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教授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2021-09-15 14:21:43 | 来源:东方网 | 作者:丁慎毅
 

  “头发掉了就让它掉。”“失恋不害怕,还没开始哪来结束?”教师节期间,“网红”教授戴建业对网友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亦风趣作答。这也再次引发网友对“网红”教授的争议。越来越多高校教师走红网络,好事还是坏事?

  近些年来,高校教师走红网络已不是一个新鲜话题。从陈果到张雪峰等等,有的受到一时关注,有的受到长久关注。包括网综节目《奇葩说》中的有两位导师薛兆丰教授和刘擎教授。很多人看这个节目,很大程度上是冲两位教授来的。经济学家薛兆丰一直强调“改造世界,非经济学所长;但改造世界观,却是经济学的强项。”近年来,他以经济学理论解释社会现象,成为众多青年人的拥趸。《薛兆丰的经济学课》付费订阅用户超过29万,或为全球最大的经济学课堂,《少年经济学》更是受到中学生的欢迎。刘擎教授表示上这节目,是充当一个桥梁,有力地、准确地传达出一些作为哲学家会思考的,不特别晦涩但也不会简单化的观点。这和戴建业的说法是一样的意思。

  戴建业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这几年,除了在教室里讲解诗词,他把课堂开到了网上。“很多人质疑视频不足以达到深层次阅读,但视频确实能够吸引人。”在戴建业看来,正确的学习方式是从视频中了解诗词,再扎根原著,系统地读书。通过“从视频中来、到书里去”,学懂弄通传统文化,进而获得真正的文化自信。

  许纪霖先生将高校教授传播专业领域知识的过程称为“降维启蒙”。这个说法很形象,现代青少年对知识的热爱首先始于兴趣,而不是始于功利。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播知识过程中精准抓住青少年的兴趣点,寓教于乐,由浅入深,先让青少年爱上相关知识,再去深入探讨更深层析的东西。否则,一开始就是论文式的解说,是吸引不了人的。所以,其实这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因材施教,是符合科学规律的知识传播。可以说,这样的网红教授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至于有人担心的知识因此娱乐化碎片化,不能给青少年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是小看了网红教授们的智商。面对不特定观众的网络视频中该说什么、怎样说,面对学校教室的学生又该怎样说、说到什么程度,不必担心教授们把握不了分寸。就像听了薛兆丰和刘擎教授的观点,如果感兴趣,就会去读《薛兆丰的经济学课》和《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一样,也不必为青少年担心。至于教授们的一些偶然的口误,比如说错一个字,记错了历史时间等,完全可以抱着善意包容的态度来看待,不能一边把他们神化,一边又妖魔化。

  总之,对网红教授的讨论,要在科学的教育规律和正常的学术讨论轨道上展开,而不是脱离了这一轨道而乱上纲上线。


责任编辑: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