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市落户“零门槛” 还须公共服务“全覆盖”
到2020年实现1亿人在城镇落户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目标,一些中心城市的落户门槛也持续放松。近日,南昌市实行以群众申请为主、不附加其他条件、同户人员可以随迁的“零门槛”准入政策。南昌不是首个零门槛落户的省会城市。去年3月18日,河北省会石家庄宣布取消在城区、城镇落户“稳定住所、稳定就业”等迁入条件限制,全面放开城区、城镇落户。
破除户籍壁垒,让户口随人口自由流动,是城镇化路径的重要标志之一。基于此,早在2013年6月,我国第一次明确提出各类城市具体的城镇化路径:全面放开小城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逐步放宽大城市落户条件,合理设定特大城市落户条件,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特别是,到2020年,实现1亿人在城镇落户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目标。如此语境下,石家庄、南昌等省会城市在全国率先实行“零门槛”落户政策,显然具有风向标意义。
长期以来,城市外来人口,难以在城市有尊严地学习、工作和生活。受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分割,他们的身份依然是外来人口,享受不到城市的配套福利,在利益和情感上都与城市隔膜重重。与此同时,业已显现的“大城市病”,一些地方重拆建不重民生、一锤子买卖式的急进现象,也加重了外来人口在城市工作、生活的“不安全感”和“痛苦感”。因此,他们中的一些人,不惜一切代价,甚至不择手段,也要取得中心城市户口,成为一名真正的城市居民。比如,为了落户北京,外地女子王某不惜与北京籍精神病人张某登记结婚。
特别是,目前全国已有近3亿农民工,他们已经渗透到城市经济的每一个环节,伫立在工业产品生产的最前沿,扛起了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大梁,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群体,成为城市大家庭新的成员,成为推进城市进步和发展的新生力量。他们是名副其实的工人,理应受到城市的尊重和关爱。然而,在某些城市,农民工还是“农民”的代名词,未能真正被城市接纳和善待,他们非但未能真正融入城市,甚至在城市还没有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可见,农民工所代表的城乡隔离、社会保障不公和歧视性待遇等一系列问题,在某些城市还依然存在。因此,若想给农民工国民待遇,首先必须打破户籍壁垒,实行“零门槛”落户。
然而,中心城市落户“零门槛”,还须公共服务“全覆盖”。全面取消城镇落户限制,不是简单的农民进城,也不是单纯的大拆大建,而是对传统工业化和小农经济的彻底改造,是一项系统工程;特别是,需要公共服务全覆盖,为“新市民”在城市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比如,让他们与城镇居民在上学、就业、住房、养老、医保等方面同享市民待遇。进而,使公民拥有理想化的迁徙自由,走到哪里,就能在哪儿自由定居,享受当地的公共福利,从制度上给他们以心理认同和归宿。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推动城镇化进程,才能缩小城乡收入差别,促进社会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