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现场

最高人民法院审管办主任 赵晋山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 张仲鲁

访谈现场
2024年3月9日下午15:00《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解读系列全媒体直播访谈活动第三场
  • [张仲鲁]:
    各位观众朋友、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央视主持人张仲鲁,您正在收看的是由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主办的2024年全国两会《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解读系列全媒体直播访谈,欢迎您的关注!我们的节目在央视新闻客户端、人民网、中国网、光明网、法治网、北京青年报以及微博、快手、抖音、今日头条、Bilibili等40余家媒体网站上并机直播。您还可以登录中国法院网观看视频直播和图文直播,欢迎您在图文直播下方的网友互动区留言评论。此外,在直播过程中,我们还将组织两场幸运抽奖,参与直播的网友扫描屏幕二维码将有机会获得神秘奖品。今年的系列直播访谈,我们还推出了特别互动环节#连线最高法#,届时将有神秘嘉宾“空降”直播间,与访谈嘉宾互动提问,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14:59:44]
  • [张仲鲁]:
    下面就进入我们系列直播访谈的第三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多次强调:向审判管理要“公正与效率”。本场访谈,我们就将以“加强审判管理 提升案件质效”为主题,谈一谈人民法院如何用好审判管理这把金钥匙,以“如我在诉”的意识高质效地办好每一个案件。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了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主任赵晋山先生,来与各位网友在线互动交流。欢迎您的到来。
    [15:01:30]
  • [赵晋山]:
    谢谢主持人!各位观众朋友、各位记者朋友下午好!很高兴与大家一起解读讨论昨天张军院长所作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的相关内容。
    [15:02:03]
  • [张仲鲁]: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民法院收结案总体情况如何,呈现出怎样的态势?请赵主任先为我们作一个简要介绍。
    [15:02:29]
  • [赵晋山]:
    好的。司法办案是人民法院的中心工作。2023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人民法院聚焦“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坚持能动司法理念,抓牢提质增效主线,通过公正高效审理一个个具体案件,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做深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
    [15:02:50]
  • [赵晋山]:
    每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都会把全国法院收案、结案的基本情况作为一项重要的报告内容。
    [15:03:10]
  • [赵晋山]:
    今年的工作报告中,张军院长开篇就讲到,2023年,全国各级法院收案4557.4万件,结案4526.8万件,同比分别增长15.6%、13.4%。
    [15:03:27]
  • [赵晋山]:
    从上述数据中,大家可以看到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就是今年的收结案数量都远远高于去年,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数据增幅较大的原因,除案件正常增长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首次将诉前调解(成功)案件纳入了统计范围。也就是说,上述收案总数中包含了两大类案件,一类是诉前调解成功案件,共计1199.8万件,另一类是进入审判执行程序的案件,共计3357.6万件。在统计上作这种优化调整,可以更加准确反映人民法院化解群众矛盾纠纷的实际情况,也可以更加科学分析评判人民法院办理案件的质量、效率和效果。
    [15:03:46]
  • [赵晋山]:
    按照这一新的统计标准,追踪近5年全国法院收案情况,可以发现,5年来全国法院案件总量一直保持在高位运行,每年受理的案件数量都在3000万件以上,并且呈现逐年上升态势。进一步追踪10年来的收案情况,这一态势更加明显。报告中也讲到,2013年以来,全国法院案件总量以年均13%的增幅快速增长,10年时间增长了2.4倍。2023年收案数量已经是2013年的3.4倍。
    [15:04:58]
  • [赵晋山]:
    法院收案大幅增长,法官的办案压力就越来越大,案多人少的矛盾也日益突出。2017年,全国法院人均结案不到200件,到了2023年就增加到了357件,与2022年相比增幅超过13%,相当于每位法官每天都要办结1起案件,有的法院人均结案数量超过500件。内蒙古呼和浩特有个塞罕区法院,人均办案高达600多件。
    [15:05:38]
  • [赵晋山]:
    2023年,全国法院还加大了长期未结、久押不决案件的清理力度,审结3年以上长期未结诉讼案件1914件、久押不决案件2455件6909人,清理占比分别为81.3%和86.8%。
    [15:06:40]
  • [赵晋山]:
    司法案件既关系着安全,也关系着发展;连接着民生,更连接着民心。案件数字背后是老百姓对司法工作满满的期待,也是法官沉甸甸的责任。案件数量再多、压力再大,都要求我们要以“如我在诉”的意识认认真真办好每一起案件,尤其要把暖民心的“小案”、顺民意的“实事”办好,这是人民法院义不容辞的责任。
    [15:06:59]
  • [张仲鲁]:
    一年4000多万件确实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听了您的介绍,我们也都感受到人民法院每年的办案任务非常繁重。案件数量这么大,案件类型肯定也会多种多样。您能否再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中主要有哪些类型?
