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入选单位典型事迹摘登
2023-11-08 21:08:35 | 来源: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
 

  今年是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日前,中央政法委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104个“枫桥式工作法”单位,现对其中52家单位的典型事迹予以摘登。

  目录

  北京

  1

  “全周期”诉源治理工作法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

  2

  “可信消费”预防化解预付式消费纠纷工作法

  ………………北京市石景山区信访办

  天津

  3

  老旧社区纠纷“三聚焦”工作法

  ………………天津市河西区越秀路街道港云里社区

  河北

  4

  诉源治理“三端共治”工作法

  ………………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人民法院

  5

  心理服务与纠纷化解“三结合”工作法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文化路街道

  山西

  6

  “管、评、调”化解物业纠纷工作法

  ………………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东街街道

  7

  “赵树理调解”工作法

  ………………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公安局嘉峰派出所

  内蒙古

  8

  预防化解老旧小区矛盾纠纷工作法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兴隆巷街道清泉街社区

  9

  邻里纠纷“精准排、联动调、例会商”工作法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扎赉特旗巴达尔胡镇

  辽宁

  10

  “雷锋·红”党员参与化解邻里纠纷工作法

  ………………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和平街道雷锋社区

  11

  “社企联动”国有企业改制遗留问题解纷工作法

  ………………辽宁省辽阳市文圣区小屯镇千山水泥社区

  吉林

  12

  黑土地纠纷“三个靠前、就地化解”工作法

  ………………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林海镇

  13

  “近邻互助”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法

  ………………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石道河镇

  黑龙江

  14

  “中心协调、部门联动”解纷工作法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雅尔塞镇

  15

  “排、调、管”化解旅游纠纷工作法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北极镇

  上海

  16

  旅游园区“移动调解”工作法

  ………………上海市浦东新区国际旅游度假区

  17

  “三所联动”化解疑难纠纷工作法

  ………………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凉城新村派出所

  江苏

  18

  “三定三查三责”商业街区租赁解纷工作法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仙林街道

  19

  “一站式”分级解纷工作法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委政法委

  浙江

  20

  “一站式、一码管”综合解纷工作法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委政法委

  21

  “以外调外”涉外解纷工作法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

  22

  预防化解海上矛盾纠纷工作法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街道

  安徽

  23

  医疗纠纷“导、解、防”工作法

  ………………安徽省马鞍山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

  24

  “六尺巷六步走”调解工作法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人民法院

  江西

  25

  “单位联村干部联户”助力乡村解纷工作法

  ………………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南桥镇

  河南

  26

  “宋都调解”电视解纷工作法

  ………………河南省开封市宋都人民调解委员会

  27

  “一保五滤”化解电动车交通事故纠纷工作法

  ………………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湍东镇

  湖北

  28

  诉调对接化解劳动争议工作法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人民法院

  29

  “合议共管”预防化解村组合同纠纷工作法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司法局向阳湖司法所

  湖南

  30

  “群英断是非”诉源治理工作法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人民法院康王人民法庭

  广东

  31

  “架桥连心”化解涉港澳居民纠纷工作法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拱北街道茂盛社区

  32

  客家围屋定分止争工作法

  ………………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广福镇

  33

  联动预警化解劳动纠纷工作法

  ………………广东省东莞市石龙镇

  广西

  34

  “管、快、创”化解海岛旅游纠纷工作法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海城区涠洲镇

  35

  “穿针引线”化解省际边界土地山林纠纷工作法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司法局

  36

  “电视夜校”解纷工作法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龙州县委政法委

  海南

  37

  村镇就地解纷“三剂良方”工作法

  ………………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

  重庆

  38

  “老马带小马”发展解纷队伍工作法

  ………………重庆市江北区司法局

  39

  联动联调“在线司法确认”工作法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法院

  40

  乡村土地纠纷“证、核、调”解纷工作法

  ………………重庆市武隆区沧沟乡

  四川

  41

  “信托制”预防化解小区物业矛盾工作法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火车南站街道

  42

  预防化解农房流转纠纷工作法

  ………………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九龙镇

  43

  “五调融合”化解涉农产品纠纷工作法

  ………………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人民法院

  贵州

  44

  检察建议“问诊开方促预防”工作法

  ………………贵州省黔西南州人民检察院

  云南

  45

  “融、问、调、议”预防化解邻里纠纷工作法

  ………………云南省普洱市公安局思茅分局南屏派出所

  陕西

  46

  涉税费矛盾纠纷“一站专调”工作法

  ………………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税费调解委员会

  47

  “说事堂”邻里解纷工作法

  ………………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满堂川镇

  青海

  48

  预防化解外出从业“拉面人”纠纷工作法

  ………………青海省海东市司法局

  49

  化解农牧业地区纠纷“六小”工作法

  ………………青海省海北州海晏县金滩乡

  宁夏

  50

  劳动人事纠纷“预防、定责、化解、巩固”四步工作法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

  新疆

  51

  “百姓说事云·书记直通车”线上线下联动解纷工作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骑马山街道

  兵团

  52

  消费纠纷“疏、定、调、防”工作法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老街街道



  “全周期”诉源治理工作法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

  西城区是首都功能核心区,辖区人口密集,矛盾纠纷类型多样,群众解纷需求多元。为更好回应群众合理诉求、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西城区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系统思维做实“抓前端、治未病”,探索出符合超大城市特点的“全周期”诉源治理新模式。

  一、坚持能动履职,听民意解民忧。快速响应诉求。以北京市高院12368热线“一号响应”诉源治理机制为基础,对接北京市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改革和西城区“全响应”机制,对街道社区等在预防化解矛盾纠纷过程中的司法需求实行“一号受理”,并在2个工作日快速响应。建立紧急诉求分级联动、快速办理机制。整合“西城家园”APP、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北京平台等12个渠道,直连群众涉法院系统诉求。联动抓好前端。与西城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协同联动,将12345热线数据与审判数据互通比对,走访涉诉涉访工单较多的街道,摸排难点、提出对策。对物业供暖、老旧小区改造等易引发群体诉讼的问题,及时向主管部门发送预警,适时开展会商、提供法律支持,做实“未诉先办”。主动治理“未病”。就指导调解和办理案件过程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分析个案成诉、类案多发的原因,及时向有关部门发送类案和综合治理类司法建议,提出有针对性的法律意见建议,视情况向接收单位的主管部门或上级机关抄送,主动回访督促落实,促进从源头上减少案件发生。

  二、延伸诉调对接,走出去引进来。主动“走出去”,推动纠纷就地化解。巡回法官团队每周深入基层就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开展巡回审判、诉前调解。先行先试开展委派街道调解,开通司法确认“绿色通道”,率先实现“法院+街道”诉调对接全覆盖。推出“西融法庭”调解员培训品牌,“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培训;在街道设立在线调解室,法官和调解员直联互通,提升基层解纷能力。积极“引进来”,凝聚多元解纷合力。与43家调解组织对接,依托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央国家机关建立的“总对总”在线多元解纷机制,形成覆盖多个领域的多元化解“链条”。建立“人民调解后备人才库”,将调解员编入速裁审判团队,实行“调解员初调、法官助理跟踪调解、法官指导把关”的分层调解模式。对易形成批量案件的社区治理、合同、金融、知识产权四类案件,定向培育调解力量。

  三、加强审判管理,促公正提效率。完善考核指标体系。以降低“案—件比”为关键,优化本院考核指标体系,将实质化解理念贯穿司法审判各环节,提高审限内结案率、一审服判息诉率等指标的权重,督促法官做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深化质效提升机制。持续开展审判运行态势监测,每月形成分析报告在中层例会通报,指导上诉率高、服判息诉率低的部门找准症结、靶向整改。构建“全员管理”格局,将指标分解到业务庭室、审判团队和每名干警,定期通报质效、年底评比展示,层层传导压力。创新反向评价模式。制定《法官不适岗性评价办法》,从办案数量、质量、效率、效果四个方面设置反向指标,形成办案业绩负面清单。依据办法对办案质量不高、效果不佳的法官给予办案警示,3年内累计被警示3次的将被评价为不适岗,应退出法官员额,以考核树立导向,提升办案质量,推进案结事了。

  四、推动效能转化,明规则树导向。以典型案例促进善治。通过“群众需求研判—普法精准供给”路径开展“定制式”普法,采取新闻发布、普法讲座、示范庭审等多种形式,围绕就业、养老、教育等热点问题定期发布典型案例,加强以案释法,通过“审理一案”促进“治理一片”。以社区和谐引领风尚。积极融入党委领导下的诉源治理大格局,压实诉源治理主体责任,引领带动街道、社区主动加强前端化解,提高社区调解成功率。通过在社区设立法官工作站,关口前移提供法律咨询、指导调解等便民服务,助力社区及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可信消费”预防化解预付式消费纠纷工作法

  北京市石景山区信访办

  近年来,预付式消费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石景山区坚持把新时代“枫桥经验”作为从源头防范化解风险、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宝,创新建立了“可信消费”工作模式,有效预防了“退费难”“卷款跑路”等问题。全区80%以上的预付式经营企业入驻平台,有效预防化解大量退费纠纷。

  一、强化科技支撑,建立预付式消费智能化监管新模式。通过建立智能化协同监管新模式,解决预付消费流程不规范的问题。一是消费过程“透明化”。研发预付式消费信用监管和服务平台,向政府、企业、消费者提供端口。政府可调取企业即时交易数据、矛盾纠纷等信息,企业可对整个发卡过程进行动态管理,消费者可在小程序端查阅企业诚信、个人消费记录等。二是企业资质“可视化”。平台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电子营业执照系统对接,验证经营企业发卡资格,推行电子合同示范文本,防范无资质、超范围经营等违法行为。三是执法依据“数字化”。运用区块链可信存证产品——“至信链”,为平台提供全流程可信存证,消费者在平台完成签约、付款、消费、退款等全流程交易并进行电子存证,相关部门可调取存证数据开展行政执法。

  二、强化金融保障,建立预付资金风险预警新体系。围绕预付资金无监管这一核心问题,创新推出全行业预付资金存管制度、保险险种和风险预警体系。一是创新全行业保证金制度强化监管。对预付式消费企业采取专用存款账户管理,根据行业风险等级对预付费余额的20%至40%作为保证金进行冻结管理。二是创新险种强化保障。推出“预付式消费合同履约保证保险”互联网险种,企业通过“一卡一保单”的形式为消费者预付费投保,最高可保障消费者预付资金余额50%的权益,对冲行业风险。三是创新预付资金风险预警体系强化防范。围绕预付资金使用构建风控模型,及时感知企业发卡、资金异动等异常。推出预付消费“可信码”,以五种颜色码展现企业监管状态、风险等级,提高消费者选择辨识度。

  三、强化诚信建设,建立预付消费共建共治新生态。通过“可信消费”正向激励,健全预付式消费信用体系。一是强化“可信消费”品牌宣传。开通涵盖部门、街道、企业的14个微信服务群和“400”服务热线,大力宣传“诚信企业”,把政府监管压力转化为企业塑造美誉度的内生动力。二是强化“可信消费”政策支持。建立诚信企业奖励机制,对诚信企业给予贷款扶持。建立诚信企业挂牌机制,由区平安办、区消协共同为入驻企业授牌。三是强化“可信消费”体系建设。完善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信用联合奖惩等机制,对“卷款跑路”等企业及其高管人员实施市场禁入,限制继续经营。

  四、强化法治思维,建立预付式消费纠纷化解新路径。充分发挥区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作用,构建多元共治消费维权格局。一是诉求全时响应。建立信访和“接诉即办”联动工作机制,全面对接“12345市民服务热线”平台,消费者在监管平台反映的诉求全部纳入“接诉即办”工作体系,做到快速响应、限时办理。二是纠纷多元化解。打通区“石时解纷”矛盾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平台,充分调动行政、司法、社会等各类调解力量提供专业解纷服务,并可在线签署调解协议书,申请司法确认。三是依法分类办理。把预付费领域矛盾纠纷化解纳入法治化轨道,明确纠纷争议、消费维权、权利义务、平台管理责任、行政部门执法、犯罪线索移送等事项,做到预付消费纠纷化解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老旧社区纠纷“三聚焦”工作法

  天津市河西区越秀路街道港云里社区

  天津市河西区越秀路街港云里社区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是中心城区内典型的老旧小区,楼栋分布“散”、社区规模“小”、人口密度“高”、房产权属“杂”、人居环境“乱”、公共配套“旧”等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十分突出。社区紧盯“门内家庭纠纷发现难、院内邻里纠纷沟通难、楼内公共纠纷共识难”特点,坚持党建引领,动员广大群众,运用法治思维,优服务解难题,促改革强供给,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社区。

  一、聚焦“门内”,破解家庭纠纷发现难。实施“蔷薇工程”,建强社区、网格、楼栋三级党组织体系,在10个基础网格下细分67个微网格,通过派出所社区警务与网格深度融合排查各类矛盾纠纷。以“民生板凳”为抓手,做群众的贴心人、知心人,通过“聊闲篇、话家常”真实掌握“门内”情况,畅通信息流转机制,及时为群众排忧解纷、助困化难。了解关系紧张家庭等情况、加以疏导,三年来婚姻家庭类诉讼案件减少26%,切实维护了家庭和谐。

  二、聚焦“楼内”,破解邻里纠纷沟通难。一是突出“司法能动”。做强社区法律工作室,组织公检法、律师、公证“三官一律一员”下沉社区,用法治方式为群众解纷“把脉问诊”,满足群众多元化、专业化、个性化需求。二是强化“德法共治”。打造“张大姐”品牌调解室,发挥人民调解“软治理、解心结”优势,明法理、规良俗、化矛盾,实现“事心双解”。三是倡导“居民自治”。以“红色聚力”活动为载体推动社区“大党委”共建,建立“五老”人员社区调解队,用“民纷民解”方式拉进邻里距离。三年来社区矛盾纠纷警情下降32%,实现社区邻里守望和谐共治。

  三、聚焦“院内”,破解公共纠纷共识难。一是用好“红色议事厅”。创新参与式协商新模式,建立由党组织、物业、居民代表等构成的“红色议事厅”,邀请居民“谈意见”,便利贴“征意见”,线上线下“填意见”,通过齐协商、促共识、解难题,圆满解决困扰群众多年的小区停车难、飞线乱等难题。二是用实“三级吹哨报到”。为有效解决社区治理中“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问题,建立“民吹居、居吹街、街吹区”三级吹哨报道机制,把“启动哨”放到居民手里,公示社区常规哨、紧急哨、重点哨问题清单,让“验收单”握在居民手中,将“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转变,累计解决群众关注问题124件。三是用活“港云心语”。建立“港云心语”自下而上评价新模式,通过开展“我说您听—您说我想—我做您看”活动,定期进行满意度调查,3000余人次参评,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和民意直通车平台群众反映问题下降53%。

  诉源治理“三端共治”工作法

  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人民法院

  张家口市阳原县人民法院针对诸多诉讼源于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不及时等情况,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能动司法、三端共治,实现矛盾纠纷早预防、早发现、早化解。

  一、源头预防“抓前端”。一是主动排查隐患早处置。在全县14个乡镇分别组建政法委员牵头,法庭庭长、派出所所长、村干部等为成员的“纠纷隐患排查群”,群成员结合工作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信息及时梳理反馈,法官就相关法律问题及时予以指导,努力将矛盾隐患消除在萌芽。二是精准开展普法求实效。在县域公众号《阳原之声》开辟“法官说法”专栏,针对辖区多发性、类型化纠纷以案释法;以诉讼多发村(社区)为重点,开展巡回审判,切实做到“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根据案件态势分析开展靶向普法,提升群众遵法守法意识,全县万人成诉率呈明显下降态势。三是融合基层“三治”清诉源。开展“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活动,定期为乡村干部、人民调解员进行法律培训,与司法行政机关共同履行指导调解的法定职能,助力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司法建议作用,结合案件态势分析,及时向相关单位提出司法建议,向乡镇发出“涉及工程承包时应签订权利义务详尽明晰合同”的司法建议后,截至目前此类案件未再发生。协助各行政村修订村规民约,增强村民自律观念,乡村大操大办红白事,彩礼、随礼相互攀比的陋习得到有效改观。通过进村入户调解婚姻家事纠纷,引导群众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从源头减少诉讼。

  二、非诉挺前“疏中端”。一是畅通“多层级”纠纷解决渠道。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工作的指导意见》,紧紧依靠党委政法委,与乡镇、村(社区)携手共治,与县工会、工商联等6个重点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构建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大格局。二是突出“智能化”在线解纷应用。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冀时调,特邀22名不同行业的专业人员及2名退休法官、3名律师、28名人民调解员入驻,实现纠纷线上受理、分流、调解、跟踪、反馈“一站式”运行,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实现矛盾纠纷云化解。三是建立“接地气”便民解纷模式。以5个基层法庭为枢纽,向上对接县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向下对接各村(社区),形成分层递进的纠纷化解模式。通过广泛张贴“码上办”二维码,群众扫码即可获得网络调解服务。坚持实行“三不到庭全到家”便民举措,即残疾人、行走不便的老人、偏远山区的当事人可以不到庭,由法官登门入户办案,为群众提供“家门口”司法服务。

  三、实质解纷“治末端”。一是做实诉中定分止争。坚持将调解工作贯穿司法审判全过程,其中对争议较大的案件,为当事人提供诉讼风险分析、诉讼结果预判、调解建议等,引导当事人对案件形成理性预期,尽力促使当事人握手言和,实现定分止争。2023年案件调撤率达68%。二是做深诉后息诉服判。坚持判后主动回访工作机制,通过判后释法、释疑,提升案件服判息诉,同时督促负有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按期履行义务,实现矛盾彻底化解,做到案结、事了、人和。截止2023年8月,上诉案件同比下降35.3%。三是做优审执有效衔接。推行“立保调一体”,从立案开始,引导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尝试速裁团队“立审执一体”,破解因流程分割而产生的“就案办案、程序空转”等问题,用“一个流程”整体化、系统化、实质性解决“一起案件”,有效减轻群众诉累,切实提升执行质效。2023年,速裁团队利用3天时间批量审执结同一类金融案件36件,并全部履行完毕,受到当事人一致认可和好评。

  心理服务与纠纷化解“三结合”工作法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文化路街道

  秦皇岛市海港区文化路街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心理服务与化解矛盾纠纷深度融合,在定分止争中把脉“心症”、疏通“心结”、治愈“心病”。3年来,结合心理服务成功化解的矛盾纠纷,占全部已化解矛盾纠纷总量的32%。

  一、心理服务队伍与矛盾纠纷化解网络相结合。一是依托综治中心建平台。依托街道、社区综治中心(站)建立心理服务中心、“心灵驿站”,充分利用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妇女之家、残疾人康复机构等公共服务设施,为空巢丧偶、失独、留守老年人、残疾人及其家属提供心理疏导、情绪疏解、家庭关系调试等心理健康服务,实现了心理服务平台与矛盾纠纷排查无缝衔接。二是建好专业队伍控源头。积极探索“政府+公益+购买服务”方式,建立辖区医院心理专科医生、具有专业资质心理咨询师、受过专业培训的心理服务社工和热衷公益事业的心理服务志愿者等4支队伍,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筛查、科普宣传、心理援助和危机干预,从源头上将矛盾纠纷止于未发、化于萌芽。三是丰富网格内涵拓功能。为网格员手持终端加装心理服务模块,通过网格员常态化走访摸排、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服务志愿者进驻网格微信群直接服务群众等方式,及时了解群众不想说、不愿说的“思想疙瘩”,提前介入疏解情绪、消除戾气。

  二、心理服务手段与矛盾纠纷化解重点相结合。一是立足日常排查跟进心理服务。将心理健康筛查融入日常矛盾纠纷排查,线上开通24小时心理服务热线、微信公众号和“海港基层治理”手机APP,线下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六进”活动,实现矛盾纠纷排查与心理健康筛查有机结合。二是聚焦重点强化心理疏导。对行为失常等人员的矛盾纠纷,结合矛盾性质、化解难易、累积程度和社会影响等因素,全方位分析评估,明确专人包联负责,明确化解责任、工作流程和处置措施,心理服务专业队伍全程介入,面对面帮助化解不良情绪,做到防患于未然。三是紧盯极端风险进行危机干预。将心理疏导和心理危机干预纳入辖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心理专家现场参与突发事件处置,疏导、平复当事人应激反应,防止过激行为的发生。3年来,成功处置数起轻生事件。

  三、心理服务技巧与矛盾纠纷化解方法相结合。针对矛盾双方当事人心结难解问题,有针对性地“找心症、抓心药”,实现“事心双解”。一是直陈建议“说情理”。针对邻里噪音、抢占车位、房屋漏水等邻里之间的纠纷,阐明纠纷起因和双方责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防止矛盾激化、小事拖大。二是换位思考“讲和谐”。针对家庭婚恋、赡养老人、遗产继承等家庭内部的纠纷,通过释法明理,引导双方换位思考,争取相互理解,“将心比心”让矛盾化解多了“人情味”。三是迂回曲折“多接触”。针对劳动保障、金融债务、个人权益等事关经济问题的纠纷,通过多次与当事人见面沟通、耐心交流,从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潜移默化促成和解。四是情绪调节“降温度”。针对打架斗殴、家庭暴力、轻生厌世等表现形态较为激烈的问题,采取引导、宣泄和释放方式,冷却当事人情绪,恢复健康平和心态,理智解决矛盾问题。五是激励引导“找突破”。针对征地拆迁、医疗纠纷等疑难复杂纠纷,心理服务与综治、公安、司法、妇联、民政等部门协调联动,对当事人行为予以激励引导,破解深层次心理症结,找到共同权益平衡点,促进矛盾妥善化解。

  “管、评、调”化解物业纠纷工作法

  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东街街道

  东街街道是潞州区中心区域,人口密度大、住宅小区多,物业管理方面的矛盾纠纷较为突出。近年来,东街街道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党建引领,整合各方力量,探索出一条“共同管+公开评+专业调”的物业矛盾纠纷化解新途径,在全区推广后,矛盾纠纷得到妥善预防和化解,群众投诉回复满意率达98%。

  一、物业行业“共同管”。一是组建物业管理专门机构,解决“谁来管”的问题。过去,物业管理权限主要集中在市级层面,区委、区政府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下放19项物业管理权限,决策区一级成立物管中心,街镇一级成立物业服务中心,社区一级成立环境和物业管理中心,建章立制三级联动“共同管”。同时与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行动,对私搭乱建、乱收费、卫生脏乱差、安全隐患等引发的投诉纠纷进行联合调处,形成了调处与执法的无缝对接。二是成立物业管理行业党委,解决“怎么管”的问题。在全区199家物业服务企业中建立党组织65个,选派党建指导员134名,在此基础上成立了物业管理行业党委;由30家物业企业党组织发起,成立了“潞州区物业协会”,开展了“红色物业星级评定”;在全区网格党群服务站、小区党支部中,由符合条件的社区“两委”成员、小区网格党支部书记兼任物业企业党组织成员,物业企业党员负责人担任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三是通过市场招标物业企业,解决“管不好”的问题。对无主管单位、无物业服务、无人防技防的“三无”小区,第一步进行老旧小区改造或“微改造”。第二步让优秀物业企业采取“1+N”捆绑招标模式接管。第三步鼓励接管企业开发小区闲置资源、多元经营增收。通过“三步走”,投诉和矛盾明显减少,实现了“无人管”到“有人接”再到“管得好”的根本转变。

