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拳之心为人民 忠诚担当铸法魂
——李庆军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走进西南政法大学侧记
2019-10-15 15:05:59
 

    中国法院网讯 (雷蕾)   深秋时节的重庆细雨霏霏,几分凉意诉说着淡淡忧伤。

  10月15日,全国模范法官李庆军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西南政法大学举行。在这所见证着他的法治梦想扬帆远航的校园中,报告团成员深情回顾了李庆军同志的生前事迹,生动阐释了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择一业、终一生,李庆军倾尽毕生精力将人民法官的初心和使命诠释到了极致,他对法官职业的执着坚守,对法治事业的笃定追求赢得了现场每一位法律人的敬意。

  每一次掌声的响起、每一次泪水的挥洒,都是对于李庆军同志不朽精神的深刻铭记。

  用生命践行初心使命

  冒雨漫步在西政校园,报告团成员、李庆军的妻子马凤实百感交集,因为这是李庆军的母校,是他心心念念的地方,他多么希望能够再回母校走一走、看一看,“可是他走了,再也回不来了。我今天来也算是为他完成了这个愿望。”马凤实不禁潸然泪下。

  2018年9月28日,也就是这样一个秋天,人民的好法官李庆军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一生挚爱的审判事业。

  噩耗传来,报告团成员、河南日报记者周青莎第一时间奔赴李庆军同志的家中采访,却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他的卧室更像是医院的一间病房,成箱的透析液几乎堆满一面墙,口服药多的拿盆子装。”她回忆道。

  而这里,就是李庆军每天做透析的地方。

  2014年,李庆军被确诊为尿毒症。为了不影响工作、保证更多时间办案,他放弃了血液透析,选择了效果较差、却能在家中进行的腹膜透析。

  四年来,李庆军每天早上6点起床,一天定时做四次透析,从不因此影响工作进程。“有时夜里腿疼得厉害,他就整宿睡不好觉。”马凤实心疼他,劝他晚点去上班,他却说:“不行,今天约了好几个当事人,有的是从外地赶来的。”

  就这样,凭借着坚定信念和顽强毅力,在生命的最后8个月,李庆军所带领的审判团队结案360件,占全庭结案总数的三分之一,仅他个人就结案121件,是全庭办案最多的法官。“这个工作量,对于一般人来说都很难完成,更何况是一个身患尿毒症、一天做四次透析的重病人。”站在演讲台上,报告团成员、河南高院民一庭副庭长高光哽咽了。

  “李庆军同志胸有大爱,遵循大道。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牢记对党和人民许下的铮铮誓言,用生命践行了人民法官的初心使命。他的先进事迹在平凡中显伟大,于点滴中见精神,为全体法院干警树立了标杆。” 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付子堂被李庆军的先进事迹所感动,他号召全校师生向李庆军同志学习,将这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情怀与品质一代代延续下去。

  “李庆军同志毕业后一直无私奉献,低调务实,为人民司法事业呕心沥血,在平凡的岗位作出了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母校的成绩,充分体现了‘心系天下,自强不息,和衷共济,严谨求实’的西政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西政人学习。”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周文茂难掩激动。

  重庆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淳聆听了李庆军的先进事迹后深受触动,“李庆军同志坚定的信念、崇高的品格,让他在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道路上无怨无悔;李庆军同志对法律的信仰和审判事业的热爱,让他在患病期间,依然是全庭办案最多的法官。他用有限的生命书写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的无限忠诚,诠释了人民法官的初心和使命。”

  为人民把稳正义之舵

  李庆军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人民对公平正义的期盼作为努力方向。

  “咱除了会办案没别的本事,办好一个案件社会上就少一个纠纷,我这辈子啊,值了!”

  西南政法大学民事诉讼法学教研室党支部书记李昌超对李庆军常挂在嘴边的这句话印象深刻,“这是李庆军法官对于自身作为一名平凡法官的认知,这也是多么不平凡的宣言。他无愧于国家、无愧于法律,有底气说出这个‘值了’。”

  面对来法院打官司的群众,李庆军态度和蔼、耐心倾听,“越是扛着麻袋,拎着大包小包行李来开庭的当事人,越要对他们倾注更多的心血和注意力,哪怕标的额再小,对普通家庭来说都是天大的事情,案件结果将直接影响他们对司法公正的信心。”

  正是出于对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不懈追求,李庆军近三年来主审217起案件,无一错案和上访缠诉。

