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服务广东高质量发展,用法治方式保护创新,用司法裁判推进创新,广东法院——
让湾区创新之花竞相绽放
2023-04-25 08:41:57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吁青
 

  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6年全国第一。

  最新数据显示,广东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超6.9万家,研发经费支出约4200亿元、研发人员超130万人,截至2022年底发明专利有效量53.9万件、累计发明专利授权64.7万件、累计PCT国际专利申请25.8万件,均居全国首位。

  广东科创能力领跑全国的背后,离不开司法的保驾护航。近年来,广东法院着眼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3年来,共审结知识产权案件45.4万件,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创新环境,让创新之花在南粤大地竞相绽放。

  高新民企何以安心创新

  “我们这项大数据追踪引擎技术,凝聚了工程师多年的心血!”近日,面对记者的采访,深圳市智搜信息技术公司(以下简称智搜公司)经理曾庆琴打开了话匣子,“那可是投入上千万元研发多年的成果,对方仅用几个月就抄完了。”

  智搜公司是一家研发智能语义技术的国家高新技术民营企业,拥有专利40余项,同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共建了深圳市智能语义挖掘技术工程实验室。该公司研发了一款AI写作机器人,能实现智能跟踪、个性化推荐、智能摘要功能。

  智搜公司发现,深圳某网络技术公司(以下简称网络技术公司)聘用自家老员工,其写作机器人采用雷同算法,还向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申请创业资助,遂以非法使用商业秘密为由告到法院。

  网络技术公司则认为,自己采用的算法是公开模型,不涉及商业秘密范畴。

  “算法是智力活动的结晶,其构思不像一般侵权产品有具体化的实物,技术查明事实难度较大。”承办该案的深圳知识产权法庭法官兰诗文告诉记者。

  技术事实,是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争议的焦点。如何准确、高效查明复杂、专业的技术问题,是知产案件审判的关键,也是法官面临的一大挑战。

  为此,法院让双方当事人提交了专家意见,同时由技术调查官进行交叉质询。

  “算法选择和权重排序是通过大数据的收集、处理和测试后的技术成果,且不为公众知悉,具有商业价值,应该作为商业秘密予以保护。”合议庭经讨论形成一致意见。

  去年3月,法院判决网络技术公司侵权。这个国内首起将算法作为商业秘密进行保护的案例判决后,双方都息诉服判,网络技术公司主动下架了侵权产品。

  如何立足产业布局和资源禀赋,强化移动通信、芯片制造、基因工程、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新材料等关键核心技术和原始创新成果保护?今年2月,一场主题为“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护航广东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广州召开,国内知识产权法学界知名专家学者吴汉东、时建中,华为、中兴、腾讯、迈瑞生物、华大基因及广州实验室等企业和科研机构,一起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献计献策。

  “广东知识产权审判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特别是深化机制探索、推进规则创新方面,走出一条知产司法护航高质量发展的‘广东路径’。”吴汉东教授在座谈会上如是说。

  为破解技术查明难题,广东法院率先制定技术调查工作指引,成立了全国首个技术调查实验室。去年,“完善技术事实查明机制”入选国务院首批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典型案例。

  严格的司法保护、一流的营商环境,为创新驱动培植了最好的“土壤”。华为、腾讯、比亚迪、大疆、海王、研祥等高科技企业令人侧目。

  “一个国家或地区创新指数,30%源于技术发明,30%源于技术市场化,40%则源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广东区域创新能力领跑全国,离不开司法的保障。”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工商联主席陈志列表示。

  类案纠纷何以一揽子化解

  今年3月,广州互联网法院综合审判二庭庭长邓丹云查看新收案件时,发现有200多起都是诉广州某网络科技公司(以下简称网络科技公司)著作权侵权的案件,且都是同一个律师事务所代理。

  有着20年法官生涯的邓丹云敏锐地感觉到,这应该是一批系列案,如果能一揽子化解,才能真正做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为此,她向院领导主动请缨,申请这批案件由自己集中审理。

  原来,这批案件共有1400多件,因网络科技公司使用了一些未经授权的图文,有25名知名网络博主发起诉讼。

  邓丹云发现,这类案件事实清楚、诉求单一,如果进入诉讼程序不仅耗时,还可能要强制执行,调解是最好的方式。

  为此,邓丹云决定请律师事务所牵头,组织所有网络博主和网络科技公司通过在线纠纷多元化解平台调解。

  “公司要依法经营,遵守著作权相关法律法规……”面对邓丹云的耐心释法,网络科技公司负责人赵某表示一定及时进行合规整改。

  同时,邓丹云也与律师代表陈某隔空对话:“这么多类案最好一揽子调解,速度快、效果好,博主也能快速拿到赔偿……”

  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合计赔偿40万元,1400余件纠纷“一揽子”化解。

  这是广州互联网法院类案化解知识产权纠纷的生动写照。

  早在2020年6月,广州互联网法院就在大型互联网平台开设“枫桥E站”网上解纷站点,推动解纷力量向纠纷源头延伸,实现平台自治与司法治理互动衔接,共调解知产纠纷超5万件。

  通过非诉方式源头化解,律师调解、行业调解、人民调解和诉讼调解同向发力,近半数知识产权纠纷案结事了。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建立关联案件“示范判决+先行调解”机制,实现知识产权案件诉前调解率达70.3%,诉中又有一半案件以调解结案。

  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建立“跨区域知识产权远程诉讼平台”,提供立案咨询、远程调解、线上答疑等服务,该创新举措写入《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被全国推广。

  能动司法何以助力联合保护

  纤尘不染的智能化数控车间,只见“机械手臂”正在生产线上“忙活”,旋转、按压,短短几分钟,一件摩托车后平叉完成。这是近日记者在广东大冶摩托车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冶公司)车间看到的一幕。

  江门被誉为中国摩托车进出口基地,大冶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民营企业,每年技术研发投入超亿元、研发队伍超300人,拥有各项专利超400项,产品热销欧洲、北美等60多个国家。

  去年8月,江门海关发现,某摩托车公司15个货柜商标与大冶公司商标相似涉嫌侵权,大冶公司随即申请查扣。

  大冶公司发现该公司存放码头的24个货柜涉嫌盗用商标,由于还未报关,大冶公司遂向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同时,大冶公司告到法院,要求对方立即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

  这类案件通常是等行政部门有调查结果才下判,不然可能会引发司法与行政保护的冲突。可等到有调查结果再裁决,至少得半年,还可能会上诉。

  8月份是生产旺季,双方企业都表示想尽快处理好纠纷,全心投入生产。

  “完全按流程走就是机械办案,市场不等人,最后受损的还是企业。”江门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长唐砚的观点得到合议庭法官一致赞同。

  让企业快速走出诉累,最好的方式是调解。但此次调解需协调多方,比起判决可能要多花几倍时间和精力。

  “只要能为企业化解纠纷,花再多时间也值得。”唐砚认为。

  根据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与公安、检察、市场监管、海关等部门2021年《关于强化广东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备忘录》建立的信息共享、案件协办、诉调对接等机制,唐砚立即与海关和市场监督管理局联系,先后召开4次联席会议,共同对案件事实认定、法律适用、财产保全等进行讨论。

  经反复磋商协调,最终达成调解协议:摩托车公司向大冶公司赔偿400万元,并销毁侵权标识,大冶公司不再申请海关和市场监督管理局作出其他处罚。

  “法院做了那么多工作,不到3个月就解决了纠纷,还为我们合规经营支了招。”该摩托车公司陈经理这样说道。

  案件调解不久,双方公司都向法院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跨部门协同、执法司法联动,能动司法让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更严密。

责任编辑: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