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王树江

视频连线

王树江接受专访

主持人

嘉宾与主持人交流
2022年3月5日10:30播出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王树江访谈
  •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最高人民法院网、中国法院网和天平阳光APP联合推出的2022年全国两会“大法官访谈”节目。两会前夕,我们邀请到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王树江,围绕“以文化建设实质化促法官自信、职业共信、社会公信”这一主题与广大网友交流。王院长,您好!
    [10:27:09]
  • [嘉宾 王树江]:
    主持人好!广大网友,大家好!
    [10:27:59]
  • [主持人]:
    王院长,今年是您到四川法院的第五年,如果要用一个关键词来总结这几年的工作,您会如何选择?
    [10:28:31]
  • [嘉宾 王树江]:
    我会选择“实质化”的“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法治工作提出系列新理念、新要求、新方法,形成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法院工作提供根本遵循。四川法院不仅在“学懂弄通”上发力,还在“做实”下狠功夫。这几年,我们以服务大局实质化、诉源治理实质化、诉讼服务中心实质化、执行指挥中心实质化、庭审实质化和法院文化建设实质化,“六个实质化”为工作抓手,打了“六场硬战”:
    [10:28:54]
  • [嘉宾 王树江]:
    1.打好国家社会安全防御战。扫黑除恶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猛药去疴,严厉打击新型毒品犯罪、网络犯罪、电诈犯罪;锄强扶弱,深挖根治职务犯罪、性侵未成年人等犯罪;一批黑恶势力被铲除,一批害群之马被肃清,” “10.18” 特大跨境电信网络诈骗专案入选“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年度十大案例”。2.打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卫战。贯彻新发展理念,助力创新发展,妥善审理“青花椒”“原油宝”等重大案件;助力协调发展,以人民法庭建设夯实基层基础,服务全面乡村振兴;助力绿色发展,建立63个生态修复基地,“五小叶槭公益诉讼案”入选最高法院指导性案例;助力开放共享,筹建国际商事法庭,共建金融法院,深化川渝司法协作。3.打好“切实解决执行难”阵地战。网络查控跨越发展,专项行动、联合惩戒密集实施,执行质效跃居全国前列。4.打好司法改革攻坚战。在“四梁八柱”改革基础上,审级职能定位改革试点全面铺开,12368诉讼服务颠覆性升级,智慧法院4.0精进不止,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获首届“人民法院改革创新奖”。5.打好教育整顿主动战。清流毒、祛顽疾、建新制、铸法魂,淬炼忠诚不动摇。6.打好审判质效翻身战。法定审限内结案率从2018年的98.84%升至2021年的99.96%。
    [10:29:11]
  • [嘉宾 王树江]:
    当前四川法院工作呈现几个新特点:一是规模体量急速扩张,从2018年案件总量120万余件、人均办案172件,上升至2021年案件总量160万余件、人均办案227件;二是权力模式根本转变,“法官必入额、入额必办案、办案必负责”成为常识;三是纪律红线越绷越紧,制度笼子越扎越密。换句话说,就是四川法院正处于体量扩张的换挡期、模式转变的阵痛期、猛药去疴的复健期,“三期叠加”充满挑战,必须有效应对。今年,中央提出“稳字当头”,周强院长要求法院工作“稳中求进、巩固提升”。我们就在前四年,“六个实质化”沿着“新、实、深、固”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常态化推进”的思路。求“常”就是求“常态”,而求“常态”就是为迎“新态”、维“稳态”、奋“进态”,在任务增加、要求提高、人员编制限定的现实条件下,寻找可持续发展的要素、条件和方法,稳案件质效、稳司法温度、稳队伍干劲。“新、实、深、固、常”,既“一张蓝图绘到底”,又逐年递进。
    [10:29:37]
  • [主持人]:
    王院长,我注意到,在“六个实质化”中,您把“文化建设实质化”放在最后、作为压轴,请问是基于什么考虑?
