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桑达娃:甘做高原“马背上的泥朵巴”
2022-08-24 11:29:41 | 来源:中国警察网
 

  罗桑达娃,男,藏族,中共党员,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人,1980年出生,现任甘孜县公安局拖坝乡派出所一级警长。15年从警生涯、14种病痛相随,他坚守为民初心,常年驻守高原,用对警察职业渗透到骨子里的热爱,全心全意为农牧民服务,被群众亲切称为“马背上的泥朵巴”。曾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被评为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等称号。

  【语录】“活着一天,就要在我热爱的公安工作岗位上坚守一天”

  “缺少的是氧气,拥有的是忠诚”,是四川甘孜警队的响亮口号,也诠释着甘孜县公安局拖坝乡派出所民警罗桑达娃从警14年坚守高原执着奉献的精神内核。今年42岁的他,身材瘦削、皮肤黝黑,因常年风吹日晒远比实际年龄沧桑很多。在藏语里,警察被称为“泥朵巴”。在许多牧民群众的心中,他的样子就是“泥朵巴”的样子。

  德格县,传说中藏族英雄格萨尔王的故乡,也是罗桑达娃的故乡。自幼生长在牛场、还是“放牛娃”的罗桑达娃憧憬着从警,要像格萨尔王那样保护百姓、惩恶扬善。2007年,他通过招警考试如愿入警。同年12月,罗桑达娃被分配到甘孜县境内海拔最高、气温最低、条件最差的达通玛派出所,成为“格萨尔王城”的平安卫士。

  达通玛片区是甘孜县最偏远的地区,平均海拔4200米,辖区有4个乡。那时,派出所只有4个民警,却要负责占全县面积47%的区域,巡逻面积达1100多平方公里。骑马进山巡逻一次就是半个多月,饿了就啃一口冻硬的糌粑,渴了就抓一把雪含在嘴里,想儿子了还要找到几公里外有信号的地方才能打个电话,便是罗桑达娃的工作日常。平时经常办案到深夜,每隔一天还要通宵值守,但他从未叫过苦,凭着勤学肯干,很快成长为所里的业务骨干。

  大德乡位于甘孜州与青海省的交界,平均海拔4080米。2009年,大德乡成立公安派出所。同年4月,29岁的罗桑达娃调任大德乡派出所所长。所里只有3名民警,但辖区面积达1666平方公里,正常情况下巡逻一次也得走上15天,骑马夜巡时不仅要抵抗零下20多度低温,还会遭遇狼群追赶。

  建所第一年,所里房子基本空着,罗桑达娃带着民警在山里巡逻,既不能放过任何一个隐患,又要见户见人宣传法律法规。他经常骑马下乡,晚上便借宿在牧民家,挨家挨户和牧民交心谈心。

  “有我在,就算失去生命,我也要保护你们。安好心过好日子!”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当时治安形势复杂,牧民群众都劝他不要孤身巡逻,但罗桑达娃拍着胸脯给出了“平安承诺”。从夏季牧场到冬季牧场,牧民们逐水草而居,罗桑达娃就跟随转场队伍而动。每年4月到6月虫草采挖期成为他最忙的时候,一次骑马巡逻下来要20多天。

  战友们都说罗桑达娃平时和善爱笑,面对不法分子却是那么较真,即使抓捕持枪嫌疑人,也是第一个勇敢冲上去。严打偷牛盗马、零容忍打架斗殴、调解群众纠纷、收缴非法枪支弹药……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让他迅速打开了工作局面,有效改善了大德乡的治安状况。

  平日里,哪家哪户有困难,罗桑达娃总会自掏工资帮忙解决。时间久了,百姓都把他当作亲人。大德乡地理位置偏远,每当得知罗桑所长要到甘孜县城办事,农牧民们便拿出银行卡,请他帮忙取钱。有时,罗桑达娃甚至要怀揣十几张银行卡来回,只为群众沉甸甸的“特殊信任”。就这样,“马背上的泥朵巴”的形象在牧民心中越发清晰。

  经年累月忙碌工作,罗桑达娃身体开始出现问题,但他扛着病痛,靠着高原万能药“去痛片”坚持工作。直到一次又一次晕倒后,罗桑达娃才不得已请假检查。后来,他被切除了胆囊,并查出早期肝硬化、糖尿病等病症。

  “罗桑所长,我代表乡亲们来看你了!”得知罗桑达娃生病后,有一名曾经受他帮助的牧民,借来一辆摩托车骑行500多公里,风尘仆仆前往康定探病,还从怀里取出了牧民们一点点积攒下来的5斤酥油。躺在病床上的罗桑达娃始终记得那一刻的感动,这让他的“为民之心”更加坚定。治病休养期间,他如坐针毡,总想着快些再快些归队上班,只盼着“病好后,得多为群众做些事”。

  考虑到罗桑达娃的病情,组织上将他调到海拔相对较低的拖坝派出所工作,负责一个二级卡点的常态化管理。白天开展派出所各项工作,晚上开展卡点查缉和治安巡逻……罗桑达娃每天享受着这样的“忙碌”,和战友们肩并肩,尽心守护着甘孜州东大门。期间,拖坝派出所还荣获全县公安机关2014年度目标考核一等奖。

  2014年,甘孜州公安局组织的一次强制体检结果显示,罗桑达娃患有大大小小14种疾病。如此多疾病缠身,符合长期病假政策,但他仍然决心“活着一天,就要在我热爱的公安工作岗位上坚守一天”。在组织和爱心医院的关爱下,他的病情得到稳定控制。如今,罗桑达娃已转至另外一个战场默默奉献,但他那颗为民初心仍然炽热——“如果病情康复,我想继续纵马飞驰在高原上为民而战。”


责任编辑:罗一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