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边,代表“零距离”感受司法创新
2023-06-20 15:00:06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莫小雪
 

  5月22日至25日,来自河北、上海、山东、河南4个代表团的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来到上海,通过实地考察、旁听庭审和座谈交流等形式,走访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上海金融法院、上海知识产权法院、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徐汇区人民法院、奉贤区人民法院,深入了解上海法院在服务高质量发展、智慧法院建设、诉源治理等方面的工作。

  ■不断创新

  服务高质量发展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上海是我国重要的对外窗口,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上海奋勇当先奏响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法治强音,上海法院的涉外商事判决也向世界传递着重要信号。

  “上海法院涉外商事审判工作处于解决涉外纠纷、服务涉外主体的第一线,让中外当事人都能及时感受到公平正义,同时也为自贸区国际商事纠纷提供了更好、更便捷的解决方案。”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财金健康集团董事长助理王川说。

  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向全世界宣布开发开放浦东。作为全国基层法院中的年收案量“大户”,浦东新区法院自建院以来,始终与浦东开发开放同频共振。

  “人民法院与人民城市共同成长,一路护航追随,一心谋划长远,为城市发展作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衡水学院校企合作中心主任顾雪感叹,这次考察,使她深刻感受到在国家战略背景下为社会建设作出不懈努力,站在全新历史起点上担当作为的法院力量。

  作为企业负责人,全国人大代表、得利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郑思敏非常肯定上海的营商环境,她相信浦东新区法院自贸区法庭过去十年的经验,会为我国改革开放、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起到标杆性示范引领作用。

  “术业有专攻。”大力推进专业化审判是法治发展潮流的大势所趋,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上海金融法院等专门法院先后成立,为上海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强劲法治动力。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袁斯浪表示,上海金融法院在创新中解决了一些老大难问题,这些成果也体现出上海法院作为改革者的勇气和魄力。

  “我看到首创这个词语在上海金融法院的工作报告上不断出现,甚至在上海的各级法院的各项工作都能看到创新的痕迹。”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青岛曹村草莓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倩表示,她被上海法院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能力深深打动。

  在上海三中院观摩一起涉知识产权案件的庭审后,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科技学院河南省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授茹振钢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如果没有知识产权保护,科研人员的研究积极性、创造性就会受到影响。上海法院为全国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起到了引领、表率作用”。

  “有效率!”“有质量!”“有效果!”这是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邢台市律师行业党委副书记齐秀敏对上海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的评价。

  “知识产权保护专业性较强,对法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上海在这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鲁北企业集团总公司党委书记吕天宝的话语中充满赞许。

  专业化的破产审判机构,让企业在“破旧”与“立新”之间行稳致远,但是申请破产是不是意味着企业可以推卸责任?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邯郸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中心主任杨保新。

  听取了上海破产法庭工作介绍后,杨保新对“破产”有了全新的认识,“破产制度和我们整理旧衣服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不穿的就扔掉,这是‘破产清零’,能修补的就再利用,这是‘破产重组’”。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工商联副主席徐胜杰认为,破产法庭能更好地保护经营主体权益,能更好地盘活市场资源,营造出干事创业的氛围和环境。

  从2018年到2022年,上海法院办理破产清算案件数量由161件上升至1288件,盘活资产650余亿元,清理了结2.3万户债权人逾2500亿元债权债务,让一大批危困企业脱困重生、僵尸企业快速出清。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三建设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徐字霞充分肯定审判“专业化”的重要性,她表示“专业的事就要交给专业的机构”。

  “上海是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楼向平希望,能够把上海法院的好经验好做法向全国推广。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南王庄李素环瓜果蔬菜合作社理事长李素环衷心希望,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征途上,上海法院能够继续勇立潮头,再创辉煌。

  ■智慧法院

  让老百姓办事更便捷

  “指尖”诉讼、“云端”办案、“智慧”执行,上海法院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积极构建数字时代互联网司法新模式,以数字化改革提升司法效能。

  诉讼服务中心是群众接触法院的第一个窗口,在上海二中院代表们实地体验充满科技感和未来感的自助诉讼服务空间“智慧舱”,深入了解解决材料流转的“云柜”“云平台”。

  “第一感觉就是科技感满满。”

  “成果让我感到耳目一新。”

  “让公平正义可以看得见。”

  ……

  考察过程中,代表们交流、探讨,言语间满是对于法院数字化的赞许。

  第二次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视察上海法院,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司马光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冯琪雅就欣喜地发现,“上一次考察时上海法院正在谋划的事情,如今已经看到成果,体现了上海法院的久久为功,值得整个法院系统学习”。

  谈及数字化在法院工作中的运用时,全国人大代表、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郭兴田很是感慨,“1988年,我率先采取数字化方式进行会计账目存档,当时很多人还无法理解。如今,法院数字化是大势所趋,值得期待”。

  “‘沉浸式’参观智慧法院建设,我感受到前沿科技使审判监督工作便捷高效,也感受到法院践行司法为民的初心使命。”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唐山市民政事业中心党支部书记杨震生说。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康桥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张巧良称赞,“数字法院建设的上海成果让我感到耳目一新”。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帘子布公司工会主席王永红表示,现阶段法院数字化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希望未来“能通过人工智能应用,让更多的法官从事务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把精力投入到更好推动法治建设当中”。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泰安市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设备动力部部长温广勇认为,上海法院的数字化建设,提升审判质效,切实实现司法便民服务,是值得全国推广的好举措。