  二、物业服务“公开评”。一是建立“心情驿站”让群众遇到物业问题不犯难。在区物管中心和有条件的街镇建立物业投诉“心情驿站”。按照“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有件必回、有难必解、有诉必办”的“五必”投诉受理机制,不推不拖不躲,让群众真正感受到服务就在身边。二是设立“网上超市”让居民群众自己选物业。在区物管中心设立物业服务“网上超市”,搭建了业委会(物管会)和物业企业供需选择平台。通过考评,全区筛选出37家物业企业进入“超市”名单。目前,已有92个居民小区通过平台选聘了自己心仪的物业企业。三是设置“红黑榜”让群众对物业服务有话语权。将群众评价好、信誉度高的物业企业纳入“红名单”,将物业服务差、居民投诉多的物业企业纳入“黑名单”,并进行“红黑名单”动态管理,季度出台“红黑榜”,媒体公布、奖优罚劣,倒逼物业企业提高行业服务标准和服务质量。

  三、物业纠纷“专业调”。一是民主协商“专项议”。充分利用“党群服务站”,大力推行网格党支部、物业企业、业委会(物管会)、社会组织、居民代表为基础的“五方会谈”协商机制,围绕物业管理、邻里纠纷、环境整治等开展专项议事,研究解决小区问题。二是接诉即办“专人办”。向社会公布区街社三级物业管理投诉电话,对网格员排查、12345热线、信访、网投、走访等反映的问题,实行“物管中心主办、街社承办、难题会诊”的接诉即办机制,三级物管中心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到物业企业、小区网格、居民家中解决问题。三是部门联动“专业调”。区委政法委牵头,整合公安、法院、司法、信访、仲裁、律所等部门力量,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相互衔接的工作机制,在区物管中心成立物业多元解纷工作站和物业调解委员会,引进专业调解员,提升了物业领域调解水平。充分发挥“法官工作室”作用,开设临时法庭,加强“诉调对接”,推动物业矛盾诉源治理。

  “赵树理调解”工作法

  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公安局嘉峰派出所

  近年来,嘉峰派出所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调解优先的理念,深入挖掘赵树理调解文化理念,提炼了“赵树理调解”工作法,准确判断当事人“四理六象”不同特点,开展“五先五后”循序渐进调解,“三环七步”步步紧扣解决问题,探索出一条“就地解决”向“深耕善治”的调解路径。该镇连续多年无较大案事件,所在的沁水县连续11年安全感满意度居全省前列。

  一、区分“四理六象”个性,因材施教调解。嘉峰派出所利用本土现代名人在百姓中的影响,从赵树理由赵树礼改名而来,引导广大群众既要“树礼”,更要“树理”,追求讲道理、重法理。把赵树理的文学艺术回归生活,从中归纳出四类性格当事人特点,因地制宜开展调解工作。对“较真认死理”的,引导其换位思考,改变当事人不知变通、爱钻牛角尖的态度;对“无理搅三分”的,当面阐明法理,改变当事人自知没理、却不让步的侥幸心态;对“得理不饶人”的,运用乡情亲情观念,促其认可同乡情谊,不再寸步不让;对“说理不走理”的,教育其诚信立足的道理和可能引发的法律后果,改变当事人道理通透、却不执行情况。从赵树理文学作品《三里湾》中,提炼出“常有理”“惹不起”“铁算盘”“能不够”“小反倒”“糊涂涂”六个具有鲜明特征的典型人物。在调解工作中,进一步因材施教,让当事人在无形中渐渐领悟、对号入座,达到矛盾化解的应有效果。

  二、采取“五先五后”办法,循序渐进调解。“先看戏后说事”,组织矛盾纠纷双方当事人先观看普法宣传视频、典型案例、案卷等,用真实可信的案例、判例给当事人普法、释法,再坐下来调解说事。“先算账后了事”,给双方当事人分别算名誉账、经济账、时间帐等,想方设法扭转当事人认死理、算小账的心态。“先消气后说理”,针对双方当事人情绪比较激动、正在气头上的一类纠纷,调解人员先耐心细致做思想工作,缓解当事人情绪,让其气消心顺。“先把脉后治病”,针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实际情况,为避免偏听偏信,有失公允,谨慎表态,理清事情原委,把脉会诊后对症下药。“先戴帽后和好”,肯定优点、表扬长处,对得理不饶人的当事人,适度表扬肯定,引导其宽宏大度、礼让三分。通过创新提升赵树理调解艺术,使矛盾纠纷调解进行得更顺畅、更有效。

  三、创新“三环七步”流程,多元参与调解。该所会同当地有关部门共同提炼形成“三环七步”调解工作流程,即调解前环节(广辟来源、受理流转)、调解中环节(谈话调查、分析会诊、多元化解)、调解后(结案分流和深化治理)。调解前,主动发现矛盾。通过“两会一队”、党员干部、专兼职网格员、平安志愿者等力量,广泛发现矛盾纠纷隐患,按照各自对应的上级部门来分类归口处理,主动发现、科学分流。调解中,多方把脉会诊。先由基层组织、网格员田间地头谈话调查找准症结,再由以乡镇政法委员牵头,“三长”(镇人民法庭庭长、派出所长、司法所长)为核心力量、妇联、民政、治保会、网格员等组成的“3+N”联席会商小组共同把脉问诊,通过联动联调、优势互补进行多元化解。调解后,追踪溯源治理。立足“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愈防复”三个层面,以案会商、以案溯源,对调解后的矛盾,站在群众角度认真分析纠纷产生原因,镇政法委员牵头,“三长”定期分别走访,综合网格员排查上报的日常信息,针对性上门教育,确保矛盾不反弹。今年以来,全镇较大矛盾纠纷全部化解到位。

  预防化解老旧小区矛盾纠纷工作法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兴隆巷街道清泉街社区

  作为老旧城镇社区,清泉街社区矛盾纠纷主要集中在房屋陈旧引发纠纷、弱势群体各类需求引发的纠纷等方面。社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主动作为、依法作为,把关注、关心、关怀融入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全过程,引导推动群众自治化解矛盾,为老旧城镇社区矛盾纠纷化解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

  一、党建引领强工作体系。将党建网格、综治网格、服务网格、自治网格进行“四网融合,一体化推进”,社区共划分10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专职网格员和1名党建网格员。组建“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组织架构,将党组织服务力量覆盖延伸到居民群众身边、家门口,实现党组织建在网格、问题解决在网格、服务供给在网格、资源投放在网格。

  二、服务群众消问题隐患。问清大事小清。创新建立“荷香唠嗑室”“好邻居议事厅”等矛盾化解阵地,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广场、红石榴凉亭等场所和居民“唠嗑”“拉家常”,将居民的“大事小情”入账处置,形成“了解需求、跟进落实、反馈结果、成效追踪”的主动解决问题“全链条”。社区定期召集楼栋长、单元长、物业公司、业主以及驻区单位代表参加联席会议,商议解决居民关心的水电、供暖、物业、老旧小区改造等实际问题,做到应民心、会民意、解民忧,把居民群众的困难事、烦心事、揪心事办得有速度、有力度、有温度。协同帮扶解困。主动协调各类职能部门30多个,邀请心理健康辅导机构为群众提供心理服务,协调红十字会、残联对困难残疾人提供“一对一”帮扶,协调供热公司和供电局为生活困难居民减免费用,协调环卫局、辖区食品公司和建筑公司优先录用社区下岗失业人员。

  三、多方联动促依法化解。健全化解机制。社区成立“三调联动”矛盾化解党建联合体,健全分级办理、限时办结答复机制。针对各类矛盾纠纷,能当时解决的社区网格员就地办、便民大厅面对面办、法务室联合办,不能当时解决的社区党委专人盯办、职能部门联动办、联席会议协商办,难以解决的上报街道由政法委员包抓办、成立专班集中办。用好法治资源。社区2007年12月成立社区法务室,会同街道下沉力量、派出所、司法所、驻区律师等资源,及时化解接诉即办案件、邻里纠纷、家庭婚恋纠纷。突出宣传培训。建立官方抖音账号发布法务室宣传小视频,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引导居民遇事找法、知法用法。以社区书记命名的“武荷香工作室”成为玉泉区纠纷化解实训基地,区委定期组织矛盾纠纷化解相关人员进行轮训及实践。

  邻里纠纷“精准排、联动调、例会商”工作法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扎赉特旗巴达尔胡镇

  巴达尔胡镇位于扎赉特旗中北部,总面积688平方公里,辖15个嘎查(村),有7个民族,1.76万人口,因生产生活引发的邻里矛盾易发。该镇按照“党政齐抓、上下联动,依靠群众、全员参与,强化防控、源头治理”的原则,以化解邻里纠纷为切入点,探索具有边疆地区特色的解纷路径。

  一、“四排”融合,纠纷隐患早发现。立足邻里纠纷“发现在早、处置在小、防范在先”,全面抓好“排查”基础性工作。加强“日常排查”,广泛发动群众,以艾里屯为单位建立治安巡逻、理性饮酒劝导、心理疏导队伍,协助村干部、网格员开展日常走访,注意发现生活琐事、宅基地界线争议、建筑遮光、排水排污、噪音扰民、养殖粪污异味、土地草牧场边界纠纷、相邻地块农药误喷或庄稼误收、牛羊越界“溜茬”等邻里纠纷问题,及时上报研判,及时介入化解。开展“集中排查”,结合干部结对包户、在职党员社区报到活动,组织干部与居民群众结对认亲,每月第二周与嘎查村干部、驻村工作队、网格员、社区工作者集中入户,“全覆盖”排查矛盾纠纷。组织“重点排查”,对红白喜事点、群众集体活动区域、农村牧区住房或棚圈施工现场、农业生产现场等易产生邻里纠纷区域,分时段针对性排查。实施“比对排查”,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及执法单位、群团组织将“条”上执法办案和工作中发现的纠纷隐患通过月例会、微信群向“块”上嘎查通报,同镇村排查结果“经纬交叉、数据比对”,更好地发现隐患。

  二、“两调”联动,矛盾化解提质效。坚持关口前移、力量下沉,多方联动、聚力攻坚,切实提高邻里纠纷化解率。一般问题联动调,组建集调解、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心理疏导等功能于一体的镇调解中心,整合辖区政法、行政和嘎查村(社区)等资源,组成45人的调解工作专家库,随时根据群众需要,安排专家进村入户,现场调解;现场难以解决的请到镇中心联动化解。疑难问题专班调,针对疑难复杂的邻里矛盾,组建由政法、信访、行政执法等站办所和法律顾问等行业领域专业人员构成的巡回调解专班,采取“一起纠纷、一班人马、一套措施”的方式,集中力量攻坚“清零”。

  三、定期例会,统筹协调聚合力。按照“信息共享、问题共治”思路,建立镇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月例会”制度。坚持党委统筹,每月下旬,由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牵头,召集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及信访、民政等站办负责人和嘎查村治保主任举行例会,重点研究推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坚持问题导向,会上嘎查村重点汇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情况,同时通报旗镇两级政法单位、执法部门、群团组织反馈工作中发现的纠纷隐患,进行比对分析,完善排查台账,并针对重难点问题进行会商,制定化解措施,部署下步工作。坚持跟踪问效,镇平安办围绕月例会安排部署事项,建立工作任务清单、责任清单,组织相关责任单位“领题落实”,镇党委政府班子成员包联各嘎查村,深入一线带头认领疑难纠纷,亲自推动化解,确保邻里纠纷化解“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雷锋·红”党员参与化解邻里纠纷工作法

  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和平街道雷锋社区

  2013年,抚顺市望花区和平街道雷锋社区在24栋居民楼各挑选一名骨干党员家庭成立党员代办站,及时受理、全程承办群众的物品代买、水电代缴、参保代办等需求,成为“八小时外的社区工作站”,深受群众认可;10年来,党员代办站逐步拓展矛盾化解、法律援助等服务,累计解决居民纠纷2万余件,85%以上社区居民得到过服务。

  一、发挥贴心优势,化解邻里小事。通过长期服务,党员代办员成为群众贴心人。居民之间有了纠纷,都愿意与代办员唠唠,代办站成为纠纷小事的“化解站”。一是发挥区位优势,第一时间发现。充分发挥代办站贴近群众的区位优势,将其作为邻里矛盾发现的“雷达站”。在一站一党员代办员的基础上,推动支部委员、在职党员、网格员、网格信息员“四员入站”,坚持每日检查2次楼院,确保发生矛盾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排查预警。二是发挥服务优势,实现事心双解。代办站将发生邻里纠纷的居民作为关注重点,用真心换得理解、化解纠纷。三是发挥机制优势,确保定纷止争。将服务事项分为9个方面、19大类、67个项目,对应细化服务标准和办理时限,全流程动态跟踪问效。对于矛盾纠纷类事项,社区与代办员联合回访,关注事态后期进展,及时掌握思想动态,坚决防止矛盾反弹升级。

  二、政法力量参与,化解复杂纠纷。将代办服务与市委政法委在全市广泛开展政法干部常态化下基层工作有机结合,将代办站建成居民身边的“法律服务站”。一是解疑难纠纷。充分发挥政法力量优势作用,作为党员代办站化解专业矛盾的“坚强后盾”。一起涉物业、供暖、供水等多方主体的老楼渗水纠纷,调解时间长达一年,责任始终界定不清。区法院组织法官和特邀调解员同步入驻,先后在社区开庭15次,代办员一一协调相关群众参与听审,最终通过引入相关判例释理说法,将之妥善化解。二是优法律服务。市委政法委牵头组建“14个事权单位专家库”,按需精准选才,推动优质司法服务深入社区楼院。结合社区困难居民多、老龄家庭多实际,根据代办员意见,精准识别困难群体,开通法援绿色通道,优先受理指派,缩短审查时间。三是强法治宣传。组织社区民警和人民调解员每月5日到社区法治文化广场角开展“以案说法”主题宣讲,代办员组织群众广泛参与,提升了宣传效果,源头预防邻里纠纷产生。

  三、汇聚多元资源,化解群体矛盾。探索推行“雷字号单位大联盟”社区共驻共建运行机制,借助“雷锋式代办员朋友圈”功能作用,持续吸纳资源力量,化解群体矛盾纠纷。一是激发社区居民活力。统筹考量物业和党员代办站的分布情况,利用物业公司场地,成立“雷锋·红”物业代办站,搭建居民议事平台。每月召开物业管理联席会,定期召开居民协商会、业主恳谈会,同商共议意见分歧,内部化解矛盾纠纷。二是吸引社会组织助力。社区联合社会组织、规模性志愿服务队,连续8年举办“雷锋文化节”,在和谐邻里关系的同时,把外部资源转化为内部力量。如针对养犬群体与非养犬群体间矛盾增多的现象,市青益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动服务指导,为养犬居民统一配发牵引绳,并设置15个粪便固定收集点位,代办员、志愿者轮流值勤宣传引导。三是整合社会单位参与。社区代办总站每日梳理24个代办站上报情况,对反映频次多、涉及群体多、社会风险大的突出问题,由街道、相关社会单位、社区、代办站“四联”介入,合力推动解决。2021年社区通过分析发现暖气管线跑冒滴漏成为邻里纠纷的主要诱因。为此,社区积极与供暖公司沟通,将原计划2022年启动的老旧小区水气改造项目提前启动,有效预防了矛盾纠纷产生。

  “社企联动”国有企业改制遗留问题解纷工作法

  辽宁省辽阳市文圣区小屯镇千山水泥社区

  千山水泥社区是依托原国有千山水泥厂形成的居民区,近70%的居民是水泥厂职工或家属,因企业改制等原因,遗留大量矛盾纠纷。面对这些问题,社区探索出一条“社企联动”矛盾化解新途径,2021年以来,实现历史遗留问题全化解和重大复杂矛盾纠纷零新增。

  一、延伸服务,化解补助费发放纠纷。企业改制后,补助费发放成了企业和职工的首要难题,因发放不及时产生的纠纷时有发生。对此,社区主动架起企业和职工之间的“连心桥”,源头化解纠纷。一是代发补助。由于失业人员底数不清、流动性大,生活补助费发放成为企业“老大难”问题。社区主动为企业建立生活在本社区类的失业与退休人员工资台账,代制“企业统筹外工资表”,为企业代发补助。二是动态更新。为解决人员情况不明、代领冒领问题,社区创新建立企业职工、家属双向多维动态信息库,社区内企业退休职工、遗属全部管理在册,并坚持对困难职工、退休老龄职工开展“月月随访”生存认证。三是对接互联。为解决企业与社区相对割裂问题,建立企业专属网格与社区基础网格“双格融合、双员共管”机制,及时互通信息。社区网格员巡查发现张某等人因遗属费没有按时上调,立即与企业网格员联系,协调企业调整基数,补发到位,将这一纠纷化解在“冒烟”状态。

  二、社企携手,化解再就业纠纷。企业改制后,失业人员生活拮据且就业困难,引发矛盾纠纷。对此,社企双向发力,坚持化解矛盾和源头预防共同推进,实现信任重建。一是多元解纷。实行“社企+警务”,成立“社企警务调解室”,不少历史遗留问题由社区、企业、民警联合化解。实行“社企+律师”,组成“社企律师服务队”,为失业人员做免费法律咨询。实行“社企+心理服务”,引入心理健康志愿者对失业人员做专门心理疏导。二是安排出路。企业设立“社企帮扶基金”,为失业人员提供帮扶资金,社区开设“社企超市”提供“公益岗位”。成立“社企培训讲堂”,开展技能培训,解决就业难问题,实现“长效化解、社会稳定”。三是保障到位。社企联合成立“社企幼儿园”,接收原企业幼儿园儿童;社区积极协调教育部门,帮助失业人员子女解决入学难题,实现机制保障、联合兜底。

  三、完善机制,化解改制次生纠纷。企业改制后,居住配套设施由“企业管”到“无人管”,加之居民收入水平下降,群众有所怨言,因此诱发的物业管理等次生矛盾多发频发。对此,社企共同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有效激活居民内生动力,共同预防化解矛盾纠纷。一是自治纾解矛盾。成立自治队伍,化解社区物业等一般纠纷。面对企业转制后楼宇无人维修的问题,社区号召党员干部成立“社企物业队”,企业为居民免费维修、疏通上下水管道,实现环境改善,矛盾减少。成立“社企文艺队”,社区请居民、搞排练,企业买乐器、修广场,营造和谐氛围。二是议事凝聚共识。成立“社企议事会”,居民主导,社区和企业参与,共商社区重大事项和疑难复杂纠纷。2019年老旧小区改造中,议事会多次组织企业职工、居民代表商议研究,决议由企业职工带头拆,企业帮助居民拆,社区监理小区改造,有效预防化解了矛盾纠纷。三是社企协商共赢。社区和企业相邻,企业发展中难免会和社区有所利益冲突。由居民代表、网格员和企业在职党员联合组成了“襄解纷”调解队,三方合力寻求最佳利益平衡点,化解涉企纠纷。2020年,一些居民反映企业生产线升级改造环保问题,调解队员在逐户了解诉求后,积极协调企业新建隔音墙、除尘设施,最终企业顺利完成改造。

  黑土地纠纷“三个靠前就地化解”工作法

  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林海镇

  林海镇在化解“黑土地”纠纷工作中,打破传统矛盾纠纷调解方式方法,探索实施下沉力量“靠前”摸排、应急分队“靠前”处置、法律资源“靠前”服务的“三个靠前、就地化解”工作法,在确保农民利益的基础上,实现了粮食生产和平安创建“两不误、两促进”。2022年,土地纠纷同比下降55.7%,化解率达到100%。

  一、下沉力量“靠前”调解,解纷于初始。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事关老百姓最根本的利益,村民之间经常因为土地边界不清问题产生纠纷。镇党委组织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站、司法所及各村委会通过实地踏查、丈量面积、化零为整、兑换土地等方式,确定村民土地边界,从根源上避免因土地边界不清产生矛盾纠纷。针对土地边界纠纷、破坏黑土地行为、乱占耕地建房、毁坏青苗等问题开展排查和调解,通过排查梳理找准问题症结,引导当事人依法依规解决矛盾纠纷,调解不成的,引导当事人向林海法庭提起诉讼。

  二、调解分队“靠前”处置,止纷于域内。土地纠纷有时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在化解中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发力、相互配合。镇党委为了能够就地就近及时化解土地矛盾纠纷,依托镇综治中心整合各站所优势力量,成立了调解小分队,有151名人民调解员和“法律明白人”常年活跃在村屯,为防范化解土地纠纷提供了坚实保障。2021年4月,某村村民与承包者因土地使用权产生纠纷,镇党委接到消息后,立即指派司法所、派出所、水管站、农业站、土地所等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法理教育,告知利害关系,及时化解了一场矛盾纠纷。

  三、法律资源“靠前”服务,防纷于未然。提供合同法治体检。全镇规模较大的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有26家,都需要与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如果合同不规范极易产生土地纠纷。镇党委主动与县法院联系,在规模较大合作社设立“签约法官”,开展“点对点”法律服务。每年年初,都由法律服务工作者到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对土地流转合同进行一次“法治体检”。2023年,针对合同中出现的转包方缺少其他家庭成员签字、权利义务关系约定不明、未约定国家补贴待遇归属等土地流转问题指导纠正600余次,有效避免了一系列土地纠纷问题发生。加强黑土地法治宣传。镇党委整合派出所、法庭、司法所、律师等政法力量,依托村(社区)“百姓说事点”,每周固定一天为说法日,通过典型案例、示范判决、现场答疑、法治宣讲等方式,多渠道向农民群众宣传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提升群众遵法、守法和依法保护黑土地的思想意识。

  “近邻互助”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法

  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石道河镇

  石道河镇把“近邻”理念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的出发点,创建“近邻互助”工作法,营造“无事常联系、有事互帮助、邻里一家亲”的浓厚氛围,因基层矛盾纠纷引发的案事件大幅下降。

  一、重领导强互助,织密网格。镇党委在已划分49个网格基础上,把村屯相邻10户的家庭结为1个互助组,镇区以楼栋单元为1个互助组,以组为单位建立1个微信群。全镇共组建互助组271个、微信群271个,推选有威望、有热心的村民、老干部、老党员、退役军人等担任小组长,共271人。建成由镇党委统筹、村(社区)领导和网格长(员)指导、互助组组长负责的组织架构。互助组组长及时在微信群内向组员宣传办理低保、社保、预防电信诈骗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政策法规,协助网格长(员)采集组内居民基本信息、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及风险隐患,同时对组内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重点关注,给予关爱和帮助。通过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建立相知相帮、团结友善、和睦共处的新型邻里关系。

  二、重预警强排查,赋能增效。为有效解决邻里、家庭、婚恋、情感等易引发案事件的矛盾纠纷,石道河镇党委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以互助组为主阵地,互助组组长在日常走访帮扶中通过唠家常了解邻里间隐性矛盾;协调警官、法官、检察官、律师等司法力量对接互助组,实行“一对一”包保,每月定期与小组长共同走访摸排。通过入户排查及走访村民聚集的超市、小卖店、文化广场等,对各类隐患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将矛盾化解在小组内。

  三、重整合强协作,多元联动。石道河镇党委成立镇矛调中心,形成力量整合、资源融合、信息汇合、执法联合的“一站式”便民解纷服务体系。小组长日常排查发现组内纠纷后,第一时间了解纠纷起因。如是家长里短的一般性矛盾纠纷,通过倾听、劝解、安抚等方法,及时将邻里间小矛盾小纠纷化解在互助组内;如是涉及户数较多的争吵、噪音、蓄养牲畜等复杂矛盾,组长即刻上报,由网格长(员)组织相关当事人进行调解,及时将邻里纠纷化解在网格内;如是宅基地边界、土地山林、民间借贷、经济合同等疑难纠纷,及时联系网格长和下沉的政法干警、法律顾问等相关人员,快速介入、协调解决,同时通过手机小程序将矛盾上报至镇矛调中心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系统,镇矛调中心针对纠纷类型分流、转交、督办及反馈,形成闭环管理。

