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特色法庭品牌绘就新“枫”景
2024-04-08 08:36:30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费文彬 余悦 曾涛
 

西乡塘区法院坛洛法庭在果园里就一起沃柑买卖合同纠纷开展巡回审判。资料图片

江南区法院经开区法庭干警走访辖区企业。资料图片

  人民法庭处在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线,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最前沿。今年全国两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强调,要促推诉源治理,做实指导调解,大力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两级法院切实加强人民法庭建设,因地制宜培育法庭品牌。“沃柑法庭”“茉莉法庭”“族老调解”“贝侬调解”……一个个叫得响的法庭品牌绘就了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的一道靓丽“枫”景。

  ■发挥司法力量

  护航乡村振兴

  “各位哈尔滨的老铁,来我们武鸣投资创业大可放心,关于沃柑的合同签订都有统一的格式合同,法院会在矛盾纠纷发生前就为大家做好服务。”今年2月22日,一场武鸣沃柑产销对接洽谈会在哈尔滨举行,武鸣区人民法院院长蒋铧毅为有意向到武鸣采购沃柑的东北客商送上一颗“定心丸”。

  武鸣是我国沃柑主产区之一,为了服务保障沃柑产业发展,武鸣区法院双桥人民法庭倾力打造“沃柑法庭”。成立“沃柑纠纷调解室”,常见纠纷“即来即调即走”;开展沃柑纠纷巡回审判,在购销旺季每周设立一天“沃柑审判日”;开设“沃柑法律培训班”,号召果农果商自觉规范交易行为,推进市场诚信体系建设。2023年,双桥法庭诉前成功化解涉沃柑纠纷185件,受理涉沃柑纠纷民事一审案件97件,其中调解结案47件,调解结案率48.45%。双桥法庭的工作也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 积极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同样守护当地“甜蜜事业”的还有西乡塘区人民法院坛洛人民法庭的“水果护卫队”。今年3月19日,在一片果园前的空地上,果农、果商、人民调解员等60多人一起旁听了一场水果购销合同纠纷的巡回审判。

  庭审结束后,法官结合案件,从交易理念、合同约定、纠纷处置等方面现场进行释法说理。“听完法官的话我很有收获,果农果商是利益共同体,我们应该理性协商解决问题。”一名果商说。

  西乡塘区坛洛镇盛产柑橘、香蕉、火龙果、西瓜等,年产水果近40万吨。针对辖区涉水果生产、销售、运输法律纠纷案件多发特点,坛洛法庭建立“水果护卫队”特色审判团队,在坛洛镇农林服务中心设立“云享法庭”,提供在线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便捷司法服务。

  横州市人民法院校椅人民法庭结合“世界茉莉花都”的区位特点,打造“茉莉法庭”,全方位服务茉莉花产业发展;邕宁区人民法院那楼人民法庭创建“护农兴邕”特色品牌,编制涉农企业目录,定期走访涉农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和风险建议;江南区人民法院江西人民法庭依托“扬美古镇”旅游资源建设特色农旅法庭,为美丽乡村新画卷添墨增彩……

  近年来,南宁市各人民法庭强化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职能作用,构建多元纠纷化解机制,依法妥善审理涉及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乡村产业发展等纠纷,依法惩治销售假冒伪劣农资农药等违法行为,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强化乡村生态环境资源保护,推动乡村和谐文明建设。

  ■立足司法职能

  融入基层社会治理

  “我家祖坟被林场施工队破坏了,法官你说怎么办?”在兴宁区五塘镇举行的法官进站点活动现场,针对村民反映的问题,兴宁区人民法院五塘人民法庭法官和当地“族老”立即开展调解,组织村民与施工方代表“背对背”式沟通协商,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这类涉及村民风俗的纠纷很难处理,易引发群体纠纷,有当地‘族老’参与则更容易化解矛盾。”五塘法庭负责人刘慧玲说道。

  五塘镇是多民族聚居区,五塘法庭以建设民族团结示范区为工作目标,打造“族老解纷”机制,先后制定族老选拔、族老调解诉调对接等各项制度,在法庭设置“族老调解室”,邀请42名有较高声望的“族老”调解员参与矛盾化解工作,确保“族老解纷”规范化常态化运行。2023年,五塘法庭联合“族老”在内的多方力量在诉前、诉中开展调解,成功调解纠纷219件,撤诉183件,并重点针对物业纠纷、劳务合同纠纷开展诉源治理、普法宣传,避免2000多件矛盾纠纷进入诉讼程序。

  马山县人民法院古零人民法庭立足民族地区司法需求,将“贝侬调解”工作法贯穿审判工作始终,邀请壮家乡贤等“贝侬”参与矛盾纠纷调处,促进矛盾快速化解,避免矛盾纠纷扩大化。武鸣区法院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庭立足辖区特色打造“侨乡法庭”,持续探索创新“法院+侨联”的多元解纷模式,促进司法护侨工作提质增效。上林县人民法院西燕人民法庭将巡回法庭的开庭地点设在景区中心区域,通过审理典型案例开展法治教育,达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群众纠纷群众解”是“枫桥经验”的重要内容。南宁市各人民法庭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诉源治理大格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持续加强与当地政府、派出所、司法所、村居两委等组织的沟通协调,充分发挥司法在社会治理中的参与、推动、规范和保障作用,织密多元共治“解纷网”,最大限度减少和避免矛盾纠纷的发生。2023年,全市32个人民法庭共调解结案4313件,撤诉结案3869件;加强对诉讼高发领域、新类型纠纷、涉诉信访案件分析研判,就物业纠纷、土地确权、婚姻登记等方面向有关部门发出司法建议,助推基层治理现代化。

  ■优化司法服务

  满足人民群众需求

  “生意不景气实在没办法,真的感谢你们的理解和帮助。”今年3月18日,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小区13家商户代表和物业代表在江南区人民法院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庭签下了调解协议,商户代表连连表达对调解员的感谢。

  此前,该小区物业公司因商户拖欠租金、物业费,药店、托育园、百货店等13家个体商户诉至法院。法庭调解员多次联系涉案被告与物业公司沟通,说服公司方面减免违约金、给予租金优惠,让租户们“喘口气”。最终,经过反复调解,该系列纠纷成功化解。

  宾阳县人民法院黎塘人民法庭为给辖区200多家企业开出精准“药方”,因地制宜设立特色黎塘工业园区巡回法庭,把法庭开进厂房、车间,邀请企业员工旁听庭审,实现减轻企业诉累和提升企业风险防范能力双获益。西乡塘区法院高新人民法庭同样精准“号脉”,针对辖区高科产业集中、就业流动频率快、劳动关系短期化趋势,创立灵活就业人员劳务报酬类纠纷快速解决机制,已为1376名灵活就业人员确认劳务报酬共计4649.43万元。

  南宁市两级法院还将智慧诉讼服务成果广泛应用于人民法庭工作,通过建立一站式诉讼服务站,配备自助诉讼服务设备,方便群众随时随地办理诉讼服务。根据农村地区半工半农、早出晚归的情况,运用“信息跑路+邮政跑路”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为当事人提供电子送达、邮寄送达等集约化送达服务,缩短送达时间,让人民群众享有更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9个人民法庭获评‘广西示范人民法庭’。”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黄敏俊介绍说,“南宁市两级法院扎实推进人民法庭建设取得了一些实效,我们将持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全力打造一批富有南宁特色、服务当地发展、契合群众需要的法庭品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责任编辑: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