  在李庆军逝世后,马凤实从他的办公室发现了其生前留下的19本日记,除了少量生活片段,日记中大部分都记录着工作,这一写就是11年。

  在日记中,周青莎发现有几页字迹很潦草,而那段时间正是李庆军病情加重的时候,即便如此,他还是在日记中琢磨着怎么办好案件。“我静静地,从字里行间,感受着他的疼痛和坚强、他的渴望和牵挂。”周青莎的声音颤抖了。

  “有人说,李庆军同志就是新时代的愚公,明知道有办不完的案件,却还在一刻不停地办案。作为同事,我们深深理解他,当了20多年法官,对这份职业的热爱,早已融入了血液、融入了灵魂,工作就是他精神的寄托,是他医治病痛的良药。”高光说。

  报告会现场,无数人湿了眼眶,他们都被李庆军坚守初心、为民司法的公仆情怀感动着、激励着。

  “作为法学研究、法学教育的一线教师,我们应向李庆军法官这样的精神学习,在我们的教学科研中,孜孜不倦、勤勉上进,始终把国家、集体的利益放在心上,不断推进自我革命,无愧于‘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个称号,为国家培育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而不懈奋斗。”李昌超表示。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彭昕怡在李庆军的身上再次读懂了担当和责任。“责任需要能力支撑,但更需要使命的托举,而信念就是强烈的使命感。只要肩上扛起了责任,就可以抵御常人难以承受的困难和压力,他的精神值得我们用毕生去探索、去学习!”

  参加完报告会后,重庆大学法律硕士宗家谱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李庆军法官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毕生热爱的法律事业,让我看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追求与信仰,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法律人应有的操守与风骨。斯人远逝,丰碑犹存,我辈任重而道远!” 

  “李庆军法官用他羸弱的身体扛起了正义的天平。这样的事迹,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去牢记、去学习、去砥砺!”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邓钦文表达了对于李庆军的崇敬与缅怀。

  用公正书写不灭信仰

  在审判岗位上,李庆军亲身践行并护卫着法律的正义与权威。办案时,他对每起案件都一丝不苟,每份裁判文书至少校对3遍以上。学习时,他刻苦钻研,可以为了一件专业性较强的证券交易纠纷案件连续泡在图书馆好几天。高光至今还记得李庆军曾对他说的话:“每当写判决书时,总感到败诉方当事人在看着我,所以一定要把道理讲清楚,让当事人输得明白。”

  在同事眼里,李庆军还是一位淡泊名利的“三不法官”——不向领导要待遇,不给同事朋友找麻烦,不向当事人伸手要好处。高光说,“我觉得还应当加上一个‘不’——不讲情面。”

  有一年,李庆军好友的家人与他人产生纠纷诉至法院,好友想让李庆军给下级法院打个招呼,却被他直截了当地拒绝:“情谊归情谊,案件归案件,法律问题我可以帮你分析,案件我绝不能干涉。” 

  李庆军的公正,在律师中也是有口皆碑的。

  他曾在日记中写道,法官和律师是法律职业共同体,办理案件时虽然站的角度不同,但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维护法律尊严、实现公平正义,所以理应互相尊重。

  在报告团成员、大成(郑州)律师事务所律师李亮伟看来,李庆军对律师热心尊重,对工作一丝不苟,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办案,总是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是一位认真负责、公道正派的好法官。李庆军同志去世后,律师界还自发组织了关于他的追思会。

  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重点实验室党支部书记、教师倪春乐认为,这体现了李庆军作为一名法律人的本色,“在李庆军同志25年的法官生涯里,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高贵人格树立起了一座中国法律人的正义丰碑。真正做到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切实做到公正司法、司法为民。法院系统对他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证明了这一点,律师行业对他的尊敬和致敬证明了这一点,当事人对他的追思和怀念更证明了这一点。”

  重庆大学法学院理论法学系教师苗文龙早就从媒体上听说了李庆军的先进事迹,“李法官不仅是对法律精神难能可贵的坚守,更是我们从事法律教育职业者的标杆。作为法律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向李法官学习。不仅要教会学生专业的法律知识,精湛的法律技能,更要教导学生有高尚的职业伦理与政治操守,要做到对法律的忠诚,更要做到对人民的忠诚。”

  “向永远怀揣初心的法律人李庆军同志致敬!”现场响起了经久不衰的掌声。

 

 

 
责任编辑:侯裕盛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