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长岭:隔空化纠纷 多方和解释前嫌
2022-07-01 15:13:26
 

  中国法院网讯(王俏涵 康娟 王冰)打架中论“英雄本色”,赢输中定“王者地位”。这是少部分血气方刚的未成年人的“打架准则”,但其实,打架真的不该不该,毕竟,小架伤和,大架伤身。日前,吉林省长岭县人民法院“云端”化解了一起身体权纠纷案,成功帮助七个家庭“放下包袱,重回正轨”。

  2020年10月,中学生张某某:“兄弟们,我就看刘某某那小子不顺眼,咱们六个下午去找他,给他点颜色看看!”

  张某某的五“兄弟”说:“行,下午找他去,整他!”

  就这样,在张某某的鼓动下,与其他“兄弟”一起把中学生刘某某揍了,造成刘某某头部软组织等多处发生损伤,在医院住院治疗10天。

  事后,公安机关介入,对张某某等6人进行行政拘留等治安处罚,但鉴于赔偿款项始终无法协商一致,2022年4月,刘某某向长岭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依法判处被告张某某等6人赔偿其医疗费等经济损失共计10000元。

  法官孟玲收案后,发现案件有三大难题需要克服。其一,打人者联系方式难寻。时隔近两年,六被告所在家庭均已搬离原住址,且电话号码已更换。其二,案件相关方见面难。恰逢疫情防控期,因管控要求,案件相关方线下沟通难。其三,案件涉及的多方均为未成年人,经历庭审、判决可能对他们未来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对这几个中学生而言,案件的处理方式调解优于判决。

  针对以上三个难点,孟玲与书记员逐一排解,一一克服。首先,孟玲联系公安机关,在公安的帮助下,获得了其中一位家长的联系方式,并通过这位家长,找到了其他五位家长。随后,孟玲将案件相关人拉入微信群聊,启动“云端”调解模式。

  在群聊中,孟法官反复疏导。“我理解咱们家长不想孩子被拘留后,还要赔钱的心理,但是咱们的孩子也确实将刘某某打伤了,要是你们是刘某某的家长,是不是也会为自己的孩子抱不平?希望大家都能换个角度思考下,有什么想法都发到群聊里,咱们争取尽快把这个纠纷解决。”在释明案件利害关系后,孟法官对每位未成年人家长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最终,在孟玲的温情调解下,各方达成一致,未成年人刘某某收到了来自张某某等六人赔偿款共计6000元,未成年人家长也纷纷表示满意。

  小小调解案,是落实“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的司法举措,也是持续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的小小缩影。


责任编辑:魏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