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走访”更要“走心”
2024-02-02 08:52:33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刘继勇
 

  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问民所需、答民所疑、解民所难,推动走访慰问工作成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

  岁末年初,中央组织部从代中央管理党费中划拨3.85亿元,用于2024年元旦春节期间开展走访慰问活动。走访慰问是我们党践行群众路线、密切干群关系的重要举措,也是凝聚党心民心的有力抓手,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既要身至,更要心至,问民所需、答民所疑、解民所难,推动走访慰问工作成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

  形式上要杜绝“赶场子”。走访慰问是表达组织与慰问对象之间关心关爱的重要举措,不能“一走了之”“一拍了之”“一握了之”,更不能只做摆谱作秀的“假把式”,光说不做的“嘴把式”。在实际走访慰问中,个别党员干部说官话、套话、虚话,慰问对象听不懂、不愿听,不仅不能达到走访慰问的效果,反而会与慰问对象产生距离。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暖人心者,莫大于爱。走访慰问不是冷冰冰的、程式化的“规定动作”,而是充满真情、充满温暖的“有爱行动”。要借助“四下基层”工作法,揣着一颗真心、带着一份真情,把脚步放慢,把节奏放缓,舍得花时间,在慰问对象家中沉得下、坐得住,把我们的工作跟他们讲一讲、聊一聊、谈一谈,把他们的心声听一听、问一问、想一想,通过多走多看、多听多问,让走访慰问更符合民情、契合民意、赢得民心。

  内容上要善于“重里子”。走访慰问不是“米面油+慰问金”的“打卡式”动作,而是心与心之间的情感交流。诚然,米、面、油、棉衣和棉被等慰问品能够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缓解个别慰问对象的一时之困,但若不知道慰问对象的困难在哪里、需要什么帮助,就不可能真正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困难群众的心坎上。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水漫灌”式的走访慰问,对所有人都实行一样的政策肯定不行,“乱点鸳鸯谱”式的走访慰问,将慰问物资送给生活条件不错的对象更不行。要综合分析慰问对象的家庭情况、工作经历、突出贡献,以及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等基本信息,对生活困难的群众,要及时送去米面粮油、衣物棉被等生活必需品;对老党员、老干部,要多一些心灵上的慰藉和精神上的关怀,避免走访慰问陷入“眉毛胡子一把抓”“千人一面”情形。

  效果上要注重“开方子”。走访慰问不是“一锤子买卖”,也不是“一次性工程”,而是要立足长远,解决慰问对象的实际困难、长远困难,做好做实走访慰问的“后半篇文章”。倘若仅仅满足于解燃眉之急、救一时之难,简单地“一慰了事”“一问了之”,就很难从根本上解决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存在的问题,走访慰问效果也将事倍功半、大打折扣。要对走访慰问收集的问题进一步梳理,因人而异建立问题台账,制定责任清单,明确整改期限,针对当场能解决的问题,马上就办;短期能解决的问题,抓紧落实;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倒排工期、一抓到底;确实无法解决的问题,做好解释说明。同时,还要开展走访慰问“回头看”,加强和慰问对象的日常联系,通过定期回访关心其问题解决情况,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责任编辑: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