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话贤孝精髓 巧化矛盾纷争
2024-02-23 10:23:22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孙世栋
 

图片1.png

  甘肃省永昌县于西汉时期建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间文化艺术更是源远流长。“贤孝”,作为当地传统文化品牌,以其独具魅力的历史影响力和价值引导力,在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层面悄然发挥着作用。“贤孝”原本叫唱曲儿,在文化贫瘠的年代,多是艺人用三弦、二胡伴奏,以说唱形式传唱于城乡之间,吟颂建功立业、助人为乐、尊亲睦邻、贤良孝顺等道德价值,既丰富了当时群众精神生活,又以浅显易懂的故事妥解邻里纠纷。后随时代发展,人们多借其蕴含价值精髓教育规劝后人言行。

  “晨起,喝一碗鸡蛋滚水(荷包蛋泡馍),端一搪瓷杯老茯茶,走上‘闲话摊’,品一段‘贤孝’”是上世纪永昌群众祥和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现在茶余饭后人们怀念过往时光的缩略剪影。古为今用,甘肃省永昌县人民法院在推进诉源治理过程中,抓住群众精神需求,依托传统,创新使用“茶话贤孝”方式,沁润民心,顺解民意,凝聚多元调解和传统文化教育合力,让更多纠纷止步诉前。

  茶话贤孝调度情绪的雨天

  情绪打“结”了,怎么办?“不好烧的灶好冒烟,不听劝的人好发癫。”人的情感中有一个微妙的平衡支点,一旦越过这个支点就会走进情绪的世界,形成不可预判的严重冲突。法律审判只是从法律关系入手,依据法律条文和证据效力来解决问题,无法从当事人内心深处根除矛盾,而一杯老茯茶却唤起了载满岁月的乡情,唤起了苦难和欢乐共存的回忆,唤起了当事人双方情感的共鸣,一段贤孝故事更尽减缓情绪功效。调解员和双方当事人饮茶话家常,笑谈过往事,待双方冷静下来,心情平复了,调解员进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秉公释法,退去乌云,天朗气清,双方握手言和,欢颜而去。

  茶话贤孝调品苦涩的芳香

  “惜花花结果,爱柳柳成荫。”爱情走到深处,才有了婚姻、有了夫妻,进而有了房子、有了车子、有了孩子、有了日子。一杯老茯茶品的是苦中有乐,一段贤孝事道的是苦尽甘来。婚姻家庭类纠纷极易引发暴力冲突,甚至会造成恶性治安事件和刑事案件。今年以来,永昌县人民法院针对此类纠纷特点,积极发挥诉调对接优势,129个诉源治理“法官联系点”联系法官走乡入户,对潜在风险进行有力排查根除,对矛盾突出案件,认真践行诉前“稳调”模式,加强法院内外联动,抓住当事人起家患难历程和情感,敬一杯老茯茶,拉近夫妻、亲人情感,感悟夫妻举案齐眉,感悟父母含辛茹苦,全力缝合家庭亲情伤口裂痕,将苦涩的情感嚼成甘甜的蔗汁。

  茶话贤孝调倡文明的风尚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给永昌县人民法院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中,找准基层治理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点,汲取传统文化养分,持续走深诉源治理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明确了发展方向。一杯暖茶,一份情怀,茶情交融引导群众规范诉求表达,依法理性处理纷争,进而让群众诉讼所趋价值追求、情感态度顺应依法治国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远立意,助推基层社会善治。

  “一善足以消百恶”,贤孝弘扬“善”礼,永昌法院干警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借古论今,阐述民事活动中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序良俗、诚实信用原则的重要意义,以田间地头、乡间院落、社区、村委会和普通百姓人家为调解室,释法说理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将法律精神和诚信文明的道德风尚播撒在群众身边,使基层群众自觉践行社会公序良俗原则,使孝老爱亲、勤俭节约、诚实守信等文明风尚愈加浓厚。

  “儒家以茶施礼,道家以茶施药,佛家以茶施禅。”茶为国饮,品的就是茶道,品的就是德行。一杯老茯茶交融着河西人的历史和情感,一本“贤孝”册蕴含着育人处世哲理,讲求诚信、尊崇仁义、尚睦友和、追求公平,祖祖辈辈,茶语贤孝已渗入当地人的生活,涵育群众精神世界,影响人的行为实践和价值追求。锲而不舍,上下求索,永昌县人民法院将紧盯群众司法需求,采取切实有效的司法为民举措,坚持能动司法,走深诉源治理,走深实质解纷,走深法治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然路径,使辖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责任编辑:罗一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