    [10:29:50]
  • [嘉宾 王树江]:
    “六个实质化”,前五个是具体任务,是推动工作的明线;最后一个文化建设,是推动工作的暗线,为前五个实质化提供思想保证、内生动力、人才支撑和舆论支持。我们说,什么是文化?文化就是形成习惯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价值。法院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包括工作方式),最能体现法官群体的集体人格和能力作风;法院文化也是一种与审判工作密切相关的精神价值,文化建设就是要涵养和传播这种追求公正、平等、自由、秩序的时代精神。具体有三层考虑:
    [10:30:09]
  • [嘉宾 王树江]:
    第一,在境界上,着力发挥文化“砥砺复兴、凝心聚力、自警自觉”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自信”,四川也提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同频共振”,人民法院也要有相应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四川文化名人秀冠全国,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同时拥有多个民族聚居区,具备打造法院民族文化样板的条件。这几年,四川法院积极建设“石榴籽”“正义雪莲”等特色解纷平台,组织重走长征路和建党100周年司法成果展等活动近千场,并深入开展“袍哥文化”“圈子文化”整治行动,就是要深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的法治基因和解纷精髓,将其转化为“无形胜有形、柔弱胜刚强”的纠纷化解力、息诉抚慰力、廉政约束力、文明展现力、对外影响力等文化软实力。
    [10:30:22]
  • [嘉宾 王树江]:
    第二,在内容上,着力打造三个同心圆。外层圆是器物文化,对标最高法院文化标识和环境布设要求,我们专门制定规范清单逐一整改,并鼓励有条件的法院将“文化四室”升级为法院历史文化传承中心、普法中心等;中层圆是行为文化,大力开展庭审评选、文书评查、法官宣誓等活动,凸显国家审判机关的庄重严谨权威;深层圆是精神文化,注重教化、感化、转化,让法院队伍更加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让司法工作浸润更多时代精神和人文关怀,这是法院文化建设的核心要义。
    [10:30:34]
  • [嘉宾 王树江]:
    第三,在路径上,我们不能把法院文化建成“自娱自乐”,要坚持对内熏陶和对外传播相结合,坚持法官自信、职业共同体共信和社会公信一体建设,这也是今天访谈的主题。
    [10:30:48]
  • [主持人]:
    您刚刚提到四川法院文化建设,境界上有“三化”,内容上有“三圆”,路径上有“三信”,并强调“三信”是主题。可以给我们解读下什么是法官的自信吗?
    [10:30:59]
  • [嘉宾 王树江]: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回答什么是法官?《商君书》有言:“为置法官,置主法之吏,以为天下师,令万民无陷于险危。”何为师?达者为师,学高为师,故精研律法、学业大成者方能事法;于险危中护民,要求法官具有娴熟的法律技艺,以及高超的政治智慧、经济智慧、生活智慧。法官每天应对形形色色的复杂情境,如果自身素质不过硬,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当事人、社会公众怎么会相信你?法官的自信,是司法公正的基石、司法公信的起点、司法权威的滥觞。由此引出,怎样培养法官的自信?最核心的是要强健法官的精神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为锻造法院铁军提供新思路。我们对照提出培育“川法精神”,川法精神可以有多种形式,但根本精神内核是“三高六质”。其中,“三高”是指“高尚的道德品质、高贵的精神气质、高雅的审美情趣”,“六质”是指法官的六种特质,包括:
    [10:31:15]
  • [嘉宾 王树江]:
    ——培育崇法的精神,习总书记说: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内心的拥护和真诚信仰。法官必须首先信仰法律。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干警执业态度进行常态化检视,妥善处理法与政、法与理、法与德、法与情的关系,贯彻“维护宪法法律就是维护党的领导”的理念,加大对出台文件和重大改革的合法性审查,加强司法民主决策,不断完善合议庭、专业法官会议、审委会评议机制。
    [10:31:26]
  • [嘉宾 王树江]:
    ——培育智慧的头脑,组织实施年轻干部培养“青蓝工程”,完善重大课题、学术论文、司法建议激励机制,去年全省举办法官培训班等业务培训1200余期,5万余人次参训,涵养乐于读书学习、勤于调查研究的机关文化。