  四、重“法治”强“宣传”,实施精准普法营造氛围。镇党委大力实施法治文化阵地提升工程,助力精准普法,不断增强群众的法治观念。在传统普法宣传的基础上,全镇建立4个互助组之家,定期由网格法官、网格法律顾问或网格辅警等下沉力量,在互助组之家,组织互助组组长、组内成员通过以案释法的方式对邻里纠纷案例开展讨论分析,促进村民知法、懂法、守法。这种用身边人、身边事的接地气的普法方式,受到村民的热烈欢迎,营造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法治氛围。互助组之家成立以来,组织邻里纠纷案例讨论分析7次,受众村民500余人,达到了较好的普法宣传效果。

  “中心协调、部门联动”解纷工作法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雅尔塞镇

  雅尔塞镇辖7村1社区,有13个民族,居住分散、风俗多样、文化多元,镇党委在社会治理中融入“和为贵”理念,针对难以化解的疑难复杂纠纷,坚持资源整合、力量聚合的“一站式”解纷思路,构建了政法委员牵头,综治中心统筹,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人民法庭协调联动的解纷机制。

  一、推动力量融合,共织依法化解纠纷“一张网”。为便于群众随时随地反映诉求,镇政法委员牵头抓总、全面负责,调度各有关部门单位力量,构建“由谁干、干什么”职能清晰的从“群众家门口”到“矛调中心”解纷服务全流程。一是用好多元力量连通“最初一米”。以综治中心为“指挥部”,用好村(社区)干部、调解员、网格员以及乡贤、“五老”、志愿者等力量,织密调处网络,形成群众家门口200米内有人调处的矛盾纠纷吸附圈,实现小矛盾有专人上门化解、大矛盾有机制导入“一站式”解纷体系。二是用好“四所一庭”下延“法治资源”。着眼方便群众就近找到法治资源,派出所下沉警力16名,8个村(社区)全部建成警务室并配备警务助理,实现治安管控扁平化;司法所组织8名村(社区)法律顾问、17名法律明白人常驻村(社区),实现每个村(社区)至少有2名“常设法治调解员”;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4名执业(工作)人员每人加入2个村(社区)居民微信群,方便群众日常法律咨询;人民法庭延伸触角,8名干警对接村(社区)法官工作站,为群众提供“送上门”的诉前调解服务。三是用好综治中心“一站”终结矛盾。着眼群众向上反映重大疑难问题的需要,镇综治中心设立“一站式”矛调中心,3名人员负责窗口接待群众,2名人员负责基层上报、部门流转、上级指派等矛盾纠纷的转办、督促、回访工作,“四所一庭”以机构负责人挂点联系、工作人员值班轮驻的形式参与日常化解,其他的镇职能部门以及村(社区)负责人随叫随到,最大限度实现矛盾纠纷集中会诊、一站化解。

  二、推进手段融合,共答依法化解纠纷“一张卷”。为充分发挥综治中心和“四所一庭”各自职能,形成合力优势,明确“首问负责、分级分类、归口处置、全程跟踪”程序,打造环环相扣、无缝衔接的闭环链条。一是简单纠纷就地化解。针对全镇50%的矛盾纠纷为邻里、旅游等简单纠纷的实际,落实人民调解员、警务助理、网格员首问负责制,由首问责任人当办尽办、能调尽调,就地化解。需要其他机构调解的提请综治中心分流交办、跟踪督办、建档备案。二是一般纠纷多元化解。对于占全镇矛盾纠纷23%的婚姻家庭、债权债务、损害赔偿等一般性纠纷,综治中心调度相关“所”“庭”或职能部门综合运用警调、诉调、访调、仲裁、公证等多种手段定分止争。在化解一起追索代耕费纠纷中,镇法庭依申请对价值50万元的标的物采取诉前保全,确保了人民调解协议当即履行。三是疑难纠纷联合化解。对于占全镇矛盾纠纷25%的农业生产、征地补偿、文旅开发等疑难复杂纠纷,由综治中心提请政法委员召开联席会议,组织“四所一庭”会商会办、联合调解,努力实现“事心双解”,做到矛盾不上行、风险不外溢。

  三、推动机制融合,共下依法化解纠纷“一盘棋”。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协调联动高效运行,管长久、利长远。一是建立网络服务平台。以信息化助力“一站式”,镇综治中心牵头打造“码上办·马上办”综治直通车平台,整合“四所一庭”及其他相关部门数据资源,打通线上衔接联动化解纠纷渠道,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矛盾化解、隐患举报、生活求助等指尖上的服务。二是建立工作联动体系。为提升相关部门单位协调联动质效,建立了排查受理、分类转办、会商会办、调处化解、回访评价等工作制度,通过“日小结、周分析、月研判、季总结”,科学评估矛盾纠纷,确保防范在早、处置在小。三是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建立衔接联动化解矛盾纠纷考评体系,综治中心每季度对各部门人员量化考评,全年评价结果作为评奖评优、干部推荐的重要依据。对参与矛调的志愿者等以矛盾化解量给予补贴,激励基层法治力量更多更好地化解矛盾纠纷。

  “排、调、管”化解旅游纠纷工作法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北极镇

  漠河市北极镇始终坚定“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的政治信仰,以“服务群众、旅游提档、兴边富民”为核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化解涉旅矛盾纠纷作为旅游产业提档升级的重要环节,着眼排查、调解、管理全链条化解涉旅纠纷。

  一、建好“三支队伍”,构建全民参与排查体系。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镇党委统筹组建网格员、群众自治组织和专业调解员三支队伍,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涉旅矛盾纠纷排查体系。一是网格员队伍常态化走访。聘请北极镇村民作为专职网格员,发挥其“人熟、地熟、脸熟”优势,常态化深入宾馆、饭店、景点等游客集中地,通过唠家常、暖心交流等方式,收集涉旅矛盾纠纷并进行分类处置和上报。二是群众自治队伍全方位巡查。发挥治保会、“红袖标”队伍和治安巡逻队三个群众性自治组织作用,常态化在景区景点、辖区主要交通路段、人口密集场所开展无死角、全范围涉旅矛盾纠纷排查,及时把触角延伸到辖区每一个层面、每一个角落。三是专业队伍多角度排查。建立由北极旅游巡回法庭、旅游综合执法大队、旅游警察大队和市监局北极分局组成的旅游“3+1”执法体系,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发现并督促整改可能引发矛盾的隐患问题。

  二、统筹“一所三室”,形成闭环运转调解体系。北极镇以镇司法所为统领,以“老潘工作室”“景区调解室”“最北夫妻警务室”为阵地,建立了“一所三室”矛盾纠纷调解体系。一是老潘工作室化解游客与村民纠纷有温情。北极镇80%以上的村民经营家庭民宿或从事服务行业,游客与村民因住宿、餐饮等纠纷偶有发生。原北极村“老村长”潘景志凭借在村民中的威望,成立了“老潘工作室”,用“情、理、法”多角度化解游客与村民间的纠纷。二是景区调解室化解游客与企业纠纷显公平。围绕游客与旅游公司因票价、导游服务、交通出行等引发的矛盾纠纷,成立了由镇综治中心、调委会、司法所、景区管委会等工作人员组成的“景区调解室”,按照“两个第一”(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原则,合力、合法、合理就地化解旅游矛盾纠纷。三是最北夫妻警务室防范游客涉边风险讲法治。北极镇边境线长达173公里,为维护边境安全,设立了“最北夫妻警务室”。史先强和沈欣夫妇作为祖国最前沿的“守门人”,对游客可能存在的野浴、私自起降无人机等行为进行教育,避免涉外事件的发生。四是司法所化解重大疑难纠纷促公正。把镇司法所作为涉旅矛盾纠纷调处终端,漠河市文旅局、司法局、公安局交警大队等部门,也选派素质过硬、业务精湛的专业人员配合。“三室”未调处成功的,以及重大、疑难纠纷,镇司法所按照案(事)件性质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化解,将涉旅矛盾纠纷吸附在当地,切实让广大游客顺心顺气,经营者信服信任。

  三、强化“三个作用”,健全旅游纠纷源头管理体系。北极镇始终坚持“旅游立镇”,针对问题比较集中的住宿、餐饮、服务等纠纷,采取党建引领、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方式,减少涉旅纠纷发生。一是强化党组织引领作用。通过“景区党建联合体”,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分析研判涉旅问题风险点,共同化解涉旅纠纷,形成及时发现矛盾、有效化解纠纷的工作合力。打造“北极红色驿站”,激发游客中党员引领示范作用,使之成为矛盾纠纷化解的“排头兵”。二是强化部门保障作用。文旅、市场监管等部门牵头,建立诚信“红黑榜”,对被列入“红榜”名单的,授予“漠河好商家”荣誉称号,公开表彰奖励,形成崇尚诚信、践行诚信、文明经营的良好氛围;对被列入“黑榜”名单的,加大监管力度和检查频次,公开曝光处罚。三年来,对7家未明码标价宾馆、饭店、商超进行了处罚,有力规范了旅游市场秩序。三是强化协会自治作用。为加强景区经营者行业自律,激发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北极镇培育孵化了家庭宾馆协会、马爬犁协会和游艇协会等社会团体,发挥行业协会优势,引导商户、个体经营者诚信经营,实现了行业内部相互监督的良性发展格局。

  旅游园区“移动调解”工作法

  上海市浦东新区国际旅游度假区

  2016年,中国内地第一座迪士尼主题乐园在上海正式对外开放,随着游客不断增多,园内消费等矛盾纠纷也“水涨船高”。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矛盾纠纷“及时、就地解决”,经与外资运营方反复协商,于2020年在园区内建立了“小迪警务站”,成为全球唯一一家有警务站和专业调解员入驻的迪士尼乐园,探索形成“移动调解”工作法,实现了“纠纷在哪里、调解前置就到哪里”。园区内纠纷类“110”警情数比进驻前下降了37.1%。

  一、立足“早”,强化“时度效”。“小迪警务站”每日派驻10名民警、1名调委会专职调解员、6名保安,加强园内值守、巡查、备勤,对可能发生的矛盾纠纷隐患,尽早发现、尽早干预。一是以“人”为本,确保全时段。以游客为中心设置弹性制当班,错时制轮班,确保每日园区运营期间矛盾纠纷化解全时段、全天候调有专人、处有力量。二是以“技”为要,强化专业度。建立“一事一讲评”机制,定期召开新类型、疑难复杂等典型调解案例讲评会。民警从法律法规适用上讲解,调委会从司法赔偿角度评估,管理公司从运行秩序、游客感受方面分析,共同复盘,增强各方的紧密度、协调度、契合度,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能力。三是以“防”为主,源头提质效。组织专职调解员、乐园管理员等,针对当天入园客流数据、前一日纠纷警情、纠纷发生时段及区域等,每日开展“岗前讲评”,让每一名乐园工作人员都成为园内矛盾纠纷的“流动哨”“信号兵”。

  二、立足“快”,强化“精速妥”。园区内纠纷具有突发性、易升级等特点,度假区把联调联处的阵地前移,显现灵活优势,充分彰显“便民、快捷、高效”的价值追求。一是精准研判。根据不同案事件性质,设置3大类5个处置预案。涉民商事类非警务纠纷,直接交由调解员调解;治安、轻微伤害类案件,移交调解员主导调解,民警提供证据保障;无法完成调解的,公安依法追究,引发民事损害赔偿部分的,引导当事人通过诉讼解决。二是迅速行动。依托园区主动上报、110警情“双轨制”及时发现纠纷,安排民警和调解员限时(3、8分钟)到达现场,通过移动终端实时掌握纠纷处置情况。针对安检口、票检区纠纷,3分钟内必须到场;各项目点位纠纷,8分钟内必须到场。截至目前,用时最短的仅30分钟内就达成了调解协议。三是果断妥处。对一般案事件,直接安排民警和调解员到场开展说理释法。对可能造成一定社会影响的案事件,迅速成立驻区单位专项工作小组,及时分析研定处置方案及应对口径,果断依法采取措施。

  三、立足“解”,融通“法理情”。矛盾纠纷化解,不仅需要“化”,更需要“解”,让当事双方真正做到案结、事了、心舒。一是用好“法”。对原因、责任难以认定,造成严重物损或人身损害程度严重的纠纷,启动调解专家咨询制度。对“黄牛”、商贩等为争抢客源而互殴、打群架等引发的纠纷,坚决“零容忍”依法严惩,形成震慑。二是讲透“理”。游客来自天南海北,小口角、肢体碰擦容易变成大摩擦,但再大的纠纷大不过一个“理”字,调解员和民警从法理、常理、道理多角度做思想工作,推动当事双方换位思考、握手言和。三是投入“情”。乐园是孩子们的天堂,可小摩擦时常发生,家长往往比孩子们更气愤。一旦发生纠纷,调解人员会协调乐园管理部门先赠送“网红”玩偶给孩子安抚情绪,然后再舒缓家长之间的矛盾,有时候孩子开心了,还会反过来做起家长的工作,纠纷也在无形中得到化解。

  “三所联动”化解疑难纠纷工作法

  上海市虹口区凉城新村派出所

  虹口区是上海市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区之一,是城市中央活动核心区。近年来,纠纷警情约占总警情25%。在区委政法委有力统筹下,虹口公安分局会同司法局在凉城新村派出所试点,建立街道领导下的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三所联动”机制,推动纠纷在法治轨道上实现源头化解。

  一、聚焦“三类矛盾”,引入“三所联动”。一是立足警源,化解易激化的风险矛盾。从派出所接报的“110”警情出发,将无法当场化解且易产生风险隐患的矛盾纠纷,引入“三所联动”机制化解。对矛盾纠纷引发的治安或刑事案件,在规范案件办理后,将原始纠纷纳入“三所联动”化解,防止同一矛盾纠纷再次引发违法犯罪。对接街道城运中心,将“12345”市民热线中较复杂的纠纷工单,通过街道综治中心流转派出所,启动“三所联动”机制化解。二是立足地源,化解主动发现的社区矛盾。针对社区矛盾多的问题,发挥社区民警职能作用,指导并协助居委会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由调解员及时调解。难以当场化解的,由居委会提请引入“三所联动”机制。在社区推广“三所联动”微信小程序,群众扫码就能登录,可以在线咨询法律、预约调解、反映问题。三是立足事源,化解党委政府关注的复杂矛盾。重点关注涉众性、跨领域矛盾纠纷,以及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履职或重大政策调整与群众利益发生冲突时引发的矛盾纠纷,由区委政法委统筹协调,发挥区、街两级综治中心枢纽作用,汇聚“三所”和行政主管部门力量,同步开展化解。

  二、发挥各方优势,共同定分止争。一是派出所牵头搭台、全程控场。立足“有事找警察”的群众基础,由派出所推动打造“三驾马车”解纷格局。街道层面在派出所内设立“三所联动”工作室,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共同参与;社区层面在居委会设立“三所联动”工作站,社区民警会同调解员、签约律师“拧成一股绳”;小区层面设立“三所联动”工作点,在社区民警、调解员、签约律师下沉居委基础上,将业委、物业纳入进来。所有“室”“站”“点”都有民警参与,牵头组织,上下联动。在矛盾纠纷调解过程中,民警还通过守法教育、讲清底线等,防止当事人情绪激化、矛盾升级,并承担维护现场秩序的职责,确保调解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司法所统筹资源、穿针引线。司法所招募310名调解员织密调解网络,并对纠纷调解的时限、文书和程序等开展业务指导和把关;疑难矛盾则由司法所负责人参与指导化解。对接引入公证、仲裁等解纷机构支援“三所联动”,与法院加强诉源对接,引导当事人将调解协议就地申请司法确认。三是律师事务所专业支撑、居中说法。经过遴选,11家律师事务所、113名律师与区司法局签约,对应入驻派出所“三所联动”工作室和每个社区工作站,并适时下沉小区工作点,每周2个半天会同民警、调解员坐班开展咨询接待和矛盾化解,为群众厘清法律关系和责任。街道为每个居委提供律师工作基础补贴,并实施个案奖励。律师在解纷中贡献了法治力量,也提升了业务能力和律所声誉,实现双赢。

  三、优化闭环机制,助力源头治理。一是矛盾化解“一抓到底”。派出所对需要“三所联动”化解的矛盾,研判分为一般、关注和重点三级。对一般类矛盾,派出所“吹哨”,将任务下达责任民警,由其联系调解员和律师,在居委就地化解;对于居委无法化解的矛盾,由派出所评估后,提请街道作为关注类矛盾,由综治中心召集“三所”力量及街道行政主管部门联合化解;研判认为街道层面难以化解的矛盾,由街道提请区委政法委作为重点类矛盾,依托区级综治中心,统筹全区解纷力量共同攻坚化解;暂未化解的矛盾,由相关部门长期关注和逐步化解。二是凡调必访“一跟到底”。总结出矛盾纠纷化解后30天内不反复一般就不会再反复的规律,建立“30天回访跟踪机制”。一般类矛盾纠纷化解后,至少回访1次;关注类、重点类至少开展3次、6次回访,督促当事双方履行调解协议,严防矛盾反复;未化解的矛盾纠纷,每月至少1次上门回访。三是源头治理“一督到底”。派出所注意发现矛盾反映出行政管理、民生服务等方面的源头问题,由公安分局研究后,向区平安建设协调小组提请制发《“三所联动”综合治理建议书》,督促职能部门强化履职,并通过区委区政府督察室加强督办,及时整改落实。

  “三定三查三责”商业街区租赁解纷工作法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仙林街道

  仙林街道位于南京仙林大学城核心区,28万人口,共有46条商业街区(含8个综合体),3326个经营户。近年来,由于购物方式转变等原因,商铺租赁纠纷突出。2018年以来,街道创新商业街区租赁纠纷化解“三定三查三责”工作法,协调平衡好开发商、商管公司和物业公司、商户等各方利益,就地化解涉访租赁纠纷,没有一起纠纷上行。

  一、落实“三定”,确保纠纷稳在街区。发现商业街区租赁纠纷后,街道“一站式”矛调中心快速反应,统筹入驻中心的住建、市场等力量,迅速应对,确保把纠纷各方牢牢吸附稳定在街道。一是定包案领导。涉及商户20户以内、标的20万元以下的,1名街道班子成员包案;涉法涉诉的,街道政法委员包案;超过20户、20万元或涉及较大规模商业综合体的,街道主要领导包案。二是定工作专班。包案领导牵头,街道“一站式”矛调中心统筹住建、市场等科室人员和专职网格员、社区工作人员组建工作专班,2-3人组成一个组,每组包5-10户,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承诺街道会全力把纠纷协调解决到位,给大家吃下定心丸。三是定接待场所。凡是涉众型租赁纠纷,一律在现场设立24小时接待室,挂牌办公,随时接待商户,做好思想疏导和情绪稳定工作。情绪稳定的,引导到街道“一站式”矛调中心一揽子处理。

  二、强抓“三查”,明确纠纷突破路径。将租赁纠纷稳在当地,引导到街道矛调中心后,由矛调中心牵头组织各方,理清纠纷来龙去脉、找准问题症结,确保对症下药。一是查对各方诉求。通过“综合听”,初步了解纠纷起因和基本诉求;通过“分头听”,全面了解纠纷原因和有没有历史遗留问题,初步评判开发商、商管公司和物业公司解决纠纷的态度和能力;通过“上门听”,深层了解商户的真正诉求和真实意图。二是查明实际责任。摸清开发商存续情况,了解是否存在工程质量、延期交付、退购、返租、提租等问题;摸清商管公司和物业公司轮替情况,了解是否存在开业率不足、欠租欠费、单方面解除合同、虚假宣传等问题;摸清商户经营情况,了解是否存在商铺私自买卖、私自转租、违法经营、欠租欠费等问题。三是查清利益链条。搞清开发商、商管公司和物业公司、商户三方经营状况、赢亏情况;搞清开发商、商管公司和物业公司在属地是否有利益共同体;搞清商户在此次纠纷中是否有家族式经营、好友联合经营、商会共同经营等情况。

  三、咬定“三责”,实现纠纷高效处置。根据前期摸排情况,确认三方责任,提出初步方案,征求三方意见后,再修改方案,反复三次,通过“三下三上”凝聚广泛共识,形成最终方案。一是咬定开发商责任。只要开发商还在,督促其承担主要责任,全程参与处理,落实化解方案。如果开发商公司注销,督促商管公司和物业公司通过垫付资金、减免租金、延长租期、优先续租等方式,承担相应的化解责任。二是咬定商管公司和物业公司责任。属于“现任”公司的问题,督促其严格履行合同,主动化解纠纷。如果公司更替,属于“上任”公司遗留的问题,通过市区政法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找到“上任”,督促其履行合同约定,配合“现任”共同化解;如“上任”公司注销,则由“现任”公司托底化解。三是咬定商户自身责任。与商户集体对话,释法明理,督促商户依法合规经营;充分发挥以商户代表为主体的“商业街区自治联盟”作用,协助化解纠纷。对少数不理解不支持的,街道“一站式”矛调中心、职能部门联合上门入户,发动同乡、好友、商会等“群众工作群众做”,通过帮助解决家庭其他实际困难,实现纠纷化解。对难以化解的纠纷,邀请市区职能部门下沉街道会商会办,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帮扶,或由街道“一站式”矛调中心提供法律援助引导纠纷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一站式”分级解纷工作法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委政法委

  吴江区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核心区域,各类市场主体逾26万家,外来人口超120万。面对矛盾纠纷基数较大、化解力量相对分散、实质化解成效不理想等问题,吴江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一站式”矛调平台,构建三级解纷体系,一年来全区矛盾纠纷总量同比下降11.8%。

  一、坚持阵地融合,扩展“一站式”平台功能。整合各类解纷渠道,让群众“进一扇门、消所有气”。一是机构集成,集中办理调处业务。强化机构建设,制定三级矛调体系建设总体框架,成立党委政法委下属正科级矛调中心。强化窗口布局,整合综治中心等12个平台,安排12家单位常驻、16家单位轮驻、其他单位随叫随驻,快速响应各类诉求。二是功能集中,提供多元解纷服务。设置“综合调处、诉调对接、研判接访”三大功能区,提供受理、调解、仲裁等22项服务。引入心理咨询、律师团队等社会力量,打造8个品牌工作室,孵化培育调解类社会组织13个。与上海青浦、浙江嘉善成立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联合调委会,提升跨区域调处能力。三是力量集聚,提高人员协同合力。落实“双重管理”机制,由矛调中心统一负责入驻人员日常管理、绩效考核。建立行动支部,探索“党建+矛调”融合模式。用好联合研判平台,调度全区调解力量,推动疑难复杂问题化解。