    [15:07:38]
  • [赵晋山]:
    好的。人民法院的案件类型确实是多种多样,最主要的是刑事、民商事、行政、执行四大类。
    [15:08:05]
  • [赵晋山]:
    数量最多的是民商事案件,约占全部审判执行案件总数的60%。2023年,民商事一审案件收案1753.1万件,增长10.8%,结案1747.7万件,增长8.5%。民商事案件涉及的纠纷类型也多种多样,排名前五的,第一是借款合同纠纷(399.9万件),这类纠纷从2012年起就一直高居民事案件首位;第二是离婚纠纷(去年离婚纠纷达到了171.3万件);第三是买卖合同纠纷(170.9万件);第四是物业服务合同纠纷(88.3万件);第五是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79.4万件)。司法案件在一定意义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这些案件的数量及其变化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相关领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情况。
    [15:08:20]
  • [赵晋山]:
    数量排第二的是执行案件,约占案件总数的30%。2023年,执行案件收案999.4万件,增长11.3%;结案976万件,增长6.4%,执行到位金额2.6万亿元,增长13.7%。人民法院通过执结一个个具体案件,让更多真金白银装进胜诉当事人口袋。
    [15:09:35]
  • [赵晋山]:
    数量排第三位的是刑事案件,约占案件总数的5%。2023年,刑事一审案件收案123万件,增长18.3%,结案124.3万件,增长19.7%。居前三位的罪名,第一是危险驾驶罪。危险驾驶罪中,相当一部分是大家所熟悉的醉驾,从2018年起,这类犯罪占比就高居首位,且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去年危险驾驶罪同比又上升了15.25%。第二是盗窃罪,第三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帮信罪是2015年我国刑法修正案(九)新规定的罪名,2016-2019年期间,此类案件数量年均不足百件,从2020年开始快速增长,去年的收案数量已经超过10万件,同比增长了23.89%。
    [15:10:14]
  • [赵晋山]:
    数量排第四的是行政案件,约占案件总数的2%。2023年行政案件收案70.5万件,增长1.3%;结案69.7万件,下降1.2%。
    [15:11:31]
  • [赵晋山]:
    除上述四类案件外,人民法院办理的案件中还有知产、环境资源、赔偿等类型,数量相对较少,这里就不再一一介绍了。
    [15:11:52]
  • [张仲鲁]:
    上述一组组数据,客观反映了过去一年人民法院为社会公平正义付出的努力,感谢赵主任的介绍。从您介绍的情况看,近年来人民法院案件数量持续高位运行,请问案件数量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面对这种情况,人民法院应该如何有效应对?
    [15:12:04]
  • [赵晋山]:
    多年来人民法院案件数量不断攀升,可以说是一果多因。比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处于转型期,矛盾纠纷易发、多发,这是导致案件数量持续高位运行的宏观因素;又如,随着近年来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的持续深化,信息化技术在司法领域广泛、深入应用,诉讼的便利性大幅提升,如异地立案、在线诉讼、繁简分流等,极大方便了人民群众的诉讼活动,涌入法院的案件也随之增多;再如,随着人民群众法治意识的日益提高,使用诉讼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的意愿、能力也相应提升,这也是人民法院案件数量不断增加的重要原因。
    [15:13:06]
  • [赵晋山]:
    短期来看,影响案件增长的各类因素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预计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诉至法院的纠纷数量仍将继续保持高位运行。
    [15:14:39]
  • [赵晋山]:
    海量案件涌入法院,给审判执行工作带来了极大压力。可以说,当前法院工作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最突出矛盾,是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日益增长的需求与审判工作质效总体不高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突出问题,破解这一突出矛盾,必须坚持以理念上的“能动司法”和工作上的“提质增效”双管齐下、一体抓实。具体来说:
    [15:15:12]
  • [赵晋山]:
    一方面,要不断加强诉源治理。坚持“抓前端、治未病”,从源头上预防、化解纠纷,未雨绸缪,让纠纷少成讼,把社会中的矛盾纠纷总量降下来。
    [15:15:54]
  • [赵晋山]:
    比如,去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出关于加强商品房预售监管的“一号司法建议”,和关于完善信用卡监管的“二号司法建议”后,在民商事一审收案同比增长10.8%的形势下,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和银行卡纠纷的收案数量同比分别下降了4.8%和1.9%,充分体现了能动司法的成效。
    [15:16:12]
  • [赵晋山]:
    另一方面,要持续加强审判管理。从审判管理破题,练好“内功”,以现代化的审判管理理念、制度、机制和体系,推动审判工作现代化,有效破解制约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瓶颈性问题。
    [15:17:07]
  • [张仲鲁]:
    刚才赵主任谈到了加强审判管理问题,这也正是今天的主题。我们也关注到,去年张军院长在多次会议上都强调要抓好审判管理,甚至把审判管理定位为审判工作的中枢。请赵主任给我们介绍一下,最高人民法院为什么如此强调审判管理的重要性?人民法院在加强审判管理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举措?
