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辈的旗帜
2021-07-06 09:48:09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王念
 

  一

  父亲20出头就入了党,是个老共产党员了。

  他常忆苦思甜。

  孩提时,在饭桌上,总免不了听他絮叨。

  “看,现在日子是越过越好了。旧社会那时候,很多人还饿肚子……”

  说着,就往我碗里夹菜。怜惜的说:“多吃点,瘦嘛啷糠(俚语,骨瘦如柴的意思)”。

  那个时候,我感觉父亲就像一个古老的留声机,重复着同样的话,不厌其烦。

  他喜欢看革命电影。《上甘岭》、《侦察兵》、《卖花姑娘》、《英雄儿女》、《高山下的花环》……都是他的最爱。

  电影里的每一个情节,他都能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电影里的每一首歌曲,他时常轻声吟唱,饱含感情。

  “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

  有时候看着看着,父亲会深深沉浸在电影里,不觉间已是泪流满面。

  二

  父亲说,我有一位四伯公,是位革命烈士。15岁参加革命,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时候,年仅24岁。

  翻开海南史志,还能查到四伯公的生平:“王那军 (1923—1947) 海南临高县加来乡美山村(今属加来农场)人。中共党员。1938年参加革命。在大兴乡民主政府工作,曾任该乡民主政府乡长。1947年5月在大兴乡(今属加来农场)被捕后遭杀害”。

  四伯公牺牲后,因为没有子嗣,按照风俗,父亲过继给了他,延续香火。

  每年清明,父亲和亲戚们扛着锄头,拿着砍刀上山。披荆斩棘,来到青山深处,这里安葬着四伯公。

  按照习俗,父亲在墓前摆上一只鸡、一块猪肉、五个饭团,再端出五个杯子,依次倒满酒。

  父亲点燃三根香,为四伯诵念祭词。他点燃黄色的纸,朝着黄土地洒下白酒。酒香浓郁,青烟袅袅,伴着哀思,随风而逝。

  四伯在我出生前就已经去世,我对他的全部印象,仅来自父亲的口述,和每年在家门口张贴对联的经历。

  小时候的我,不知道烈士的含义,只知道每年家里都会有人给我们送来一幅对联。上联写着:发扬革命传统。

  下联写着:争取更大光荣。

  横批:“光荣之家”。

  还有一个红色的牌匾,挂在家门口,写着:“光荣烈属”四个大字。

  我看着牌匾上苍劲有力的字迹,在阳光的沐浴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

  那些送来对联、身着军装的叔叔们对我说:“你的四伯公,他是个英雄”。

  三

  父亲喜欢说他小时候的故事。

  有一个故事,我每次听了都乐得咯咯大笑。

  我奶奶在世的时候,特别节俭。父亲小时候,家里没有什么好物件,一口铁锅也十分珍惜。

  每当奶奶要出远门,就会把锅藏在山上的树下,用树叶掩盖好,然后洋洋得意的下山来。

  见到了爷爷,就高兴的邀功,大声喊着:我已经把锅藏在山上的树下啦!

  然后凑过来神秘的说:你可要保密啊。

  爷爷眉头一皱,怒道:“你这么一喊,还有谁不知道!”

  每次我听这个故事,都笑得停不下来,手舞足蹈。

  但父亲却没有笑。他说,以前的日子苦,现在的日子好了,不能忘记上一代人的艰苦奋斗,要珍惜今天的生活。

  他还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父亲是扎根农垦基层的干部,常常需要到生活困难的工人家里了解情况,为他们解决困难。

  一次,他走进一位工人的家里,只见家徒四壁。

  “大家都叫他老陈。老陈的家里,就几个旧木头家具,和两个大米缸”。

  见到父亲,老陈投来求助的目光。

  原来,他有两个女儿,在今年高考中,双双考上大学。但是,家里的经济情况,竭尽全力也只能让一个孩子上学。

  两个女儿聪明乖巧,眼睛水灵灵的,像一汪清泉。姐妹俩特别懂事,知道家里的情况,都互相谦让。但她们的眼神里,却难掩想读书的期盼。

  于是,老陈想了一个办法,让姐妹俩抓阄。他在米缸里藏了两根筷子,一根筷子长,一根筷子短,谁抓到长的那根筷子,谁就能上大学。

  抓阄的结果,是妹妹抽到了长的那根筷子。姐姐一边祝贺妹妹,一边流下了眼泪。

  老陈说到这里,两眼泛出泪光。却只能摇摇头,叹了一口气。

  父亲听到这里,非常难过。他鼓励姐妹俩,不要放弃努力。“只要不放弃,就有希望!”

  “为什么和你讲这个故事?”父亲看着我,眼神温暖而柔软:“人生的一生很长,困难永远是暂时的,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

  “那两位姐姐,后来怎么样了?”