    [10:31:36]
  • [嘉宾 王树江]:
    ——培育中立的立场,普及平等对抗诉讼理念,推进律师辩护全覆盖、法律援助等制度,严格落实“三个规定”“三非”机制,严防特权干预司法,让法官不被人情和偏见所困,不偏不倚作出判决。
    [10:32:03]
  • [嘉宾 王树江]:
    ——培育清廉的操守,紧盯“隐性代理”、违反任职回避、消极错误执行等突出问题,加大整治力度;专设法官惩戒委员会,全面核查近30年“减假暂”案件66万余件,排查整改干警违规经商办企业、违规参股借贷问题300余个。
    [10:32:13]
  • [嘉宾 王树江]:
    ——培育矜谨的情怀,我常给法官讲,法槌之下财产万千,法槌之下人命关天,法槌之下是非曲直,法槌之下毁誉忠奸——权力达到这种程度,一定要严谨、审慎、尽心,要贯彻谦抑、善意、文明司法理念。我们深化庭审实质化改革,严格证据审查,坚持疑罪从无,严禁超标的超范围查扣冻,并积极探索建立法律适用分歧解决机制、深化类案检索,在慎用审判权上持续作为。
    [10:32:26]
  • [嘉宾 王树江]:
    ——培育为民的宗旨,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指示,“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四川法院坚持以“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为统揽,以“感受公平正义”专项活动为特色,抓好贯彻落实。去年,我们新增上百项便民利民措施,解决群众困难和诉求问题3.1万件。
    [10:32:37]
  • [主持人]:
    王院长,您刚才说了“三信”的第一个“信”——“法官自信”,那么,职业共信和社会公信又如何理解?
    [10:32:48]
  • [嘉宾 王树江]:
    我认为,法律职业共同体是规范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公安负责“采”、检察负责“建”、律师负责“破”、法院负责“衡”、学者负责“省”。“采、建、破、衡、省”协同推进,才能建好公平正义的法治大厦。到四川以后,我一直致力于推动职业共同体的“亲”“清”关系,全省法院积极支持检察、公安、司法行政等部门依法履职,建立法检两院常态化联席会议机制,与公、检、司会签多个文件;并注意加强与法学会、高等院校的人才交流和课题合作,尊重律师依法履职,加大律师调查令签发频次,推进律师深度参与诉外调解、执行、涉诉信访等工作。
    [10:33:04]
  • [嘉宾 王树江]:
    我们有一个全国领先的大动作,就是全国首个省级层面推动建设的法务集聚区——天府中央法务区,它作为全国唯一一个省级特别案例,入选了“中国改革2021年度案例”。它是高能级法治机关集聚区,以“一点”“五院+”“五庭+”为基础,形成四级法院齐备的司法服务集群,其中“一点”指最高法院第五巡回法庭审判点,“五院”包括省法院、成都中院、自贸区法院等,“五庭”包括成都知识产权法庭、互联网法庭、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法庭等。它也是高能级法治改革先行区。在这里,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中国法学会或开展试点、或设立中心、或特许授权,国家律师学院也将落户此地。它还是高能级法商融合发展区。与总部商务区、金融城、科技城势能叠加,形成产业链、项目链、知识链、资本链、法治链“五链融合”,为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职业共信和社会公信、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新经验。
    [10:33:17]
  • [主持人]:
    通过您的介绍,可以看到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不仅为队伍建设和法院工作开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凝聚力,还为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职业共信和社会公信、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新经验。也祝愿四川法院工作再创新绩。谢谢王院长接受我们的视频连线。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了,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
    [10:33:33]
  • [嘉宾 王树江]:
    谢谢主持人,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四川法院的关心和支持,再见。
    [10:3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