  二、坚持调处分级,提高“一链条”解纷时效。围绕“村社前哨、镇街主战、区级终结”功能定位,健全分层解纷体系,推动矛盾纠纷及时就地解决。一是做强村级“前哨所”,实现小事就地化解。完善综治、调解、警务、网格化、心理服务5项功能,构建家门口解纷服务圈。加强网格化巡查走访,发动“五老”等力量,及早调解邻里、婚姻家庭等易发多发矛盾纠纷。二是做优镇级“主战场”,实现大事联合调解。明确由镇政法委员负责,整合基层政法资源,实现矛盾联调、问题联治、平安联创。整合人民来访、公共法律服务等平台,吸收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两代表一委员”等资源,解决复杂矛盾纠纷。聚焦纠纷主要类型和特点,打造“一镇一品”调解工作特色。如松陵街道强化矛调中心、房管处、法庭联动,有效化解住建领域矛盾;盛泽镇设立“苏豫皖工作室”,用乡音乡情化解外来人员纠纷。三是做实区级“终点站”,实现难事攻坚破解。建立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联席会议,由区领导牵头政法委、法院、司法、信访四方研判,及时处理重点矛盾。将矛调中心作为领导接访下访定点场所,全力推动个案化解的同时,促进同类问题有效解决。

  三、坚持流程闭环,提升“全周期”调处成效。不断优化解纷流程,将工作向前后两端延伸,形成全周期调处闭环。一是完善源头治理机制。完善依法决策程序,推进基层综合执法规范化,加强信息公开。针对矛盾纠纷多发高发领域,压实企业主体责任、行业主管责任,及时核查处置问题线索。实施“精网微格”工程,开展大排查大化解,推动矛盾纠纷“随产生、随化解”。二是完善预防预警机制。建立矛盾纠纷诉求对接反馈机制,深化家庭婚恋矛盾纠纷联动防范化解。开发智慧矛调平台,全量汇聚数据信息,搭建纠纷研判模型,推动排查化解由“经验决策”向“大数据决策”转变。三是完善关系修复机制。发挥企业商会、行业协会等第三方作用,建立跟踪回访机制,推动事心双解。加强心理疏导,引入心理健康全覆盖。

  “一站式、一码管”综合解纷工作法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委政法委

  近年来,诸暨市坚定扛起“枫桥经验”发源地担当,紧扣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目标,以三级社会治理中心(站点)建设为依托,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全市创成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

  一、突出体系重塑,“提级统”强指挥。坚持“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围绕“一窗式受理、一揽子调处、一条龙服务”,织密建强矛盾纠纷化解体系。一是组织架构提升。全面落实市镇村三级社会治理中心领导架构,市级由市委副书记兼任中心主任,设立2名专职副主任。镇级由镇乡(街道)党委书记兼任中心主任,各条线分管领导担任中心副主任。村级由村社“一肩挑”书记担任负责人,两委干部、辖区民警、综治干部、网格团队等为成员。二是中心功能提档。市级整合矛盾化解、诉讼服务等“多中心”为“一中心”,吸纳职能部门、专调委、社会组织等机构220多人入驻中心办公;镇级融合综合信息指挥室、社会治理办、综合执法办、应急管理办等“一室三办”;村级吸纳法律顾问、“两代表一委员”、乡贤、志愿者等力量。三是分流处置提效。秉承“简易矛盾村社化解、复杂矛盾镇街首调、疑难矛盾市级包案”原则,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2022年全市信访工作人民满意率98.62%。

  二、突出流程再造,“一码管”提效能。对受理归集的矛盾事项赋予独立事项码,以“一事一编码、一码管到底、全程可追溯”模式,优化“信息收集—分类处置—综合销号—督查考核”的矛盾化解闭环流程,提升化解效能。一是全量数据赋码归集。借助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和各类前端感知设备,联通共享法庭、政务110等平台渠道,依托浙江省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协同应用、基层智治综合应用等数字化平台,对纠纷事项实行赋码管理,规范三级中心“事项码”登记流程,全量掌握矛盾纠纷数据,实现事项“多口进,一库集”。二是全链流转带码化解。按照“繁简分流、轻重分离、缓急分道”的要求,建立健全“调解优先、诉讼断后”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依靠事项带码流转,有效统筹多部门配合联动,有机衔接调解、信访、行政复议、诉讼等多种方式参与矛盾调处化解。各方扫码即可实时查看事项调处的环节、进度、结果,做到办理进度实时跟踪,协调处置透明高效。三是全程闭环溯码管控。科学设置“交办提醒、到期催办、缺件退回、审核重办”功能模块,事中“码”上跟踪,强化业务规范办理,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自动预警、即时督导;事后“码”上溯源,深化业务闭环处置,对不合格、不满意的事项退回重办、重点关注,确保事项全流程责任落实到位、调处化解到位。

  三、突出长效运行,“综合评”夯基石。紧扣“常态常管、长治长效”目标,上下一体系统谋划,严督实考闭环管理,全力构建“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保障体系。一是坚持群众评判。以人民满意为标尺,落实“一事双评”制度,通过短信评价、电话问询等方式,既征求问题处理满意度,也征求工作作风满意度,形成“过程群众监督、效果群众评判”的工作闭环。建立矛盾纠纷“回头看”机制,开展矛盾纠纷回访调处、防范处理工作,及时倾听群众意见。二是坚持成效评比。建立矛盾调解结果评价标准体系,落实“定期检查+动态抽查”,以优秀案例“一件事”为解决“一类事”提供参考。开展常态分析研判,推送工作专报,以“红黄蓝”三色预警图倒逼入驻单位和镇村两级落实责任、提升业务。2022年,全市线上矛盾纠纷调处事项办理平均时间缩短35%。三是坚持考核评定。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把矛盾化解工作质效与全市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评先评优挂钩,实施调解员“以奖代补”等正向激励措施,明确矛盾激化追责负面清单内容,树牢实干实绩实效导向,确保矛盾化解“件件有着落、服务暖人心”。

  “以外调外”涉外解纷工作法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

  义乌市被赞誉为“世界小商品之都”,与全球2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经贸往来,有1.5万外商常住义乌。近年来,义乌市委政法委统筹,司法局牵头、多部门联动,设立全国首家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外调委”),聘请在义经商的外商担任“国际老娘舅”,创新“以外调外”工作法,有效把国际贸易带来的涉外纠纷化解在市场、消解在萌芽。截至2023年9月,累计化解涉外纠纷1219起,涉及金额1.32亿元,化解成功率达98%。

  一、“洋舅和调”发挥亲和力,让老外不见外。一是严把“三关”建队伍。严把“语言关”,要求精通包括中文在内的三种语言;严把“诚信关”,要求无违法或不良记录;严把“业绩关”,要求在中国有注册贸易公司且经营状况良好。目前,组建了一支来自13个国家的14名外商调解员队伍,实现世界9大主要语种全覆盖,并对其中3名法律素养好、具有丰富调解经验的外商调解员聘请为“首席外籍调解专家”。二是严选“方案”促调解。创新合议制度,由3名中外调解员综合分析纠纷案情,基于合情、合理、合法三方面考虑提出“调解建议方案”,经双方当事人认可即可制作协议书并监督执行。三是严抓“三必”明流程。严格落实“三个必须”原则,即每个流程必须有中文翻译在场、每个共识达成必须要明示确认、每个协议必须跟踪回访,极大提高了调解成功率和满意率。

  二、“多元联调”提高公信力,让外调不外行。一是诉调衔接“一站式”化解。“外调委”将涉外人民调解与民商事审判及诉讼调解有效衔接,与义乌法院、宁波海事法院分别合作设立“诉调对接中心”,由专业法官为中外调解员提供法律指导,并引导当事人落实人民调解司法确认制度。二是警调联动“一体化”防范。公安部门发现有可调解的案件及时对接“外调委”调处,外商调解员则协助提供信息线索、帮助联系沟通。三是律调结对“一揽子”服务。建立律师和外商调解员“1+1”结对机制,义乌律师协会每日选派一名有外语基础和经验丰富的律师“坐阵”“外调委”,随时为外商调解员和来访客商提供法律咨询和帮助。

  三、“靠前近调”提升服务力,让解纷更便捷。一是数字赋能实现线上云调。通过“移动微法院”线上平台,中外调解员可破解时空限制开展视频调解,并实现调解申请在线提交、调解协议在线签署、协议文书在线送达等一站式服务。二是微信调解实现个性定制。充分运用微信应用的广泛性和灵活性,推行微信调解“一案一室一方案”工作机制,“个性定制”调解方案,实现远程中外语“背对背”调解等功能,促进涉外纠纷异地调解。三是优化布局实现就地近调。优化建立“1+X+Y”调解站点体系,在市场内设立1个“外调委”“总部”,在外国人居住集中的社区设立X个以外商名字命名的调解工作室,并在各分市场、行业协会设立Y个调解服务点,实现涉外纠纷调解少跑腿。

  四、“法治润调”凝聚治理力,让纠纷少发生。一是构建纠纷预警体系。建立中外客商市场贸易“诚信档案”,对经数据分析存在高风险的预警信息在市场网格微信群、“义乌购”等平台发布。同时,通过中外客商“朋友圈”转发预警信息,积极引导中外客商加强自我约束、倡导诚信合法经营。二是搭建文化交流平台。加强多元法治文化交融,组织中外调解员、留学生等参与诚信打卡、平安市场创建等活动,在提升法治素养同时传播中国兼容并包的“和”文化,感受“诚信包容”的义乌精神。三是织密普法服务网络。构建线上线下联动普法机制,线上依托“义乌普法”微信公众号,每年举办外商调解员主讲、多语种同步翻译的普法活动,发布“以案说法”典型案例等。线下每年组织中外调解员、普法志愿者开展“法治宣传月”普法活动,鼓励体验或参与过涉外调解的外商成为外籍普法志愿者,运用“现身说法”提升涉外法治宣传实效。

  预防化解海上矛盾纠纷工作法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街道

  沈家门位于舟山本岛东南部,是我国最大的渔港和海水产品集散地,每年因水产品交易、渔业生产、海损事故等引发的矛盾纠纷量大面广。为切实维护辖区平安稳定,沈家门街道躬耕“枫桥经验”,着眼海上纠纷实际,创新工作方法,有效破解“动态管理难、发现处置难、源头预防难、调处化解难”等问题。

  一、红帆“领航”。针对海上矛盾纠纷“动态管理难”问题,深化“渔港先锋”党建品牌,打造党员先锋“瀛洲红帆”船,培育海上纠纷化解“领头雁”。创新实施“航行的支部”海上党建工作,织密海上组织体系,并将船长为党员或有3名以上党员的渔船、运输船,明确为“瀛洲红帆”船,构筑海上平安“战斗堡垒”。发扬“蚂蚁岛精神”,打造“精网微格”“四有”民情预警、“三红三共”等党建联建品牌,以红色引领发展壮大“海上老娘舅”等民间调解组织,形成“红帆船长+党员船员+骨干渔民+东海渔嫂”的自我管理团队,建立海上纠纷化解、安全联防、抢险互助等工作机制,努力将风险问题第一时间化解在前端、在初始。

  二、海陆“织网”。针对海上矛盾纠纷“发现处置难”问题,创新运用发源于舟山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模式,推行“海上网格”管理和海陆“融合治理”。构建海上移动网格,将184余艘渔船编组划分为4个海上网格,每个网格由“红帆船”或“调解示范船”带领,船老大为网格长,按“一格四员”配好调解员、信息员、法治员和社区矫正员,落实隐患排查、矛盾调解、安全管理等职能。在陆上打造“融治理”中心“平安小苑”,设立法院、海警、海洋与渔业局等11个专业工作室,推动“海上事陆上解”,使之成为海上矛盾纠纷的“终点站”。

  三、平安“起锚”。针对海上矛盾纠纷“源头预防难”问题,抓住“人”的主要因素,抓好“出海前、航行中、归港后”三个环节,强化矛盾纠纷源头管控。依托“法治渔港”,开展渔船民普法学法、法律体检,在休渔季开设“伏休课堂”集中培训,拓展“海上讲习所”远程教学模式,多渠道多元化开展法律法规、安全常识等专题学习,每年轮训涉海涉渔人员200余人次,系好了渔民平安出海“第一粒钮扣”。依托“智航远洋”平台,建档审查远洋渔业企业出海船员信息,有效预警阻断高危风险,实现“陆上问题隐患不下海”。

  四、法治“稳舵”。针对海上矛盾纠纷“调处化解难”问题,坚持法治支撑、数字赋能、多元协同,推动依法化解矛盾纠纷。建立海上社会治理中心,依托“海上共享法庭”、“大综合一体化”海洋执法、“科技管控港”、“海上枫桥”浙里矛调等系统平台,实现海上矛盾一站受理、调处流程一体运行、分析研判一图展示。发挥海警普陀工作站作用,持续动态开展海域巡防,严厉打击各类涉海违法违规行为,沈家门海域案件综合发案率较去年同期下降11%。积极打造“枫调渔顺”人民调解品牌,创建“小螺号”矛盾纠纷收集信箱,在舟山国际水产城、沈家门夜排档等设立“渔港枫警”“平安沈心”人民调解工作站(室),与省内、省外沿海涉渔地区建立人民调解跨域协作机制,海上矛盾纠纷调处率达98.8%。

  医疗纠纷化解“导、解、防”工作法

  安徽省马鞍山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

  马鞍山市委政法委强化预防在前、调解优先、依法调解、实质调解的理念,牵头推动卫健、司法行政等部门建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创新探索树导向、依法解、促防范的“导、解、防”工作法。

  一、树导向,畅通主渠道。坚持建体系、明规范、强队伍,用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增强医患双方对医调委的认同感,树立“医疗纠纷化解找医调委”的社会导向。一是强化制度衔接。出台系列制度规范,为医调委调处医疗纠纷提供制度保障,明确索赔金额超过1万元的医疗纠纷,必须申请医调委调解,凸显其化解医疗纠纷主渠道定位。二是突出专业承接。选聘10名专职调解员和113名医学、法学专家组成专业团队,设立法律、医学2个专家咨询委员会和4个专业调解组,每组配备具有医学、法学等专业资质的调解员,为医疗纠纷化解提供强有力专业支撑。三是做好群众宣介。通过咨询答疑、一线宣讲、媒体引荐等方式,及时主动对接群众,聚焦医患双方在病情认知程度、医学知识、医疗服务规范等方面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有针对性地释法明理,赢得信任,群众主动申请医调委调解的医疗纠纷逐年递增,2021年以来占比保持在80%以上。

  二、依法解,彰显公信力。坚持依法依规按政策调处,实行准司法程序,做到受理、调查、评估、定责、协议等环节公开透明,彰显公平公正。一是实行随机分案。将纠纷受理后按类随机分发至4个调解组办理,统一案卷文书,实行工作职责、工作纪律、调解流程、政策标准以及调解人员公示“五上墙”,主动接受监督。二是精准调查研判。创新一查二问三研判的工作方法,即:全面查阅病历档案相关资料,分别询问医患双方意见,组织专家团队进行分析研判,还原事实真相、找准矛盾焦点、找准化解突破口。三是科学评估定责。对索赔金额1-10万元的纠纷,按照回避和随机相结合的原则,从专家咨询委员会中抽取专家进行医学评估;对病情复杂以及预估赔付金额超过10万元的,则必须通过医疗损害鉴定、病理鉴定,明确医患双方过错及责任程度。四是依法公正调解。坚持居中调解,以法律法规和技术评估、司法鉴定为依据,客观公正确认医疗机构是否应予赔偿,商定合理赔偿额度。对试图以闹取胜、暴力维权的,坚持原则立场、绝不让步,必要时导入诉讼程序解决,有效维护了医患双方合法权益。在成功调解纠纷中,“零赔偿”占比近20%,确认医疗机构有过错的全部履行到位、无一反复。全市“赖床”“医闹”事件下降至近五年“零发生”。

  三、促防范,助力控源头。坚持以调促防、源头治理,通过前端、中端、末端全链条参与,筑牢医疗纠纷“防火墙”,帮助医疗机构提升服务质量和风险防范能力。一是主动介入预防。对于重大医疗纠纷,采取“一线工作法”,第一时间选派调解员深入现场开展工作,及时稳定患方情绪、缓解对立局面,引导进入调解渠道。二是注重以案促防。每处理一起纠纷,均及时向医疗机构反馈意见条。编写纠纷处置案例汇编,组织上门送教、入院巡讲。三是助力监管设防。每年发布医疗纠纷调解工作年度分析报告,配合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定期召开医疗纠纷分析会,提出管理建议并协助依法处置医护人员医疗行为不规范问题21件次,从源头上预防减少医疗纠纷发生。

  “六尺巷六步走”调解工作法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人民法院

  针对基层矛盾纠纷凸显、种类多、化解难等问题,桐城市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六尺巷典故蕴含的“谦和礼让、知进退、和为贵”精神注入纠纷化解,推出“六尺巷六步走”调解工作法,在市委政法委领导下,会同司法行政等部门在基层法庭及镇村设置六尺巷调解室300余处,选聘专兼职调解员1500余人,共同做实指导调解职能。全市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满意度达98%以上,法院新收民商事案件数同比下降15.6%、万人成讼率同比下降16.3%。

  一、听取诉求,全面了解案情。听是基础。耐心细致倾听当事人陈述,了解事实经过。一是用“眼”听。通过观察双方脸色、语气语速、言行举止,初步判断矛盾纠纷的激烈程度。二是用“耳”听。线上线下多方倾听,了解矛盾发生的原因、产生的后果和双方的诉求,厘清是非曲直。三是用“心”听。用心分析研判,切准矛盾的根源、症结、争议焦点,以便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二、辨别是非,精准释法明理。辨是前提。坚持不懈动之以情、明之以理、晓之以法。一是释法理。用乡言乡语诠释法律,以法为据讲法理,合理引导当事人心理预期。二是明事理。用乡风乡俗辨析是非,以理服人析事理,围绕争议焦点,权衡利弊得失,寻找双方利益最大公约数。三是讲情理。用乡情乡义链接感情,以情感化人、教育人,消除思想隔阂、修复双方关系。

  三、劝解疏导,消除对立情绪。劝是手段。用六尺巷典故、典范、典型劝导当事人增强“和为贵”精神认同。一是用典故启发人。通过观摩六尺巷文化长廊、讲述六尺巷“和为贵”精神,引导当事人对标先贤,传承、弘扬“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做人美德。二是用典范引领人。组织乡贤、“五老”、好婆媳、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参与调解,用“身边人”讲述“身边事”、“身边事”感染“身边人”。三是用典型感化人。发挥司法案例指导作用,编印“和”典型案例100余个,制作微视频50余条,开展“微宣讲”600余场次,在全社会营造“事事懂得礼让道理,处处彰显和谐精神”的浓厚氛围。

  四、借力调处,多元联动解纷。借是关键。依托各级平台、统筹各方力量,凝聚调解合力。一是向专家借智。针对特定行业和领域的矛盾纠纷,借助医疗、物业、道路交通等8个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让园”等10余个品牌调解室力量,聘请退休政法干警深度参与,提升调解成功率。二是向平台借力。以市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为依托,建成集“访、调、仲、诉”于一体的“一站式”解纷中心,组织速裁团队整建制入驻,健全“五调联动”机制,实现矛盾纠纷“只进一扇门”,一揽子、全链条化解。三是向科技借能。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实现全流程网上调解、线上办案,有效减少群众诉累。

  五、互谅互让,达到利益平衡。让是核心。以六尺巷典故激活当事人“让”的基因。在尊重法理事理前提下,引导矛盾双方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想到对方的难处,“有理让三分”,避免矛盾激化。引导矛盾双方把握“进”与“退”,做到进而有度、不得寸进尺,退而有节、不委曲求全,争取矛盾化解、利益平衡。

  六、握手言和,实现事心双解。和是目标。把“案结事了人和”作为调解的价值追求。一是促事和解。积极促成达成调解协议,强化自动履行,实现就地化解,调解案件自动履行率达90%以上。二是促人和睦。设立握手言和台,将调解成功照片上墙展示,通过仪式感增强心理暗示,帮助双方理顺心气,重归于好。三是促心和顺。纠纷化解后,组织法官、调解员常态化跟踪回访,持续宣讲“让”与“和”的理念,有针对性地提供心理危机干预,消除“心墙”。

  “单位联村干部联户”助力乡村解纷工作法

  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南桥镇

  近年来,寻乌县南桥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弘扬寻乌调查“唯实求真”精神,按照寻乌县“单位联村、干部联户”机制要求,推动干部下沉联系群众,做到民情在调查中掌握,风险在调查中防范,矛盾在调查中化解,实现矛盾纠纷“能在村组不在县乡”。

  一、构建“三联”机制,打造解纷体系。一是单位联村帮扶。全镇18个行政村均有县直(驻县)企事业单位挂点联系,镇里用好这一帮扶机制,延伸平安建设触角。联村单位主要领导每季度到村调度指导平安建设工作不少于1次,协助解决一批影响基层平安的突出问题,推动矛盾纠纷化解。二是干部联户结对。统筹县、镇、村三级近300名干部联系全镇8800余农户,每名联户干部结对联系约30户农户,每月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形式线上至少联系1次,每季度至少入户走访1次,要求“干部能认得门、群众能找到人、有事马上到、无事问个好”,及时了解家庭情况。三是政法联系服务。组建由县级政法挂点班子成员任组长,镇政法委员任联络员的南桥镇“123”法律服务团队(1名法律顾问、2名政法干警、3名巡回审判联系人),下沉各村(社区)提供法律咨询、以案释法、纠纷调解等菜单式公共法律服务,推进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

  二、发挥“三员”作用,凝聚解纷合力。一是发挥“预防员”作用,做好源头防范。联村单位帮助村(社区)完善平安基础设施、打造法治广场等,夯实平安基础。联户干部入户调查或核实所联系户家庭基本情况,推动落实惠民政策。有针对性地推送安全防范知识,及时解答群众政策咨询,防范因政策落实不到位、不公平引发矛盾纠纷或信访问题,对有需求的群众,为其代办有关事项,增进互信。法律服务团队到村(社区)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典型案例,增强群众法治观念。二是发挥“信息员”作用,做好排查通报。联户干部通过与群众拉家常、话家事等方式,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倾听群众诉求和心声,尽力帮助或会同有关方面帮助解决其合理诉求。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安全隐患和其它风险情况,通报给乡、村并协同处置,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三是发挥“调解员”作用,做好化解疏导。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以属地、属事原则明确化解责任主体,联户干部配合做好思想教育和疏导工作,法律团队配合做好释法支持,形成化解合力,直至案结事了。对普通矛盾纠纷,坚持调解优先,分别采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方式,多调联动,减少群众诉累。

  三、实施“三化”考核,提升解纷质效。用好“挂点单位与镇、村联动考核、责任捆绑”机制,依托镇级综治中心对“联村共治”情况进行考核。一是清单化履职。制定出台《南桥镇“密切联系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工作方案》,有效落实工作责任。对情况复杂的,向相关部门发函,联系挂点单位、法治服务团队、行业部门进行协商研判。二是智能化督查。开发钉钉手机APP联户走访平台,设立“干部联户日志”板块,联户干部通过该平台实时上传排查发现的问题,镇综治中心通过后台查看联户干部走访轨迹和走访时间,并每月对联户干部走访时间、内容、成效进行评分考核,解决“走马观花式”的无效走访现象。三是规范化奖惩。对年度矛盾少、发案低、秩序好的村(社区),由镇党委政府给予通报表扬;对优秀的联村单位、联户干部、法治服务团队,推荐至县平安办表彰。对发生重大案事件的村(社区)实施综治惩处。

  “宋都调解”电视解纷工作法

  河南省开封市宋都调解人民委员会

  开封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矛盾纠纷化解作为“民心工程”,由依法治市办开办、市司法局制作《宋都调解》法治电视栏目,依托宋都调解人民委员会专业力量,通过“电视+调解+普法”多元融合方式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成为开封人民调解工作的一张靓丽名片。

