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产业链,万年诉调中心向“前”走
2023-03-28 08:53:33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黄正光
 

  近年来,江西省万年县以龙头企业带动,做大做强纺织新材料、机械电子、食品药品三大产业链,“抱团取暖”、培育产业集群、扩展现代化工业发展模式日趋成形。法治化营商环境是企业所盼、发展所需。2022年初,万年县人民法院推动县“两办”出台《万年县产业链诉调对接中心工作机制》,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设立诉调中心,做到阵地前挪、服务前移、力量前置,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激发商事“活跃度”——

  诉调中心开启解纷“快捷键”

  “真没想到只用几天时间,法院就帮我们解决好了这个难题。年底需要支付的材料款、职工绩效奖都有了着落!”万年县某粉磨公司负责人李某感激地说。

  2022年1月13日,3家拖欠粉磨公司的企业按约履行了第一笔到期货款,累计135万元。

  粉磨公司是万年知名食品企业,经济效益一直较好,但再好的企业也经受不住货款长时间拖欠。粉磨公司起诉了3家长期拖欠货款的企业后,法官第一时间联系3家企业,在得到一致同意后,立即组织线上调解。

  “供货款都是拖欠两年以上的,这次要全额还清,并承担违约金及相应利息。”粉磨公司负责人表达了强烈诉求。

  “目前我们处境非常困难,确实无法做到一次性偿还。”3家债务企业一致回应。

  “采取保全措施必然会对企业经营造成负面影响,供货款该付还得付;企业之间有良好的合作基础,不能因为诉讼就割断了商业间的联系,这样做不利于双方发展。”诉调中心负责人章可春一番释法明理后,双方很快达成调解协议。

  这起案件从立案到部分执行,前后用了不到一周时间。

  “企业不可能避免纠纷,而是有了纠纷需要快速解决,尽快恢复生产秩序。”章可春说,“诉调中心设立的目的就是要及时化解矛盾纠纷,让企业轻装上阵。”

  过去,企业一旦涉诉,按正常程序,需要经过立案、缴费、申请财产保全、审理、执行等多个环节,往往涉及多地、多窗口、多流程,非常不便。诉调中心成立后,要求立案一次性办好,对材料齐全、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当场办理;对符合诉前调解且双方同意调解的案件,当即调解;双方或一方不接受调解的案件,一般应在立案两周后安排开庭。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精神,诉调中心优化服务供给,采取“多元调解+速裁”模式,线上线下同步提供网上立案、电子送达、在线调解、云上开庭、线上执行等20项诉讼服务。

  与此同时,该院单独设立营商环境考核指标,对员额法官的审理周期按月排名,压缩审理周期;建立调解即时履行制度,将调解履行率、财产保全率、调解担保率等引入调解结案指标,以最快速度、最优效率实现商事案件立调审执全流程提速,确保企业涉案资金迅速回笼。

  诉讼服务掌上行,起诉流程零成本,线上执行不停步……一系列变化悄然发生。2022年以来,该院涉产业链案件网上立案率达50%,当场立案率达90%;调解、速裁适用率达到87%,线上审理执行占到63.7%,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100%执行到位,平均办案天数同比减少21天。

  ■提升产业“安全度”——

  “避雷宝典”撑起企业“防护伞”

  2022年6月,万年县某电子实业公司满怀信心复工复产时,却迎来当头一棒:公司被建筑商、材料供应商等12家企业起诉。

  一家企业短时间涉多起诉讼案件,立即引起了诉调中心的高度关注。

  原来,该电子公司新建车间扩大产能,因特殊原因停工停产引起资金链断裂;经济下行形势也让建筑商、上游材料供应商运营、生存压力陡增,急需资金回笼。

  一边是有望恢复经营的企业,另一边是亟待实现债权的企业,如何在维护债权企业权益与保障企业生存间寻求平衡?该案主审法官吴小飞提出“三个一部分”调解思路,即偿还一部分、分期一部分、让利一部分。

  思路理顺了,调解也就顺利了。双方很快签署了调解协议,协议规定首笔偿还资金占40%,尾款期限设定为6个月,债权方放弃违约金及利息。随后,该电子公司申请财贷资金500万元如期到账,这起案件得以圆满结案。

