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活在人民心里的法官
——记广西百色市右江区法院法官梁光武
2010-04-01 15:11:36 | 来源:中国法院网广西频道 | 作者:郑汉北 梁海燕
  2010年1月15日,百色市右江区龙川镇。阴云低垂,寒风呜咽。山道上、沟梁里,村路上、小巷中,瑶族的、壮族的、汉族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人们或拎着一挂肉,或提着一只鸡,或肩着几只粽子,毫无例外的都拿着一把香,从四面八方来到龙川镇街上一间普通的民房里,向着摆放在堂屋的一尊棺材,恭恭敬敬地燃上一炷香,恭恭敬敬地三跪九叩,这是他们最隆重、最庄严、最虔诚、最崇敬的礼仪。棺木上方挂着一帧遗像,一个中年人面容憨厚仁慈,目光坦诚稳重,一如生前亲切地看着他20多年来忧戚与共、甘苦与同的乡亲们。他,就是广西百色市右江区人民法院龙川法庭的法官梁光武。

  梁光武生于1954年,瑶族,中共党员,自1988年调入右江区龙川法庭工作直至去世。一名普通的法官,缘何能得到群众如此广泛深情的爱戴呢?

  “群众需要我,我得回去”

  家住龙川镇世加村坡随屯的村民韦保光赶到梁光武去世哀悼现场搬桌椅、劈柴火忙个不停,别人叫他休息,他随口答道:“没事,累不着。”话音未落,他怔住了,泪水顺着他的脸颊无声地流下来:这是梁光武法官常说的一句话啊。虽然已经是10年前的事情,但他一辈子也不会忘记。1999年4月2日,韦保光在送肥料下田途中,看见何玉福和其他人在他的甘蔗地里吃甘蔗,很恼火,就捡起石头泥块砸去,恰好击中何玉福的头部导致重伤。韦保光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并且赔偿7770元。韦保光认为自己已经受够牢狱之灾受到了惩罚,直到刑满释放也没有履行赔偿义务。何玉福申请执行后,梁光武就不断地上门找他聊家常,一碗水,一包烟,苦口婆心,摆事实,讲道理,韦保光不为所动。梁光武一有时间就去地里帮他干活,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韦保光实在过意不去,要赶他走。梁光武总是说:“没事,累不着。”他说:“我要给你打工,直到你认为工钱值7770元,拿去赔偿何玉福,我才会走。”天底下哪里有这样的法官啊!韦保光感动得无地自容,主动拿钱去赔给何玉福。

  龙川法庭距离百色市区有60多公里,法庭设立在集市旁,梁光武的家与法庭相邻,20多年来,梁光武总是以庭为家,呆在接待室的时间比在家的时间还多,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花在解决村民纠纷上。少数民族发生矛盾纠纷,都是利用赶集的机会到法庭要求解决,20多年来梁光武不管是不是工作日都坚持圩日坐班、接待群众来访和诉讼。乡亲们一向没有时间观念,不知道上班下班,也管节假日双休日,来了就找梁法官,为了让群众找得到他,长期以来他几乎从不外出休假,也极少进城。他总是不厌其烦地面对登门的群众,常常丢下碗筷就出去办事,回来以后继续吃饭,往往没吃几口,又有群众找他办事,他仍然乐呵呵地应了人家,就放下碗筷跑出去。在家人的记忆中,梁光武一餐饭,总是要断断续续地分好多次才算吃完。他爱人说:“你这样到底累不累啊!”他说:“没事,累不着。”有人说,古代周公有三吐哺的美谈,梁法官何止三吐哺啊!

