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现场

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副庭长 罗国良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 刘峥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中心主持人 张仲鲁

访谈现场

现场记者

连线山东临沂中院刑二庭庭长侯培栋

山东临沂中院刑二庭庭长侯培栋

连线广东广州中院刑二庭庭长梁少菁

广东广州中院刑二庭庭长梁少菁

人民网记者

澳亚卫视记者
2019年3月13日15时 最高法工作报告解读系列直播访谈之三:知否知否?应是严惩电信诈骗
  • [张仲鲁]:
    各位观众朋友、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收看《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系列解读全媒体直播节目。今天下午的节目是整场系列节目的第三场,主题是“知否知否,应是严惩电信诈骗”。今天我们很高兴的请到了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副庭长罗国良先生做客演播室,跟我们一起就电信诈骗相关的情况给观众朋友进行解读。罗庭长您好,跟我们的网友观众朋友们打个招呼吧。
    [15:01:39]
  • [罗国良]:
    主持人好,各位观众、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就严惩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这个主题跟大家进行交流,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人民法院工作的关心、理解和支持,也感谢大家“两会”期间对人民法院工作的关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目前已成为侵犯公民财产安全的社会公害和一大“毒瘤”,人民法院一直坚持依法从严惩处这类犯罪分子,绝不让电信网络诈骗成为犯罪分子牟利“致富”的“温床”。今天借这个机会结合我所从事的工作,我很期待和观众网友进行充分和坦率的交流,谈一谈人民法院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工作情况。
    [15:03:02]
  • [张仲鲁]:
    好,谢谢罗庭长。另外我们今天节目还邀请到一位特约嘉宾,他是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刘峥先生,也欢迎您。
    [15:04:39]
  • [刘峥]: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
    [15:05:09]
  • [张仲鲁]:
    我们系列解读节目一共是五期,今天下午是第三期,今天节目现场也邀请到许多媒体上的朋友坐在我们演播室的现场,待会儿也会预留时间向两位嘉宾进行提问,同时也给网友提供了一个互动的平台,大家可以登录最高人民法院网,找到我们的直播页面,在下面留言,您留言的问题有可能在我们节目当中向嘉宾进行提问。
    [15:05:52]
  • [张仲鲁]:
    我们今天的主题是电信网络诈骗,像刚才罗庭长提到的这个话题的确是现在大家非常关注、关心的,可能很多朋友都会多少经历过,有可能没有被骗,有可能经历过电话或者其他方式的骚扰。我们今天的主题是“知否知否,应是严惩电信诈骗”,用了当下网络上非常流行的“知否体”,这是不是也说明我们人民法院在治理电信诈骗工作方面也是非常与时俱进。
    [15:06:51]
  • [罗国良]:
    确实如此,现在信息技术正以其他技术从未有过的速度迅猛发展,而且以其他技术从没有的深度和广度影响着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一点大家都有体会。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主体,加上通信网和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的信息网络日益普及,已经呈现出三网合一的态势。我们据统计,到2018年的12月,我国网民已经达到8.2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9.6%,而手机网民也达到8.17亿,手机上网已经成为最常用的上网渠道。信息网络的普及确实促进了经济社会快速平稳的发展,像即时通讯、网购、外卖、网约车、移动支付、网络教育等等,确实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但与此同时,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新型违法犯罪活动也日益增多,特别是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诈骗犯罪持续高发、多发。要做特别说明的是,今天我们谈的“电信网络诈骗”不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个罪名,而是一类诈骗犯罪的统称。
    [15:08:34]
  • [张仲鲁]:
    这个没有单独的一个罪名。
    [15:09:07]
  • [罗国良]:
    对,还是认定为诈骗罪。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这些不法分子往往是结成团伙,设置窝点,精心设计骗局,这都是有预谋的犯罪。通过拨打网络改号电话,通过“伪基站”设备群发手机短信,或是通过网络发布、散布诈骗信息,利用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快捷支付等网络新技术,针对不特定群众,跨区域甚至是跨境大肆进行诈骗活动。公安部提供一个数据,2018年公安机关破获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3.1万起,查处违法犯罪嫌疑人达到7.3万人。
    [15:10:41]
  • [张仲鲁]:
    说明这种案件还是挺多的。
    [15:11:07]
  • [罗国良]:
    挺多的。
    [15:11:25]
  • [张仲鲁]:
    您刚才简短的给我们介绍电信网络诈骗的一些手段,感觉到手段基本都还是利用了网络和电信的方式。跟传统的诈骗案件相比,这种电信网络的诈骗犯罪还有什么其他的特点呢?