  案件调解结案后,法官并未一揭而过。

  “一个企业引起多起案件,有项目把控不严、管理不规范等原因。企业形成债务之后,不及时与债权人协商处理,以至于出现拆东墙补西墙的情况,而对外供货合同签订不谨慎,也造成企业不能按时收回债权。”通过梳理诉讼成因、争议焦点和合同签署情况,吴小飞认为,“企业存在整改空间”。

  2022年8月12日,吴小飞组织电子公司管理层召开座谈会,阐述了裁判观点,并就引发纠纷或败诉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公司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契约意识淡薄,对违约责任认识不足。最后,对规范企业经营、防范风险和合同签订法律维权提出了具体建议。

  “切中要害!公司将全面吸收采纳建议,切实加强企业管理。”该电子公司孙经理坦承,“法官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干货满满,真的很感谢法院给我们提供的法律建议和帮助。”

  “企业不可能避免出现问题,而是在于同样的问题不能在企业重复发生。”万年法院副院长洪烈辉说,“执法办案是我们的主责主业,但仅仅把案子办好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把企业风险预防工作做在前面。”

  诉调中心作为企业权益保护“前哨站”,不仅配备了法官,还有值班律师、行业协会调解员等,负责涉产业链案件分调裁审、法律咨询、风险预警等具体工作。根据企业需要,定期安排法官实地走访,及时排查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每个环节存在的潜在风险问题;制作企业法律风险防控白皮书和风险防范识别系列文章,通过公众号定期向商会及产业链企业推送“避雷宝典”,实现为企业立制、善治、谋智。

  2022年以来,万年法院共走访企业367家,举办法治讲座14场次,解答难题386个,提出47项法律风险防控提示,发出司法建议35条,为企业及时接种“法律疫苗”。

  ■增强市场“能见度”——

  示范裁判引领法治“营商路”

  “商城投入运营不到一年就停止经营,投资购买货柜、货物造成损失,租赁押金还不给我们返还,这可怎么办?”2022年2月25日,春节刚过,30多户商城租户因商铺租赁纠纷心急如焚,集体到法院信访反映情况。

  万年某置业公司计划打造一个集食品、纺织、电子产品商贸、购物、休闲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商城。商城建成投入使用后开展招租工作,吸引了一批商户前来。

  然而,好景不长,商城因未按时偿还银行贷款被一家商业银行起诉,公司名下的商城被全部查封。

  心中不安的租户纷纷将商城起诉到了法院,仅第一批起诉的案件就有7起。真正让诉调中心法官感到压力的是,案件后面还有一群租户在观望。案件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升级为重大矛盾纠纷。

  解决群体性纠纷刻不容缓。诉调中心组成工作专班,先后与商城、租户、行业协会等会谈,仔细分析研判案件性质及解决思路。调查发现,合同无法履行的起因是商城陷入诉讼,虽非商城主观意愿,但仍属管理决策失误,对租户构成实际违约。而且,租户只是要求赔偿损失、返还租金,没有继续履行合同的意向。法院经审理认为,租赁合同没有实际履行意义,赔偿损失、返还租金于法有据。于是,法院判决双方终止租赁合同,商城退回未租赁期间租户租金1.52万元,酌情赔偿租户损失5000多元。

  因赔偿数额过低,7户租户提起上诉。不久,二审法院作出维持原判的终审判决。

  随后,工作专班借助“示范裁判”,积极推动商城与其他商户协商达成解决方案。在商会协助调解下,经过连续一周的工作,41户租户与商城顺利达成调解协议。

  “法院裁判的最大意义,在于用‘示范裁判’打造了同一把尺子,引导社会公众形成守法自觉,涵养厚植出营商环境友好型社会氛围。”该案主审法官游盈忠说。

  为了发挥个案示范引导作用,为后续裁判确立裁判规则,诉调中心推出示范判决机制,在处理群体性纠纷中,选取具有共同事实和法律争议焦点的案件先行审理、先行判决,利用示范案件裁判标准作为解决平行案件的参照,促进群体性纠纷的全面化解。

  “示范裁判”的推广适用,也激活了诉前调解机制。在诉调中心驻点的调解员兰加林说:“‘示范裁判’确实为我们日常调解工作提供了类案指导,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们诉前调解工作的法律适用难度。”

  2022年以来,诉调中心依托审判职能规范行业,发布保护营商环境案例16个,不断扩大示范裁判辐射效果,在更高层面发挥审判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责任编辑: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