  其实累不累群众心里最清楚。20多年来,他足迹踏遍了龙川镇和周边的凌云县、河池市巴马县的壮乡瑶寨,为少数民族同胞排忧解难。以前道路交通不方便,没有交通工具的时候,他就步行下村,交通便利了,他就骑着自行车下村屯,后来为了提高效率,他换了摩托车,天天奔波在山路之间送达、调解,为群众解决了一起又一起纠纷。经他审理执行的案件有1100余件,其中大多数都是调解和解结案,深受壮、汉、瑶族同胞的喜爱,可以说辖区里的群众几乎没有不认识他的,即使没有见过他、接触过他,也都听说过他,只要提起他,他们都竖起大拇指,赞口不绝:“梁法官尼!”(壮话:梁法官好!)

  长年的奔波使他积劳成疾,梁光武患上了肝病。家人和庭领导多次催促他去医院好好治疗,但他就是放不下工作,心里还在想着手上的案子应该如何解决,稍微感觉好一些就往立案接待室跑。他说:“要到圩日了,群众需要我,我得回去。”或者说“周末了,我要回去开门,会有群众来找我的”。别人问他那么拼命干嘛?他总是笑笑说:“没有办法。”病情就这样日益加重。家人都劝他请假休息一两个月,甚至干脆申请退休算了。但他说:“那么多群众需要帮助,怎么办?”

  “我还欠梁法官一顿饭呢!”

  “梁法官总是为大伙着想的多,做得多,是个好人。没有想到就这样突然走了。”卧病在床的李保兴老人一边流眼泪一边诉说着他对梁光武同志的怀念。

  梁光武同志生前办理的最后一件案件是调解一起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执行案件,申请人李保兴是一位体弱多病的60岁瑶族老人。2007年元7日,李保兴老人驾驶两轮摩托车在龙川镇平乐村被黄福道驾驶的三轮摩托车撞倒,造成李保兴老人受伤,花去医疗费7000多元。案件判决后,黄福道没有履行赔偿义务,李保兴向法庭申请执行。被执行人黄福道是个脾气倔强的壮族男子,对执行申请持抵触情绪,如果该案处理不好,将会引起壮瑶两个屯村民的群体性纠纷。于是,梁光武多次去找他,和他亲切地聊家常,款款地从人情世故聊到法律道理,终于促使他要求和李保兴老人当面调解。第二天早上他们一起来到龙川法庭,梁光武左手牵着李保兴的手,右手拉着黄福道的胳膊,耐心亲切地地劝解,黄福道心里的冰块融化了,当场履行了给付义务。终于把拖了两年的案子执结了,梁光武松了一口气,早已变得铁青的脸色松弛下来,但肝部剧烈的疼痛这时袭上来,身子不由得晃了晃,几乎摔倒,李保兴和黄福道赶忙把他扶住。这时已是中午,李保兴强留他吃饭再走,他说:“我还要赶着去送达,就不吃了,下次有时间再来看望你”。梁光武去世后,李保兴老泪纵横:“我还欠梁法官一顿饭呢!我那天为什么不把他留下来啊!”

  2009年9月初的一天,家住集合村那楞屯的杨中明跑到法庭拍桌子踢板凳说要法院为他做主。当时梁光武病情已经深重,仍然忍着疼痛,和颜悦色地和他讲道理,缓和了他的情绪。原来,7年前因“南宁”的“宁”字是读作“宁”还是“丁”音发生争执,杨中明的小孩被杨中绿的小孩用菜刀砍伤,法院判决杨中绿赔偿医药费等1800元。但杨中绿夫妇去广东打工,一走了之没有履行赔偿,案子一放就是6年。梁光武向杨中明保证只要被申请人一回来,他一定尽快处理。那天得知杨中绿回到村里,梁光武凌晨4点起床,骑摩托车就往崎岖黑暗的山路上赶,天没亮就去拍杨中绿的家门,杨中绿做梦也没想到千里迢迢从广东回到阔别多年的家里,一个好觉没睡醒法官就来到身边,惊诧之后是感动,感动之后是愧疚,当场就拿钱出来履行了赔偿义务。杨中绿同样没有想到的是,梁光武婉言谢绝他吃早餐的恳请后,肝部剧痛难忍,大汗淋漓,浑身酸软,骑不动摩托车,只能推着走走停停,直到天黑才回到家里!