    [15:12:20]
  • [罗国良]:
    确确实实是这样。我们法院在审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罪名适用时,刚才我讲了,就是诈骗罪,但是我们仔细看利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跟传统的诈骗犯罪相比,确实有很大的不同。具体来说,一是我们电信网络诈骗是背靠背式的新型诈骗方式,犯罪分子借助我们现代化通讯工具或者互联网这种高效便捷的媒体平台,面向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规模比较大的,全面撒网的这种新型方式,跟传统的面对面接触型的诈骗不同,我们可以说是一种远程非接触性犯罪,被害人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现在还有更发达的,既不见其人也不见其声也是有的,后面会给大家介绍。此外,这种犯罪技术含量相比更高,时空跨度也大,波及的人数也更多,特别是手段隐蔽,花样翻新,比起传统诈骗犯罪迷惑性更强,往往容易得逞,我们普通老百姓很容易上当受骗,容易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
    [15:13:24]
  • [罗国良]:
    其次,电信网络诈骗很容易引发次生的危害后果,有的企业钱被骗走之后停工甚至破产,整个企业就完了。还有的群众被骗了“养老钱”、“救命钱”,导致“雪上加霜”。前几年连续发生好几起在校学生被骗走学费,最后导致猝死、自杀的,这个社会影响尤其是恶劣的。
    [15:14:10]
  • [罗国良]:
    再有,电信网络诈骗还诱发、滋生大量上下游关联犯罪,比如上面有非法获取、出售、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犯罪,还有使用“伪基站”、“黑广播”这种犯罪,还有下游的销赃,帮助转移赃款,形成一个犯罪产业链。这些关联犯罪,往往又反过来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推波助澜,帮助犯罪分子得手。
    [15:15:45]
  • [张仲鲁]:
    就是相互影响。
    [15:16:03]
  • [罗国良]:
    所以我们常说,电信网络诈骗就像一个癌症病灶,四处侵蚀蔓延,恶化了治安形势,也败坏了社会风气,我们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此深恶痛绝,反应极其强烈。
    [15:16:23]
  • [张仲鲁]:
    确实网络提供了便利,大家沟通交流更方便,但某种程度上确实给骗子提供了诈骗的方便,您说的传统诈骗面对面,可能就是一对一,往往网络电信诈骗就是一对多,他们的犯罪影响力更大。
    [15:17:37]
  • [罗国良]:
    更容易成功。
    [15:18:07]
  • [张仲鲁]:
    您刚才说到我们老百姓对这种行为深恶痛绝,视为社会的“毒瘤”,我们人民法院在惩治网络电信诈骗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15:18:32]
  • [罗国良]:
    人民法院一贯坚持依法从严从快惩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特别是近几年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严重态势,最高法院包括地方各级法院采取了很多措施,第一,我们建立了联动机制。2015年10月,全国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最高法院也是高度重视,我们专门成立一个小组,这个小组就叫打击电信网络新型犯罪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我们还要求全国各高院,包括犯罪活动突出地区的中院都成立了领导小组,其他地区的中院建立工作专班。这样,各级法院建立了完善、顺畅的联动机制,为严惩犯罪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
    [15:19:25]
  • [罗国良]:
    第二,抓好案件审判,这是我们的主要工作。在中央部署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的一开始,我们最高院向全国法院系统专门下发一个通知,要求各级各地法院充分发挥好刑事审判职能,积极参加专项行动,及时总结审判经验,不断提高办案水平,准确适用法律,依法高效地审理每一起起诉到法院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并且依法严惩此类犯罪分子。
    [15:20:58]
  • [张仲鲁]:
    您刚才提到审判,我注意到周强院长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当中谈到人民法院严惩网络犯罪的工作情况,他也特别谈到了“净化网络空间,绝不让网络成为法外之地”的态度和立场。那么我们人民法院怎么做到让网络不成为法外之地呢?
    [15:21:37]
  • [罗国良]:
    绝不让网络成为法外之地,这就是下面我要讲的第三个举措,完善法律适用,鉴于现行法律规范不是很明确,法律规范滞后的问题,为贯彻中央从快从严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要求,顺应老百姓普遍的期待,也适应现实斗争需要,最高人民法院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制定了一个《意见》,全称是《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这个《意见》在2016年12月20号发布实施。这个《意见》解决了实践当中突出的迫切需要解决的法律适用问题,为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提供更加全面、更为具体的法律依据。为了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和“伪基站”、“黑广播”等关联犯罪,2017年5月,我院和高检院联合出台了两个司法解释,一个是《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另外一个是《关于办理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和非法使用“伪基站”、“黑广播”干扰无线电通讯犯罪行为的认定和处罚都做了明确规定,这几个文件出台之后,各级法院统一了执法尺度,也明确了执法标准,可以确保我们更加有效的打击这类犯罪。
    [15:23:12]
  • [罗国良]:
    第四个举措,我们也非常重视法治宣传。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我们知道对犯罪分子依法从严打击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对人民群众进行法治宣传同样重要,包括我们今天的节目也是一种宣传。我们通过向社会公众发表典型案例,选取有代表性的案件,与新闻媒体合作进行直播、专题报道,今年春节前还专门组织一次全国各地各级人民法院开展集中公开宣判一批电信网络诈骗,通过一系列的法治宣传活动有个好处,既体现司法机关依法从严惩处电信犯罪的决心和态度,形成震慑,又能够提醒广大群众增强识别的意识和我们防范的能力。去年年底到现在我们还在陆续征集一些案例,我们初步发现电信网络诈骗的手段又有一些新的变化,骗术更有迷惑性,我们现在正在整理,整理之后计划在上半年准备开一次新闻发布会,再向社会公布,目的是为了提醒广大老百姓加以防范。
    [15:24:34]
  • [张仲鲁]:
    是,待会儿的时间也希望您给我们这个节目的观众朋友们分享一些案例。
    [15:25:23]
  • [张仲鲁]:
    下一个问题留给刘峥先生,您是陪审员,陪审员被称为公民在法庭上的眼睛和耳朵,同时也被誉为是“不穿法袍的法官”。您在生活当中有没有接触过电信诈骗,您对这个事儿怎么看?
    [15:26:13]
  • [刘峥]:
    几年前我身边有很多人,包括我本人也接到过这种电话,包括家里电话、短信都接到有冒充亲友被绑架、住院,甚至法院强制执行等等,骗术特别高,有时候真的是分辨不出来,还有一些热门的综艺节目说你中奖了,领奖来,来补税,更有甚者对中老年人下手,他们抱着老年人对健康的需求,通过促销,带你旅游等各种骗法,使中老年人上当,推销三无产品,没有任何卫生机构发的证书的保健品,损害老年人的钱,又损害了他们的身体。
    [15:26:56]
  • [张仲鲁]:
    其实今年春晚的小品,葛优演的节目就是说的这个。
    [15:27:21]
  • [刘峥]:
    反映的就是社会这个现象。随着中央及时开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活动的专项行动,近两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比如我们在手机的实名制上已经普及,再有我们去银行汇款的时候,银行的工作人员也会各种方式提示提醒你,这个人认不认识,这个钱干什么用,多次提醒你,就是罗庭长讲的防范的意识,要给老百姓一个提示。这一两年感觉到各种诈骗电话确实少了,而且老百姓对防范意识也有提高,这些成果的取得跟我们法院严厉惩处违法犯罪,特别是对网络电信诈骗的这种惩罚力度分不开,包括我们制度上的保证,措施上的实施,包括其他司法机关的这种配合上。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刚才罗庭长讲的从意识上让老百姓一定要清楚,从意识上防范,这才是最重要的。
    [15:28:52]
  • [张仲鲁]:
    现在这个话题社会各界各个方方面面都在关注,像您刚才说的去银行汇款,很多案件在银行柜台柜员那儿卡住,提醒老年人一定不要转钱,这才把老年人的钱财挽救回来,所以就需要全社会都对这个话题进行关注,都要进行防范。罗庭长刚才您说到现在对于电信网络诈骗还没有专门的罪名,属于诈骗罪,在法律适用上这种电信网络诈骗和普通的诈骗有什么区别?