    [15:17:37]
  • [赵晋山]:
    好的。通过调研我们认识到,当前法院司法审判工作中面临的很多问题,都能从审判管理方面找到原因;刚才谈到的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日益增长的需求与审判工作质效总体不高之间的矛盾,更是与审判管理直接相关。可以说,审判管理是破解当前法院工作中突出问题的一把金钥匙,是做实公正与效率、提质增效的关键,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优势转化为审判工作效能的重要抓手。
    [15:18:08]
  • [赵晋山]:
    加强审判管理的目的,从宏观上讲,就是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到实处,以符合司法规律的现代化审判管理助推审判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从微观上讲,就是要提升法官队伍素质、激发队伍活力,提升案件质量、效率和效果,归根结底,就是要把“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落到实处。
    [15:19:01]
  • [赵晋山]:
    所以,去年以来,最高法院明确提出要加强符合司法规律的审判管理,强调加快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必须以审判管理现代化为重心。张军院长也多次强调审判管理的重要性,并针对性提出了推进审判管理现代化的思路、举措和要求。
    [15:19:36]
  • [赵晋山]:
    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推进审判管理现代化,采取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
    [15:20:12]
  • [赵晋山]:
    一是重构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新的指标体系以质量优先、兼顾效率、注重效果为导向,强调尊重司法规律、回应群众关切,经过不断调整、优化,分类设置了质量、效率、效果三大类26项指标,实施后充分发挥了科学考评“指挥棒”作用。
    [15:20:23]
  • [赵晋山]:
    二是压实院、庭长审判管理责任。针对一些地方院庭长不敢管、不愿管、不会管,以及由此导致的案件质效不高、审判权力监督制约不到位等问题,落实党的二十大“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部署,出台指导意见,把院庭长“阅核”融入审判管理。各地法院结合实际创造性落实,切实把审判管理责任落到实处。
    [15:21:10]
  • [赵晋山]:
    三是加强监督指导统一法律适用。比如,强化上级法院监督指导,通过提级管辖和再审提审,加强上级法院审级监督和再审纠错,等等。在这方面还有两项工作特别值得介绍:一项是创建“人民法院案例库”,这是最高法院推出的一个全新“公共服务产品”,大家应当也关注到了近期的新闻发布会,案例库在今年2月底已正式上线运行,目前入库案例已达3800多件。案例库既供法官办案参考,同时也向社会开放,供律师办案、学者科研、群众学法使用,社会各界反应良好。另一项是建立“法答网”,这个网贯通四级法院,在线上及时回答一线法官提出的法律适用问题。去年7月1日法答网上线以来,累计提问30万件、答疑24万件。这些举措对于推动裁判标准统一都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15:21:49]
  • [赵晋山]:
    四是建设全国法院“一张网”。全国法院“一张网”建设是审判管理现代化的关键支撑,也是重要标志。目前,我们正在着力打造这样一个四级法院一体化的信息化平台,建成之后,全国3500多家法院可以在“一张网”上办案办公,人民法院各项工作质效也将因此得到极大提升。
    [15:23:45]
  • [赵晋山]:
    五是一体推进审判管理与队伍建设。树立“大管理观”,把评案与考人相结合、相贯通,明确将管住“案”作为管住“人”、治好“院”的落点,把政治建设、队伍管理融入、落实到审判管理中,以管住“案”促推管住“人”、治好“院”。正是基于这一思路,张院长在报告中把审判管理和队伍建设放在一起来讲,这也是今年报告的一个特色。
    [15:24:21]
  • [赵晋山]:
    此外,去年以来,最高法院还制定出台15件司法解释,发布13件指导性案例、600多件典型案例,同时,不断完善数据分析研判会商机制,进一步强化审判流程精细化管理,加大案件评查力度,等等,可以说在加强审判管理方面打出了一套组合拳,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15:25:24]
  • [张仲鲁]:
    您刚才提到,加强审判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重构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张军院长在工作报告中也专门讲到,要“完善符合司法规律的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您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最高法院为什么要建立完善这个指标体系?
