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翁牛特旗:多年土地纠纷解 不误农时促春耕
2024-05-14 14:52:58 | 来源:翁牛特旗人民法院公众号 | 作者:苏雅拉其其格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人民法院圆满执结了一起亲姐弟间的土地纠纷案件,执行法官用真诚的执行唤醒了当事人内心的亲情,把法律揉进心中,让姐弟俩冰释前嫌、重归于好,实现了案结事了、不误农耕。

1.jpg  斯某与孟某返还原物纠纷一案,经该院审理后判决,孟某返还其占用的斯某4.51亩土地,支付违约金6000余元,并排除妨害,允许斯某正常耕种涉案土地。

  执行法官那日苏经过前期的调查了解到,斯某与孟某本是血浓于水的亲姐弟,却因耕地纠纷,关系恶化到对簿公堂。斯某和孟某的矛盾源于十几年前,他们对家里划分耕地的决定产生了分歧,而这种分歧逐渐演变成怨意,弟弟孟某不仅侵害斯某的土地经营管理权,还在土地上拉起了围栏,阻止斯某通行。而孟某的这一行为,无疑严重损害了斯某的合法权益。

  这起案件看似简单,实际上却牵涉到多年的家庭恩怨,加上土地问题在农村地区一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这也使得这起案件的妥善处理变得格外棘手。这十几年里姐弟俩从家中吵到村组,从村组吵到法庭,再从法庭吵到田间地头,激烈的争执使得原本就不和谐的亲情关系愈发脆弱,极易破裂。

  那日苏法官深知,这个案件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土地纠纷,更是关系到家庭和睦、亲情关系的社会问题。赶上春耕时节,如果案件执行不彻底,争吵将从田间地头吵回法院。所以他决定全力以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办好这起“姐弟俩·执行案”。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斯某立马在电话中与那日苏法官说:“与弟弟的积怨已经许久,现在不求两人能和好如初,只想今年能种上自己的耕地,虽然法院已经判下来,他还是不还给我土地,前几天去耕地,他还阻碍我,法官这眼看着就要开始春耕了,您想想办法呀……”

  接到电话后,那日苏马上想到当事人双方是亲姐弟,虽然是有些积怨,但是总归血浓于水,世间亲情最难割舍,只要双方互相让步、谅解,执行的温度定能化解“老矛盾”。于是便立即带着执行团队前往涉案土地所在地,实地走访了解土地所在位置、量亩数、争议土地和土地边界等情况,绘制详细的“地图”,随后又到老村长家中,详细了解当年的案件经过及耕地纠纷产生的症结所在。

  随着时间的流逝,两地边界已经模糊,孟某依旧认为法院判决的4余亩系自己所有,绝不退让,不予返还耕地,不予拆除围栏。为平息这场纠纷,执行法官将村委干部与老村长聚集到一起,听取双方意见,“面对面”调解。调解过程中,那日苏从相关法律法规中关于土地的规定,引导双方换位思考,相互理解,从家和万事兴的道理,化解多年的积怨,注重亲情、友好相处,促使双方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达成一致意见。

  双方打开心结后,那日苏带领双方到涉案土地,按法院判决重新测量土地,双方签字确认,将侵占的土地返还斯某,拆除围栏以便通行。经过不懈努力,这起复杂的土地纠纷终于得到了公平、公正的执行。这一起执行案件不仅让斯某得到了应有的权益,更重要的是,最大程度上帮助当事人弥合亲情、消除矛盾,维系和睦安定的家庭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责任编辑:常跃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