    [15:29:16]
  • [罗国良]:
    区别还是非常明显的,正因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在2016年12月我们发布实施的“两高一部”规范性文件,就是《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在这个《意见》中明确提出来要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依法从严从快惩处,从严惩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现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不突破现行法律,对电信网络诈骗我们设最低门槛。诈骗罪是常见的犯罪,根据我们两高的司法解释,《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里规定,这个罪分为三档量刑,第一档是3000到1万,这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档是3万到10万,是三年到十年有期徒刑,第三档是50万,就是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到无期。为什么这样规定,因为我们国家的区域很大,我们经济发展水平也不一样,所以实际在应用过程当中,有的地方用了3000的标准,像西部地区,有的地方可能用5000、8000、1万,像沿海东部地区。我们讲的从严惩处,刚才讲设立最低门槛,对于电信诈骗,在《意见》里明确规定入罪标准,第一档规定就是3000,不管哪个地方,不管经济发展水平,我们就卡死3000元就入罪。实际上就是对电信诈骗从严。第二档的道理是一样的,本来规定是3万到10万,因为原来每个省每个地区用的也不一样,这样明确规定就是3万,只要达到3万电信网络诈骗,就按第二档量刑三年以上。因为50万是规定的,原来规定的时候没有给各个高院这个裁量权,这个就不变。这是第一点。
    [15:31:40]
  • [罗国良]:
    第二,我们在《意见》当中明确规定十种从重处罚的情形。给大家做一个介绍,这些情节当中有的从犯罪后果的严重性方面来考虑,比如刚才前面讲到诈骗,导致人自杀、死亡或者是精神失常。也有的是从犯罪的手段恶劣程度来考虑,比如我们讲利用钓鱼网站、木马程序链接进行诈骗,这个手段特殊。还有从犯罪对象属于弱势群体的考虑,比如诈骗残疾人、老年人、学生、重病患者。再讲一个案例,广东有一个女学生叫蔡淑妍,蔡淑妍接到诈骗分子打来的所谓中奖电话,诈骗分子通过诱骗、迫使蔡淑妍先后三次转了将近一万块钱,后面蔡淑妍发现,原来转钱以为能拿到奖,后来发现是被骗,这时候她留下一封遗书跳海自杀。这个案子的主犯最终被顶格判处了无期徒刑,这是一种情况。还有从诈骗款物的特殊性考虑,比如诈骗扶贫的款物或者是救济款物。有的是从犯罪分子的主观恶性考虑,比如犯罪分子是惯犯、职业犯或者是以前有诈骗前科劣迹现在又实施电信网络诈骗,这个《意见》规定的很明确,只要具备刚才我讲的这些情节之一的,在量刑的时候都要从重。
    [15:33:05]
  • [张仲鲁]:
    您刚才说电信网络诈骗属于诈骗犯罪,但是诈骗犯罪一般是根据诈骗的额度来定罪的,但是也会存在刚才您提到的比如徐玉玉、蔡淑妍,他其实诈骗的钱并不是很多,但是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造成受害人死亡。对于这种案件我们怎么来体现从重呢?
    [15:34:27]
  • [罗国良]:
    这种情况不仅是谋财而且害命,司法实践当中确实有这样的案件,这些案件性质非常恶劣,但是最后查实的诈骗数额,根据现有证据,这个数额并不一定达到相应的标准。如果我们还是机械的适用这个数额,或者唯数额来办,就体现不出我们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这么严重的后果还判三年以下或者还判十年以下就体现不出来对他严重后果的惩处。
    [15:35:55]
  • [罗国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加大打击力度,我们从严惩处的第三个方面,采用情节和数额的模式。刚才我讲的这个《意见》,强调数额和情节并重,诈骗的数额只要接近数额巨大,就是3万,或者是数额特别巨大是50万,同时又具有刚才前面讲的十种情形之一的,比如我们讲的这个案子可能诈骗对象就是学生或者是重病患者,我们就可以把这个案子认定为诈骗罪266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或者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就是第二档或者第三档,可以用三到十年和十年到无期。具体来说,这个算术很好算,因为3万,接近就是2.4万的话,有刚才讲的十种情形之一,我们就把它升格到第二档,如果有40万,我们就到第三档,十年以上到无期,用这样的方式,目的当然还是体现从严惩处的精神。
    [15:36:35]
  • [罗国良]:
    第四点对于电信网络诈骗的被告人我们严格控制使用缓刑,尤其是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分子,有的人是一直干这个,老干这个事,长期从事,也有反侦查的经验,受到打击和处理之后,包括有些被判了缓刑之后,还继续重操旧业,甚至还当师傅带徒弟,继续实施新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这样一来他越来越精,手法会更隐蔽,反侦查能力更强,传染面也会更大,所以《意见》当中专门做了个规定,只要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被告人,我们要严格控制适用缓刑的范围和条件,概括为我们要少用缓刑,慎用缓刑。
    [15:37:56]
  • [张仲鲁]:
    这几个方面都是加强了对电信网络诈骗的惩处力度。您刚才还提到一个方面,电信网络诈骗催生出相关联的犯罪,比如刚才提到窃取公民个人隐私和下游的转移赃款等等,对于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15:38:16]
  • [罗国良]:
    这个问题确实是很重要。我们刚才讲电信网络诈骗往往是参与人很多,分工配合完成的,环节多、流程长,而且还不是一个孤立的一类犯罪,还通常衍生出其他犯罪,比如刚才讲的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收益,这些上下游关联犯罪。这些关联犯罪为诈骗犯罪又提供服务,形成以诈骗罪为中心的黑灰色犯罪产业链。我们前面提到备受关注的,其中有一个是徐玉玉被诈骗案,在徐玉玉这一起电信诈骗案件中,犯罪分子就是因为购买了他人非法获取的徐玉玉的个人信息和联系方式,才能够轻易得手,最后实现了精准诈骗。
    [15:39:35]
  • [张仲鲁]:
    确实现在很多案件,如果只是一个陌生人打的电话确实不会相信,如果有时候打电话的时候能够把你的很多信息说出来,叫你的名字就不得不信。
    [15:40:03]
  • [罗国良]:
    对,所以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要想进行有效打击,就必须斩断自身的犯罪链条,铲除其周边犯罪的产业链,全面综合整治,确保全方位、全链条打击。前面我讲的两高出台的两个司法解释,我刚才讲的两高出台的《关于办理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就是为了解决电信诈骗犯罪及相关上下游关联犯罪的法律适用上的新问题,堵截法律漏洞。
    [15:41:32]
  • [张仲鲁]:
    谢谢罗庭长的介绍。接下来我们进行连线,山东省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审理一批社会高度关注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及关联案件中,总结出了一系列好的经验和做法。下面,我们连线山东省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二庭庭长侯培栋,听听他的介绍。
    [15:42:26]
  • [侯培栋]:
    谢谢主持人。刚才,罗庭长对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严重危害及全面惩处关联犯罪的必要性进行了总结。现在我介绍一下我们临沂中院在审理此类案件中的一些做法。
    [15:43:26]
  • [侯培栋]:
    近几年,我们临沂市两级法院相继审判了一批有较大影响的电信诈骗案件及关联案件,包括“徐玉玉被电信诈骗案”、杜天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大学生宋振宁死亡所涉及的上官伟科、上官静林等30余名被告人电信诈骗系列案件。其中,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徐玉玉被电信诈骗案”及其关联案件的审判都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15:44:59]
