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朱同玉:用好专门法院专业力量,打造垂类模型应用
2024-05-15 08:43:26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张巧雨
 

图为全国政协委员朱同玉参加座谈并发言。 周 婧 摄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人民法院从过去的信息化到现在的数字化,不断发展进步,为更好实现‘公正与效率’,推进数字法院建设非常重要。”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长邓修明一行结合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到上海法院调研并座谈,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朱同玉受邀参加座谈时说。

  朱同玉表示,通过数字法院建设,上海法院实现了案件信息的全面、准确、快速采集和处理,为法官审理案件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使得法院工作更加公开透明,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近年来,上海法院积极推进智能审判、电子诉讼、在线调解等一系列数字化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司法效率。例如,通过建立电子诉讼平台,当事人可以在线提交诉状、证据材料等,实现了诉讼过程的便捷化。此外,上海法院还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案件进行智能分析,为法官提供了更精准的裁判建议。再者,上海法院数字化建设助力了司法便民。通过数字化手段,上海法院实现了诉讼服务的线上化、一体化,为当事人提供了便捷的诉讼途径,同时积极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司法服务,让人民群众在司法过程中感受到了更多的便利和温暖。

  “数字法院建设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何进一步优化数字化应用,如何保障数据安全,如何加强跨部门、跨区域的协同合作,形成数字化建设的合力,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未来工作中继续努力、探索和解决。”朱同玉表示,上海法院要充分借助高校的算力资源助力数字法院建设,同时,充分发挥金融法院、知识产权法院和海事法院等专门法院的专业知识和积累,深化研究,打造垂类模型的应用,为全国法院数字化建设作出贡献。

责任编辑:黄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