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康保:家事案件家事审 同心同力护权益
2023-12-19 14:29:28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邹华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题”“家风是家庭的精神内核”“家风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处理家事纠纷提供了根本遵循。河北省康保县人民法院2017年开始探索家事审判案件,坚持能动司法理念,深化家事审判制度改革,逐步探索出符合本辖区实际的家事审判模式,取得了较好成效。

  坚持能动司法,构建和谐图

  建立情景化审理模式。情景化审判模式,就是改变对抗式的庭审方式,采取修复、纠问、诉辩相结合的庭审方式,通过庭前播放当事人结婚录像、孩子照片等方式,减少双方当事人对抗情绪。法官依职权询问当事人,包括对方优点、婚后感动的事情等,以增加双方当事人美好回忆。更加关注未成年人利益,询问双方离婚是否考虑过孩子的未来等问题,设置儿童托管室,必要时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等。展示家事调查报告,由双方当事人对家事调查报告发表质证意见。

  2018年,时任民一庭庭长罗燕荣法官第一次探索式使用情景化审理模式,原告王某与被告徐某离婚纠纷一案诉至法院,因双方属于80后,三个孩子都还年幼,罗法官全面阅卷、多次与当事人沟通并通过其他渠道跟当事人所在的社区、村委会了解情况。因该案属于第二次起诉离婚,与被告沟通后,发现双方还是有一定的感情基础,故决定采取情景化审判方式。

  罗法官提前收集当事人认识、相处、恋爱、结婚典礼及婚后的一些照片、视频。在审理过程中给当事人播放,让当事人重温以往的美好。从内心深处唤醒当事人对彼此的珍惜。庭审过程中,罗法官决定采取修复、纠问、诉辩相结合的庭审方式,双方当事人在圆桌审判上发表对婚姻的意见,让当事人感觉在圆桌上围绕“圆”展开,让当事人把圆越画越大。当事人态度变的更加温和,最后该案以撤诉方式解决,原告拉着罗法官的手说,感谢您让我们重归于好,也感谢您让我再看到被告的好。

  清官难判家务事,流传了几百年。康保县人民法院,坚持把能动司法贯穿于家事审判始终,在法律规范、法律原则范围内最大程度的把握“能与动”,以最大的圆来维护当事人权益,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建立“家风家训+家事审判”融合发展模式。在康保县城老城区有个牌坊,牌坊上面有四个字“用康保民”,寓意是安居保民,老百姓安居乐业,事事顺意。康保县流传久远的一句谚语“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特别是上年纪的百姓,对待周围百姓涉及家事的矛盾,都愿意“插一手”,苦口婆心的化解家事的矛盾。

  康保法院在处理家事矛盾时挖掘有利因素,服务家事审判,把“家风家训引进来”。2019年,康保县人民法院受理一起离婚纠纷的案件,因案件情况较为特殊,当事人情绪激烈,但是双方并没有实质性的矛盾,法院在调解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主审法官多次去原告所在的村里,找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了解情况,后经村里老人的劝解,原告撤诉,被告也愿意回归家庭,两人重修于好。半年后主审法官去原告所在的村里送达时,顺便了解了下该案当事人的情况,双方表示现生活美满。

  后康保县人民法院总结经验,把老一辈的家风家训引进来,处理家事案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做到了“家风家训+家事审判”融合发展。

  建立符合家事案件的审判模式。康保县人民法院结合家事审判案件的特征,建设家事案件“会客室”“心理疏导室”“小孩活动区”等,采用圆桌审判的方式对案件进行审理;用“圆桌”的形式审理家事案件,将原、被告变为“妻子、丈夫”,由于形式亲切、气氛平等、宽松和谐,有效消除当事人对法庭的逆反、对抗心理,体现法院的人性化关怀,更能实现理想的审判效果;康保县人民法院组建专业团队,家事案件由家事审判经验丰富的法官与有妇女权益保障经验、保护老年人权益经验、心理疏导经验的陪审员组成,共同办理家事案件。