  • [侯培栋]:
    “徐玉玉被电信诈骗案”是在电信诈骗犯罪十分猖獗的背景下发生的,高考生徐玉玉因家中辛苦筹措的9000余元学费被骗,悲愤交加发生猝死,我们审判过程中依法对主犯陈文辉顶格判处无期徒刑。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我们临沂中院以全方位、全链条打击电信诈骗犯罪为指导思想,在审判工作中形成并坚持以下几点做法:
    [15:45:31]
  • [侯培栋]:
    一是坚持事实认定全覆盖。在案件审理中,我们不仅查明各被告人在实施电信诈骗犯罪活动中所获得的诈骗金额和拨打的诈骗电话次数等犯罪事实,还查明各被告人分别具有的“组织、指挥犯罪团伙”、“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骗取在校学生钱款”、“造成被害人死亡”等酌情从重处罚情节,为准确裁判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5:46:54]
  • [侯培栋]:
    二是坚持制裁手段全适用。在量刑方面,我们既贯彻了从严惩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方针,又体现了罪责刑相适应的刑法原则,对被告人既判处自由刑,又附加适用罚金刑;既责令各被告人退赔所有被害人的经济损失,又判决没收作案工具。判刑、追赃、没收作案工具“三管齐下”,目的就是要使被告人失去再犯的能力。
    [15:47:18]
  • [侯培栋]:
    三是坚持关联犯罪全追究。“徐玉玉被电信诈骗案”审结后,其关联的杜天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随后由罗庄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杜天禹被从重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六万元。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在从严从快打击电信诈骗犯罪的同时,不忘打击上、下游犯罪,进行源头治理的决心。
    [15:48:38]
  • [张仲鲁]:
    谢谢侯庭长的介绍。我知道徐玉玉案就是我们临沂中院审理的,的确这个案件真的让人非常痛心,一个大学生因为受骗而失去了生命,再次让我们感受到这个骗子的可恨。这些人骗术也是在不断的翻新和变化,让人防不胜防。请罗庭长再介绍一下,这两年我们法院在办理电信诈骗案件当中发现案件有哪些变化?
    [15:49:59]
  • [罗国良]:
    第一,这类案件的数量现在仍然呈上升趋势,从我们现在掌握的统计情况来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一直是持续的逐年上升趋势,不管是案件的数量还是这些案件在我们法院系统审判案件所占的比例都呈上升趋势,2017年全国一审的案件比2016年同比增长了70.34%,跟我们公检法加大打击力度是有很大关系的。第二个变化,诈骗手段也有了明显的变化,这两年来采用电话手段实施的诈骗犯罪案件,虽然总体上还高于通过互联网手段实施的诈骗犯罪案件,但是在整个电信网络犯罪诈骗案件所占比例已经出现了下降趋势。从2016年我们78.28%降到2017年65.56%。而随着微信网络购物、网络理财这些方式的不断兴起,新的诈骗手段不断涌现,网络诈骗这一块更多一些,通过互联网络进行诈骗,增幅是非常明显,比如通过微信、改号软件这些方式进行诈骗案件,2017年增幅就超过了2倍,通过木马病毒、钓鱼网站、语音平台这种方式进行的诈骗案件增幅也超过100%。可以说,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手段翻新是非常之快,尤其通过各种新型网络聊天工具也是最新发展的,投资理财型,网络购物型和“民族资产解冻”型诈骗也出现比较快的上升趋势,我们对这些新型的网络诈骗犯罪还必须保持一个高度的警惕。
    [15:52:27]
  • [罗国良]:
    第三点,共同犯罪情况更加突出。从我们掌握的数据来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中团伙型共同犯罪的比例将近50%,而且现在是逐年上升。从公安机关统计的数据来看,2015年我们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成立起的三年来,全国已打掉诈骗团伙1.6万个,而且我们还捣毁了境内外诈骗犯罪窝点1.7万个。
    [15:53:47]
  • [罗国良]:
    第四个特点,我们审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的较多的法院出现了从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扩展的趋势。以前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浙江,这两年我们看到福建、广东这两个地方现在审理案件数量在全国的占比已经出现了下降趋势。内地像河南、湖南、湖北案件数大量上升。2017年河南省排到全国的第三位。
    [15:54:07]
  • [张仲鲁]:
    好,刚才您提到广东属于是电信诈骗案件的多发地、重灾区,广东法院审理这方面的案件也非常多。接下来我们连线广东广州中院刑二庭庭长梁少菁,来听她介绍广州中院审理案件的一些情况。
    [15:55:21]
  • [张仲鲁]:
    梁庭长您好,请您向我们介绍一下广州中院的一些情况。
    [15:56:12]
  • [梁少菁]:
    谢谢主持人。刚才,罗庭长对这几年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的总体变化情况进行了介绍,这里,我介绍一下这两年我们广州市两级法院审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情况和案件特点,希望能让广大观众和网友有更直观的认识。
    [15:57:37]
  • [梁少菁]:
    2017年和2018年,我们广州市两级人民法院一审共审结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305件,判处被告人1129人。从我们审理的这些案件情况来看,近两年的案件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
    [15:58:58]
  • [梁少菁]:
    首先是诈骗类型多样化,翻新速度快。从我市审理的案件看,主要有以下类型:以恋爱交友为名诈骗。网上购物诈骗。“猜猜我是谁”等冒充熟人诈骗。发虚假信息引诱汇款诈骗。冒充银行、电信、移动客服进行的诈骗。冒充专家推销假药进行的诈骗。冒充国家工作人员身份进行的诈骗。另外还有一些类型。如:盗取QQ号,通过网聊进行诈骗,通过银行ATM机虚假告示诈骗,还有一些是退税类诈骗、木马网站诈骗等这些方式。
    [15:59:21]
  • [张仲鲁]:
    好,梁庭长给我们介绍了现在网络电信诈骗的一些类型,花样真的是非常多。网络电信诈骗除了花样多之外,现在还有哪些特点再给我们介绍一下。
    [16:00:05]
  • [梁少菁]:
    还有就是行骗对象范围广、作案次数多、涉案金额大。犯罪分子往往使用电话群拨、网络短信群发、换号改号等技术针对整个电话网络用户广泛散布诈骗信息实施诈骗,涉及面广,诈骗次数多,涉案金额巨大。由于诈骗对象不特定,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都有可能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受害者,受害人遍布全国各地,影响恶劣。
    [16:01:28]
  • [梁少菁]:
    再就是大多为团伙犯罪,呈现出有组织化、专业化、产业化的特点。近年来,随着诈骗犯罪的不断升级,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不仅涉案人员较多,而且具有递进式的层级体系,运作方式上也日趋成熟,从原来结构松散、手段低级的小团体发展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产业链,呈现产业化发展、企业化运作的趋势。
    [16:02:45]
  • [梁少菁]:
    另外一点,就是犯罪主体年轻化、低龄化特征明显。由于电信网络诈骗操作简单、风险低、获利丰厚,近年来吸引越来越多辍学无业年轻人加入,80后、90后已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主力军。
    [16:03:04]
  • [张仲鲁]:
    好,谢谢梁庭长的介绍。通过梁庭长的介绍,她分析了近期电信诈骗的特点,产业化和犯罪主体年轻化,同时还提到花样多、变化快,针对变化快,我们人民法院怎么来应对,下一步工作怎么应对这个变化情况?