    [15:26:02]
  • [赵晋山]:
    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是人民法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做实能动司法理念的生动实践。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深切感受到,无论是抓审判管理,提质增效,还是更好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在宏观层面必须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抓手,指标体系就是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抓手。
    [15:26:36]
  • [赵晋山]:
    实际上,早在2011年,最高人民法院就发布过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但随着审判实践的发展和司法改革的深入推进,原有指标体系越来越难以适应审判工作的需要。从2014年底开始,这些指标就不再用于考核,只作为统计分析的参考。
    [15:27:18]
  • [赵晋山]:
    2023年,最高法院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对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进行了重构,重构中更加强调遵照司法规律,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比如,将年度结案率调整为审限内结案率,这一调整,有效解决了一些地方存在的“年底立案难”问题;又如,创设“案-件比”指标,强化案件全周期管理,注重实质性化解矛盾,定分止争、案结事了,防止“一案结多案生”、程序空转。新指标体系经半年时间试点,今年1月起已在全国法院正式施行。
    [15:27:51]
  • [赵晋山]:
    这次指标体系重构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通过一套科学合理、系统完整、简便易行、精准务实的指标体系,全面检视审判执行工作的质量、效率和效果,从“数字中的问题”看“工作中的不足”,及时发现存在的普遍性、突出性、紧迫性问题,有针对性予以解决;就是要充分激发内生动力,引导各级法院在全面提升审判质效、实质性化解矛盾上狠下功夫,用最优质量、最高效率、最佳效果办理好每一个案件,推动人民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归根结底,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15:28:35]
  • [张仲鲁]:
    您刚才提到新指标体系共有26项指标,张军院长在报告中特别讲到了“案-件比”这个指标,听起来专业性很强,但一般老百姓肯定会觉得比较陌生。请赵主任为我们介绍一下“案-件比”是什么意思?创设这个指标主要是基于什么考虑?
    [15:30:12]
  • [赵晋山]:
    好的。“案-件比”是指标体系中的一个核心指标。案件比中的“案”,通俗讲,就是老百姓的揪心事、烦心案,“件”就是法院办案经历的一审、二审、再审等司法程序。“件”数越多,说明一个“官司”经历的审判执行程序越多、衍生的案件越多。前些年我们遇到过一个起诉到法院的离婚纠纷,历经6年时间,衍生出了12个案件,案件比高达1:12。这种“拉抽屉式”办案,当事人肯定不会满意。比较理想的状态,用这个指标来表示,就是案件比达到1:1,也就是老百姓的案子,经过一次程序就案结事了,法院办案质效最高,司法资源投入最少,当事人感受通常也最好。
    [15:30:34]
  • [赵晋山]:
    张军院长反复强调,老百姓到法院是为了解决问题,绝不是来“走程序”的。“一次性解决纠纷”是老百姓对公平正义最朴素的需求与期待。创设“案-件比”指标,就是要引导各级法院注重矛盾的实质化解,引导法官将目光从“案件结没结”转向“矛盾解没解”,力争把每一个程序、环节做到极致,避免“一案结多案生”,防止程序空转,减少司法资源消耗,更快更好维护老百姓的合法权益。
    [15:32:25]
  • [张仲鲁]:
    好的,感谢赵主任的回答。访谈过半,我们今天特别准备了礼物送给在线观看直播的观众朋友们,请大家扫描屏幕上的二维码参与抽奖,我们将会抽取5名幸运观众赠送法信一年期免费账号。请扫描屏幕上的二维码,参与抽奖。
    [15:32:35]
  • [张仲鲁]:
    抽奖结束了,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我们的直播,在节目的最后,我们还将抽取一轮奖品。
    [15:32:58]
  • [张仲鲁]:
    下面,继续我们的访谈。
    [15:33:07]
  • [张仲鲁]:
    张军院长在报告中还讲到,将“年度结案率”调整为“审限内结案率”。请赵主任再为我们介绍一下,调整这一指标主要是基于什么考虑?有什么实际效果?
