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热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满足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新要求和新期盼”(三)
2023-03-08 07:39:40 | 来源:人民法院报
 

全国政协委员 巩富文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通篇贯穿政治性和人民性,总结成就秉持求是精神,破解问题突出改革创新,顺应期盼彰显民生情怀,部署任务体现系统思维,是主题鲜明、务实高效、开拓创新的好报告。近年来,人民法院牢牢站稳人民立场,紧盯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加强教育医疗、育儿养老、住房就业等司法保障,加强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权益保护,加强个人信息司法保护,以司法之力全方位守护百姓平安,让人民切实拥有更多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记者 白龙飞 整理)


全国政协委员 迟日大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求真务实、业绩显著、亮点纷呈。一是人民法院坚持践行司法为民理念,加强对未成年人、农民工、新业态从业者等特殊群体合法权益保护,以高质量司法服务高质量发展。二是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能开展工作,在刑事审判、民事审判、行政审判等方面取得不错成绩。三是人民法院积极创新司法理念,加强智慧法院建设,规范司法权力高效运行。希望人民法院持续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满足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新要求和新期盼。(记者 乔文心 整理)


全国政协委员 谷树忠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提到,人民法院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加强环境资源审判,促进绿色发展。依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也是确保生态文明建设行稳致远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这为生态环境保护指明了方向,也为人民法院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近年来,人民法院加大环境资源生态领域案件审判力度,环境资源审判能力与水平得到极大提升。(记者 罗书臻 整理)


全国政协委员 黄绵松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求真务实,大会现场多次响起热烈掌声。人民法院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成绩亮眼,中国特色环境资源审判组织体系基本建成。生态环境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社会参与监督统筹兼顾,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打下了坚实的法治基础。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须赔偿、违法要追究的原则已得到生态文明法治实践的印证。生态环境执法、司法已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与生态文明建设同频共振,成为守护绿水青山和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法治防线。(记者 罗书臻 整理)


全国政协委员 魏源送

  我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了解到,人民法院高度重视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成立专门的环境资源审判庭,严厉惩处涉生态环境违法犯罪和侵权行为,取得显著成绩。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我国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我认为,依法治污是深入推进污染防治的途径之一,法治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是让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人受益,让破坏生态环境的人受罚,其作用将日益凸显。希望人民法院完善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记者 罗书臻 整理)


全国政协委员 李玉春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主题鲜明、内容翔实,亮点突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不断推动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取得新成效。希望人民法院着力服务“三农”工作,进一步发挥基层人民法庭靠近乡村、贴近农民的优势,及时化解乡村矛盾纠纷,支持特色产业发展,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记者 白龙飞 郭彩侠 整理)

责任编辑: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