    [16:04:19]
  • [罗国良]: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打击和治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打击、防范、整治同步推进,“三管齐下”。一方面,要加强源头治理,这是个基础,提升部门监管和行业治理的能力,现在金融领域、电信领域、互联网领域的整治,这些方面的工作其实一直在做。目的就是在于我们要关停清理不符合规定的支付平台,封停涉案的电话和微信号,目的是提升电话、微信诈骗信息的拦截能力,进一步堵塞监管的漏洞,最大限度的挤压违法犯罪的空间。最近对不良社交网络平台、APP及存在问题链接的互联网企业,网信办也在及时开展约谈,督促加快整改。这是最重要的很基础的工作。这是一个方面,要加强源头治理,行政监管行业治理。
    [16:05:35]
  • [罗国良]:
    另一方面,要加大打击力度。从我们法院的角度来讲,我们要坚持以下几点:第一,继续抓案件审理工作,前面讲的这是我们主要的工作,充分发挥行使审判的职能,加大对电信诈骗打击力度,特别是对诈骗数额大、受害人数多,境内境外勾结作案,特别是造成被害人家破人亡的案件,对于我们的讲的惯犯、职业犯、累犯,以及诈骗团伙的首要分子、骨干成员坚决依法从严惩处。第二,坚持依法从快审理,提高审结案件的效率,及时审结案件,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同时我们在审判环节,要配合开展追赃挽损的工作,努力减少被害群众的财产损失。第三,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我们继续加强跟公安、检察、银行、电信这些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协作的目的是要及时研究,解决实践中所需要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特别是法律适用问题。当然我们经过协调,经过合作,也形成一个战斗合力,要推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专项行动工作能够更顺利的开展。总而言之,我们打击和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必须要始终坚持零容忍,我们的终极目标就是天下无诈,老百姓安居乐业。
    [16:06:54]
  • [张仲鲁]:
    罗庭长介绍了人民法院对于打击电信诈骗下一步需要加强的工作。刘峥先生,我想请问一下,您从一个普通的群众来看,您觉得人民法院在下一步打击电信诈骗方面还有哪些工作需要加强?
    [16:07:12]
  • [刘峥]:
    严惩电信诈骗犯罪分子,最终实现天下无诈,确实是老百姓的诉求。刚刚听了罗庭长的介绍和刚才两位庭长讲的实际案例的一些情况,在法院这一块为了惩治电信诈骗分子做了很多努力,无论是从法律规定,还是制度保障,还是国家机关的重视程度都比较完备,也比较到位。我个人认为,刚才几位庭长都讲到,尤其罗庭长讲到我们要把一些典型的案例,把一些新型的案例要编汇出来便于传播,因为现在的网络时代发展特别快,新型网络诈骗方式层出不穷,各种换着花样骗老百姓,这一块新型案件的总结和及时发布,将来人民法院这一块能不能成为一条制度,及时向广大的老百姓来发布。
    [16:08:28]
  • [刘峥]:
    再有,在基层普法的问题。我们的一些乡镇、社区、街道都是需要送法进去,入法到户,到每一个老百姓的家里。我在朝阳法院做陪审员,我们联系了一些街乡社区,比如说潘家园社区、双井地区都做了一些普法,我们陪审员也去讲,跟居民、老百姓拉拉家常,有一次发现一个老奶奶说,我的养老钱都没了,被骗了,说当时我觉得他比我儿子对我都好。刚才主持人也讲,犯罪分子是无恶不作,用各种手段欺骗你的感情,骗你的钱,害你的身体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就是普法的问题,送法、知法,怎么防范,更加提高防范意识,才能保证我们的财产不受损失。
    [16:09:49]
  • [张仲鲁]:
    您的意思就是说加强宣传,一方面让老百姓注意提高警惕,另一方面是震慑犯罪分子,让他们不敢用电信诈骗来欺骗别人。接下来请罗庭长谈一些案例的警示,您给我们提供一些案例,跟大家说一下。
    [16:10:05]
  • [罗国良]:
    根据有关统计,现在各种诈骗类型大概可以分到48类,共计300多种。今天简单谈几种,常发、多发的、迷惑力比较强,甄别比较困难的几项骗术。第一种,可以叫“民族资产解冻”类的诈骗。是以慈善、帮扶、精准扶贫、军民融合等各类虚假项目为名进行诈骗。这种骗术往往是结合社会热点,通过微信群大肆发展下线,宣称只要通过十几块、几十块的小钱就能够得到高额的回报。虽然骗子的手法是多样的,大家一定要记住我们国家没有任何“民族资产解冻”的项目,国家不会通过非正式的方式来发放这种扶贫款或者救济款,声称什么缴纳十块、几时块就能获得几万块回报的,这种各种各类的APP、项目都是诈骗。这是一种。
    [16:11:22]
  • [罗国良]:
    第二种,网络贷款类诈骗。这应该是目前最具有欺骗性的一类诈骗,成功率也比较高。诈骗团伙网络是用非法获得的公民信息筛选出目标,精心设计整个流程的骗术。用的什么方式,比如说给你进行贷款评估,提贷款建议,很容易得到贷款,要求被害人要付较高的手续费。大家注意,凡是说当天就可以放款放贷,根本不需要任何征信,放不了款就退费,这种话在正规的贷款里是不可能的,我们讲:低门槛不是无门槛。小心这些网络贷款让你越贷越穷。
    [16:12:44]
  • [罗国良]:
    第三种,网络婚恋型诈骗。原来也有,现在有了微信以后更多了,骗子往往通过微信加好友,现在有摇一摇、加附近的人这种,加好友,向男女朋友谈恋爱的方向去聊天,等着对方上钩,上钩之后就说家里有人生病了,找这个借口向对方要钱,而且往往还有人打掩护,搞一些病历或者假冒医护人员,是配套的,骗取钱财,等到对方没有利用价值之后马上拉黑,然后就失联。对这个大家要注意,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添加好友,现在据说还有一种办法手机号码和加微信是联系的,自动的就会显示希望能够有新的联系人,手机里只要有联系人就会加,希望大家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并添加好友,对网络恋人保持谨慎的态度。
    [16:13:00]
  • [张仲鲁]:
    有时候可能连性别都是假的。
    [16:13:26]
  • [罗国良]:
    谁知道呢?他是谁都不知道。要注意,未谈感情就要钱,十有八九是诈骗。
    [16:13:50]
  • [张仲鲁]:
    这句话非常经典,大家要记住,未谈感情就要钱,十有八九是诈骗。最近有个电影比较火,《流浪地球》有一个提醒大家注意交通安全的,“北京市第三区交通委提醒您”,其实我们也可以总结这样的话,这种话非常具有传播效应,用来提醒大家注意。
    [16:14:45]
  • [罗国良]:
    我们可以利用现在这么发达的通讯,包括便利的平台来进行传播。还有一种是网络改号电话诈骗。来电显示有亲朋好友、银行、电信、购物网站的客服,还有公检法机构,实际上很多都是诈骗分子冒充的,这种改号诈骗确实是令人防不胜防。由于我们国内这些年严厉打击,这些犯罪分子纷纷转移到国外。近期发现的改号电话几乎全部都来自境外,对于改号诈骗最简单的识别就是回拨,如果对方是通过改号软件拨打的电话的话,我们按照显示的电话打回去是没有办法接通的。再有,显示的号码如果是00,或者上面有+号,这种号码一定是来自境外,要特别警惕,境外电话轻易不接听,泄露信息损失可不轻。总的来讲,大家要时刻保持一个警惕,把握好几点,凡是和转移财物有关的电话,一定要确认真实性之后再转款,大家要特别注意。
    [16:15:16]
  • [罗国良]:
    我跟大家讲讲我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个事件,严格来讲我可能不能算是电信诈骗的被害人,因为这个钱如果汇出去的话是我的朋友汇出去,我的朋友成被害人,如果真汇出去,我的心也很不安。给大家简单说说这个情况,也是为了让大家有所警惕。这是前年的事儿,我在江西工作,当时电话肯定是出了问题,我不小心点了什么链接,结果我的通讯录被盗,被盗之后也没在意,直到有一天我的一个同事给我打电话问,说“让我太太去给你汇款了,我想再跟你确认一下”。我一听说我要汇什么款,肯定是诈骗啊,千万别汇款。
    [16:16:58]
  • [张仲鲁]:
    幸亏核实了一下。
    [16:17:15]
  • [罗国良]:
    因为他没有掌财政大权,钱在老婆那儿,好就好在这儿,如果是他自己的话这个钱早就转出去了。这个方法还是有一点复杂,有时间跟大家说一说。首先知道我的号码,搞一个群发,弄一个新的号码是177开头,发过去就说我叫罗国良,我最近号码发生了变化,请您惠存。现在大家也比较懒,号码记不住,手机里都是记人名,中间有人,包括我刚才讲的同事朋友,他就把那个诈骗号码,上面的联系人变成我,过了几天,这个骗子还挺有耐心的,就发短信,短信说什么呢?意思是兄弟有个事儿不太方便需要你帮个忙。这个同事肯定说没问题。说帮什么忙呢,不是说跟你要钱,说我有一笔钱不太方便用自己的帐号,想用你的帐号一下。我的同事马上把帐号给他了,给了帐号之后,又过了一两天,他又通过那个短信发了一个银行的已经汇出汇款的凭证,后来也发给我了,我也看了,上面的户名就是我,我汇出去的钱,我打了35500到我这个朋友的账上,上面显示已汇出,但是现在有一个24小时到账的制度,他说我有点事儿不太好说,恰好用了这个心理,我还着急用这个钱,你把这个钱打35000打到那个帐号上去,那个帐号就是骗子的帐号,以我的名义说是我需要,让他打到那个帐号里。这样一来,我的朋友想着平时也没有跟他借钱,他特别是利用有点好像是隐私不太方便说,都是短信联系,想着不太好意思说还是怎么样。这时候就好在最后这个朋友的太太还比较小心一点,说你还是打个电话吧。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确认真实性之后再转款,一定要小心这一点。
    [16:18:39]
  • [张仲鲁]:
    而且有的骗子可能是连环套,先给你提前几天发个短信。
    [16:19:01]
  • [罗国良]:
    很有耐心的,刚才讲的这个事儿不是一天发生的事情,前后有十来天。
    [16:19:37]
  • [张仲鲁]:
    先让你认同他的身份。
    [16:20:03]
  • [罗国良]:
    我的朋友一直以为跟我在联系,特别是搞的那种付款凭证之后,他不得不信。刚才讲的这是其中一个,是他要付款,打电话确认。还有几个不同的方式,还有跟我更熟一点,就直接问我,我就赶紧发短信,发微信,让通讯录的朋友特别小心这个事儿。因为这种时候钱不是我的,可是这个朋友把钱转走了就很糟糕。这是一个要特别小心。凡是电话让你告知银行卡信息、验证码的也一定不要相信,刚才讲的这是连环套,我们要通过正规的官方客服查询,也不要轻易点击对方提供的网址和链接。我们不要有贪小便宜和一夜暴富的想法,所谓“天上掉馅饼,往往有陷阱”。
    [16:20:56]
  • [罗国良]:
