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亿元!两面锦旗,多方满意!
2023-08-16 14:40:45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卢梦
 

稿图6.jpg申请执行人向荆门中院赠送锦旗。

稿图7.jpg

被执行人某房地产企业向执行团队赠送锦旗。

  “法院仅用不到3个月时间,就为我行追回了1.16亿元久拖不还的贷款,你们不愧为公平正义的化身、金融生态的卫士!”6月28日,中国工商银行荆门分行行长柳景明来到湖北省荆门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何震的办公室,连声致谢。同日,被执行人某房地产公司也向执行团队赠送了锦旗。

  荆门中院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因案施策、能动司法,成功执结一起标的额为1.16亿元的金融债权案件。令人意外和可喜的是,事后双方当事人均向法院赠送了锦旗,表达谢意和敬意。

  动若雷霆,强制执行有速度

  某房地产公司受行业形势影响,资金周转出现困难,1亿余元贷款严重逾期,被银行诉至法院。经判决,该公司须向银行偿还本息1.36亿元,其3家关联企业在各自担保范围内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判决生效后,该公司偿还了2000万元,但仍有1.16亿元未偿还。

  执行立案后,荆门中院执行局高度重视,召开涉金融债权专门会议,研讨对策方案。

  “通过本案的涉企经济影响评估,必须关注两点,一是当事人既有国有银行,又有上市公司、省属国企,案件对任意一方的后续发展都有很大影响;二是案件标的额巨大,达1.16亿元,涉及金融安全和金融市场稳定。”执行法官苏华说:“讨论后我们一致认为,要集中攻坚,快执快结,决不能拖延,还应尽力促成各方和解,减轻对企业负面影响。”

  紧接着,执行局组建了“1+2+2+1”专业团队,由1名执行庭长牵头负责,2名执行员专职推动、2名法官助理全程跟进、1名书记员联络协助。

  执行过程中,各成员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快速执行,仅用1天时间便完成了40余份裁定书制发、4家被执行企业名下30余笔银行存款冻结、243套不动产查封等手续,最大限度压缩了执行办案时间。

  力促和解,善意执行有温度

  在执行团队采取查封、冻结措施后,4家被执行企业纷纷找上门来,向法院表示各自生产经营的难处,请求法院解除强制措施。

  被执行人之一的某省属投资公司负责人向苏华表示:“我们公司每年要进行大量的融资、投资活动,一旦资金被冻结,或者公司被纳入失信、限高名单,会极大影响后续的融资和企业发展,请求法院考虑一下,我们愿意配合执行!”

  通过对4家公司经营情况的调查了解,苏华认为:“护航金融安全和保障市场稳定同等重要,既要保障胜诉权益,更要保障企业发展。”

  随后,执行团队冒着高温酷暑天气,连续6次赴武汉组织各方当事人协商和谈,做好释法明理、和解促谈工作。

  在与某房地产公司的对接过程中,执行团队依法对其缴税专户解除了冻结,保障其顺利缴纳税款;在与某上市公司和某省属投资公司的联络中,苏华向公司负责人宣传信用修复政策,表明法院冻结存款或者股票只是正常的执行行为,只要公司履行了担保还款义务,就会解除上述措施,不会对企业信用构成负面影响;执行团队还从各被执行人生产经营、融资实际需要出发,暂不采取限制消费、纳入失信名单等措施。

  经过细致而有效的多轮和解会谈,各方达成和解协议,被执行人某省属国企及某上市公司对该笔1.16亿元金融债权全额履行了担保责任。

  放水养鱼,灵活执行有深度

  由于本案系涉房涉企和涉金融债权案件,执行团队深思一层、多想一步,深入梳理被执行人某房地产公司在建工程情况,严格落实“保交楼、保稳定、保民生”工作要求,既保市场又保民生,在涉案债权限额内针对性查封被执行企业名下商铺而非住房项目,为企业后期回款恢复经营提供了“活水来源”,更为关联企业达成和解、自愿履行担保责任吃下了“定心丸”。

  1.16亿元案款到账后,面对荆门中院执行银行专户单日转款限额仅为5000万元的情况,为在最短时间内将案款全部发放给申请执行人,执行团队迅速与司法行政处配合,仅用1天时间便完成银行账户限额调整、1.16亿案款发放和被执行企业30余笔存款解冻、243套房产解封等工作,及时以执行完毕方式结案,为各方当事人后续经营发展扫清了障碍。

  “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直在路上,‘善意文明执行’也一直是我们一以贯之的执行理念。”荆门中院执行局局长夏朝阳表示,“执行干警采取相对审慎温和的执行措施居中协调,促使当事人主动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实现了各方利益最优解,是一次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司法活动。下一步,荆门中院将继续以‘公正与效率’为主题,坚持能动司法,以执行工作的高质量发展,继续护航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责任编辑:江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