  “礼物是不能收的,要不老梁会发脾气”

  梁光武从不利用手中的审判权力谋取私利,哪怕是一点一滴,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绝不占公家一丝一毫便宜。2006年大年初一的早上,有一对夫妻闹离婚,一方当事人送来一只一斤半左右的鸡。当时梁光武不在家,他的妻子覃氏含说:“礼物是不能收的,要不老梁会发脾气。”当事人却说:“大年初一送出的礼物是不能要回去的。”不由分说地把鸡放进家里的鸡笼。梁光武回到家,知道了送鸡的事情,把妻子批评了一通。第二天他找来当事人,说:“我为你们办理案件是理所当然的,不要送礼物。”让把鸡拿回去。当事人不愿意,梁光武就抓起笼里自家那5斤多的大阉鸡递到当事人手中。当事人急忙说:“我送的鸡没有这么大,你实在不愿意收,我自己抓回去。”于是当事人只好乖乖地把送出的鸡抓出来,拿回家。

  梁光武的女儿梁芳读初中的时候,流行交笔友。梁芳看到父亲办公室里有很多信纸、信封和邮票。她就想问父亲要一些来写信。梁光武对她说:“不行,这是公家的东西,不能拿。你要用我去买。”于是他真的跑去商店帮女儿买了信纸和信封。立案接待室外面的菜市场有一位村民李某跑来向梁光武要一张笔录信纸。梁光武一口拒绝,说:“不行,你要用我回家拿给你,公家的纸不能拿。”于是他就跑回家给李某拿了信纸。一个雷雨交加的中午,女儿因为有急事要打电话,担心打手机危险,就提出到立案接待办公室里打个电话。梁光武说:“不能浪费公家的资源,拣重要的事情说,长话短说。”结果,梁芳打了还不到一分钟的市话,就被父亲催着挂断了。当时年纪小小的梁芳不明白为什么父亲会那么吝啬,连一张信纸、一分钟的公家电话都那么计较。长大后,她才体会到了父亲高贵的精神品质,才知道为什么梁光武在偏远法庭工作20多年,当组织上想把他调到市区上班,他说:“不用啊,我已经习惯在乡下的工作了,离不开这里的相亲啦。”领导每次组织上问他有什么困难,需要组织帮助解决什么问题,他也总是说:“没有,很好”。

  “只要是老梁办案,咱放心。”

  梁光武办案多是以调解方式结案,当事人信服,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非常好。因为群众都认为他为人好,真心为他们着想,都说:“只要是老梁办案,咱放心。”

  梁光武为人好,信守承诺,凡是答应过别人的事情,一定会准时做到。“答应过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梁光武经常这样教育孩子们。平时他为当事人送达起诉状,一定会在所规定的时间里送到。遇到群众来咨询案件或是寻找帮助,他答应了当事人哪一天会有答复,就一定会认真履行。他的严谨、实在和诚信,在家人和群众心中深深留下烙印。他不仅是个好法官,更是个好丈夫,好父亲,是整个家的精神支柱,当妻子儿女回忆起他过去工作、生活的点滴片断时,仍然感觉充满着前进的力量。梁光武的妻子是龙川镇计生站职工,工作长期繁忙艰巨,但他很体恤妻子,有空的时候就帮忙做家务,多为妻子分担家里的责任,照顾三个孩子的衣食住行。他经常教育孩子们要诚实做人,踏实做事,与人友善,与邻和睦。三个孩子在父亲的教育和影响下,从小到大,都勤俭节约,踏实上进,老实做人,在全镇群众当中有很好的口碑。