  一、聚焦品牌化,有力提升栏目站位。定位准确。栏目坚持预防在前、调解优先、依法调解、实质调解的理念,科学设置了“人民调解、普法教育、法治动态”三大板块。每期节目中,根据播出的纠纷调解案例,专门邀请律师、法学专家和法律专业人士以案释法,普及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做到“调解一起、普及一法、播出一期、教育一片”。特色鲜明。通过“人民调解”和“普法教育”两大职能有机融合,在调解之中普法,在普法之中调解,通过“全景式”展现调解过程,“靶向式”开展普法教育,不仅调解了个案,宣传了法律,同时也教育了群众,培训了调解员。

  二、突出实质化,全面提升调解效果。强化统筹保障。市财政每年拨付专项资金,加强人员、技术、物资、设备等支持力度,高标准保障栏目的建设和运营。深化多元解纷。特邀社会知名人士担任栏目顾问,邀请50多名政法战线正县职以上退休的同志,以及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政协常委担任《宋都调解》监督指导员。聘请100多名退休政法干警和农业、教育、司法鉴定、会计等领域专业人员加入调解员队伍,选派500多名律师参与人民调解工作,加强诉调、访调、警调、检调对接,形成优势互补、有机衔接、协调联动的调解工作格局。突出调解效能。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调处化解涉及婚姻情感、家庭赡养、邻里物业、涉灾涉疫、土地承包、民间借贷、农民工工资拖欠等多种类型的矛盾纠纷,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办以来,栏目妥善化解了群体性地界纠纷、工程款结算纠纷等一大批“重点案”“骨头案”;以栏目为引领,全市化解率达95.8%,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三、推进法治化,不断提升社会影响。坚持立足于预防、立足于调解,把矛盾纠纷调解过程变成宣传法治精神、弘扬法治理念的过程,提升人民调解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坚持以案释法。针对噪声扰民、高空坠物、租赁合同等易发多发矛盾纠纷案例,人民调解员、专业律师等在调解过程中以案释法,用身边人、身边事使宣传效果更直观、更生动。注重专题普法。栏目依托“普法教育”板块,紧扣法律法规颁布、实施、修订等重要时间节点,策划录制专题普法节目,开展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宣传解读,让群众通过节目接受法治教育、形成法治思维、提高法治素养,积极营造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强化协调联动。邀请公安、信访、住建、文旅、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等部门有关负责人,结合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切的住房、消费、物业、网络诈骗等热点问题,深入解读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以人民群众法治素养提升推动矛盾纠纷预防在前,为营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保五滤”化解电动车交通事故纠纷工作法

  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湍东镇

  湍东镇常住人口12万,电动车是90%以上家庭的主要交通工具,涉电动车交通事故多发频发,人身损害赔偿动辄上万元、多的过百万,而大多数电动车不上保险,一次事故拖垮“两家人”的情况时有发生。湍东镇着眼群众这一急难愁盼问题加强创新,探索了“一保五滤”机制。推行以来,镇区交通事故量、因交通事故引发的诉讼案件量同比分别下降26.6%、41.7%。

  一、“一保”。以“群众保得起、伤者治得起、肇事方赔得起”为出发点,与多家保险公司协商,确定了合作伙伴。一是共定项目。推出“一盔一保平安乡村”项目,综合考虑镇区居民能负担保费的“最高额”和保险公司能接受的“最低额”,推出了电动车保险产品。二是共建队伍。本着既降低人力成本、又促进解纷的原则,由26个行政村的调解员兼任理赔员。三是共搭平台。建立湍东镇交通事故纠纷调处一体化掌上平台(以下称“掌上平台”),连接110指挥中心、保险公司、法院“道交一体化”“三个平台”,实现事故警情一键共享、理赔程序一键启动、司法确认一键申请。

  二、“五滤”。

  一是普法宣传“滤隐患”。针对群众法治意识、安全意识、保险意识欠缺的问题,组织“警员+调解员+网格员+审判员”以案释法、以案示警,向群众讲清违法成本、明利害,防止因违规违法引发事故;讲清交通事故赔偿项目及标准,确保不吃亏、不受骗、理性维权;讲清投保利弊,扩大保险覆盖面。

  二是速调速赔“滤苗头”。针对事故点多面广、警力不济的现状,发挥“两员合一”优势,事故发生后就地调、现场赔,力争不引发次生纠纷。110接到关于电动车交通事故的报警后,通过掌上平台“双推送”至事故中队、镇综治中心,由中心派单至事故发生地调解员,做到“闪到”。对责任划分、伤情鉴定、赔偿额度等无争议的,促其就地达成协议,做到“闪调”。依据授权,理赔款在2000元以下的,由调解员(理赔员)代表保险公司现场赔付或在约定时间内支付,做到“闪赔”。

  三是警地联动“滤爆点”。对争议大、当场处置难度大,易激化或引发舆情的事故纠纷,由镇综治中心根据调解员反馈情况,二次派单至事故中队和村调委会:事故大队迅速出警,对已发生冲突或有阻断道路等行为的,依法及时认定事故责任、理顺群众情绪。村调委会协调“五老”人员、当事人亲友等,协助警方开展调解,防止小事拖大。

  四是共享法庭“滤疑难”。在镇综治中心设立“共享法庭”,由法庭牵头,派出所、司法所、保险公司入驻。对重大事故纠纷,启动“共享法庭”机制,人民调解为主,司法调解和保险行业调解为辅。根据解纷需要,由县志愿者协会选派常驻的公益心理咨询师提供心理疏导;由轮值的律师顾问或“法律明白人”提供法律援助;由调委会委托、保险公司垫资进行伤残鉴定;对超保额的,启动“政福保”或“电动车事故帮扶‘艾基金’”申请程序予以公益救济。

  五是司法建议“滤乱象”。一些人员打着“法律咨询”“代办鉴定”幌子,从事故当事人处谋取非法利益、骗取保险赔款,造成矛盾升级。对此,通过发出司法建议书等形式,启动专项治理,以案促治。对包办伤者索赔等“黄牛”乱象,司法、公安、法院、卫健等部门联合执法,严打虚假定残、保险欺诈。对人身损害风险代理乱象,健全律师诚信执业档案,公示处罚信息。对过度医疗、“挂床”乱象,由法院在各大医院广泛设置赔偿标准公示牌;由卫健部门常态化监督检查,维护医疗秩序。

  诉调对接化解劳动争议工作法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人民法院

  武汉市武昌区是富有革命传统的“首义之区”,武昌区人民法院将赓续“首义精神”与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紧密结合,认真落实最高人民法院与全国总工会“总对总”工作部署,联合武昌区工会,2019年挂牌成立“武昌区人民法院、武昌区总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提高了诉前、诉中调解劳动争议成功率,平均调解用时11.5天。

  一、向前延伸,丰富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功能。一是精准普法,防纠纷于未发。充分利用法院、工会的普法宣传阵地,组织开展“法官进企业、进园区”普法宣传活动,指导企业依法规范用工;借助区总工会“公益法律服务站”平台,在招聘会现场设点普法,编发《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法律知识问答》,提升劳动者自我保护的能力。二是源头施策,解纠纷于萌芽。开创“1+1+N”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新模式,2021年以来在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武昌区职工之家等建成多个工作站。工作室派员现场办公,指导企业工会依法维护员工合法权益,为还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员工提供法律支持。三是能动司法,消隐患于端倪。及时总结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经验,发布《劳动争议案件审判白皮书(2019-2022年度)》,提出企业用工劳动争议风险点5个、劳动者败诉风险点4个、劳动争议防范化解对策建议6条。

  二、诉调互补,创新劳动争议诉调对接方法。一是做好示范审判,为诉前调解“立标杆”。加强对劳动争议案件研究总结,推广示范审判、仿效调解机制。如武昌区某汽车配件企业因生产模式发生变化,与企业员工解除了劳动合同关系,其中9名劳动者先后向武昌法院提起诉讼。武昌法院选取1件先行立案审理,其余8件案件均在诉前参照审理结果成功调解,该企业也参照调解结果自行妥处其他员工的补偿问题。二是做优司法确认,为调解结果“做后盾”。开通劳动争议司法确认绿色通道,由专业审判合议庭专门负责司法确认。如刘某等23名劳动者与某劳务服务公司劳动争议纠纷,经“法院+工会”诉调对接工作室调解成功,法院出具司法确认裁定,23起纠纷实现一次性调解、一次性确认、一次性履行完毕。三是做实诉前调解,为审判提速“打基础”。强化诉前与审判的流程对接。由专业审判法官制作劳动争议案件要素表、调解小结等文书模板,指导调解员在诉前阶段做好无争议事实固定、争议焦点归纳、法律文书送达地址确认等工作,为调解不成功案件做好要素审理准备。

  三、资源整合,筑牢劳动争议诉调对接根基。一是强化基础保障。推进专业化,武昌法院将劳动争议案件归口管辖、专业审判,审判法官与调解员诉调直连。推进规范化,出台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管理规定,对流程、时限、纪律等作出明确规定。推进信息化,充分利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在线委派(托)调解案件、音视频调解、调解协议签订、司法确认等工作,实现“转、办、认”线上无缝衔接。二是强化人员保障。按照1个专业审判合议庭+2名工会调解员+3个专业社会调解组织模式组建诉调团队。加强调解员培训指导,举办座谈交流、案件评析、庭审观摩等活动,促进调解员能力提升。严格调解员工作考核,实行名册动态管理。三是强化经费保障。区总工会安排专门资金,根据武昌法院对调解员的考核情况,发放调解补贴。

  “合议共管”预防化解村组合同纠纷工作法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向阳湖镇司法所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向阳湖镇地处城郊,水域林地资源丰富。近年来,大量务工人员回流,乡村经济活跃,但也存在一些集体资产和资源承包(租赁、流转)等村组合同因签订、履行问题引发纠纷,为更好地维护集体和群众合法权益,咸安区司法局联合向阳湖镇,在多元化解现有纠纷“去存量”的同时,创新推行村组合同纠纷“合议共管”机制实现“遏增量”。

  一、多元化解“去存量”。对于前期已产生的合同纠纷,发挥党员带头和群众主体作用,综合运用“情、理、法”,及时就地化解。2021年以来,发现的300余起村组合同纠纷全部化解在诉前,极大地降低了司法成本。一是党员干部主动让。对涉及党员干部的合同纠纷,依托支部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党内组织活动,把纠纷拿到党员大会上,通过“党员评、支部议、个人改”,做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推动合同纠纷顺利解决。以50多个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让,打开此类纠纷化解局面。二是情法感召和气让。对于一般群众来说,镇村两级综治中心组织司法所干部及调解员,动员本地“五老人员”和当事人亲友,综合运用亲情、友情、乡情等方式,对当事人上门走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宣之以法,促成互谅互让。三是创新规则有序让。针对多发的“合同到期后强行不退”等纠纷,明确规定“合同标的物上的动产,由承包方作价转让给下一届承包方,下一届承包合同到期后无偿转让给村集体”。在此基础上,实行公开竞标,并由司法所、村委会、村民代表共同监督,确保“合同到期退场”,有效地保障了各方利益。

  二、合议共管“遏增量”。将法治思维和各方共商共管共治共赢的理念全方位融入到老合同的完善、新合同的签订以及合同的履行上,有效预防引发新的矛盾纠纷。

  一是共商清理完善现有合同。对于目前已经签订但存在漏洞、可能引发矛盾纠纷的村组合同,镇司法所牵头联合相关部门,对全镇所有合同进行依法进行全面审查清理,并指导推动双方共同协商、堵住窟窿、防范风险。对未到期的“问题合同”,依法重新协商签订;对“四至不清”的合同,重新丈量标的物面积,修订合同价款;对未明确期限的合同,由双方协商明确合同期限;对价款有争议且显失公平的合同,由村民代表大会重新议定新合同价款。

  二是共管监督规范新订合同。对于新制定的合同,从推进共同管理、强化监督的角度,进行全面规范。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村级集体资产和资源承包(租赁)合同管理的通知》,明确各方对合同签订、履行等进行共管。签订前先统一由司法所开展适法性审查和约定事项审核,提出意见建议,通过招投标等方式依法合规签订合同。对涉及面积大、标价高的合同,需征求村民意见公示公开后,由各组村民代表签订合同《调查意见书》,报镇政府备案。针对部分村组干部法律素质不够高、人数众多管理难、小微腐败易发的问题,从2021年开始将村组公章回收,由村委会代管,规定凡承包、担保、对外签订合同等重大事项使用公章时,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后方可盖章。

  三是共治有效保障合同履行。为防范化解合同在履行过程可能出现的风险,从多个维度加强治理。以村为基本单位,在镇司法所统一建立合同档案台账,对合同按照重大、一般、小微等次实行分类管理,落实专人负责,确保每份合同随时可查、查之有据。对正在履行的合同,上传至区纪委监委智慧监督平台,动态监管,动态预警,发现违约行为苗头的,及时采取措施,把合同风险管控在萌芽状态。选派6名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培养“法律明白人”30名,采取固定坐班、远程视频连线、网络咨询服务等方式满足群众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法律需求,引导群众依法履行合同、协商解决问题。

  “群英断是非”诉源治理工作法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人民法院康王人民法庭

  “群英断是非”工作法2017年发源于岳阳楼区奇家岭等街道,具体内容是选择能在纠纷双方角度说得上话、公道正派的群众,当“群英”参与“断是非”,干部当好“群英会”的组织者,推动群众纠纷群众解。该工作法在治理辖区占道经营、违法建设等矛盾纠纷中,成效良好。岳阳楼区人民法院康王人民法庭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结合法院工作实际,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对接社区(村)调委会,大力支持和灵活运用“群英断是非”工作法,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

  一、制定三项保障措施,强化“群英断是非”队伍建设。一是组织引领规范“群英”队伍。按照“区级统筹、属地牵头、部门履职、法院联动”原则,区委政法委依照“群众推、自己荐、支部选”的方式,组建社区(村)“群英谱”。康王法庭将辖区各社区(村)“群英谱”全部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二是多元渠道拓展“群英”队伍。会同司法所和有关部门,通过行业组织成立涉金融、医疗、住建等行业性“群英谱”,特邀25名法学、医学专家教授担任专业调解员,实现“行业纠纷行业解”。同时,将部分“群英”纳入法庭调解员、陪审员。三是灵活选配个案“群英”队伍。根据具体纠纷的不同情况,法庭、社区共同在已有的“群英谱”和其他志愿者、居民代表、网格员中选配明白事理、敢说真话、敢抓能管、有影响力的群众担任“群英”,更加精准地推动问题化解。

  二、建立三个融合机制,助推“群英断是非”提质增效。一是推行“一社区一法官(助理)”工作机制。推选5名法庭法官加入街道“群英断是非”人才库,对接法官加入社区工作微信群,积极对接街道办政法干部,联合司法所、村干部、群众代表,指导参与基层纠纷化解。二是建立重大矛盾会商联动机制。在案件办理等过程中发现存在重大矛盾纠纷的立即向乡街提出预警,由政法委牵头,人民法庭、派出所和司法所启动会商,共同开展纠纷化解,同时邀请乡贤、社区干部、群众代表进行“群英断是非”,理清是非曲直、厘清法律关系,过程公开透明,从源头消除问题。三是建立定期法治培训机制。通过法律文本解读、法官示范调解等方式,对社区干部、人民调解员等进行法律培训,提高“群英”解纷能力。推进与乡街领导会商,提交典型民事案件分析报告32次,提示社会治理风险点。

  三、打造三大特色功能,凸显“群英断是非”源头化解。一是入驻“群英”解纷工作室,常态化指导社区纠纷化解。在社区设立包括婚姻家庭教育指导、反家暴庇护室等功能区的“群英”解纷工作室,由社区工作人员日常收集婚姻、相邻、物业、借贷等纠纷信息并制定台账,对接法官每周固定时间到工作室提供问诊式服务,解答“群英”会上法律疑难等问题,指导社区“群英会”矛盾纠纷调处。同时,利用“群英”解纷工作室等联络点,常态化提供法律咨询、诉讼指引服务,将难调处的纠纷及时告知诉讼程序、固定证据、准备所需材料,实现“社区调解—法院诉讼”的快速对接。二是打造“群英”巡回审判庭,推动群体纠纷批量化解。推进情景式普法,挑选“群英会”难调处的物业、征收补偿、农民工工资、健康权、加装电梯排除妨碍等与群众密切相关、冲突较大案件,再一次开展“群英”巡回审判,通过法庭示范调解推动纠纷批量化解。三是开展“群英”巡回法治宣传,促进调解协议有效履行。成立普法宣讲团队开展巡回式法治宣传,及时指导“群英”解纷工作室中部分反复难调案件进行司法确认。建立调解协议自动履行督促机制,及时发出《自动履行义务告知书》,提高群众对“群英断是非”的认同度,真正“案结事了”。

  “架桥连心”化解涉港澳居民纠纷工作法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拱北街道茂盛社区

  珠海市香洲区拱北街道茂盛社区与澳门一墙之隔,与香港一桥之距,位置特殊。辖区常住港澳居民超过社区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珠海市立足区域特点,市、区、街道、社区同向发力,以问题为导向,创新化解涉港澳居民纠纷“架桥连心”工作法,架起一座三地居民和谐共融的新“枫桥”。

  一、架起“共治桥”,强化解纷“硬支撑”。一是搭平台。推动成立内地首家“港澳义工服务站”,着力将其打造成为联通三地居民的“共治桥”,不断完善内部规章制度,明确矛盾纠纷调解流程,将义工站纳入社区网格化管理,协助网格内综治、调解、安置帮教等工作,着力打造规范化、专业化的解纷平台。二是建队伍。“港澳义工服务站”6名骨干成员均为港澳籍人士,并高度认同“一国两制”,能够充分发挥熟悉内地政策法规的优势,为在珠的港澳业主提供权益维护、物业纠纷调解等服务。同时引入熟悉两地法律的公益律师服务团队、心理咨询师、志愿服务者、社工等专业人士。三是强业务。与珠海市社工协会、澳门街坊总会签署三方联动合作协议,聘请高校专家学者和具有丰富调解经验的社会组织作为团队顾问,组织开展“港澳义工服务站”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形成调解“三心”(诚心、公心、耐心)和“四法”(表扬鼓励法、分析利害法、换位思考法、巧用说情法)等工作经验,提升矛盾纠纷化解业务能力。

  二、架起“连心桥”,推动解纷“深融合”。一是社区交流促进生活融合。“港澳义工服务站”引导港澳居民参与社区议事协商,定期召开座谈会,倾听服务诉求,实现各类群体在社区享有同标准服务,畅通参与社区治理渠道,鼓励更多珠港澳居民“同声同气”投身社区治理。二是法治宣传促进理念融合。“港澳义工服务站”组织港澳居民参加“多元解纷,共促融合”珠港澳解纷宣讲,让港澳居民充分了解内地的政策法规,引导港澳居民通过非诉讼调解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营造“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三是公共服务促进情感融合。“港澳义工服务站”主动链接内地信息和社会资源,为港澳青年提供就业创业服务,为港澳务工人员提供法律援助、权益维护、技能培训、生活保障等服务,让港澳居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极大提升了港澳居民对社区的情感趋同和行为认同。

  三、架起“制度桥”,促进解纷“长发展”。一是定规划促长效。及时将茂盛社区实践上升到制度层面,写入全市十四五规划,引入更多类似“港澳义工服务站”的港澳品牌社会组织和社区服务项目,为源头减少涉港澳居民社区矛盾纠纷构建长效管用的制度体系。二是定机制保创新。在总结“港澳义工服务站”成功运作经验的基础上,构建珠澳两地家事、金融消费纠纷调解衔接机制,成立涉港澳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珠澳家事调解服务中心等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出台《关于港澳籍调解员在珠海市调解协会备案管理的规定》,跨区域整合调解等资源。三是定标准强操作。将茂盛社区通过“港澳义工服务站”引入港澳居民参与议事协商的成熟实践转化为珠海全市的标准和工作指引,形成较为成熟的涉港澳居民矛盾纠纷化解路径。

  客家围屋定分止争工作法

  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广福镇

  围龙屋(又称围屋)是客家人的精神家园,蕴含着“诚信友爱、崇德向善、尚法明理、和睦亲邻”的文化内涵。广福镇地处粤闽两省交界,地理位置特殊、风俗习惯迥异,农村边界土地、林权纠纷和邻里、家庭矛盾占民事案件的82%。该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挖掘运用客家围屋的精神内涵,活用人文资源、融合法治元素、撬动社会力量,创新推行定分止争客家围屋工作法,在客家围屋内设立矛盾调解室、家风家训馆、村民议事会,有效化解矛盾促进和谐。

  一、矛盾调解在围屋,聚力止纷争。广福镇坚持“以和为贵、和合善治”,把矛盾调解室设在各自然村祖堂围龙屋,聘请不低于9名调解员入驻围屋就地开展调解工作,还结合实际用好客家贤能、妇女、侨贤等力量,用真心、耐心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一是聚客家贤能。围屋调解室吸纳“五老”等,会同驻村法律顾问,并对接乡镇政法力量,对复杂纠纷“一对一”组建专班、精准调解。二是聚客家妇女。围屋调解室注重发挥客家妇女独特的柔性力量与智慧,组建巾帼服务队,进村入户串门,摸查纠纷苗头、收集群众诉求、说和家庭邻里。三是聚客属侨贤。依托侨乡优势,在围屋调解室设立涉侨联络站,将热心公益、群众认可的侨胞纳入调解人才库,以围屋为桥梁,以乡情为纽带,借助侨领威望,着力化解归侨和侨眷产权、身份、劳务等多发问题。

  二、家训乡规进围屋,情理化心结。该镇注重发挥文化熏陶作用,将群众口口相传的客家谣谚、家训等人文资源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与解纷需要相融合。一是巧用家训奏家庭“和睦曲”。村(社区)“两委”牵头,利用围屋建立家风家训馆和道德讲堂,积极支持村民搜集整理家教家训家风并“张榜公示”,教诲子孙敦亲睦邻、戒斗息讼。二是巧用谣谚解邻里“烦心结”。搜集整理客家谣谚,与时俱进赋予时代内涵,将“仁爱礼义”的文化与庄重严肃的法律条文融合起来,动之以情、释之以法,让矛盾当事人冰释前嫌。三是巧用村规树文明“新风尚”。综治中心会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修订“红白喜事爱节俭、家庭和睦乐融融”等客味十足、耳熟能详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村民之间盲目攀比、嫌贫忌富,大操大办、天价彩礼等陈规陋习得到根本改变,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

  三、村民议事在围屋,共商促祥和。充分发挥客家围屋的议事功能和教化作用,引导各自然村成立“围屋议事会”,紧扣“中和民意、以安四乡”的客家思想内核,将围屋打造成兼收并蓄、包容内外的群众议事场所,做到“小事不出家”“大事围屋议”,“围屋”成“和屋”。一是方桌搭“平台”,议事协商。成立“围屋议事会”,搭建“方桌议事平台”,制定融合客家文化、法治文化的议事规则,鼓励群众将问题摆上桌面,围绕村庄环境、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等方面谈看法、提思路,更好地凝聚共识,消解矛盾。三年来,全镇围屋议事会开展协商议事128次,落实具体问题57件。二是板凳作“天平”,评理劝和。利用客家人喜欢晚饭后在围屋前摆凳围桌闲聊的习惯,由各村(社区)调解委员会牵头组织“围屋夜谈”,邀请纠纷当事人共坐一张板凳,引导双方心平气和谈问题、解疙瘩。三是法律为“准绳”,息诉止争。依托客家围屋建设客家特色的法治教育基地、法治文化围廊,组建客家围屋普法团,结合围屋议事、夜谈等场合,开展普法述法、以案释法、巡回审判活动,让广大群众更好地知法守法用法。

