,建立法官全程指导调解员调解工作机制,多次组织调解员专业培训,编写调解员教程,在实践中锻炼了一批既懂法律又有很强沟通能力的调解员。多元调解十大典型案例,体现了调解员过硬的业务能力和精湛的调解技巧。
    [10:21:08]
  • [杨艳]:
    诉至法院的纠纷往往法律关系较为复杂,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也有一定的难度,调解员应当具备一定的风险防控意识和法律专业知识,确保达成的调解协议符合法律规定。在一起民间借贷纠纷中,双方在借款合同中的一些约定违反了法律规定,存在民间俗称的“砍头息”,且约定的利率也超过了法律规定的上限,调解员明确指出这些约定的违法之处,协助双方达成了符合法律规定的调解协议。在乙与甲等继承纠纷案例中,调解员通过翻阅卷宗、与申请人进行电话沟通,了解到申请人还有三个兄弟姐妹,发现了本案存在遗漏必要共同诉讼当事人的情形,依法通知其他兄弟姐妹到庭参加调解,使调解的合法性原则贯穿调解始终。
    [10:21:34]
  • [杨艳]:
    多元调解十大典型案例,是北京市法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工作的一个缩影。这些典型案例,展现了多元调解的优势和效果。我们将这些案例评选和公布出来,希望这些成功案例能像一张张名片,一传十、十传百,让更多的人们知晓调解的优势,认可多元调解这种纠纷解决方式,使多元调解逐渐成为大多数当事人解决纠纷的首选。北京法院也将进一步深入推进多元调解工作,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谢谢大家!
    [10:22:42]
  • [杨艳]:
    谢谢杨艳庭长!刚刚杨艳庭长向大家介绍了北京法院多元调解十大典型案例的情况。这些案例充分反映了北京法院在拓展调解适用领域、完善诉调对接机制建设、提升多元调解专业化水平等多个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集中体现了北京法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在首都经济迅猛发展的新时期,北京法院审判执行工作顺应形势、服务大局,积极应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不断加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司法保障。
    [10:23:44]
  • [刘毅]:
    今天的发布会专门设置了媒体提问环节,下面就请大家提问。需要提问的媒体朋友请举手示意。
    [10:24:00]
  • [记者]:
    我是北京日报记者。我注意到,十大案例中包括一起在线调解的案例。在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形势下,在线调解主要能解决什么问题,发展前景如何?
    [10:25:26]
  • [杨艳]:
    北京法院在线调解系统已于12月份正式上线运行。丰台、昌平、西城等多家法院已经开始尝试在一些案件的多元调解中使用该系统。司法实践表明,法院在引导当事人选择多元调解时,多数当事人首先考虑的是调解渠道是否便捷,他们往往更加倾向于选择设在法院内的调解组织,而不愿选择法院外的调解机构。同时,对于当事人一方在外地的纠纷,因委派或委托调解会增加当事人路途成本,当事人往往也不愿接受调解。因此,可以说,便捷的纠纷解决渠道对于多元调解适用率的提高非常重要。结合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北京法院开发了在线调解系统。从目前看在线调解适用领域主要集中在商事、涉外纠纷领域,以及一些不在本市或者虽在本市、但不愿或不便到法院、调解组织所在地参与调解的当事人之间产生的民事纠纷中。我们相信,随着多元调解与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在线调解的运用程度会越来越广泛。
    [10:39:00]
  • [记者]:
    我是中国审判杂志的记者。据我们了解,近年来北京法院案件量持续增长。在这么繁重的审判压力下,为什么北京法院还要开展多元调解工作,出发点和意义是什么?
    [10:39:46]
  • [马强]:
    当前,我国正处于矛盾纠纷多发的社会转型期,因社会多元解纷体系尚不完善,多元解纷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大量纠纷涌入法院,法院收案量呈现逐年上升态势。北京法院2014、2015、2016年三年的新收案件量分别为46万、60万、65万。今年截至12月22日,全市法院新收案件量已突破75万件,同比又增长了18.2%。法院不是解决纠纷的唯一机关,社会矛盾纷繁复杂,理应有多种解决渠道。叠加着历史、经济、社会等各种因素的许多矛盾纠纷,完全由法院运用法律手段解决,未必解决得好。多元调解具有便捷高效、低成本、方式灵活、保密性强,有助于修复当事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可以一揽子解决当事人之间的所有纠纷等多种优势。大力发展多元调解,一方面,有助于健全社会多元化解纷体系,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让每一类纠纷都能通过适合的纠纷解决方式得到快速解决,及时修复矛盾,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纠纷解决需求;另一方面,有助于解决诉讼案件量持续增长与有限的司法资源之间的突出矛盾,让司法回归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司法裁判为社会行为提供规则指引的作用。
    [10:40:48]
  • [记者]:
    我是北京电视台记者。我们注意到北京法院正在积极构建立案阶段“多元调解+速裁”诉讼前端分流化解大批普通纠纷、多数员额法官后端审理疑难复杂纠纷的审判工作新格局。那么,为什么法院既要搞多元调解,又要搞速裁,两者是什么关系?
    [10:41:21]
  • [马强]:
    在当前案件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提高办案质效,就要整合诉讼内、诉讼外两类解纷资源。一方面努力发挥社会力量化解纠纷的作用,将大量纠纷化解在诉讼之外、立案之前,减少涌入法院的案件数量;另一方面对法院已经立案的案件,法院内部要优化审判资源,在诉讼前端开展繁简分流,把大量的普通案件筛选出来,交给前端的速裁法官集中快速审理,让后端的法官集中精力研究需要通过裁判确立法律规则的疑难复杂案件。可以说,多元调解与速裁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互为补充。首先,二者相互紧密结合可促进司法资源的集约型使用,逐步构建诉讼前端分流大批普通案件,后端专业法官审理疑难复杂案件的审判工作格局,有效保证法院审判质效,提升司法公信力和权威性;二是多元调解与速裁之间,多元调解是工作重心。大力发展多元调解,是法院参与社会综合治理的重要一环,有利于化解各类社会矛盾,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三是速裁可对多元调解进行指导和保障,不断提升多元调解法治化、专业化、规范化水平,以满足人民群众希望在法治层面快速高效化解矛盾纠纷的需要。主要体现在速裁法官与调解员组建“1+N”调解速裁团队,法官全程指导调解员调解,完成整理争议焦点、无争议事实记载等工作,提升多元调解的工作成效。
    [10:42:56]
  • [刘毅]:
    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如何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有效化解各类纠纷,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北京法院不断增强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分发挥司法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中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为首都社会的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10:44:21]
  • [刘毅]:
    因为时间关系,今天的记者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如果各位记者朋友还有问题,可以会后联系我们进行采访。我们也希望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们能一如既往地关注、监督和支持北京法院!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10:4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