  梁光武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知道法律不仅仅是纸面上的文字,而是蕴含了丰富多彩的活生生的社会与人生。女儿梁芳说:“父亲是个一辈子都在学习的人。”梁光武每年都订阅很多报纸,一个月收集起来的报纸装得一个纸箱。他喜欢将报纸上的与审判工作有关的内容剪下来,分成论文、合同、婚姻、刑事、交通、财产损害赔偿、人身损害赔偿、土地、新闻、名誉权、房子、债务等类别,制成剪报,边看边研究边标注重点,写心得体会。20多年来,他习惯了每天晚上看书看到深夜,第二天却能准时上班。他说:“业务知识不更新不行,不学习不行。”他兴趣很广泛,还喜欢学习天文、地理、摄影、维修、木工等。他总是抱着学习的态度,不断地追求进步,同时要求自己的孩子要经常学习,教育他们说:“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更好的成人成事。”

  梁光武艰难曲折的人生,磨练出他积极向上、艰苦朴素的良好品质。6岁那年,他父母亲就去世了,留下他和曾祖父一起生活。十岁那年,曾祖父去世以后,他便成了孤儿,在乡亲们的帮助下才进了学堂,后来考进了百色农机学校。他经常教导三个孩子要珍惜所拥有的好生活,不虚荣,不攀比,要知道感恩,要勤奋学习,将来好回报社会与人民。

  “能帮一些就帮一些吧”

  梁光武把群众当成亲人,真心地去关心、帮助。立案接待室和他家都在集市附近。集市是梁光武每一天都走过的地方。平时路过买菜,他总习惯多给阿婆一点钱,一把菜5角或1元,他会给阿婆2元。有些阿婆的菜到了菜市场快散场的时候还卖不完,他会把阿婆没卖完的菜都买回来。他说:“阿婆年纪大了,在街上卖菜很辛苦,我们能帮一些就帮一些吧。”那么多年,菜市场的阿婆们都很喜欢他,有时候想送菜给他,都被他婉言拒绝。他总是笑呵呵地说:“不收钱不拿菜的。”

  他还经常照顾着镇里的几个孤寡老人。平禄村那赖屯有一名60多岁的孤寡老人,叫黄由兴,梁光武下村办案的时候经常专程买肉买菜去看望他,为他添置一些衣物,每年春节都要给他封红包,陪他出去走走,晒晒太阳,聊聊家常。

  镇里有一名叫阮汉的群众,劳教了几次回到家中。因为怕被人瞧不起,一直都很自卑。梁光武有空的时候,就到他家和他喝酒聊家常,到他的责任田和他一起干活,告诉他要勇敢面对过去的错误,抬起胸脯重新做人。在他的鼓励下,阮汉的性格渐渐开朗起来,爱说话,勤干活,过起了新的生活。在梁光武去世当天,他闻讯后立刻赶来帮忙,连续几天,忍着深深的悲痛,协助他的家人忙里忙外,没有一句怨言。

  平凡铸就伟大,朴实孕育光华。梁光武用他平凡朴实的一生,谱写了一首为司法为民的不朽诗篇。2009年7月,正在接待当事人的他忽感胸中一阵揪痛。他接待完当事人后赶到医院就诊,当得知自己患有严重的肝硬化时,他几乎被这一消息击倒,但他很快镇定下来,想到还有很多群众需要他,依然一头扎进纷繁的审判工作中。2010年1月14日,他在法庭调解李保兴和黄福道的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件,顺利促成双方当事人当场履行后,病魔再次向他发难,他倒下了。然而这次,他就匆匆离开了人世,离开了他挚爱的审判岗位和亲人,此时,他年仅55岁。

  镇里的群众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都为之震惊,立刻自发地来到法庭吊唁这位昔日与他们友好相处了几十年,为他们不知解决过多少大小问题的好邻居、好法官。梁光武去世时,他妻子和女儿不在身边,一些年长的群众主动忙着操办其后事,自发掏钱为他操办丧事,做了棺木、花圈等。龙川镇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么感人场面,集市的街道上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很多群众流着眼泪为他送行。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梁光武同志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责任编辑:张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