  联动预警化解劳动纠纷工作法

  广东省东莞市石龙镇

  石龙镇是珠三角地区典型工业城镇,企业多,劳动纠纷也多。近年来,石龙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事前精准预警、事中联动化解、事后服务保障,有效预防化解各类劳动纠纷,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保持了持续和谐稳定。

  一、动态精准识别,事前预警风险隐患。一是创建风险动态预警系统。石龙镇开发企业风险预警系统,动态掌握企业租金、水电费等指标变化,形成风险预警,精准识别风险企业,预防发生涉劳资风险。二是健全风险企业监测机制。对存在风险隐患企业实施重点监测,提前掌握关停、倒闭、结业企业信息,主动提供转岗就业服务。对暂无就业意向的员工,由人社部门现场办理失业登记、失业保险申报、劳动争议仲裁申请等事宜,让其后顾无忧。三是建强劳动纠纷综合治理体系。由分管劳动的镇领导牵头,成立多部门负责人在内的工作专班,建立预防预警、会商研判、协调联动等机制,对问题企业开展“给力企业集中帮扶行动”。

  二、多元联动解纷,事中化解矛盾纠纷。一是落实分级分类化解责任。充分发挥多层调解优势,对一般纠纷通过企业基层调解组织、村(社区)人力资源服务站、劳动争议调解中心三级调解架构,联动工会专业律师调解。对需要相关部门介入的纠纷,提交镇综治中心,进一步细化分类并推送到对应职能部门迅速跟进,由人社部门主导欠薪逃匿、劳动关系、工伤等纠纷处置,由卫生健康部门主导涉职业病纠纷处置,由公安、工会、基层调解组织联合涉事企业处理员工之间纠纷。二是加强“三方四家多层级”联动。充分利用各类专业解纷力量,对复杂纠纷,打造政府方、工会方、企业方“三方”,人社、工会、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工商联“四家”“联合调处、联合帮扶”机制,提升解纷专业化水平。三是创新“靠前调解+司法确认”法治化解纷模式。石龙法庭联合人社、工会等部门成立裁诉调对接工作站,靠前服务各工业园区,由法官、人社部门特邀调解员和工会专聘律师进驻工作站,对未进入仲裁程序和诉讼程序的劳动纠纷先行调解,形成“靠前调解+司法确认”工作模式,高效化解各类劳动纠纷。四是建立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速裁模式。在仲裁案件收件窗口设置“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专窗”,快立快调快审快结,实现农民工工资争议案件优先受理、快调速裁,依法及时有效维护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

  三、兜底服务保障,事后跟进综合服务。注重劳动纠纷的综合防治,全方位织密服务保障网。一是落实典型案件复盘研究机制。对较大劳资纠纷,工作专班在处置完毕后进行复盘研究,分析处置过程中的得失,总结并丰富处置经验,不断完善具体处置措施。同时注重从个案中捕捉产业系统性苗头隐患信号,推送行政主管部门,及时提供政策指引,帮助企业解决经营困境。二是加强再就业服务保障机制。强化“就莞用”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线上信息推送和线下服务相结合,日常提供超2万个就业岗位,保障有就业意愿的失业人员尽快实现再就业,持续优化劳动就业用工环境。三是完善困难帮扶兜底保障机制。整合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企业职工之家等多个工作品牌阵地,打造“先锋号职工服务中心”,全面筑牢劳动者权益保障堡垒。常态化对工资发放等开展巡查,强化“民生大莞家”服务平台作用,及时对困难职工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实现政府兜底关爱帮扶。

  “管、快、创”化解海岛旅游纠纷工作法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海城区涠洲镇

  北海涠洲岛是国内旅游网红打卡景区,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观光游览,涉旅纠纷时有发生。涠洲镇党委因地制宜,织密扎牢海岛解纷预防、高速、质效“三张网”,全力化解涉旅纠纷,实现服务不缺位、矛盾不出岛、平安不出事。三年来,涠洲岛涉旅纠纷化解率达94.85%,涠洲人民法庭受理案件数量连续三年下降。

  一、以“管”为先,筑牢海岛解纷“防火墙”。涠洲镇预付式、经营型“商+客”纠纷占全岛旅游纠纷80%以上,涠洲镇坚持“行业治理在先,非诉机制挺前”,以源头治理为抓手止纠纷于未发,化矛盾于萌芽。一是推动民宿管理法治化。广泛对接民宿客栈与精品酒店协会、旅居者联合会等旅游行业解纷力量,为民宿酒店“定制”预退订等行业规范和公约,避免因规则不明、标准不一引发纠纷。二是推动交通运行规范化。建立网约车、观光车、旅游大巴车所属公司的“信用信息库”和驾驶员信誉考核“黑名单”,由交管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实行“一案双查”“双向监管”,防止收取回扣、违规拉客等乱象发生。三是推动海鲜经营诚信化。通过不定期开展海产品售卖价格、计量器具监督检查,设置不良商户曝光台,公布诚信经营“红黑榜”等,敦促商家守法诚信经营。同时,向游客普及海鲜采购和食用常识,推动海鲜经营公开化、透明化,避免产生消费纠纷。

  二、以“快”为本,跑出海岛解纷“加速度”。涠洲镇通过建立“三个一”快速反应机制,以快调快处推动“纠纷化解不过夜”。一是矛盾隐患“一屏预警”。引入前端智能识别技术,建设后台分析处理系统,搭建包括三维地图、游客动态统计等功能模块的“一张图”平台,依托大数据提升涉旅纠纷监测、预警、处置能力。二是举报投诉“一键直达”。开通“12345服务热线+投诉二维码+值班应急+云端解纷”多种报事渠道,在大排档、酒店前台等显眼处张贴“马上办、我来办”告知牌,公示执法人员、投诉电话等信息,实现投诉扫码直达快办。依托多元解纷智慧系统构建“纠纷采集录入、流转办理、研判预警、回访反馈”云端闭环,落实30分钟内职能部门承办、半天内主动回访当事人、每晚8时前盘点办理情况,做到纠纷日清日结。三是调解队伍“一呼即到”。在全岛划分“党建+警务+N”责任片区,建立“涠洲义警”和11个法官网格联络点,将法官、检察官、警官、社区(村委)干部、志愿者等力量编入网格,形成“一格多员”快调模式,依托景区、码头设立的“24小时智警e站”形成“1-3-5分钟”快速反应圈,以“全时问答”助力纠纷快速化解。

  三、以“创”为要,激发海岛解纷“新动能”。针对解决以往旅游纠纷调处中力量分散、联动不足、宣传氛围不浓等问题,涠洲镇积极创新解纷模式,通过“四长”联动、三级联调、宣教助力等方式有效打通工作难点堵点。一是创新分级处置强质效。创新“金字塔型”的“格—站—庭”三级联调机制,简单纠纷由村(社区)治保部门、网格队伍等力量进行一级调解,复杂纠纷由当事人“点单”选择“景中有警”工作站或镇司法所进行二级调解,疑难纠纷由涠洲人民法庭的干警和法官进行庭前、诉中三级调解,逐级推动纠纷高质量化解。二是创新“四长”联动强服务。以“警长”作为纽带,建立35个“微信警务室”,群内总人数达6千余人,链接和调动“村长、船长、店长”,划分行业责任田,依托“村长”管社区村屯,“船长”管渔船、渔民,“店长”管民宿、餐饮,打造全日动态监管、联调联处新模式。三是创新法治宣教强氛围。开发贝壳、海螺等制作特色文创产品,标注涉旅解纷方式引导群众妥善解纷;创新“假日法庭”、“夜访民情”、电视综艺、网红直播等特色法治宣教形式,快速提升文明旅游和法治解纷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穿针引线”化解省际边界

  土地山林纠纷工作法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司法局

  富川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东北部,地处湘、桂两省(区)交界,全县有7个乡镇133个村寨与湖南省相邻,省际边界线长182公里。由于人员杂居、文化差异、政策差别,历史上因地界划分、林权确认等问题引发的边界矛盾纠纷较多。富川瑶族自治县司法局依靠群众、因地施策,运用“穿针引线”工作法,以平台联建“穿针”、良俗共识“引线”,用“绣花功夫”织密省际边界矛盾纠纷化解网,省际边界形成了“有事没事常来往、大事小事好商量”的和谐氛围。目前,该工作法已在贺州全市推广,380多公里省际边界“线”连成了协作亲密无间的“睦邻廊道”。

  一、以平台联建“穿针”,促进治理力量跨省融合。富川瑶族自治县司法局主动协调有关部门与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江永县共同建立省际边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区域协作机制,找准“穿针眼”,夯实“落针点”,让纠纷有组织排查、有平台受理、有机制调处。一是村级组建联合党支部。推动28个村委与湖南省相邻村委建立党建引领区域合作关系,通过签订党建合作和平安联创协议,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议,共同将基层司法行政人员、人民调解员、民警下沉到网格,为边界和谐解纷注入强大组织力量。二是镇级成立联合综治中心。指导7个乡镇与湖南相邻乡镇建立群防群治区域合作关系,设立公共法律服务站,实行每周一通报和每月一会商制度,落实“属地管辖、双方协作”等各项措施,实现两地矛盾排查化解和治安情况等信息共享,提高纠纷预警预防、快处妥处能力。三是县级设立人大代表联络总站。三县建立人大区域合作关系,发挥人大代表“桥梁纽带、建言献策、模范带头”作用,共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共促边界安宁祥和。

  二、以良俗共识“引线”,促进纠纷主体跨界包容。找准省际边界土地山林纠纷当事人文化认同点,依托两边群众“住地相邻、语言相通、习俗相近”地缘特点,连线群众、巡回宣教,不断强化两地村民间的情感包容,达成了纠纷互商、问题互谅共识。一是以良俗促进自我约束。指导相邻村委将宽以待人、互谅互让等优良传统与法治知识融入村规民约,并改编为朗朗上口的“尊法守德三字经”,在群众中广为传唱,提升自我约束意识。二是以良俗促进法治共识。组织相邻村寨联合组建“普法山歌”文艺宣传队,编排蝴蝶歌等民俗节目,利用瑶族“盘王节”等节日时机巡回宣传,引导群众形成“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共识。三是以良俗促进友好协商。充分调动“五老”参与调解,利用群众婚丧嫁娶血脉相连的亲缘关系,根据双方诉求的事实依据和瑶族群众的共同习俗,共商调解方案。五年来,边界土地山林重大纠纷“零新增”,群体性械斗事件“零发生”、“民转刑”案件“零发案”。

  三、以开发共赢“绣图”,促进资源纷争跨域共解。引导纠纷各方搁置权属争议、共同发展特色产业,同“绣”发展美景,以利益共赢推动纠纷互解、区域平安。一是同享一片林。白沙镇坪江村与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河路口镇尖山村就“插花山林”达成共识,约定山场以倒水为界,各自预留一百米用于共同种植经济“共享林”,收益双方共享。二是同修一条路。朝东镇岔山村、福溪村和湖南省江永县兰溪乡勾蓝瑶寨共同努力,将原来民事纠纷多、发展制约多的“糟心路”修建成了促进村寨旅游、推动乡村振兴的民族团结“同心路”。三是同耕一片地。石家乡坪珠村与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白芒营镇石碧塘村商议整合“十九份地”(地名)周边近2000亩土地资源,共同建设集脐橙、淮山、烟叶于一体的经济农作物种植核心示范区。截至目前,富川瑶族自治县共建有5片“共享林”、百里“同心路”、4万余亩产业“示范区”,一批历时久远的纠纷积案得到妥善化解。

  “电视夜校”解纷工作法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龙州县委政法委

  龙州县与越南高平省接壤,边境线长184公里,有壮、汉、瑶、苗等多个民族。该县以“电视夜校”为载体,将化解典型矛盾纠纷案例、法治知识等内容制作成电视节目,在每周一晚上定时播出,各级领导干部下沉村屯,在组织群众集中观看的同时,通过与群众“拉家常、话理短、诉衷肠”,及时发现各类风险隐患,积极介入矛盾调处,确保“矛盾纠纷不过夜、风险隐患不出村”。

  一、“电视夜校+把脉症结”,破解纠纷发现难问题。为及时发现矛盾纠纷苗头,推行“电视夜校+把脉症结”,摸清群众所愁所急、所盼所愿,变“被动受理”为“主动倾听”。一是现场问脉。开展“系民心听民声解民困”现场接访活动,党员干部在电视夜校面对面倾听群众反映的问题,对能当场解决的即刻解决,对暂无法解决的分类建立工作台账限时解决。二是线上把脉。在电视夜校上引导群众使用“广西政法”微信平台填报需求,负责人收到信息后视情况上报或就地协调处理,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2022年以来,平台收到需求事项办结率99.88%。三是网格寻脉。组建一支由804名党员干部和1458名网格员组成的“双员”服务队,既主动走访摸排调处,也在电视夜校上公布“双员”信息,方便群众有矛盾问题随时能找到人化解。

  二、“电视夜校+诊疗断灶”,破解工作合力弱的问题。针对有些单位之间化解矛盾纠纷协作不力、主体单一等带来的难题,推行“电视夜校+诊疗断灶”,形成化解合力。一是纠纷主体“自诊”。开设电视夜校普法专栏,制作通俗易懂的汉壮双语宣传片,通过现场以案警示、以案释法,实现纠纷主体“自我对照诊疗”。如,上龙乡居民苏某某在电视夜校栏目上观看了邻里纠纷化解的案例后,主动请求村委协调其与邻居的宅基地纠纷,经双方现场丈量明确宅基地界线,当场拆除私建围墙,双方握手言和。二是属事部门“会诊”。相关部门将矛盾纠纷“一站式”调处机制拓展延伸至电视夜校现场,变“单一接诊”为“集体会诊”。2022年矛盾纠纷成讼率同比下降8.17%。三是群众参与“互诊”。引导易发同类纠纷的群众在电视夜校互相开导、互商对策、互解问题。

  三、“电视夜校+疗效回访”,破解纠纷易反弹的问题。龙州县领导干部主动转变工作作风,依托电视夜校“下访”“夜访”,重点回访矛盾纠纷化解成效、推动问题终结。一是定点回访。每周一晚上电视夜校栏目结束后,各级领导干部在夜校现场回访矛盾已化解的当事人,倾听群众反馈,了解已化解的矛盾是否存在遗留、遗漏问题,及时答复群众疑问,实现“当天访、当天事、当天办”。二是上门回访。对未参加电视夜校的矛盾纠纷当事人,领导干部主动上门了解对纠纷化解工作的满意度和改进建议,并吸收优化矛调工作。三是住村回访。对在回访中发现有反弹苗头的纠纷,参加夜校的领导干部延长住村时间,与群众同吃同住,调查突出矛盾、找出问题症结、商议解决方案,直至问题解决。

  村镇就地解纷“三剂良方”工作法

  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党委

  近年来,石山镇党委围绕基层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工作目标,用好队伍、机制、文化“三剂良方”,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获评“全国文明村镇”等荣誉。

  一、用好三支队伍,就地化解矛盾纠纷有力量。聚焦控源头、凝合力、解民忧,建强党员先锋队、法律明白人、兼职智囊团三支队伍,不断壮大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力量。一是建强党员服务先锋队。建立区、镇、村、农户四级党建联络员工作机制,实行“党支部+网格”包片模式,建立35个网格党小组,选派460名党建联络员联系农户家庭,实现党员包片全覆盖。党建联络员每月开展摸排,定期上门谈心,及时发现矛盾纠纷隐患。二是建强法治队伍生力军。整合驻村民警、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等138人组成专业力量,积极参与矛盾纠纷调处,提出专业处置建议。近三年来,调处矛盾纠纷成功率100%。三是建强评理说事智囊团。在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的基础上,引导村“两委”成员、“两代表一委员”、“五老人员”等114人加入兼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发挥身份优势和方言优势,拉近群众距离,提高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

  二、用好三项机制,就地化解矛盾纠纷有保障。坚持“预防为主、调防结合”的工作思路,持续探索化解矛盾纠纷新模式。一是重心前移主动“排”。落实“日排查、周汇总”矛盾排查机制,网格员、党建联络员定期走访群众,及时发现问题。结合村民榕树下围谈的生活习惯,创新榕树警务工作法,现场收集民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二是综合研判有效“防”。对排查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实行“周通报、月调度”会商研判机制,分析背后原因,研判发展趋势,分级分类采取措施,精准消除矛盾隐患。三是精准施策多元“调”。整合村、镇、区三级力量联合调处,按照矛盾纠纷化解难易程度,逐级启动调解机制,首次由人民调解员、驻村民警、网格员、村干部开展一级调解;未化解的,由乡贤、律师、法律明白人加入进行二级调解;仍调解不成功或多次投诉、信访的,启动三级调解,由镇领导主持,邀请职能部门和人民法庭、检察室、司法所参与,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三、用好特色文化,就地化解矛盾纠纷有办法。石山镇注重用好具有当地特色的家风文化、乡贤文化、民谣文化,将道德风尚和法治意识融入群众生活,注入群众内心,增强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的有效性。一是用好家风文化讲情理。石山地区群众十分注重家风家训传承,石山镇收集整理出106条家风家训,在化解家事矛盾、邻里纠纷中运用家风家训蕴含的和睦乡里、戒斗息诉理念熏陶双方,讲透情理。二是用好乡贤文化明事理。建立乡贤说事工作机制,设置乡贤说事室,每周安排人员值班,接待来访群众,化解群众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和事关乡村和谐稳定的“大事儿”。三是用好民谣文化唱法理。石山民谣有300多年历史,群众喜闻乐见。石山镇引导民间艺人和民歌爱好者将法律知识、人民调解内容等写入歌词,创作了《调解山歌》《说信访》等17首法治民谣,通过广泛传唱,增强群众尊法守法用法意识,使依法调处矛盾纠纷成为群众自觉行为。

  “老马带小马”发展解纷队伍工作法

  重庆市江北区司法局

  马善祥是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街道“老马工作室”负责人,扎根基层30余年。近年来,江北区全力推进和深化“老马带小马”行动,努力念好“建、育、用、晒”四字诀,构建起“一名榜样标杆、十名金牌导师、百名基层能手、千名中坚分子、N名志愿力量”的解纷队伍,推动矛盾纠纷及时就地有效化解。

  一、建“小马”,变“单枪匹马”为“千军万马”。一是组建“专职小马”。在重点行业部门、镇街、公安派出所等47个单位成立特色调解阵地“老马工作室”,各配备2名专职人员。全区126个社区(村)整合同类资源成立“小马工作站”,组建社区书记+“专职小马”+社区民警、法律顾问的“小马”调解团队。配齐726名专职网格员,作为“网格小马”发挥矛盾纠纷“探头”和“前哨”作用。二是培育“社会小马”。联动区妇联、区法学会、区律协建立专业类调解专家库5个,培育暖洋洋、爱心社工等调处类社会组织、50余名专业社工,作为“社会小马”为重大或专业性矛盾化解提供咨询调处服务。三是发展“志愿小马”。成立“老马宣讲队”,拍摄以“老马”为原型的电影《幸福马上来》,掀起学“老马”、做“小马”热潮,动员起热心党员和群众等“志愿小马”4000余名,发挥人熟地熟事熟优势就地化解矛盾。

  二、育“小马”,用“一马当先”带动“万马奔腾”。一是读本普学点到点。梳理马善祥在自身调解工作中提炼的“情·理·法·事”十三要则、“3441”保障制度和“老马三十六策”,出版《老马工作法》《小马读本》,普发“小马”供自学。二是讲台教学面对面。采取“地方+党校+高校”,打造“老马实训基地”,开设“老马工作法”特色调解培训班,“老马”授课集中培训“小马”3000余人次。依托全国人民调解大讲堂、党员远程教育等平台,“老马”线上授课300余场,受众超20万人。三是现场传授手把手。建立“小马接单化解,老马支招解惑”帮带机制,每周选派2名精干“小马”到“老马”身边跟班轮训,通过“老马”在调处现场教方法传技巧,培育出李武经、“邹二哥”“和大姐”等调解能手。

  三、用“小马”,融“法理情利”促“就地化解”。一是细查身边事。组织“网格小马”“志愿小马”线下采取“走、看、听、问、记、办”“六步排查法”进家入户,线上“进圈入群”,及时细致发现身边纠纷苗头。二是善解心中结。各“老马工作室”“小马工作站”推广“起身迎接、请坐倒水、倾听记录、交流引导、解决问题、出门相送”“六步接待法”,综合运用“以法律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德润人、以利安人”方法手段,让群众反映诉求门好进、脸好看、问题就地解决。三是联控风险点。对涉及群体大、处理难度大、时间跨度长、基层“小马”确难化解的重大矛盾,发挥大调解体系作用,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市场化调解资源,实行“区领导+老马等金牌导师+部门小马”专班包案、攻坚化解,确保风险不外溢、不上行。

  四、晒“小马”,以“赛马比拼”激发“内生动力”。一是月度晒绩效。每月对“老马工作室”“小马工作站”依法解纷调解力指数及具体指标进行晾晒比评。同时分析工作形势,发掘经验做法,复盘典型矛盾,针对性开展源头治理,避免“同一类事”重复发生。二是季度晒风采。“老马工作室”“小马工作站”每季度举办“小马”微宣讲、微视频、微征文等展示活动,设立“小马服务日”提供就业培训、心理咨询等便民服务,主办《小马奔腾》宣传杂志,提升群众知晓度、认同度和参与度。三是年度晒优劣。每年根据矛盾纠纷化解数量、难易程度、主动“揭榜挂帅”、群众评价等指标,评选“优秀调委会”“金牌小马”,在全区平安建设大会上通报表扬。

  联动联调“在线司法确认”工作法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法院

  为切实回应人民群众经济、便捷、高效化解矛盾纠纷的需求,重庆市巴南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了矛盾纠纷快速调解、调解协议同步审核、司法确认文书当场领取的联动联调在线司法确认机制,并推动该机制由一域向全域纵深发展。机制全面推行以来,调解成功后申请司法确认的案件占比由7%提升至66.5%,经司法确认的调解协议自动履行率达89.5%。

  一、做实调解联动+司法确认。在党委政法委统筹下,依托人民法院在线调解平台,整合法院、公安、司法部门等力量,建立调解联动+司法确认一体化机制。一是做实对接联动。围绕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在派出所、司法所、法庭全面建立“一庭两所”人民调解派驻模式,推进警调、诉调对接。二是“三个一”同步在线司法确认。达成调解协议后,调解员协助当事人当场在线申请司法确认,当事人仅需对调解协议和司法确认申请签字,实现“一表不需填”;法官通过远程办案系统即时审核调解协议并制作司法确认文书,文书经电子签章后在线回传至调解员系统,将司法确认流程由法定30天缩短至30分钟以内,实现“一天不用等”;调解员通过系统平台在线打印文书并当场送达,实现“一次不多跑”。三是强化回访监督。建立案件履行回访制度,由调解员督促当事人主动履行调解协议。对期满未主动履行调解协议的,由调解员指导当事人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微信小程序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二、推动试点先行到全域复制。积极将联动联调在线司法确认机制从“一庭两所”试点向各领域复制推广,打造30分钟调解圈。一是庭所联动先行试。在全区选择1个派出所、1个法庭首先试点推行,由法院搭建专业化、职业化在线诉调对接团队,为调解室接入在线调解系统,司法所组织聘任符合条件民警担任人民调解员,并对专兼职调解员进行考核。总结经验后在全区“一庭两所”全面运行。二是横向拓展各领域。在试点基础上,将家事纠纷、物业纠纷等6个驻院调解室整合为“人民法院老马工作室”,承接法院委托、委派调解并开展司法确认。法院与劳动争议调委会、医疗纠纷调委会等12个调委会建立诉调对接关系,开辟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在线申请司法确认“绿色通道”。三是纵向贯通各层级。制定《关于深化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依托三级社会治理中心建立区级、镇街、村居三级矛盾纠纷综合调处平台,全面推行在线司法确认。

