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理想主义者”的自白
2021-07-14 10:52:47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董甜
 

  青年,我喜欢这个称呼,比之少年它多了一份社会经历带来的成熟稳重,比之中年还存着几分大不了重头再来的不羁冲劲。各国各地对青年的年龄划分不尽相同,按照院里近期成立的青工委成员年龄构成,此刻我姑且将青年的界限狭义地从80后拉通到00年以前。

  80后和90后曾被称为“垮掉的一代”“失望的一代”,唱衰者说我们安于享乐,缺乏理想信念;说我们受文化侵蚀,崇洋媚外;说我们审丑颓废,没有担当……

  是这样吗?疫情期间,在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有1.2万多名是“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95后”甚至“00后”。5个平均年龄才29岁的中国年轻人,走在5G技术、光子芯片等世界科技的最前沿,正用他们的研究成果影响和改变着世界。还有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甚至00后在各行各业大显身手,开始挑大梁、担主角,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用行动证明,英雄不问出处,人才不分年代。奋斗才是对人生最生动的诠释和最深情的告白。人生出彩还是出局,关键取决于选择的付出。

  在哪里都可以有所作为,当初我好不容易刚考出来,为什么选择回到凉山?豪言壮语就在嘴边,但在得知消息到作出决定的短短两小时,我其实没有深想的空间,关于那里的人那里的事在我整个脑海中充斥、叫嚣。

  人都说五彩凉山,说的是它美丽的风景和古老的人文风俗。从那一步步走出来的凉山人,我记忆里的凉山有它的美丽也有它的苦难。

  凉山是绿色的:是邛海、彝海、安宁湖、马湖、泸沽湖荡漾的碧波;是成昆线上伴着朝霞出行落日而归的小慢车;是一代代护林员在人迹罕至的山间守护着的落叶松。

  凉山是金色的:是冬春作物收割后、大片裸露的山地;是缺乏技术,米不够,只能就着土豆吃的苞谷饭;是管理混乱的矿山,搏命的矿工用命换来的“第一桶金”。

  凉山是红色的:是早早定了娃娃亲辍学嫁人的彝族新娘的盛装裙裾;是随时随地或坐或躺的彝族同胞长期酗酒充血的眼睛;是红白喜事为了待客、争脸面、显露家族实力,来个贵客打一头牛的习俗下,牲畜的血汇流出的小溪;是前排不会汉语听不懂课的同学回答不上问题时耳朵和脖子的颜色。

  故乡是每个人心中的柔软。这份柔软可以是自己吐槽,却容不得别人说它不好;也可以是它还不够好,我要做些什么让它变得更好。

  驻村一年的时间里,平均每天步数1万以上,走访400多户管控家庭,建立更新涉毒信息库,组织完成2万人的全民大体检,新筛查出3名HIV感染者及时更新了管控台账,参与桃树种植产业,协助解决成昆复线征地纠纷,调解3户因解除低保而上访闹访家庭与村镇干部的矛盾,成功劝返3名适龄辍学外出务工学生,为贫困大学生家庭争取到了政策贷款筹集了4000元生活费,为贫困户落实2个公益性岗位,帮助销售板鹅、鹅蛋、茭白泡菜等农特产品……

  我本可以做得更多,但因为怀孕临近生产,组织通过轮岗把我换了回来。没有坚持到最后,我很遗憾。有人说,你半途而废,得到了什么?不,此行虽只达半途,我所图却未废。梯田里秧苗和茭白从代表希望的嫩绿变为收获的金黄,亲手定点挖窝种下的桃树粉红的花朵第二年就结出了诱人的果子,矫正对象通过技能培训重新上岗,回归社会……曾经的选择和所为,留下了实实在在的成果,那是我此行最大的收获,青春最亮的底色。

  “理想主义者”,不少人这样评价我。以前我狭义地将其理解为“想象不切实际,行事随心文艺”,最近看了一本书,其中被作者陈行甲被引为知己之言的评价,让我为自己的行为与方向找到了更切合的依据。他说:一个理想主义的人,目标不会那么具体,所以不会因为具体的目标实现了而懈怠,也不会因为目标没实现而气馁。这种人还是有目标的,他的目标其实只是自己的内心……


作者单位:四川遂宁市大英法院


责任编辑:韦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