  “农场为她们争取了救助金,大家也给她们捐款,姐妹俩同时上了大学,她们都很争气,学习成绩都很好”,父亲说。

  四

  小时候,阳光灿烂的日子,我喜欢和父亲漫步橡胶园。

  阳光从浓密的树叶缝隙投射下来,洒在地上,如碎金斑斑点点。脚走在落叶上,发出沙沙的声音。不经意间,还能找到几个漂亮斑斓的胶果。

  这时,父亲会给我讲他小时候的故事,讲四伯公的故事,讲农垦的故事:在那个西方封锁的年代,党带领人民怎么打破“北纬17度以北不能种植橡胶”的神话,在海南岛培育起橡胶的故事。

  海南岛的天气多变,台风很多,而且威力巨大。

  台风登陆之时,天昏地暗,风卷残云。狂风挟着大雨,推墙掀瓦。洪水冲刷着黄土,如泥龙摆尾,在大地上肆虐。

  学校停课了,我待在家里休息,这时恰恰是父亲最为忙碌的时候。只见他穿上绿色的雨衣,黑色的雨鞋,和同事们到台风前线抢险救灾。

  抗风措施有没有被破坏?电线有没有被吹断?倒下的树木有没有把道路堵塞?危房里的家庭有没有转移安置?……父亲焦急地询问。

  风声呼啸,我看着他高大的背影消失在雨夜里。

  等到很晚,听到父亲用钥匙开门的声音,我跑过去,见父亲走进家门,脱下雨衣,露出湿透的衣服。他的双手被雨水浸得又白又皱,摘出的雨鞋能倒出一盆水来。见到我,他两眼弯弯地一笑:“想不想爸爸?”

  “想!”我向他奔去,抱紧他。

  第二天,天蒙蒙亮,醒来时,父亲又要出门了。此时风渐渐小了,父亲和同事们去橡胶林里察看树木受损的情况。

  我问父亲,你那么早出去做什么啊?

  父亲告诉我,已经被吹倒的树木要把枝丫砍掉,大家一起把它扶起来,然后填上土,把树根埋起来。

  “这样就能拯救一颗橡胶树。不用多久,这棵树就会生根发芽,郁郁葱葱的重新伫立起来”。

  每当回忆起这段往事,我的脑海里总会同时浮现起,父亲述说的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到了父亲这一代,已经是第二代农垦人。他们和前辈一样,始终保持着一股艰苦奋斗的精神。这种精神仿佛根植在他们的血液里,在这片热土上不断传承。

  父亲逝去后,每年扫墓的时候,我也会为他点燃三支香,告诉他过去的这一年,发生的故事。

  此时,风轻轻拂过,树叶沙沙响起,我似乎能看见,历经风雨的橡胶林里,新开割的橡胶树上,白色的乳胶在静静的流淌。它们仿佛穿越了时光,呼应着那段不能忘却的记忆。

  五

  我在法院负责普法工作。2021年初,一次采访结束后,记者朋友在休息的间隙问我,2020年有没有什么特别难忘的故事?

  我说有的。

  这一年,疫情突如其来。面对肆虐的病魔,党带领人民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

  因为疫情,我的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在疫情初期,人们响应号召宅家防控,普法已经不能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怎么办?我和小伙伴们想出了一个办法:网络直播。

  我们组建了直播团队,一点一点探索。从2020年4月8一起口罩诈骗案的宣判直播,到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和网友在线互动,再到年末民法典主题的汉字听写大赛……通过网络,超过10万人观看了我们的普法公开课。

  随着疫情得到有效防控,线下的普法活动也重新开启。2020年9月22日,我到中山市桂山中学参与了一场生动的模拟法庭活动。在互动环节,我与同学们进行了有关预防校园欺凌的普法交流。

  看着眼前一张张充满朝气的脸,他们是如此的自信和从容。一问一答间,我能感受到这些00后的孩子们,有着比我们这代人更广阔开放的思维方式,更丰富多元的知识储备。

  我对同学们说,你们像即将绽放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希望你们珍惜学习的机会,自由的空气;希望你们珍爱身边的每一位同学,并肩奋斗的经历将是一生最宝贵的财富;希望你们珍重梦想,在这最好的时代,实现自己的价值。

  这也许只是我普通的一天,但是接下来的一幕却让我深深感动,至今难以忘怀。

  活动结束后,我和同事们收拾好法袍等物品,准备离开。刚走出门口,几个同学追了出来。

  跑在最前面的是一个女孩子,在她的后面,还紧跟着几个学生。她们跑到我们面前,大声对我说,叔叔,今天的课让我们学习到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我们想向你鞠个躬!

  说罢,五个孩子齐刷刷的一起低下头来,给我鞠了个躬。

  这一瞬间,我愣住了,竟不知如何是好,赶紧也给孩子们回了个鞠躬礼。

  弯下腰的那一瞬间,我竟忍不住泪目了。

  这几乎夺眶而出的眼泪,是因为我在这一刻,深深的感受到了自己工作的意义。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职责使命。

  在旧社会贫弱,人民受剥削、受奴役的时代,共产党员挺身而出,掀起革命浪潮。在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的时代,党带领人民打破西方封锁,轰轰烈烈投入生产建设。在改革开放,经济起飞的时代,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齐心协力,抵御风雨,让祖国如大树般伫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我想起了在枪林弹雨中和敌人战斗的四伯公,想起了在雨夜中在一线抢险救灾的父亲……每一个时代,都有一种精神,像一面鲜红的旗帜,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手上传承。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如今,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那一面父辈鲜红的旗帜,再一次传到了我们手上。

  这时,刚刚那位在模拟法庭中扮演审判长的孩子走过来问我:“叔叔,我将来能成为一名法官吗?”

  我突然想起父亲当年对渴望求学的姐妹俩说的那句话,此情此景,身如其境。

  我拍了拍她的肩膀,也对她说:“只要不放弃,就有希望!”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侯裕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