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青松:
大凉山深处的最美“警色”
2022-06-20 10:00:03 | 来源: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
 

  刘青松,男,汉族,1971年3月生,中共党员,1997年参加工作,现任四川省攀西监狱教育改造科副科长。从警25年,刘青松同志一直忠诚履职、勇于担当、积极作为,特别是2011年负责教育改造工作以来,在关爱帮扶困难罪犯未成年子女就学等方面敢为人先、身体力行、倾情奉献,让头顶的警徽闪耀在凉山大地,把人间的大爱送进群众心坎,创造了一段段感人至深、动人心弦、令人敬佩的扶贫帮教佳话,铸就了凉山深处一抹最美“警色”。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该同志曾先后荣记个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嘉奖两次;2018年荣获四川省政法系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9年荣获四川省人民政府“慈善工作奖”,2020年荣获“四川十大法治人物”荣誉称号,2021年被中共四川省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22年荣获中央政法委“双百政法英模”荣誉称号。

  他是罪犯子女心中的“青爸爸”。在多年工作中,刘青松发现罪犯在狱中最割舍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孩子。2011年,刘青松因工作原因,前往云南巧家籍罪犯彭某家中走访,三个孩子清澈黑亮而空洞无助的眼睛,击碎了他的内心。他离开彭某家的那一刻,刘青松就坚定了帮扶救助罪犯特困家庭子女的决心。十年来,他克服少数民族语言不通、思想观念落后的巨大鸿沟,不惧罪犯家属的闭门羹和周围群众的白眼,查政策、写材料、找公益组织、做家访,跋山涉水、孜孜付出。在监狱党委、凉山州和西昌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他积极联系社会公益组织扩大帮扶联盟:凉山州关工委、凉山州侨办、凉山州劳务实习就业基地、上海同一苍穹下公益基金会、北京华远达公益基金会等10个单位(部门)、组织与监狱合作,为罪犯贫困家庭在读子女建立了从小学到大学、短期救助与长期帮扶相结合、助学与就业相结合的社会助学项目。协调解决53名有特殊困难孩子入学、复学、升学问题,协调解决45名特困儿童的低保、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保障;协助解决119名无户籍孩子落户。

  他是同事家人口中的“刘执着”。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这条路比他想象的要坎坷和崎岖的多,横亘在他面前的四道难关犹如四座高不可攀的大山。第一道难关是上门难。在大凉山,一个个村寨分散在重重高山深谷之中,一边是窄窄的山路,一边是紧挨大峡谷的悬崖。不会开车,还有恐高症的刘青松常常先坐汽车,再换摩托车,很多地方还要手脚并用地攀爬才能到达。刘青松凭借着一股子倔劲,十年如一日,跋涉数万公里,足迹遍及凉山州17个市县,把改造罪犯的触角延伸到大墙之外,为一个又一个家庭带来了前行的希望。第二道难关是资金难。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杯水车薪,如何筹集更多的资金帮助更多的人,刘青松把目光投向了社会爱心组织,用并不标准的普通话,一遍遍争取,成功将社会爱心引向了罪犯未成年子女这一特殊群体。十年间,刘青松带领“青松工作室”链接帮扶资金175.343万元,帮扶困难学生2098人次,改写了一个又一个家庭的命运。第三道难关是协调难。不少服刑人员家庭面临的困难千头万绪,并不是单一的资金就能解决。2013年,刘青松接到罪犯杨某的求助,希望将无户籍、无学籍的非婚生女儿落户到奶奶家。刘青松一边请当地卫计委核查、办理孩子的出生证明,一面委托落户地关工委帮忙联系司法鉴定机构鉴定亲子关系,4个月后,小女孩终于成功落户。刘青松通过一次又一次不懈的努力,终于将那些困扰着困难服刑人员家庭的问题一一解决。2019年,在省厅局的关心支持下,“刘青松帮扶帮教工作室”正式成立,11个公益组织、48个志愿者加入进来,地方政府的力量也融合进来,让一个个因为犯罪而支离破碎的家庭,重新找到站立的支点和人生的希望。第四道难关是理解难。帮扶帮教罪犯未成年子女这条路,一开始很多人是不认同的。面对质疑,青松总是说:“父母犯了罪,但孩子是无辜的,帮助这些孩子就是给了他们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而罪犯也能放下担忧,专心改造。”从收集罪犯诉求到实地核实情况,从争取社会机构支持到发放帮扶资金,他总是亲力亲为,足迹遍布凉山州17个县市以及攀枝花、云南等地。在行程上万公里的路途上,他用实际行动、用身后的足迹把大爱洒满凉山大地,把温暖传递到高墙内外。

  他是司法为民战线的“常青松”。他的事迹,深深感动着和影响着身边人。越来越多的民警职工、刑释人员加入到扶贫济困志愿队伍中来。2021年,工作室升位更名为“青松工作室”,搭建起监狱、政府、社会共享的资源平台,社会助学项目发展至14个,深蓝志愿者队伍扩展至185人。如今,刘青松带领“青松工作室”在争创省级青年文明号过程中,不断完善组织架构,优化管理效能,提升志愿者素质,切实拓宽岗位职责,主动引入社会力量,深化延伸关爱内容和帮扶对象,推动监狱工作“向前、向后、向外”扩展延伸:将荞窝监狱、凉山监狱服刑人员子女74人纳入帮扶计划,探索凉山片区监狱帮教帮扶体系建设,实现监狱系统帮扶资源共享、帮扶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努力探索延展受助对象范围,将受害家庭和社会其他贫困学生纳入帮扶计划,已为35名孩子提供帮助。无论是物质帮扶还是心灵救助;无论是法治宣传还是法律援助;无论是技能培训还是安置跟踪,刘青松用他一贯的坚持和执着,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着大家需要的、更多更优质的法律服务产品,推动着“社会包容、政府帮扶、部门联动、家庭接纳”社会帮教大格局的形成。

  “村里的老树记得你,村里的阿妈记得你,岁月冲不走,你来过的足迹”——大墙囚子们为“青爸爸”谱写的那首《坚守》,

  体现出大墙之内,刘青松着力教育改造,用真心真情唤起一个个罪恶灵魂初始的良知;大墙之外,刘青松竭力扶危帮困,身体力行吹散一个个家庭头顶的阴霾。刘青松同志用他的实际行动彰显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政治担当和先进本色,诠释了监狱人民警察的为民初心和使命,他是“忠诚、为民、尚法、担当”的四川司法行政精神的践行者,他以青松品格和大爱情怀,绘就了大凉山深处的最美“警色”!


责任编辑:罗一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