    电信网络诈骗是社会公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关系到我们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这是人民群众的期待,也是我们政法机关的职责。当然也希望我们广大观众和广大网友不仅要提高识别和防范的能力,我们做到不轻信、不上当,还要增强与电信网络诈骗做斗争的信心和勇气,我们要及时报案。刚才讲的事儿,我让我的同事及时报案,踊跃提供线索,积极配合政法机关工作,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赢得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人民战争。
    [16:21:44]
  • [张仲鲁]:
    罗庭长刚才说的非常好,同时还总结了一些金句提醒我们怎么谨防上当受骗。把您说的金句合成一句,您的题目是“知否体”,我用“流浪地球体”。就是“最高法刑三庭提醒您,未谈感情就要钱,十有八九是诈骗;境外电话轻易不接听,泄露信息损失可不轻;天上掉馅饼、往往有陷阱;转帐不谨慎,丢失财政权。”
    [16:22:31]
  • [罗国良]:
    主持人真有才。
    [16:23:16]
  • [张仲鲁]:
    没有,这都是您说的话。刘先生,最后一个问题问一下您,通过刚才罗庭长的介绍,您再结合您生活当中的一些体会和感想再谈一谈。
    [16:23:52]
  • [刘峥]:
    刚才罗庭长讲的防诈的小提示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包括罗庭长讲的自己小案例在我身上也发生过,我觉得要防止被诈骗关键在于有防范的意识,我认为可以做到“三不一要”。第一,不能轻信陌生的电话、陌生的短信,陌生的QQ,陌生的微信,添加朋友推荐这些大家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别轻易的去点。刚才罗庭长也讲我们不能说有一夜暴富、高回报、多十个点、多5%、多15%、比银行存款利息高这些方面的想法,这些方面要注意,不能轻信,不管犯罪分子用什么样的甜言蜜语、花言巧语都不能轻信。像刚才我讲的在社区里的老奶奶说比我儿子都好,用了什么方法,无所不用其极。
    [16:24:39]
  • [刘峥]:
    第二,不泄露自己相关的银行卡的信息,各种自己的私人信息,而且还不能泄露自己家人的信息,比如说他叫你你刘峥的名字,问你要张三的电话,或者微信推给我,有时候你真的觉得是朋友找不到了,这一块也要严谨一点,多问,多想一想,我们不能轻易的去泄露这些信息,跟自己银行卡、存款、家庭住址等等这些信息都要注意防范。
    [16:25:39]
  • [刘峥]:
    第三,不转帐。我们千万别转帐,学习要了解银行卡的知识,不光是银行卡的知识,我发现老年人拿着手机不离手,他们是分分钟都不离手,点什么抢红包,扫个二维码都是很危险的,新的骗局都会来。这一块不转帐,一定核实清楚之后,多核实,多去问为什么,多去想一想,多去跟自己的子女问一问,多去跟自己的父母问一问,多去咨询一下,晚个十分钟半个小时也不会耽误事儿,多问为什么,这是“三不”。
    [16:26:00]
  • [刘峥]:
    “一要”,一旦我们发生了诈骗的事儿,或者是自己身边的朋友亲朋好友发生这个事,我们一定要报案,而且要把证据留存清楚,把骗子整体的脉络一定要记清楚、说清楚,给公安机关最大的线索,才能够帮助我们去侦办这个案子,才能找到这个嫌疑人,可能你自己的损失已经损失了,我们不能再让他去骗别的人,别再去扩大,一定要报案。在罗庭长的提示下,这是我总结的“三不一要”。再就是我们年轻的像80后、90后,现在电信网络诈骗和集资诈骗,形成一种新的态势,披着非常光环的外衣,我们是境外企业,我们不是传销,不是诈骗,我们是资本运作,讲得特别好,天花乱坠,而且你来就是工作,就是打个电话,分出一个流程一个流程,你就在这儿打电话怎么了,不可能违法啊,你什么都不知道,他给你洗了脑,最后你可能就去打了电话,然后你把人家给骗了,等于我们帮犯罪分子成为共同犯罪。
    [16:27:30]
  • [张仲鲁]:
    这是非常可惜的。
    [16:27:47]
  • [刘峥]:
    我们年轻人千万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想着帮他一个忙,帮着打一个电话怎么了,不要有侥幸的心理,一定要知法守法用法。一旦发现这种情况,知道自己被骗了或者落入团伙的手里了,应该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时候想办法脱离,想办法跟亲朋好友联系,或者我们不去帮助他们做违法的事情。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我们一定要知法懂法守法。
    [16:28:12]
  • [张仲鲁]:
    谢谢刘先生,讲得非常好,您刚才提的一点非常重要,有的80后、90后参与诈骗团伙,他可能也是被骗进去的,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您刚才也提到不转帐,但凡接到要转帐的信息,我们先打电话跟本人核实一下,往往就会揭晓这个答案。只要不转帐,我们的钱就不会被骗走,你可以欺骗我的感情,但不能欺骗我的钱。
    [16:29:38]
  • [张仲鲁]:
    最后的时间留给网友和记者。有一位网友说“民族资产冻结”类诈骗很多年前就听说过,司法机关也一直在打击此类犯罪,但是为什么最近还有?提到民族资产冻结类诈骗,罗庭长您解答一下这个问题。
    [16:30:02]
  • [罗国良]:
    回答网友[格格]的问题:
    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很多年前就听说过,司法机关也一直在打击此类犯罪,但为什么最近还有?