  三、强化工作保障和科技支撑。建立完善常态化指导培训机制,迭代升级科技手段,推动联动联调在线司法确认长效运行。一是全时段在线指导。选定3名法官与调解员建立“巴南区在线司法确认”微信群,全天在线解答法律问题、指导调解过程,制作上传追索劳动报酬纠纷、租赁合同纠纷等7种调解书模板。二是全覆盖培训轮训。开发《一体化司法确认》调解员必修课,对新任调解员进行“调解+司法确认”标准化岗前培训。建立调解员轮训机制,每月抽调调解员轮流到法院诉调中心跟班锻炼,提高调解员调解能力和操作水平。三是全面强化科技支撑。引入智慧法律咨询平台,通过人工智能自动问答采集案件信息,生成法律意见书供调解员和当事人参考。嵌入智能笔录系统,通过语音识别生成调解记录。接入在线调解平台,通过在线语音、视频、交换证据厘清案件事实,通过区块链技术对调解协议进行电子签名,极大提升调解便捷度。

  乡村土地纠纷“证·核·调”解纷工作法

  重庆市武隆区沧沟乡

  耕地、林地、宅基地纠纷曾经在沧沟乡矛盾纠纷中占比49.6%,是最主要、最尖锐、最难调的矛盾纠纷之一。沧沟乡从难以确证这个源头入手,探索了“事前证据储存、事中法治审核、事后综合调解”解纷工作法,2023年涉土地纠纷较2021年同期下降80.3%,成功变为乡村治理示范乡。

  一、确权存证备在先。针对乡村土地纠纷证据缺失、裁断调解难等问题,探索建立“证据固证”机制。一是取证固证。为防止耕地、林地、宅基地因集中开发或流转发生纠纷,开发建设流转前,分类制定土地边界、面积取证固证办法,引入无人机、GPS测量仪等设备,组建“当事人+村+乡+主管部门”的取证固证服务队,全过程音视频录制,提高证据真实性、公证性。二是妥善储证。证据分类储存,村委会、乡司法所分别建立乡、村两级房地林记忆所,分类保存纸质证据、音视频电子件;证据分级保管,经当事人、村委会、司法所签字确认后的证据文书,由当事人和乡、村房地林记忆所分别备案保存。三是规范用证。制定房地林证据提用办法和程序,村民可按规定向乡、村两级房地林记忆所申请线上线下证据提用。在某项目推进过程中,涉及项目流转用地农户90余户,申请证据提用36户,在项目建设中无一矛盾产生。

  二、法治审核避风险。针对土地流转经营主体欠租、“跑路”引发矛盾多等问题。在固证取证基础上,探索建立“法治审核”机制,从源头上规避风险。一是涉地决策“会审”。司法所、建环办等土地主管部门列席乡党委政府涉地会议,会同法律顾问对涉地议题和决策事项的主体、内容、形式、程序合法性逐项进行审查,2021年以来研判和规避决策风险20余个。二是合同签订“精审”。签订前,组织法律顾问对涉地合同逐一专审,重点审查土地流转主体资格、土地用途、经营能力、风险担保等事项,有效防范了西瓜培育基地土地流转等5个项目中存在的合同履行不平等、不合法风险。三是合同履行“跟审”。对合同履行存在的租金递增、征地补偿标准等重要事项建立跟踪指导机制。2021年以来,为多起乡村土地纠纷提供法律服务,切实维护了当事人合法权益,2023年土地流转合同纠纷同比下降70%。

  三、调解止争不外溢。对建设占地、土地边界不清等引发的纠纷,以“三步法”定分止争。一步看证据,确权存证“活起来”。一旦发生土地纠纷,首先调取确权存证资料,让证据说话,拿出解纷意见,邀请服务队伍参与调解,凭证说法说理,合理引导预期,帮助当事人分清利弊得失。二步解纠纷,法治规矩“立起来”。乡村社“三联调”+专职调解员+AI法律咨询+公证、鉴定、法援、复议机制,通过“读语缓心、陈事调争、互谅求同、乡贤点赞、司法确认、回访问效”形成工作闭环,促进纠纷实质性化解。全乡通过证据储存工作法促进了3000亩土地、20多个建设项目平稳落地,无一矛盾激化。三步育群众,法治意识“树起来”。通过干部以案讲法、村民现身说法等形式,让“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理念不断成为普遍共识。2021年以来,沧沟乡涉地矛盾纠纷明显下降。

  “信托制”预防化解小区物业矛盾工作法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火车南站街道

  成都市武侯区火车南站街道党工委着力重构业主、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关系,将传统的“包干制”物业管理模式转化为“信托制”物业管理模式,发动群众参与小区物业纠纷排查和化解,形成化解小区物业矛盾“信托制”工作法。截至目前,该工作法已在成都市300余个小区推广。运用“信托制”工作法管理的小区矛盾纠纷与2019年相比下降95%。

  一、坚持还权赋能,依法构建“信托制”物业三方关系。在充分吸收物业专家、律师、社区基金会和物业服务企业代表的意见基础上,街道根据《民法典》等法律法规构建了党组织领导下基于“信托制”物业服务的三方关系。一是党组织牵头,健全共管机制。在物业矛盾多、改制意愿高的小区院落,由小区党组织牵头,业主代表、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共同组建物业联盟,指导居民制定业主公约或业主规约。二是由居民票选,确定物业服务企业。将修订小区规约、谈判物业合同等重要事项全程开放,依法保障业主参与权。通过公开招募、业主筛选、路演比选等程序推选物业企业,“一户一票”选定物业服务企业。三是由合同约定,确定三方的信托关系。编制《住宅小区(院落)“信托制”物业服务指南》和服务合同样本,将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三方信义关系条文化、规范化。

  二、坚持公开透明,创新管理机制源头防范纠纷。针对传统物业企业的物业费收支不透明等问题,通过“信托制”物业建立小区业主共有基金阳光管理制度,从源头防范物业纠纷。一是“开放式预算”清楚钱花在哪里。“信托制”物业实行“以收定支、质价相符、量入为出、开放自治”原则,业主参与开放式协商,编制年度财务预算,收入和支出费用笔笔清晰,实现了物业费“收得明白、花得清楚”。二是“可查询账户”清楚钱怎么花。“信托制”物业建立小区业主共有基金独立账户,设置物业取款和业主查询“双密码”账户,实现共有基金管理的公开透明,从源头化解了物业费和物业收支方面的矛盾纠纷。三是“多维度监管”清楚谁来监察。开发“信托制”物业信息小程序,实时公开物业服务信息,实现业主对物业项目和勤勉度掌上监督。将社区(小区)党组织设为监察人,全面监督业委会履职、物业服务企业服务、物业资金使用。完善基金受益人监督制度,小区矛盾大家评,实现矛盾早发现早化解。

  三、坚持开放参与,健全“信托制”物业多元解纷机制。围绕“信托制”物业导入前、导入中、导入后易出现的矛盾纠纷,依托“一站式”解纷平台化解,保障“信托制”物业服务模式有序落地。一是扫清物业交接障碍。待原物业合同到期后,在政法、住建等部门指导下,街道党工委组织物业有序交接,如果出现业主欠缴物业费、阶段工作未完成等问题,通过“一站式”解纷中心搭建平台,由律师或平台驻点人员进行调解。因欠费等原因拒不退场的,由住建部门对物业公司按日进行处罚,倒逼原物业按规有序退场,并实现依法追缴欠费。二是共商促进物业质量。发动网格员调查摸底,搭建“居民面对面”等对话平台,与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会商,对改进人防、技防等设施,改善保洁、绿化、电梯维保等服务需求及时解决,提高小区问题处理的效率,增进业主与物业公司关系。对疑难物业纠纷,组织物业专家、律师、调解员等进行调解,无法达成调解意愿的分流处置。三是提升物业缴费意愿。全体业主通过“信托制”物业服务信息公开平台可实时查询未缴费信息,物业公司对超过1年未缴费的在小区张贴公示,直至代表全体业主对拖欠物业费用的业主诉诸法律途径,依法追缴欠费。2023年1—9月,区法院受理调解物业纠纷同比下降47%。

  预防化解农房流转纠纷工作法

  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九龙镇

  九龙镇闲置农房使用权流转交易活跃,矛盾纠纷多发。九龙镇党委因地制宜探索创新运用《闲置农房使用权流转标准合同书》《律师法律审查意见及见证书》《公证书》《农村产权流转交易鉴证书》,规范闲置农房流转交易,依法整治违法违规买卖宅基地、违法违规占地等突出问题。2019年以来,因闲置农房使用权流转交易引发的诉讼、治安刑事案件实现“零发生”。

  一、严格事前审查,把矛盾风险规范在先。对闲置农房流转交易可能存在违法违规买卖等问题,指导村委会对转让申请进行调查公示,镇政府委托律师事务所开展前置审查,引导双方依法开展交易。一是审查转让房屋资质。由律师事务所对转让方房屋产权等资料和债权债务问题进行审查,由专业鉴定机构对房屋建筑进行安全性评估鉴定,对存在产权债务纠纷、危房等问题的提请终止流转,从源头避免矛盾风险。二是审查转让方资质。根据转让方申请,指定律师上门核查转让方民事行为能力,调查家庭成员真实意愿,避免出现因转让方能力限制或家属意见不统一引发的纠纷风险。三是审查受让方资质。核实受让方基本情况、支付能力等资料,调查流转后农房使用意向等,避免因受让方资金实力不足、房屋使用范围不明确等引发纠纷。

  二、规范交易环节,将法律约束贯穿全程。对闲置农房交易合意过程长、交易周期长、交易意愿多变等常见的合同风险问题,由镇党委政府牵头,规范交易流程、强化法律约束,为双方当事人吃上“定心丸”。一是制定格式化合同。镇政府组织司法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成立合同审查小组,对改造确权等12个风险点予以规范明确,在法律政策框架内拟定《闲置农房使用权流转标准合同书》,有效避免因条款不完整或不合理引发矛盾纠纷。二是全程公证取证。按照“一宗一公证”模式,指导由2名以上公证人员全程见证资料提交、合同签订等重点环节并录音录像,由交易双方对程序规范签字认可后存档备案,依法固定交易证据并出具《公证书》。三是依法监管保障。由市农交所对已开展审查、公证的交易行为予以审核,出具《农村产权流转交易鉴证书》并依法确权、登记备案,纳入全市农村产权监管平台跟踪管理,全过程动态监管农房使用权属交易,每月更新已流转农房使用状态,实现纠纷风险实时预警、推送排查。

  三、强化法治力量,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对闲置农房流转后权利人情况不熟、诉求渠道不畅通、纠纷调解化解难等问题,镇党委统筹执法管理、法律宣传服务、专业化调解三支力量,联动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将纷争止于萌芽。一是强化执法管理力量。组织司法所、公安派出所、乡镇综合执法等力量,对农房流转后改造改建、生产经营等实行统一管理和动态巡查,有效防范流转后的生产经营、邻里关系等矛盾纠纷。二是强化宣传服务力量。组建法律顾问团队,建立“一宗一讲”法治宣传机制。指定6名公职律师建立“一人一码”法律服务机制,为村民提供“菜单式”“定制式”在线咨询服务。三是强化专业调解力量。依托镇综治中心,整合矛调中心、司法所、农交所等资源力量,设立农房流转矛盾纠纷调解服务站,落实2名专职调解员,妥善化解涉农权交易矛盾纠纷。积极争取市仲裁委在九龙镇设立联络点,发挥“一裁终局”作用,高效化解争议较大的合同、债务纠纷,将矛盾纠纷止于诉前。

  “四书止纷”工作法试点实行以来,已被德阳市全面推广,涉农村宅基地盘活利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等领域工作全面规范,矛盾纠纷总量比试点前下降了80%以上,有效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

  “五调融合”化解涉农产品纠纷工作法

  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人民法院

  丹棱县是桔橙种植大县。随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桔橙买卖、居间、运输合同及土地承包流转等纠纷频发高发。丹棱县法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会同有关部门探索形成了“五调融合”工作法,就地就近化解桔橙产业矛盾纠纷。近三年,全县90%以上的桔橙产业纠纷通过非诉方式化解,助推了桔橙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首发纠纷“马上调”。一是依托解纷中心户前端调解。在全县桔橙种植重点区域确定村组干部、种植大户等316户为解纷中心户,作为纠纷发现调处前哨站,第一时间及时就近调处种植、收纳、农资等矛盾纠纷。二是依托网格员及时调解。网格员等发现纠纷后,马上报告、马上调处,疏导当事人对立情绪,防止纠纷扩大升级。三是依托结对法官指导调解。推行“一村一法官”,每周电话对接,及时发现掌握矛盾纠纷情况;每月上门走访,提供合同签订审核等法律服务;每年为结对村开展法律和调解技能业务培训,提升纠纷排查调处能力。

  二、区域纠纷“包干调”。一是合理划定包干区域。将全县46个村(涉农社区)划分为95个片区,每个片区落实一名乡镇、村(社区)干部包干。二是筑牢三道解纷关口。提前分析研判种植、管理、销售、运输等关键环节的重点情况,把好“预测关”。及时发出警示,按“蓝黄橙红”四个等级,对矛盾风险点开展应对工作,把好“预警关”。第一时间按照预案化解处置苗头性纠纷,纠正不规范营销行为,把好“预防关”。三是健全倒查追究机制。将化解工作成效纳入党委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将包片责任纳入干部个人考核。

  三、异地纠纷“线上调”。一是搭建线上解纷平台。建立网上视频调解室55个,推广手机“多元解纷”小程序,实现咨询、调处智能化,确保线上调解“有阵地”。二是整合线上解纷力量。整合全县解纷中心户、网格员、村社干部和志愿者,组成385人的在线解纷主力军,确保线上调解“有人员”。三是做实线上解纷保障。县财政落实专项经费,配备相应设备,并对线上调解员进行个案补贴,确保线上调解“有经费”。四是大力推行线上司法确认,以司法的强制性提升线上调解的有效性。近三年来,全县线上调解成功的销售、运输、存储、劳动争议、商标侵权等纠纷684件,线上司法确认282件。

  四、疑难纠纷“联动调”。一是上下贯通。对涉案金额较大、波及农户众多的矛盾纠纷,推动建立县乡村三级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联动机制,共享信息、共商对策、共解矛盾。二是左右互动。参与由县委政法委牵头,公安、农业农村、司法行政、市场监管、金融机构等部门参与的联席解纷机制,定期通报、定期研判、定期分析,整合资源、合力解纷,强化行业协会指导、监管、解纷作用。三是内外联动。与成都、重庆等桔橙主要销售地法院签署纠纷联动化解备忘录,定期召开共商会议,研究桔橙产业纠纷化解中的疑难问题,构建起跨区域桔橙产业健康发展的法治生态圈。近三年来,全县没有一起涉桔橙产业纠纷激化升级。

  五、类型纠纷“示范调”,实现规范化解。一是同类纠纷强示范。对于仓储坏果、预订违约等同类矛盾,开展示范调解或示范审判,形成案例汇编,定期推送给果业协会、调解组织、村社、中心户等,引导当事人按照示范案例行事,实现“同事同调”。二是新型纠纷强专业。对于直播带货、果品保险等新型纠纷,引进网络、金融、农技等专业技术人才103个和4个商事调解组织,开展专业化调解。

  检察建议“问诊开方促预防”工作法

  贵州省黔西南州人民检察院

  黔西南州检察机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着眼源头、防范在先,发挥检察建议在推动建章立制、堵塞漏洞、消除隐患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把预防化解社会矛盾融入检察履职全过程,通过精准“问诊开方”推动矛盾风险源头治理。2022年以来,针对办案中发现的工作漏洞、存在的风险隐患,向有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的采纳回复率为100%。

  一、深入“查病灶”,精准“开良方”。一是强化调查核实。在制发检察建议前,对相关事项进行深入调查核实,通过查询相关证据材料、听取被建议单位意见、现场走访等方式,全面了解被建议单位的规章制度、管理流程等情况,找准“病灶”“病因”,充分调研论证,确保提出的措施建议具有针对性、可行性、操作性。二是注重质量把控。成立检察建议落实工作分析督导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围绕“严格依法、准确及时、必要审慎、注重实效”原则,定期对全州检察机关制发的检察建议质效进行分析研判,对检察建议开展质量评查,落实检察建议向上一级检察机关报备等制度,确保制发的检察建议于法有据、明确具体、说理充分、论证严谨。三是确保专业权威。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民利等重大问题或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检察建议,广泛征求相关行业部门或者行业协会专业人员、人民监督员、听证员、特邀检察官助理等意见建议,不断增强检察建议专业性,确保能够“药到病除”。

  二、聚焦“小切口”,解决“大问题”。一是个案剖析找准关键。注重对行业、领域特征明显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从矛盾纠纷源起、发展及激化的各个环节、关键节点着手,全链条查看相关部门在工作中的履职情况,精准定位问题短板、责任主体,深入剖析案件背后的政策、社会、文化等关键因素。经研判后,通过检察建议督促相关部门及时完善政策文件、健全制度机制、加强源头治理,推动风险隐患“系统治理”。二是类案梳理把准规律。按照行业、性质、地域等属性对近年来办理案件进行串并分析,通过合并“同类型”的方式,准确掌握同类案件反复发生的普遍性、规律性特征,对可能引发社会矛盾纠纷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以及其中暴露出的行业监督管理漏洞,及时制发检察建议,督促行业主管部门采取针对性措施防范治理,切实做到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

  三、多方“聚合力”,画好“同心圆”。一是强化组织保障。为确保检察建议能够真正起到督促相关部门加强和改进工作,化解矛盾、消除隐患、防范风险,黔西南州检察机关加强向党委、人大请示报告,推动将检察建议落实情况纳入平安建设考核内容,将检察建议整改落实和反馈情况纳入法治政府建设考评指标体系,为确保检察建议真正落到实处提供了坚强保障。二是凝聚共治合力。主动与被建议单位协商沟通,通过宣告送达等方式送达检察建议,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邀检察官助理、人民监督员等参与,加强示证、说理等工作,增进互信、达成共识,让被监督单位真正认识到检察建议是帮助其履职纠错、解决问题、防范风险,重视检察建议落实回复等工作,凝聚强化法治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的“最大公约数”。三是加强跟踪督促。一方面是以“帮”促落实,检察建议发出后,通过询问、走访、不定期会商、召开联席会议等方式,及时了解整改落实情况,对落实整改中存在的困难,主动帮其分析原因、寻找对策,共同推进检察建议落实,做实矛盾纠纷防范化解。另一方面是以“督”促落实,常态化开展检察建议落实情况“回头看”,以高质效的检察履职推动画好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同心圆”。

  “融、问、调、议”预防化解邻里纠纷工作法

  云南省普洱市公安局思茅分局南屏派出所

  “邻里好,赛金宝”。近年来,南屏派出所综合运用“融、问、调、议”四字工作法积极排查化解辖区各类邻里矛盾纠纷,让群众的“烦心事”变为“顺心事”,化“干戈”为“玉帛”。

  “融”通邻里。组建以民警为骨干的普法队伍280人,指导各社区开设“法治动力超市”,开展“法治宣传户”“守法模范户”评比活动,引导群众做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推动并配合社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平台,每月举办居民公约、家风家训、移风易俗、以案释法等宣讲活动,使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孝老爱亲理念深入人心、蔚然成风。借助社区陀螺赛、广场舞等文体活动,搭建邻里沟通的桥梁,撮合产生矛盾的邻里群众同台共舞,融为一体、化开心结。推动镇党委政府开展“最美邻里”“平安家庭”等评选,积极选树“好邻居”“好家庭”,发挥典型辐射示范作用,引领居民群众睦邻友好、互帮互助。

  “问”清民情。警务室依托社区网格化管理机制,组织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等每半月开展访民问盼、访邻问怨、访贫问苦“三问”活动,做到党员户、贫困户、老干部户、退伍军人户、有意见户“五必访”,全面摸排掌握社情民意,实现家庭情况清、人员类别清、区域设施清、邻里关系清、隐患矛盾清。组织开展“微心愿”活动,在警务室设立“心愿树”,发放“心愿卡”,鼓励群众将急难愁盼写在卡上、挂在“枝头”,形成了“警力沉下去、问题浮上来,心愿挂枝头、民情全掌握”的良好局面。2020年以来,万条民意尽收眼底、千名群众实现愿望、百户邻里重归和睦。

  “调”化心结。建立“民警+人民调解+法律明白人+N”调解队伍15支,为群众提供多元化、便利化、高效化的纠纷解决渠道;对普通邻里纠纷,以谈心事、建信任、讲道理“三步走”方式对矛盾双方进行感化疏导,同时巧借邻里乡亲之口动员大家都来“评评理”,让“蛮不讲理”的一方自觉不佳、自感压力、主动让步,促使双方及时解开心结、消除隔阂;对重大疑难纠纷,借助区“一站式”矛调中心联合开展调处化解,做到应调尽调、应解尽解。

  “议”止纷争。推动社区成立“五老说事评议室”,充分发挥“五老”(老党员、老干部、老战士、老民警、老教师)在民意征集、矛盾调解、诉求解决等方面的优势,引导群众主动将矛盾纠纷摆到桌面上来评议,边说边议、边议边调解,将可能引发“民转刑”案件的邻里矛盾隐患问题发现在早、介入在前、处置在先。“五老说事评议室”的组建,成为了拉近邻里关系、干群关系的重要纽带,实现“小矛盾不出楼栋、一般矛盾不出小区”。

  涉税费矛盾纠纷“一站专调”工作法

  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税费矛盾调解委员会

  近年来,随着涉税费事项日趋复杂化、专业化,涉税费纠纷逐年上升。富平县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传承老一辈革命家“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的优良作风,按照政法委统筹、司法指导、税务主责、部门联动的思路,在县矛盾纠纷多元调处中心设立税费矛盾调解委员会,探索实施涉税费矛盾纠纷“一站专调”工作法,实现了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征纳更和谐。

  一、站稳群众立场,实现“一站式”服务群众。聚焦解决与群众沟通不畅、群众多处反映多头推诿、诉求久拖不解问题,着力打造涉税费矛盾纠纷一揽子解决平台。一是优化服务平台,畅通群众反映渠道。坚持力量下沉、关口前移,由县税务局主导,在税费矛盾调解委员会下设税收普法、事项收集、争议调解、法律咨询、智慧枫桥等窗口,统一办理涉税费矛盾纠纷受理接待、协同指挥和分流转办等工作,让群众政策咨询有人答、反映问题有人管、法律援助有人帮。二是承诺办结期限,让群众放心安心。针对群众反映的矛盾纠纷,建立“首问负责”制度,现场评估化解难度等级、明确“即办、7个工作日、20个工作日”三个办结时限,让群众吃上“定心丸”。三是实施闭环管理,让群众只跑一次。坚持部门联动、流程再造,建立“税务+N”多部门协作调解机制,实施“一站受理、后台流转、多方联动、限时回复”闭环管理,让群众一处反映、一站解决。

