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办好“小案” 守好司法为民“底线”
——电视剧《底线》观后感
2023-04-14 08:57:53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扬凡
 


  工作之余,抽时间终于看完了电视剧《底线》。这是一部值得关注的“法治大戏”,剧本写得好,演员演得好。正如有人说,如果你是法院人,你要看这部剧,因为它讲述着你的故事;如果你是法律人,你要看这部剧,因为法律和法庭才是你的武器和战场;如果你不是法律人,更要看这部剧,因为通过它,才能了解法院、理解法官,才能在纷繁的社会里,找到内心的平静,知晓法律的力量。

  对这部电视剧感受最深之一,是剧中以方远、周亦安、叶芯等为代表的基层法院法官,他们用心用情办好每一个“小案”,守好司法为民的“底线”。从电视剧中可以看到,民事案件类型繁多,涉及千家万户,与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但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民事纠纷,对当事人而言却是“天大的事”,对当事人家庭而言都是“大案”。

  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十分关注“小案子”的审理,也十分关注“小案子,大道理”的宣传与阐释,以解释社会上关于“扶不扶、劝不劝、追不追、救不救、为不为、管不管”的追问。亮明态度,以让司法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让群众有温暖、有遵循、有保障,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满意度在逐年提升。《底线》选择了一系列小案件——职场性骚扰案、长短腿名誉侵权案、与同事饮酒坠亡案,还有若干离婚案、孩子抚养权案等等,告诉观众如何通过法律化解矛盾,减少纷争,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维护家庭、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也在告诉法官要重视“小案”的审理。从剧中,我们可以看到:

  小案件,大民生。民生无小事。民事案件多为情感的纠葛、利益的纷争,案件背后是人生百态。每一个案件关系着民生福祉,反映了社情民意,关系着社会稳定大局。一场审判可能会让一个家庭峰回路转,也能让当事人走出痛苦的婚姻。在案件审理时,即使有些复杂案件一时难以处理,我们也应保持竭诚为民的真心,认真化解矛盾纠纷。因为群众往往正是通过一个个具体案件,尤其是事关自身利益的个案,来了解法律的,来理解我们的司法制度的,来看这个社会的。司法办案要心怀“国之大者”,要从法律上、从政治上、从社会和谐的高度上来认识、分析、处理大大小小的案件;不仅要遵循“文本法”,还要综合考虑天理、国法与人情的统一,努力实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小案件,大道理。重视民事小案,体现出司法机关对所有进入诉讼渠道案件的重视,司法办案无差别,再小的案件也需彰显司法的公平正义,再微小的权利,也应当受到无差别的法律保护。对所有当事人公平以待,饱含浓浓的民生情怀。公平正义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重视小案、办好小案就是最具体的体现。让群众的微权利、微诉求在案件审理中得到无差别保护、无差别公正处理,才能让小案成为生动的普法教材,成为真正激活司法的大文章。

  小案件,大情怀。剧中,一对夫妻为离婚激烈争吵,忽视了孩子,方远抱着孩子耐心地给他们说法讲理,诠释了法官与百姓亲如一家的为民情怀。我们法官要牢记司法为民的初心使命,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带着温度去办案。时刻想人民群众所想、思人民群众所思,以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关心群众冷暖。群众因为诉求来到法院,满怀信任和期待,希望法院和法官为其主持公道,解决纠纷,理应得到认真对待和真诚帮助。法院和法官只有做到认真对待和真诚帮助,才是对法律的负责、对人民的负责。

  小案件,大智慧。妥善处理好“小案”,除了需要具备扎实的法学功底和较强的庭审驾驭能力外,还需要学会聆听,理解当事人,了解当事人所需所求;依法判案的同时还要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要进一步转理念、转方式、转作风,多一些接地气、有温度的释法说理,用老百姓看得见、听得懂的方式,把“法理”讲清、把“事理”讲明、把“情理”讲透,努力让当事人既解开“法结”又解开“心结”。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中级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