    这个问题确实我们很多人都不太清楚,我多说几句。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一批不法分子以所谓的海外民族资产需要解冻,缴纳一定的启动费就可以获得巨额报酬为名开始实施这类的诈骗活动。我们可以说这类诈骗是由来已久,不过早期都是口口相传,单线联系,受骗人数有限,涉案金额往往也不大,当然跟我们技术发展也有关系。但近几年来,这类诈骗利用现代通信金融工具,借助微信群、QQ群迅速大量地发展下限,成为一个裂变式传播,蔓延的速度特别快。这类诈骗,单个人被骗的金额并不大,可能就是十块钱、几十块钱甚至上百块钱算多的,但是被骗人数是众多,所以最后涉案的总金额还是很大的,能达到几千万,甚至是几个亿都有。而且这类犯罪分子利用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他大肆伪造各种国家机关工人,搞一些虚假的,民族资产都是盖着国务院的章,曲解党和国家的政策,编造各种各样的谎言,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严重损害了党和国家的形象。
    [16:32:45]
  • [张仲鲁]:
    可能每一个受骗的人本身自己被诈骗的钱不多,损害的是国家的形象。
    [16:33:40]
  • [罗国良]:
    对他来说获利金额还是非常大的,诈骗罪3000块钱到1万块钱就入罪了,只要一抓到不可能就一万块钱,有的上亿,甚至现在有几十亿、上百亿的。这一类诈骗犯罪叫民族资产解冻的诈骗犯罪是几经打击,反复性很强,打下去一段没了,过一段又起来了。这些犯罪分子往往是打着国家的旗号,动不动就是“国家”“中国”“中华”的旗号,紧跟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时代的热点焦点,而且假冒中央领导,伪造国家金融部门,诈骗手段花样很多,令人防不胜防。
    [16:34:01]
  • [罗国良]:
    近期公安机关破获的像以“精准扶贫”“北斗共享联盟”“中国梦想启航基金会”这些名义来实施诈骗犯罪是典型的代表,有的可能名字没这么好听,但是有的骗的钱不少也是有的。公安部是在去年年底就开始部署,从今年1月开始为期半年的打击整治民族资产解冻类的诈骗专项行动。对于这些案子,陆陆续续的就会起诉到法院,到了法院之后我们将用足用好各类法律武器,对犯罪分子从严惩处,我们同时也会做好法宣工作,及时揭露犯罪分子的诈骗伎俩,还是为了增强我们广大群众的防骗意识和防骗能力。我们最近一直在审理这些案子,都没有审结,我们的案例一定要等审结之后才会向社会公布。如果有这种审结的案子,如果有的话,我们也会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出来。
    [16:35:35]
  • [张仲鲁]:
    谢谢罗庭长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后面的问题留给现场的记者朋友,有哪位朋友想对罗庭长提问的请举手。
    [16:36:09]
  • [人民网记者]:
    有一个问题想问罗庭长,您刚刚提到精准诈骗的原因是因为公民个人信息泄露,最高人民法院对此有没有一些针对性的举措。谢谢。
    [16:37:32]
  • [罗国良]:
    这个问题前面实际上也提到,这几年非法获取出售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犯罪活动很猖獗,利用微信、QQ网络来兜售公民的户籍信息,通讯记录、消费记录、医疗状况和社会活动这些信息,甚至有的还涉及公民的定位信息,包括车辆轨迹、住宿登记这些敏感信息,有的是非常可怕的,可以说是触目惊心的。前面讲到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是作为电信网络诈骗的一个上游的违法犯罪,对于诱发滋生电信诈骗犯罪起到一个非常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对这个问题非常重视,所以在2017年跟最高人民检察院一起制定出台一个司法解释,叫做《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于公民个人信息的范围,对侵犯公民信息的定罪量刑标准做了全面规定。应当说我们为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提供了一个很有效的法律武器。
    [16:38:21]
  • [张仲鲁]:
    还有哪位记者朋友有问题?
    [16:38:41]
  • [澳门澳亚卫视记者]:
    请问罗庭长,现在对于电信网络诈骗,当犯罪分子到案之后,被害人被骗取的钱财该如何追回,人民法院会怎么处理这个问题?
    [16:39:03]
  • [罗国良]:
    怎么样追回赃款,应当是被害人最关心的问题。案子发生之后,被告人怎么判,当然希望是重判,但他个人最关心的是自己的钱能不能拿回来。我们在2016年出台了一个规范性文件,就是《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在《意见》中做了规定,对于查扣在案的赃款赃物,只要能够证实权属很明确的,能够判断是被害人的财产,我们就及时归还返还,可能不是所有的案子,特别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很难全额的都能够把赃款追回。如果确实不能够全额的话,我们规定了只能按照比例返还,
    [16:40:31]
  • [罗国良]:
    一般来讲,诈骗犯罪的犯罪分子钱骗到手之后会采用各种方式手段来转移隐匿赃款,企图洗白其犯罪所得。这里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对于已经易手的赃款赃物,已经到了别人手里的赃款赃物怎么处理。我们2016年出的《意见》又做了明确的列举式的规定,有四种情形应予追缴,要返还给被害人。一是对方明知是诈骗财物而收取的,对方知道这个是诈骗来的钱或者是财物,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把它追回。二是对方是无偿取得的,不花钱,白得的,这种情况可以追回。三是对方是明显低于市场价格取得的,可能花了一点钱,比如这个车本来值10万,就花了三五百块钱,千八百块钱,这种情况下获得的诈骗财物我们可以追回。四是对方取得诈骗财物就起源于非法债务,或者本身就是违法犯罪活动,这种情况我们当然可以把这个财物,不管是这个款还是物都可以追回,这样做的好处是防止犯罪分子将诈骗所得转移给利害关系人,让利害关系人坐享犯罪之利。前面我们也讲了这个意思,我们不能让电信网络诈骗成为犯罪分子牟利的温床,我们把这个网收得更紧。
    [16:42:59]
  • [罗国良]:
    总而言之,我们政法机关在依法严惩犯罪分子,并且加大财产型处罚力度的同时,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去追回被害人的经济损失,来切实保护我们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16:43:21]
  • [张仲鲁]:
    好,谢谢罗庭长的介绍。罗庭长今天的节目您给我们分析了电信网络诈骗的一些特点,同时介绍最高法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当中所做的一些工作,同时还给观众朋友们提了一些醒,举了一些电信网络诈骗的例子。可以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再狡猾的狐狸逃不过好猎手,有心存侥幸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还是不要有这种想法,肯定逃不过法律的制裁。而作为我们普通观众朋友也是应该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谨防电信诈骗,不要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16:44:40]
  • [张仲鲁]:
    非常感谢二位,感谢罗庭长和刘峥陪审员做客我们的演播室。今天的节目就到这儿了,同时做一下节目预告,明天上下午我们还会进行两场直播,分别就司法体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做进一步的解读,也欢迎观众朋友到时收看。今天到这儿就结束了,感谢大家的收看,我们再会。
    [16:4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