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收案降幅的背后
——重庆法院多措并举加强诉源治理工作纪实
2022-08-23 08:33:27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刘洋 胡雅茹 李炏
 

  在重庆法院2022年上半年成绩单上,一组数据格外引人注目:今年1月至6月,重庆市三级法院新收案件45.7万件,同比下降13.6%;31家基层法院、4家中级法院新收案件同比下降10%以上。

  13.6%的案件降幅从哪里来?

  重庆法院全面落实最高人民法院一站式建设和诉源治理工作要求,将加强诉源治理作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举措,探索出一条适合重庆法院的诉源治理新路径。

  创新工作机制汇聚解纷合力

  “老板拖欠工资好几个月了,我们上有老下有小,连家都快养不起了,这可怎么办呀?”今年6月,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法院“老马工作室”涌进一群工友。

  他们是重庆某汽车销售服务公司的员工。因公司资金链断裂,56名员工被拖欠工资100余万元,多次协商未果,后又因超时无法申请仲裁,他们在走投无路之下,向九龙坡区法院提起诉讼。

  受理该案后,九龙坡区法院诉源治理团队考虑案件涉及人数众多、关乎民生及社会稳定,决定组织双方现场调解,并邀请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全国人大代表、“人民法院老马工作室”负责人马善祥参与。最终,经过承办法官和马善祥用情用法的联合调解,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公司于7月31日前付清所欠员工工资。至此,这起涉群体性劳动争议纠纷妥善化解,在场员工纷纷为法官和马善祥的高效调解点赞。

  这样的“人民法院老马工作室”,已覆盖重庆市三级法院。

  截至今年6月,已有2233个调解组织、8470名调解员入驻工作室。今年上半年,工作室累计通过在线调解平台自行受理或接受委托委派调解案件20.8万件,办结19万件,调解成功14.3万件,调解成功率达75%。其中,诉前调解案件18.1万件,相当于全市法院一审民事案件收案总量的68.7%。

  为整合更多力量加入多元解纷工作,重庆法院全面设立“代表委员联络站”。截至今年6月,已有1010名代表、委员驻站,累计接待群众3491人次,调解案件、化解涉法涉诉信访1000余件。

  各中级、基层法院也结合辖区实际,推出诉源治理“拳头产品”: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积极构建“示范判决+专业调解+司法确认”机制,联动重庆证监局、重庆市证券期货业协会、中证资本市场法律服务中心,组建诉前调解团队;巫溪县人民法院成立“廖子怀调解工作室”,推动纠纷化解工作向专业化、品牌化发展;万州区人民法院设立“李德芳调解工作室”,实现劳动争议等案件“诉前控增量”;云阳县人民法院立足乡村振兴,打造融合法治宣传、法律服务、矛盾化解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法治平台——“天平驿站”调解工作室……

  延伸司法服务融入综治格局

  “装修才发现新房屋顶竟然是倾斜的,高度差达到5厘米,我该怎么维护自身权益呀?”6月30日,家住重庆市沙坪坝区的李女士慕名来到位于渝北区龙塔街道的“天平工作室”求助。

  当天“坐班”的是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原民一庭庭长程启华。程启华一边安抚李女士情绪,一边拿出工作记事本,记录李女士遇到的烦心事。

  原来,2019年李女士购买了一套商品房,今年装修工人吊顶时才发现一间客卧的顶面呈倾斜状态,顶面最高处和最低处有5厘米的高度差,不符合国家房屋建筑标准。无奈之下,李女士只好要求停工,找开发商和承建商要说法。经过多次沟通,承建商表示愿意用“挂网+水泥+石膏板”的方式进行修复,不接受其他赔偿诉求。但李女士认为,该小区承建商还应该赔偿装修停工损失,以及居住体验打折带来的精神损失。

  “最佳方式还是双方积极协商解决!”程启华仔细了解情况后,给出了建议。他认为,框架结构的商品房不仅一家出现斜顶情况,首先应查明原因。“你们可向市建委的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申请鉴定。”程启华说,“同时也可以向消协投诉,还可以申请司法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如果对方不执行,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感谢程法官,我思路清晰了,晓得该怎么用法律保护自己权益了!”李女士感激地说。

  “天平工作室”由重庆一中院主动与所在龙塔街道开展合作,选派4名经验丰富的退休法官进驻成立,旨在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切实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工作室成立以来,街道辖区矛盾纠纷逐年下降,基本实现了矛盾不出社区、纠纷就地化解的目标。

  化干戈于诉外,止纷争于庭内。在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过程中,重庆法院主动作为,积极融入诉源治理工作新格局:建立“一庭两所”矛盾纠纷联动化解机制和“一街镇一法官”工作机制,整合基层法治资源,厚植司法根基;对接党委政府综治中心、社区网格、社会管理平台、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大力推动加强诉源治理24条具体措施落地见效以及基层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积极配合司法行政机关开展“无讼村(社区)”创建工作,依托法院大数据平台为创建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指标引领;主动加强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商会、群团组织的工作衔接,支持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构建非诉方式挺前、诉讼托底的纠纷化解模式。

  强化科技赋能提供司法便利

  “大牛正在为您起草法律咨询意见书。”7月12日上午,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法院运用“智慧调解系统”成功调解一起交通事故引发的赔偿纠纷。

  调解过程中,调解员借助“智慧调解系统”的法律咨询功能,将案情数据快速提交至智慧云平台。仅用时5秒,语音遥控交互屏即显示出法律咨询意见书,将案件情况、争议焦点以及所依据的法律法条非常清楚地呈现出来,获得双方当事人认可,推动双方当场达成调解协议。

  “智慧调解系统自带的语音转录功能,将各方发言即时转化为笔录文本,公示在各调解席显示屏和面向旁听席的悬挂式大屏幕上,其对普通话和重庆方言的识别准确率高达90%左右,书记员仅需校对并作少许修改即可,为整个调解工作节省了大量时间,明显提高了调解成功率,让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巴南区法院立案庭员额法官吴继超介绍道。

  科技赋能诉源治理,这样的场景在重庆法院处处可见。

  今年1月6日,重庆法院首批3.0版20辆“车载便民法庭”向20家基层法院交付,打通了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如今,“车载便民法庭”每日奔赴城镇、社区、田间地头,将矛盾纠纷解决在群众家门口,把法治宣传送到群众身边。

  今年4月1日,重庆法院正式投入使用的“云上共享法庭”,在法院与街镇、村社、律所之间建设纵横联结、内外互通的网上法庭,为当事人和律师就近在线参与诉讼提供便利,为群众就地在线见证庭审、参与调解提供平台。

  ……

  未来,重庆法院将准确把握司法审判在诉源治理中的职能定位,健全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纵深推进落实强基导向“六项工作”,完善诉源治理法治保障新体系和工作保障新机制,在深化诉源治理和助力社会治理创新上迈出新步伐,作出新贡献。


责任编辑:罗一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