  坚持诉源治理,合力共治路

  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己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康保法院立足家事案件的特征,深化诉源治理,把农村、社区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作为诉源治理最“最前端”,主动下沉指导调解,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总结梳理家事案件,发现近几年涉及农村返还彩礼案件偏多,选取家事典型案例,用通俗易懂的形式把案例内容体现出来,贴在各农村村委会公开栏,供村民学习。对于有代表性的案件,康保县人民法院充分利用巡回审判方式,把庭审开在村里,让老百姓看得见、摸的着公平与正义,用一个案教导一片,把庭审开好,把案情讲清,把法理讲透。真正做到“审理典型一案、促进解决一片”,切实维护公序良俗,引领社会风尚。

  坚持司法联动,共画同心圆

  康保县人民法院坚守司法职责,主动融入社会综合治理大格局,探索新时代家事审判新模式,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法院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康保家事模式,特别是依靠妇联、老龄委等组织,依法化解家庭矛盾,以小家和谐促大家幸福,以小家稳定促和谐发展,让司法有是非、有力量、有温度。

  2021年,康保县人民法院优化乡镇法庭布局,设置4个中心法庭,乡镇法庭的法官对涉及家事的案件,按照家事审判模式,对案件进行类分。家事案件在立案前,先将案件分流给当事人所在村家事组织解决。由家事调解员先行调解,对不能调解的案件及时转立案程序,康保县人民法院按照家事审判制度进行化解。根据案件的情况,充分利用社会合力,化解家事矛盾。

  针对该县家事审判的特点,联合相关部门,通过送法下乡、巡回审判、组织培训、法制副校长等方式,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从娃娃抓起、从田间地头做起,提高百姓的法制观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家庭和睦新风等,在全县造成了很大影响。

  坚持文化润心,同筑和美魂

  文化是最坚定的软实力。一进入康保县人民法院审判区,映入眼帘的就是家事审判文化墙,张贴以“和”为背景的贴图,将“仁、义、礼、智、信”张贴在家事审判最醒目的位置,一张张贴画、贴图,用最直观的方式把家事的文化渗透于家事案件的化解中,家事审判的圆桌中间摆放着鲜花,用以衬托和美的气氛。

  康保县人民法院把“真善美和”的细节体现在微末。受理家事案件后,当事人在能在整个审判的过程中感受到家事文化,设立专门的家事调解室,让当事人在家事调解室感受不一样的“审理”。在家事调解室调解不成的案件,在开庭审理时,有专门的圆桌审判,让当事人感受另外一种开庭模式,从直接的对抗式转为圆桌的问询式、化解式。

  曾经有当事人这样说过,走在家事审判的长廊里,看到一个个楷体的“和”、隶体的“和”、草书的“和”,一下子就平静了,感觉夫妻之间没有过不去的坎。的确如此,康保县人民法院设计的家事文化审判墙,为的就是让当事人心平气和。

  康保县人民法院立足家事文化作为家事审判的基底,把家事文化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通过文字、图片展示美德文化、和谐文化、邻里和睦文化,让当事人充分感受家事审判厚重的文化氛围,感受家事审判新理念、新思想、新做法。

  坚持完善制度,保障社会顺

  家事制度是家事审判发展的保障。康保县人民法院完善家事审判的一系列制度,通过制度来保障家事审判的高质量发展,先后制定了《家事审判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康保县人民法院家事审判指导意见》、《关于成立家事审判方式及工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组建家事审判庭的实施意见(试行)》、《家事审判方式及工作机制改革试点推进方案(试行)》、《家事审判方式及工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试行)》,制定了家事诉讼程序操作规程、家事调解员、心理疏导员工作规程以及离婚案件财产申报制度、关于危机婚姻、死亡婚姻客观标准的意见,并试行了相应文书样式,装订成家事审判办案手册,便于家事审判实践中操作实施等。

责任编辑: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