    [15:33:18]
  • [赵晋山]:
    结案率是用来评价法院和法官审判工作效率的指标。年度结案率,简单讲,就是一个年度内法院收了多少案件,结了多少案件。这个指标看似正常,但我们都知道,无论审结多简单的案件,都需要一定时间。起诉时间越接近12月,案件就越不可能在这个年度办结,这样就会拉低“年度结案率”,于是就可能引发年底拖延立案、不愿立案的问题,当事人对此意见很大。这也反映出,年度结案率这一指标不符合司法审判的客观规律。
    [15:33:45]
  • [赵晋山]:
    至于“审限内结案率”,简单讲,就是看有多少案件是在法定审限内审结的。按照这一指标,即便是年底新收的案件,因为还没有到法定审限,完全不影响“审限内结案率”的计算,相关法院就会做到应收尽收、应立尽立。所以,这看似是一个很小的调整,但显然更符合司法审判的客观规律,也有利于从机制上有效解决“年底立案难”问题,更契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实际效果也证明了这一点:数据表明,2023年底,全国法院立案形势总体平稳,人民群众对立案满意度为90.2%,同比增长了10.3个百分点。
    [15:35:16]
  • [张仲鲁]:
    刚才赵主任为我们介绍了构建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的有关情况,这套指标体系从试点到正式施行已有一段时间,是否给审判质效带来了积极变化,请赵主任给广大观众朋友们介绍一下?
    [15:35:57]
  • [赵晋山]:
    指标体系就是案件质效的“体检表”。各地法院以这些指标为基础,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细化调整后,定期进行对照“体检”,一经发现问题,就进行靶向治疗,由此给全国法院的司法审判质效带来了一系列积极变化。
    [15:36:21]
  • [赵晋山]:
    全部26项指标中有21项指标同比趋优、向好。其中,12项质量指标中有10项趋优、向好;在法官人均结案数量同比增长超13%的情况下,审限内结案率等全部6项效率指标均有提升,非常不易。在设有合理区间的19项指标中,有18项指标处于合理区间,达标率为94.7%。
    [15:36:52]
  • [赵晋山]:
    从具体指标看,“案-件比”逐月改善,二审开庭率增长10.55个百分点,再审审查询问(听证)率增长3.04个百分点,执行完毕率增长2.85个百分点,平均结案时间下降6.82%,上诉案件移送时间下降5.48%,诉前调解成功分流率增长4.1个百分点,调解率增长2.21个百分点,执行到位率增长3.96个百分点。
    [15:37:27]
  • [张仲鲁]:
    刚才赵主任介绍了指标体系施行后给审判质效带来的积极变化,那么在地方法院层面,指标体系的运行情况如何,还取得了哪些成效呢?让我们连线重庆高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孙海龙。
    [15:38:09]
  • [孙海龙]:
    好的,谢谢主持人,谢谢晋山主任。
    [15:38:40]
  • [孙海龙]:
    人民法院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法院工作的生动实践,是具象化、数字化的“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作为首批试点法院之一,我们第一时间抓好指标的落地执行。2023年,重庆法院26项指标均处于合理区间或优于全国均值,15项指标同比提升。实践证明,有没有指标体系,抓不抓指标,是完全不一样的。
    [15:39:12]
  • [孙海龙]:
    我们抓实了指标体系在地方法院的转化生成。准确把握指标的价值导向,构建起涵盖高级、中级、基层三级法院,立案、刑事、民事、行政、执行等11个审执业务条线的审判质量评估体系,实现审判执行工作“个体强、条线好、整体优”。高院的庭长们都说,有了这套指标体系,我们条线工作更有抓手了,底数更清、问题更准,思路更明,对下指导更有针对性了。
    [15:39:30]
  • [孙海龙]:
    我们运行指标体系让审判执行工作更高质。坚持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动司法理念,创新具有渝法特色的司法资源下沉路径,让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比如,2023年,“上诉率”指标为7.7%,平均100件一审裁判中,当事人不服提起上诉案件不到8件,人民群众对一审裁判结果更加认可。又比如,2023年,重庆法院“案-件比”指标为1:1.41,件数同比下降0.02,切实减少人民群众的“跑累”“诉累”。这样的实例还有很多,也正是这一项项务实管用的举措,筑牢了确保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的根基。
    [15:40:08]
  • [孙海龙]:
    我们运行指标体系让公平正义更有感。指标体系表面上看是26项指标,实质上是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感受。比如,去年,“刑事二审开庭率”指标同比提升了19.6个百分点,当事人有更多机会在法庭上陈述理由和事实,让审理更加公开透明。又比如,在反映积案清理成效的“超12个月未结案件占比”指标上,我们大力开展案件清积工作,让正义不迟到。截至目前,全市法院三年以上未结案已经全部清零,一年以上未结案件占比也下降到了1%以下。再比如,过去一年,“执行到位率”为52.7%,同比提升了9个百分点,重庆法院以实际行动用“真金白银”兑现了司法为民的庄严承诺。
    [15:41:16]
  • [孙海龙]:
    我们运行指标体系让工作作风更扎实。在指标体系引领下,重庆法院构建起“党建+审执”两张表融合评价机制,做实“评案”与“考人”协调贯通的法院人员考核体系。各级法院的院长们纷纷表示,作为领导干部不仅要懂业务,还要会看数据,到基层去调研,不再只是简单听取汇报,而是用“两张表”上下对表,真正找准制约发展的症结问题,做到有针对性的综合施策。对于法官来讲,“有形”的指标也正内化为“无形”的动力。我个人就有切身的体会。2023年,我办理的一件再审审查案件,争议焦点是“社保局对社保费缴纳数据核实是否有误”。审理过程中,基于案结事了的考虑,我们合议庭改变过去书面审查的做法,召集各方当事人现场询问听证,主动出击,积极协调社保局启动案涉社保费核实工作。最终,法院、社保局联动查清事实真相,促成调解,实质性化解了多年来的纠纷,有效避免了可能进入再审、发回重审、执行回转等后续案件,还向社保局发出了司法建议。当事人非常感动,还给我们合议庭送来了“一心为民、定分止争”的锦旗。我由衷地感受到,指标体系已逐步成为指引法官办好每一件案件的行动自觉。
    [15:41:44]
  • [孙海龙]:
    主持人、晋山主任,我要介绍的就是这些。
    [15:43:31]
  • [张仲鲁]:
    谢谢孙海龙副院长。赵主任您刚才介绍审判管理具体措施时,还提到了“审判数据会商”。据悉,2023年以来,最高法每季度都会举行审判数据会商,注重发挥数据会商在审判质效提升方面的基础性作用。请您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司法审判数据分析研判会商机制的有关情况。
    [15:43:40]
  • [赵晋山]:
    当今社会已处于数字时代,各行各业都越来越重视数据的价值。对人民法院来说,每年收结的海量案件,必然产生海量数据;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运行中,也会产生大量的质效数据。可以说,司法大数据已成为一座富矿、金矿。司法数据中不仅蕴含着审判工作的基本态势,也集中反映工作中的各种问题、短板,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经济社会的运行情况。但是如果只汇聚不挖掘,这些数据就只是一组组客观的符号。所以,司法数据分析研判会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推动审判管理精细化、科学化、智能化以及辅助决策的重要方式,也是审判工作提质增效的重要引擎,同时还是做实能动司法、深度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的一条重要途径。
    [15:44:07]
  • [赵晋山]:
    去年以来,张军院长特别强调数据化信息化赋能,要求切实增强数据意识、不断提升数据素养,善于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应用数据。为进一步提高数据分析研判会商规范化水平,2023年最高法院制定印发了一个专门的工作办法,进一步健全完善研判会商工作机制。最高法院每季度召开一次数据会商会议,通过会商找趋势、找问题、找原因、找对策、找方向。目前这项机制已经推行覆盖到全国四级法院,高级法院一般是每两个月、中基层法院一般是每一个月召开一次数据会商会。
    [15:45:58]
  • [赵晋山]:
    分析研判会商实际上包括分析研判和会商两个阶段。各一线审判执行业务部门、审判管理部门等先对司法审判数据分析研判,发现、梳理出问题及其原因,再通过开展全院集中会商研提对策、明确要求、部署工作。会商中特别强调要直击要害、直面问题、动真碰硬。审判管理部门持续加强对会商决议事项的督办,对问题紧盯不放,确保逐一解决,取得了明显成效。比如,去年上半年会商时,最高法院发现一些地方上诉案件移送时间过长。会商结束后,马上对这些法院集中进行约谈问责,相关法院立即开展了专项治理。到了年底,全国法院上诉案件移送时间同比下降了5.5%,下半年比上半年下降了21.5%,效果非常明显。为回应社会各界关切,每季度会商后我们还会对外发布司法审判主要数据指标,探索发布典型案例,做实对下指导、对社会预警和对公众引领。
    [15:47:35]
  • [赵晋山]:
    2024年1月召开的数据会商会议中,最高法院还首次邀请各高院领导班子成员以及部门负责同志视频参加,共同把脉问诊,结合当地实际,把问题挖得更深、原因找得更准。这样的互联共商实际上是岁末年初的一次“体检”,通过对各项指标的分析“会诊”,促进全国法院以更加健康的“体魄”扎实做好今年的审判工作。
