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东昌府区法院开展“暖企”活动纪实
2023-02-27 14:40:05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王希玉 肖亮
 

  营商环境既直接关系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又事关城市发展。去年以来,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人民法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开展“暖企”活动,聚焦“办理破产”和“执行合同”等评价指标,出台“暖企”措施十余项,努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为企业纾难解困,让企业家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

  缓解企业资金压力,让企业更加“省心”

  资金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部分民营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偿债能力下降,导致进入诉讼程序的金融纠纷案件大幅增加。

  为帮助企业减轻经营压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该院采取“主动对接、分类施策、能调尽调”的工作模式,主动对接多家金融机构,通过座谈了解、分析研判等方式,对银行需要诉讼的案件进行分类甄别、摸清底数。针对因疫情等原因引发的逾期贷款案件,研究制定相关化解方案,引导银行和企业“各退一步、明确协议、延后过付”,共同渡过难关。对于无法自行达成协议的,由法官和调解员进行调解,并及时出具司法确认裁定书。活动中,该院共走访对接金融机构9家,梳理排查案件2000余件,出具金融纠纷“诉前调书”“诉前调确”文书573件。

  为进一步推进金融领域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为民营企业筹集资金、恢复运转创造条件,减轻企业经营压力,该院深化与人民调解、商事调解、行业调解的多方联动,主动与银保监局、人民银行等部门沟通协商,探索将金融案件分流至银行业协会、保险业协会、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协会先行调解,提高调解效率,降低诉讼成本。同时,该院召开涉金融案件工作座谈会,邀请40余名企业代表参会,就金融案件的调解、立案、审理、执行等问题进行交流沟通,对今后工作开展征集意见建议,力争将企业的“烦心事”化解在前端。

  对接企业司法需求,让企业更加“省时”

  为进一步减轻企业诉累,该院开通涉企案件立、审、执“绿色通道”,针对事实清楚的简易程序等案件,推行运用“要素式”审理、“类案集中”审判等方式,简化审判流程,推进案件快速审理。目前,涉企案件速裁方式适用率92%,平均办案周期仅20天。

  聊城某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因票据追索权纠纷,向法院提起3个民事诉讼。该院工作人员在审核材料时发现,这3个案件原告是同一个公司,被告涉及多个不同公司。在征求原告意见后,将3个案件并案审理,同时送达起诉状、开庭传票等法律文书,集中开展事实查证和调解等工作,庭审当天便出具了民事调解书,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减轻了当事人诉累。

  为切实保障企业胜诉权益,将“真金白银”以最高效率装进当事人口袋,该院开展“砺剑东昌府”执行百日会战行动,对需要强制执行的案件,实行“大兵团”作战、“地毯式”出击,并通过聊城市广播电视台和“央视频”“抖音”“快手”等平台进行直播,共出动干警800余人次,拘传失信被执行人150余人,执行到位金额1.5亿元,有力维护了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依法审慎适用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对原材料、设备、厂房尽量采用“活封”,降低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解决企业实际困难,让企业更加“省力”

  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不少企业面临的建设工程、房屋租赁和追偿权、股权等纠纷持续增多。为及时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化解风险隐患,该院深入开展“企业大走访,助力解难题”活动,定期对辖区企业进行“法治体检”,帮助企业解决“看得见”的问题,防范“看不见”的风险,对订立合同过程中的格式合同、违约条款等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并从审判实践角度对企业内部管理、劳动用工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助力打造良好法治营商环境。活动开展以来,共走访辖区企业70余家,开展集中宣讲5次,提出意见建议42条,获得了企业的一致好评。

  由于很多涉企案件当事人不在聊城本地,且受疫情等因素影响,“面对面”办案会加重企业负担,增加企业诉累。为此,该院积极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围绕“全流程、无纸化、实时在线”的要求,着力推进全流程网上办案,积极应用“智慧法院4.0”系统,借助“精准检索”和“智能推送”功能,达到准确查明事实、明确裁判规则等目的,为高效化解纠纷提供技术支撑。结合疫情防控和企业需求,进一步提高互联网法庭使用率,实现“面对面”与“屏对屏”相得益彰。运用统一送达平台及公务外呼系统进行电子送达,推进调解协议网上制作、网上签订,使当事人可以随时随地“指尖诉讼、掌上办案”。

  该院党组书记、院长黄鸿义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立、审、执协调配合力度,持续关注企业的急事、难事、烦心事,不断提升司法能力和服务水平,努力营造公平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切实用司法温度化解企业经营难题,用司法力量守护企业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