  在线旁听一起庭审后,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天瑞重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永胜坦言,虽然自己从事技术工作,今天在现场观看法院运用智能化系统辅助办案,还是给他带来“一种全新的体验”。

  作为基层群众代表,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唐山万浦热电有限公司检修部副经理张晓建更关心在数字化时代,面对这些智能设备老年人是否能很好地适应。

  法院里宽敞、明亮、充满科技感的诉讼服务中心和耐心细致讲解、引导的工作人员打消了张晓建的疑虑,“人民法院为人民,大门好进、脸色好看,让老百姓放心办事”。

  全国人大代表、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能专家李文龙表示,信息化技术能为法官减负,让庭审等环节的数据留痕,打造数据闭环,他相信在这些举措下,人民群众对法律的信任感会更高。

  全国人大代表、国网新乡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中心新乡变电运维站副站长高珂对法院的智慧执行印象深刻,认为智慧执行提高了当事人联系法官的便捷性,大大提高了法官的办案质效。

  一组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上海法院共执结案件59.22万件,执行到位金额1550亿元,审限内结案率91.37%,各项核心指标位居全国法院前列。

  “上海法院确实为老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实事,特别是多措并举解决执行难,这项工作做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接受采访时,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总工会副主席黄久生难掩欣喜。

  “申请执行人可以亲眼所见案件办理的整个进程,这实现了肉眼可见的司法公正。”全国人大代表、河南欧帕工业机器人有限公司数控技术员孙志光对智慧执行系统赞不绝口,他认为,这让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都能感受到法律的权威与温度。

  ■为民司法

  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国,是千万家;家,是最小国。

  作为家庭关系的司法守护者,家事审判折射出了国家法律的价值取向和人文关怀。在徐汇区法院,有一个别具一格的家事法庭,法庭外墙上是老上海石库门模样,推门而入看到的圆桌、暖色调的装饰、温馨的灯光,无不营造着“家”的温情。

  “温暖”也几乎成了代表们对这个法庭的共同感受。

  作为石库门老房子里长大的孩子,全国人大代表、中远海运船员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油运库船长倪迪一踏入徐汇区法院家事法庭,就有“一种故地重游的亲切感”,除了极具海派风情的外观,他还感受到家事法庭人性化的温度、广度、深度。

  “虽说是法庭,但感到很温暖,就像走进了自己的家里一样。”全国人大代表、郓城宋江武术学校校长樊庆斌认为,家事法庭的设立贴合当下实际,是新时代法院文化的体现。

  “一推开门就能看到圆桌的家事法庭,就好像在家中商量问题,这种设计和布局非常人性化。”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东营市总工会副主席张金海认为,法庭的圆桌设置,能淡化原、被告的界限,缓和双方的对立情绪,更有利于法官化解双方当事人的矛盾。

  “我们能真切感受到上海法院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投入的温情。”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城区第二小学副校长张艳秋表示,上海法院致力于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很有借鉴意义。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沧州市第十六中学党支部书记唐景丽提出,法院在解决家事纠纷时,要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让孩子能健康茁壮成长。

  老百姓的“烦心事”就是法官的“心头事”。

  正值初夏,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吴房村,世外桃源般的江南水乡风貌引人入胜。沿着吴房村的青石板路,代表们一路考察、一路交流,从三治堂到四堂间,深入了解奉贤区法院诉源治理平台“奉法客堂间”工作情况。

  树高叶茂,系于根深。“奉法客堂间”深入基层,经常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形成了让法官“走出去”,把百姓“请进来”的良好互动氛围,以能动司法止纠纷、治“未病”,用“小驿站”撬动基层社会“大治理”。

  谈起在奉贤区法院和吴房村的见闻,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沽源县长梁乡大石砬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孙喜玲倍感振奋,“我是一名村书记,在农村一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其实是事关百姓安居乐业的大事。上海法院致力于从源头化解矛盾,让老百姓感受到家门口的公平正义”。

  “‘奉法客堂间’缩短了矛盾的化解半径,打通了服务群众司法需求的“最后一公里”,把实事真正办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承德博物馆副馆长韩莉认为,奉贤区法院“无讼村”创建工作,使“无讼”成为实现邻里和谐、促进社会治理的创新。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卫生队大班长马长翟表示,奉贤区法院推动打造“无讼村”,使“无讼”成为促进社会治理创新、实现邻里和谐的司法新名片,这种理念值得点赞。

  “普法工作是法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中牟县官渡镇孙庄村党支部书记孙中岭对奉贤区法院的普法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表示:“应该在农村多组织开展普法活动,让群众懂法、知法、守法。”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曲阜市息陬镇北元疃村党支部书记张佃壮在视察“奉法客堂间”后表示:“在山东曲阜,也有‘和为贵调解室’,和奉贤区法院在吴房村提供的司法服务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化解矛盾,最终实现家家和和美美、人人幸福满满!”


责任编辑: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