    [15:49:23]
  • [赵晋山]:
    下一步,我们还会不断完善数据会商机制,特别是在数据的及时准确好用、内部挖潜与借助外脑、集中分析与日常关注、数据发布与案例指导相结合等方面下更大功夫,在推动会商机制深化、成果转化上持续发力。同时,在谋划推进“数字法院”建设过程中,我们会更加注重以数字化为牵引,强化数字赋能,推动制度重塑、流程再造和管理创新,更加注重高度智能化,为实现更高水平的公平正义注入数字化新效能。
    [15:50:05]
  • [张仲鲁]:
    谢谢赵主任的介绍。据了解,现在全国各级法院都很重视数据会商工作。下面让我们连线江苏高院审委会专职委员李玉柱,看一下在地方法院层面,数据分析会商运行效果如何?
    [15:50:42]
  • [李玉柱]:
    主持人好。2023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就加强审判管理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对做好司法审判数据分析研判会商工作、强化大数据保障提出明确要求。江苏法院认真落实最高人民法院部署要求,扎实开展数据分析研判会商工作,着力打造“审管部门+业务部门”协同配合、“全面分析+专项分析”有机融合的工作模式,初步形成以“定期分析+备案+评选+考核”为主要内容的制度体系,在促进执法办案提质增效方面取得良好效果。2023年,江苏法院审判质效全面提升,一审裁判被改判率、诉前调解成功分流率等指标居全国前列。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5:51:11]
  • [李玉柱]:
    一是狠抓数据分析会商机制完善。江苏法院高度重视对司法审判数据的分析研判工作,在全国较早建立审判运行态势定期分析制度,要求全省三级法院党组定期听取审判工作运行态势分析报告,找准执法办案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密切关注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分析研判,为统筹部署审判工作提供基础和依据。建立分析报告向上级法院备案制度,要求中基层法院定期将分析报告报上一级法院备案,促进上下级法院协调联动,确保分析制度落实到位。建立优秀分析报告评选制度,对评选出的优秀报告进行通报表彰并汇编刊发,强化示范引领作用。我们还将分析工作纳入法院考核,根据各地分析工作开展情况给予加、减分。2023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会商机制的新要求,江苏高院在制定出台的《关于推进审判管理现代化的意见》中,就加强会商工作明确提出要求,并起草《关于审判数据分析研判会商的工作办法》,进一步健全制度体系。
    [15:51:58]
  • [李玉柱]:
    二是狠抓数据分析会商质量提升。一方面,促进审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协同配合。改变以往分析工作由审管部门“单打独斗”的状况,充分发挥业务部门能动性。审管部门侧重于分析研判审判工作整体运行情况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业务部门侧重于分析研判本条线、本部门存在的情况和问题,审管部门和业务部门共同把脉问诊,形成审判管理工作合力。另一方面,促进全面分析与专项分析的有机融合。在全面分析审判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对突出问题、异常数据、重点工作、类案情况的专项分析,形成专项分析报告作为全面分析报告的附件,一并提交党组会讨论,将问题挖得更深、原因找得更准,通过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推动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
    [15:52:55]
  • [李玉柱]:
    三是狠抓数据分析会商成果转化。将会商成果转化为做实能动司法、优化审判管理、提高审判质效、促进诉源治理的工作举措,是数据分析会商工作的重要目标。去年以来,我们通过对质量管理指标体系中指标之间相互促进、牵制关系的分析研判,制定出台《全省法院提升审判质效工作指南》;通过对案件审理周期较长影响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问题的分析研判,组织开展全省法院长期未结案件专项清理行动;通过对改判发回重审案件影响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问题的分析研判,进一步加强改判发回重审案件“双重评查”工作,这些由会商成果转化而来的工作举措对提升执法办案效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全省法院围绕民生热点、治理难点进行数据分析研判,强化“数助决策”,2023年共向各级党委政府报送分析报告126份,其中,江苏高院关于服务保障法治政府建设、关于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等工作报告获得省领导的充分肯定。