  二、贴近群众需求,做到“专业化”化解纠纷。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精准细化争议纠纷类别,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是简单争议现场调。对于咨询辅导、投诉管理、登记申报、发票管理等争议,能够线上解决的,邀请群众参与,现场利用“办税微厅”连线专家远程调处;线上无法调处的,由调解中心的调解团队,依据法律法规现场解决投诉、解答政策、提供法律援助,化解矛盾纠纷。二是一般争议团队调。对于行政许可、行政决定、行政处罚、违法举报、计税依据认定等争议,成立以金牌调解员、公职律师、法律顾问为主的调解团队,由调处中心按照职责分工,分流转办处理。三是复杂争议联动调。对于社保缴纳、房产土地、司法衔接等争议,分类启动联动联调机制,需要上级政策支持的矛盾纠纷,通过“分局+县局+市局”三级联动,共同研究解决。对于需要多部门联合解决的矛盾纠纷,由县多元化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牵头,法院、检察院、司法局、财政局等部门联合参与调解,限时办结。

  三、维护群众利益,丰富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坚持源头治理、以防为主、服务为先,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提升涉税费矛盾纠纷化解质效。一是创新标准管理机制。梳理常见税费纠纷矛盾根源,打造“富税有为·治享太平”标准化品牌,制定了5大类27项税收重点工作标准和流程,从源头防止涉税费争议矛盾发生。2022年,“首违不罚”风险数据较同期下降68%。二是健全预警预防机制。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多途径排查苗头性问题,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分析研判高频税费争议,及时化解风险隐患,防范减少争议纠纷。三是建立回访反馈机制。通过电话回访、网络回访、现场回访等形式,听取纳税人对调解方式和处理结果的意见建议。对于产生根源为制度性缺陷的争议,提出可行性建议向上级反馈,最大程度实现依法征管、群众满意的有机统一。四是强化考核考评机制。编制《“枫桥式”税务分局标准化建设考评细则》,设置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激励广大税务干部在“一站式”化解矛盾纠纷过程中情系群众、服务群众,全力保障群众利益。

  “说事堂”邻里解纷工作法

  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满堂川镇

  近年来,陕西省绥德县满堂川镇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优良作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建立“说事堂”,让群众遇到问题有地方“找说法”,发生矛盾有平台“来评理”,通过乡里乡亲共同来说事推动矛盾就地解决。

  一、聚焦“谁来说”多方联动。在镇、村综治中心建立17个“说事堂”,乡镇政法委员和村党支部书记担任“说事堂”负责人,选聘102名有法律基础、经验丰富、群众信赖的乡贤能人、乡镇干部、“三官一律”等调解能手担任说事员,打造依靠群众化解矛盾的“服务站”。一是群众互动“拉话”说。对农村家长里短、磕磕碰碰,容易化解的小问题,由村干部随时动员村民、“五老”、乡村“好人”等群众到“说事堂”一起与当事人拉家话、唠家常,把问题摆出来,让群众的事由群众说;邀请矛盾已化解的当事人到“说事堂”说心里话,讲身边事,通过正面引导、反面警示让双方当事人事心双结。二是亲戚朋友“打帮”说。对性格执拗、心中有“气”的当事人,动员其亲属、朋友来“说事堂”协助说事,倾听他们心中的不满,耐心细致劝解疏导,用“和为贵”的优秀传统文化理念,将心比心感化教化,让双方握手言和,平心顺气。三是调解能手“专门”说。对群众说不了、村级“说事堂”调解不了的复杂利益纷争,设立公示牌,由政府指派或群众“点单”说事员进行依法说事,给当事人把政策讲清楚,把法律讲明白,让矛盾双方心服口服。

  二、聚焦“怎么说”规范流程。一是拓宽渠道“揽事接事”。通过开通“魅力满堂川”线上服务平台,设立热线电话,“五级五长”网格员常态化摸排,推进党代表工作室、人大代表联络站、政协委员工作室“三室合一”等多种渠道,广泛收集群众诉求和矛盾纠纷情况,及时导入“说事”。二是分类定性“理事定事”。矛盾纠纷受理登记后,根据矛盾的焦点类别、轻重缓急,选取2至5名说事员组成说事专班,先期实地调查,廓清问题根源,与当事人商定说事时间、地点进行说事。一般纠纷在3个工作日内限时办结;问题突出、时间跨度较长的纠纷,明确告知当事人说事时间,避免久拖不决、矛盾激化。三是贴近生活“议事说事”。始终把说事作为与群众拉进距离的有效载体,灵活说事地点,有侧重的对土地承包、宅基地等纠纷走在田间地头说,对婚姻家庭类纠纷坐在百姓炕头说,邻里关系、赡养老人等纠纷放在“说事堂”公开说,对外出务工群众视频连线说,增强说事亲和力。

  三、聚焦“说得好”完善机制。一是法治保障强“里子”。举办“院落小讲堂”“法律大讲堂”,组织辖区群众编排说书、秧歌剧等陕北特色文艺作品,对法律法规进行多方位宣讲,切实增强群众法治观念。提升司法服务,经“说事堂”调解达成的协议,主动引导当事人向辖区法庭申请司法确认,赋予强制执行力,确保调解协议高质高效履行。二是考核奖励争“面子”。制定考核奖励办法,采取“周督查、月通报、季点评、年终考”的方式对说事员进行绩效考核,根据矛盾纠纷难易程度,实行“以事定补、以奖代补”。考核结果与说事员奖惩挂钩,作为评优树模、辞退解聘的重要依据。三是回访督导清“底子”。每季度组织镇纪委对已化解的矛盾开展跟踪回访、群众满意度评价,评估化解成效;对群众满意度不高、问题仍有激化升级或反复可能的纠纷,由镇党委班子“出诊下访”,重新组建专班“回炉”说事,直至彻底化解,达到调处一件、销号一件、影响一批的良好效果。

  预防化解外出从业“拉面人”纠纷工作法

  青海省海东市司法局

  拉面产业是青海省海东市的一张“金名片”。18万海东籍拉面人在全国290多个大中城市开办了近3万家拉面店,年营业收入占海东市劳务收入的50%以上。由于常年在外、远离家人,“拉面人”经济纠纷、婚姻家庭等矛盾问题高发。为稳固“拉面产业”发展基石、解除“拉面人”后顾之忧,海东市司法局、法院、品牌产业促进局联手打造预防化解外出从业“拉面人”纠纷工作法。

  一、紧扣实际建强跨域矛调“主战场”。立足“拉面人”跨域矛盾纠纷的独特性,多举措建强调解主阵地。搭平台。依托“青海智慧调解信息管理平台”,以市县乡三级“一站式”矛调中心为基点,在江苏、武汉、广州、深圳等省市分别设置119个拉面经济服务驻外办事处、2个驻外调解委员会、3个“拉面经济云端诉讼服务点”,将工作职能、办事流程、受理电话等进行公示公开,让“拉面人”遇到纠纷“诉求有门”。建制度。聚焦跨区域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的受理、调解、回访等关键环节,建立完善一周一排查、一月一汇报、一季一通报、一年一总结、一案一专班、一户一档案、一事一回访等“七个一”矛调工作制度,不断规范跨区域矛调工作。强管理。选派125名熟悉业务、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进驻各办事处,通过定片区、定目标、定责任人,了解外出从业人员个人情况、从业经历、家庭现状、社会关系、利益诉求,落实谈心谈话、动态掌握、帮扶解困、信息报送、教育疏导工作措施,加强对“拉面人”的个性化、针对性服务。

  二、主动作为打造跨域联调“主引擎”。主动加强调解组织与外出“拉面人”所在地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沟通联系,确保跨域矛盾联调取得实效。畅通联调通道。先后与69个输入地城市签订《拉面经济从业人员共同管理框架协议》,与18个省市民宗、公安部门签订《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跨区域服务管理协作协议》《警务协作协议》,及时协调解决从业过程中的各类矛盾纠纷。开展专项活动。按照“外地办事处反馈、属地矛调中心吹哨、纠纷涉及部门报到、从业人员属地联动”模式,定期组织律师、调解员和劳动监察员等力量,围绕重要时间节点,深入外出从业人员所在地,对矛盾纠纷进行排查统计、梳理分析和研判化解。深化普法宣传。开展“政策法规进店”活动,利用互联网、微信群、驻外办事处联系平台,建立起纵横交错、沉底到边的宣传格局,工作人员既是调解员,又是宣传员和信息员,将调解工作与法律援助、法治宣传相结合,广泛宣传外出从业法律知识,全面提升“拉面人”法律素养。

  三、创新手段开辟跨域调处“主阵地”。针对外出“拉面人”涉法涉诉矛盾纠纷问题,成立“拉面巡回法庭”,高效化解矛盾纠纷。线上智慧调解。运用“数字法庭”“指尖立案”“云端审判”等现代科技手段,降低诉讼成本,减少当事人诉累,让“拉面人”不再疲于诉讼奔波。实地现场办案。通过“法官+法官助理+陪审员+人民调解员+书记员”的审判团队模式,坚持“法官多跑腿、群众少跑腿”的办案理念,将巡回法庭开到乡镇村社、田间地头、群众门口,对涉及“拉面人”的案件进行快立、快审、快执,真正将“家门口”的司法服务落到实处。跨域进店服务。针对部分疑难复杂的矛盾纠纷,“拉面巡回法庭”办案团队赴“拉面人”所在地,提供“上门调解”“上门立案”服务,主动为当事人提供诉讼便利,打通司法为民的“最后一公里”。

  化解农牧业地区纠纷“六小”工作法

  青海省海北州海晏县金滩乡

  青海省海北州海晏县金滩乡是一个汉、藏、蒙、回等多民族聚居、农牧业交错、地广人稀的地区。金滩乡从各族群众日常“小事”入手,创造性地推行“六小”化解法,就地化解矛盾纠纷。

  一、排查小隐患,突出一个“早”字。构建以乡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牵头、包村领导负责、司法公安等多部门配合的协同联动排查机制,实行家庭、村社、派出所、司法所一体排查化解措施,多方组织力量下沉一线,常态化深入基层,实行一天一排查,做到动态掌握、及早感知。建立“哨兵”机制,建立摩托巡逻队、马背巡逻队等民族地区的群防群治队伍,发挥机动灵活、精通双语的优势,深入田间地头、季节性牧场、民族文化活动现场、民间信仰活动点排查风险隐患。针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早制订早完善早落实村规民约,有效降低了矛盾纠纷的发生。

  二、调解小纠纷,突出一个“快”字。采取一日一研判、一事一化解的措施,深入查究问题根源、精准制定解决对策,将“快”字体现在第一时间处置化解上。发现矛盾纠纷时,及时组织调解员、民警、网格员、包村领导第一时间到现场化解,保证了矛盾纠纷化解不过夜。现场不能化解的矛盾纠纷,及时交办、限时办结,实现了从发现隐患到解决纠纷的“快、准、实”。乡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一站式”受理群众诉求、法律咨询、矛盾调解,有效避免小纠纷小矛盾拖成大问题大隐患。

  三、办理小案件,突出一个“稳”字。针对村内打架斗殴、酗酒闹事、家庭暴力等小案件,以“稳”字为牵引,实行“定牵头领导、定责任单位、定责任人、定办结时限、定落实成效”“包跟踪、包调处、包反馈”的“五定三包”工作机制,实现包村领导、村干部、网格员、联户党员横向联合调处,县乡村纵向协同调处,实行稳处理,杜绝“小案件”演变升级成“大诉讼”。

  四、改善小环境,突出一个“融”字。针对农牧矛盾较多的情况,着力将生态“两山”理论、邻里和谐共处融入日常烟火,把解决草畜失衡、放牧争草、私搭乱建等涉生态、涉邻里纠纷融入环境治理保护总要求。针对占用公共牧道阻碍牧民牲畜转场易引发牧民间矛盾纠纷问题,对公共牧道标准、线路进行认真规划,组成专班开展全面排查,全力进行清理、腾退。针对村居建设中挤占道路空间影响交通出行、违规搭建棚户影响邻里采光、噪音扰民等易引发邻里间矛盾的行为,依据村容村貌公约进行集中整治。针对偷牧抢牧纠纷,开展敲门行动引导群众达成以草定畜共识,发动群众自发治理鼠害草场,实现还绿于民。

  五、解决小问题,突出一个“防”字。在矛盾化解中注意从个案看类案,通过“解剖一个问题”推动“解决一类问题”。针对乡村水电路维修时效慢、“三农”服务现场指导不到位等问题,安排能人第一时间上门为群众解决水电维修、农作物种植、接羔育幼技术指导等“小、急、难”问题。同时,举一反三,集中各村“田秀才、土专家、专把式”组建“能人议事会”,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种小问题,由村集体承担相关费用,群众满意率显著提升,矛盾纠纷发生率大幅下降。

  六、满足小需求,突出一个“安”字。坚持把各族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进一步延伸工作,解决群众民生需求,积极开展“我为群众算笔幸福账”活动,采取利用村级闲置办公用房开设日间照料室、动员返乡大学生开办假期小课堂等小措施微方法,切实为外出务工家庭解决后顾之忧,让他们在外安心务工,家庭矛盾纠纷发生率得到了有效控制。

  劳动人事纠纷“预防、定责、化解、巩固”四步工作法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

  闽宁镇是全国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乡镇,先后引进各类企业40余家,创设劳务派遣公司21家,年转移输出劳动力1.5万人,带动1万余人就业。由于务工人员数量较多、劳动关系复杂,因劳动合同、社会保险缴纳、工伤待遇等方面问题引发的纠纷易发。闽宁镇经过实践探索出劳动人事纠纷“预防、定责、化解、巩固”四步工作法,有效从源头预防化解矛盾纠纷。

  一、普法在先、防范在早,源头预防做好第一步。镇政府联合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局,定期组织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员、法律顾问等深入辖区用工企业开展实地巡查和普法宣传,核查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支付、用工备案等情况,督促用人单位合法用工,推动用工企业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提升务工人员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从源头预防劳动人事矛盾纠纷的发生。镇综治中心每周召开联席会议,会商解决上级交办件、村“塞上枫桥”基层法治工作站上报件、群众来访诉求件,并定期组织警官、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学会会员等力量赴村组开展劳动人事纠纷法律宣讲、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心理疏导,将法治宣传触角延伸到村民家门口。

  二、摸清底数、分析研判,夯基明责做好第二步。推行“警格+网格”工作模式,将村(社区)民警纳入89个网格中,通过入户摸排、日常走访等方式收集社情民意,掌握因欠薪、工伤、社会保险缴纳、劳动合同签订等引发的矛盾纠纷,实现劳动人事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镇综治中心定期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分析研判劳动人事矛盾纠纷形势,并建立“三级”预警工作制度,对简易“蓝色”低等风险劳动人事矛盾纠纷,以村组为单位集中登记移交“塞上枫桥”基层法治工作站化解;对疑难复杂“黄色”中等风险劳动人事矛盾纠纷,定向转交镇综治中心调处化解;对重大“红色”高等风险劳动人事矛盾纠纷,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包保”责任。

  三、法理融合、在线服务,多元化解做好第三步。坚持“调解先行”原则,依托“小燕调解室”,整合吸纳法院、公安、人社等部门工作人员组建劳动人事矛盾纠纷专业调解队伍,组织退役军人服务队、妇联等力量组成第三方劳动人事矛盾纠纷调处队伍,法理融合共同参与调解工作,最大限度将劳动人事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化解在基层。充分运用“互联网+调解”模式,开通“乡音热线”,畅通“12348”维权热线,推行“移动微法庭”等线上调解平台,引导群众线上调解劳动人事矛盾纠纷,在线申请法律援助,推动劳动人事矛盾纠纷“掌上办”,满足群众对劳动人事矛盾纠纷调解多元化需求。

  四、日常回访、事心双解,巩固成效做好第四步。紧盯劳动人事矛盾纠纷“疑难杂症”,严格落实“回访”工作制度。电话回访,针对调解成功的劳动人事矛盾纠纷,结案后1-3个工作日内电话回访,及时全面了解当事人思想状况,严防纠纷反弹、回流。上门回访,针对电话回访发现未履行协议或对劳动人事矛盾纠纷处理结果不满意等情况,上门主动跟踪回访,通过互拉家常、讲解案例、心理疏导等形式调处化解矛盾事项、调理疏导纠纷心结,实现“事心双调”,促进“案结事了”。督办回访,针对调解无果、一次性未能化解等劳动人事矛盾纠纷,综治中心发送督办函、包案领导带案下访督办,督促责任单位限时化解并回复纠纷办理情况推动劳动人事矛盾纠纷彻底化解。

  “百姓说事云·书记直通车”

  线上线下联动解纷工作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骑马山街道

  骑马山街道以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为着力点,创新搭建“百姓说事云·书记直通车”信息化平台(以下简称“直通车”)和线上线下联动化解机制,辖区矛盾化解质效显著提升。2023年以来,骑马山街道通过“直通车”收集办理的群众诉求、矛盾纠纷均已妥善处理,“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及“12345”平台热线投诉量较2022年分别同比下降36%、83.8%。

  一、创新机制,树好服务群众“风向标”。将搭建“直通车”作为“一把手”工程,积极构建“线上+线下”联动解纷工作机制,切实将各类矛盾风险化解在街道范围。“一套体系”一抓到底。街道、社区全覆盖成立“直通车”工作专班,实现一套体系贯通、一个平台指挥、一套标准运行,以一抓到底的决心做好纠纷化解、诉求解决等服务工作。“两个限时”高效处理。专班实行7×24小时不间断运转机制,平台管理员实时接收信息,限时流转至承办单位,按照紧急复杂程度,分级分类跟踪督促、限时办结,确保群众合理诉求依法及时就地解决。三级书记”带头督办。社区书记、街道党工委书记聚焦群众反映困难诉求,带头深入群众听取民声、解决问题。对街道层面难以解决的疑难复杂事项,由区委书记亲赴现场协调、挂牌督办,推动高效办结,形成三级“书记”与群众“面对面”服务模式,实现“群众有所呼、书记有所应”。

  二、完善流程,撑起纾困解难“暖心伞”。认真抓好“直通车”闭环管理,用信息化手段解决好群众的烦心事、忧心事、操心事。打造民意“收集器”。运用“小骑不躺平”公众号等广泛发布“直通车”宣传视频,群众使用手机扫描“直通车说事码”,登记上传困难诉求、矛盾纠纷、意见建议等信息,实现足不出户反映问题、化解纠纷。精准派发“任务单”。街道对收集到的纠纷问题研判分类,按照诉求化解归口,形成线上“派工单”,点对点推送至所属社区或职能部门,确保在规定期限内,依法办结。筑起问效“回音壁”。综合运用线上督办单、提醒函等方式做好跟踪督办,并对诉求事项和人员进行全覆盖“回访”,掌握动态,巩固成效,避免问题反复。

  三、整合资源,搭起畅通民意“连心桥”。坚持线上线下双轨运行、双向赋能,持续扩大服务质效,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用好部门资源。在区级“直通车”专班统筹下,区属职能部门力量联合下沉一线,推动服务资源向街道、社区倾斜,实现由基层党组织“单打独斗”向“握指成拳”转变。用好法治资源。街道“直通车”专班常态分析梳理辖区群众困难诉求反映强烈、矛盾纠纷普遍多发频发区域,由司法所协调设立“道交法庭”“法律服务工作站”“心理驿站”等前置工作站点,为群众提供普法宣传、法律咨询、司法救助等法治服务,带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法治环境。用好社会资源。在街道“直通车”专班统筹下,广泛吸纳辖区内大型企业、社会团体等公共资源进驻街道、社区,不断丰富服务功能,更好满足群众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的民生需求。

  消费纠纷“疏、定、调、防”工作法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老街街道

  幸福路商圈有大型商业综合体10个、商铺3200余家,日均客流量5万余人次,消费纠纷易发多发。老街街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弘扬具有地域特色的军垦文化,练好“疏、定、调、防”关键四招,对消费纠纷做到重预防、早发现、聚合力、快调解,实现联动共治。2023年以来,消费纠纷投诉同比2019年下降82%,群众满意度达98%。

  一、疏浚通道,解决消费维权梗阻问题。做好“疏”的功课,把工作重心和力量向“神经末梢”延伸。动态排查解决“发现难”。整合街道社区干部、行政执法人员、民辅警等力量,通过日常走访、“进群入圈”,动态排查消费纠纷。设置商圈警务站,及时受理消费纠纷警情。触角延伸打造“支撑点”。在经营场所张贴消费维权热线、受理公示牌和流程图,党群服务中心设置消费纠纷调处点,警务站设立说事评理点,推行消费维权“幸福3·15”APP,实现全覆盖。分级处置实现“高效率”。建立消费纠纷分级响应机制,党员干部响应“日常哨”,开展诚信经营劝导。警务站响应“应急哨”,快速处置突发纠纷。综合行政执法力量响应“攻坚哨”,解决复杂疑难纠纷。

  二、定职明责,破解“九龙治水”扯皮难题。注重“定”的关键,针对投诉受理时间长、推诿扯皮等问题,抓实体系建设和制度保障,强化依法管理监督,形成工作合力。党委总体统筹。建立街道党工委书记负总责、市场监管牵头、多部门参与的“1+1+N”消费环境建设联动机制,组建60余人的商圈服务队,推动综合执法力量下沉,对照调处消费纠纷问题、任务、职责“三项清单”履职尽责。市场监管主责。组建5人专班,专职受理服装鞋帽、食品药品、黄金珠宝等5类多发频发消费纠纷,做到“调处讲时限、处罚有反馈”。部门协同共治。依托幸福路商圈网格管理机制,制定消费纠纷协同化解方案,商圈警务站设置市场监管、司法行政等多部门调解席位,根据人员流动特点,采取“潮汐式”跟进服务,打造“一站式”调处平台。

  三、以调为先,凸显消费纠纷化解效能。把握“调”的先机,针对消费纠纷调处化解主体多元、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健全消费纠纷调处工作机制,实现90%以上的纠纷化解在初始阶段。完善运行机制。建立“街道派单、部门接单”工作机制,落实首接负责制,复杂疑难纠纷实行“一案一专班”,强化诉调对接,规范市场监管行业调解、法院诉前调解和司法确认等操作流程。规范调处流程。在调解室、投诉站点明确规范受理、处置等工作流程,梳理常见消费纠纷类型,汇编典型案例,为高效调处各类纠纷提供“教科书”式指引。强化监督管理。统筹开展纠纷调处监督检查、督促整改、考核评估。组织群众对消费环境、商户诚信进行评价,对问题突出的区域、商户,紧盯不放、推动整改。

  四、源头预防,优化法治商圈消费环境。夯实“防”的根基,针对部分商户法治观念不强、诚信理念缺失、自律意识较差等问题,加强法治宣传、诚信建设、商户自治,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消费纠纷。深化法治宣传。大力推进“法治进商圈”“法治进商户”,将法治宣传融入幸福路商圈日常街演、网络直播、文化沙龙等活动,营造浓厚法治氛围。推动诚信建设。开展诚信商户评比,定期推出“红黑榜”,在街道社区公示栏上“晾”、商圈座谈会上“讲”、商户微信群里“评”,打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加强公约自律。制定《幸福路商圈自治管理公约》,推行经营相伴、诚信相待、困难相助、过失相规、矛盾相劝“五相”公约,推动自治自律。组织商户推选321名“十铺长”,设置154个“联铺说事点”,成为消费纠纷最小调处单元,在商圈治理中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


责任编辑:罗一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