    [15:54:03]
  • [李玉柱]:
    下一步,江苏法院将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力指导下,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进一步做实做细司法审判数据分析研判会商工作,并以此为抓手加大执法办案推进力度,促进审判工作提质增效,努力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工作目标。
    [15:55:16]
  • [李玉柱]:
    主持人、晋山主任,我要介绍的就是这些。
    [15:55:42]
  • [张仲鲁]:
    谢谢李玉柱专委。2023年,人民法院坚持能动履职,审判理念、审判机制、审判体系、审判管理的新突破新变化有目共睹,也吸引了社会各界朋友的广泛关注。今天我们的“连线最高法”环节就很高兴地邀请到了唐兴华律师,看看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问题?
    [15:55:52]
  • [唐兴华]:
    新的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施行后确实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社会上对指标体系也存在不同声音,特别是担心一些地方还会出现盲目追高指标值违背司法规律的现象,指标体系在设计和施行过程中对这些问题有没有考虑,实践中如何有效应对?
    [15:56:12]
  • [赵晋山]:
    谢谢您的提问。您说的问题我们也一直在跟踪关注。在指标体系设计和运行过程中,我们都非常注意如何最大限度避免可能出现的“异化”问题。
    [15:56:38]
  • [赵晋山]:
    首先,在指标的设计理念上,强调指标体系要科学、合理和人性化。在设计指标体系时,坚持质量优先,将质量指标作为首要评价标准;兼顾效率,综合运用审限内结案率等指标督促各级法院科学提升办案效率;注重效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调“感受到公平正义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以实质解纷为导向,内外部评价结合,避免出现法院内部评价高、人民群众认可度低的“温差”现象,引导各级法院以“如我在诉”意识办好每一起案件。
    [15:57:14]
  • [赵晋山]:
    其次,在指标体系的基本定位上,明确指标体系是对某一辖区整体审判质效水平的综合评估,是“体检表”,而非“成绩单”,是为了“评案”,而不能用于“考核”。
    [15:58:21]
  • [赵晋山]:
    第三,在指标体系实际运行中,明确各项指标不设分值权重、不分优良等次,引导各级法院全面检视办案质效;对指标设置“合理区间”,根据真实办案数据测算合理期间,进入区间即视为指标合格,防止盲目追高追低;不搞全国排名,防止盲目攀比,让一线法官专注于执法办案,真正回应人民群众关切,而不是疲于优化数据。
    [15:59:00]
  • [赵晋山]:
    对指标体系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下一步计划通过开展数据质检、审务督查、司法巡查、严肃追责等方式,坚决予以遏制。当然,这些问题的解决,归根结底是要树立正确的绩效观和价值取向。
    [15:59:59]
  • [赵晋山]:
    我们也注意到,指标体系本身还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还有一些短板有待补齐,需要我们在施行过程中加强调查研究、深入论证、持续修改完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将保持严谨的态度和开放的心态,认真倾听来自地方法院和社会各界的不同声音,不断优化指标内容设计、完善配套运行机制,让指标体系真正成为提升质效的导航仪、增速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获得感。
    [16:00:48]
  • [张仲鲁]:
    在节目的最后,我们还为观看直播的朋友们准备了第二轮抽奖,我们将会抽取5名幸运观众赠送最高法院文创冰箱贴。请扫描屏幕上的二维码,参与抽奖。
    [16:02:10]
  • [张仲鲁]:
    好的,我们今天上午的访谈就先到这里了。明天上午10点,我们将继续为您带来全媒体直播访谈节目,主题是“依法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敬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报告解读直播访谈系列节目,也欢迎您在评论区与我们积极互动,感谢您的参与,我们明天见!
    [16: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