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时评:真正的天才不依赖“破格录取”
2010-08-26 10:18:07 | 来源:扬子晚报
  8名复旦大学教授联名请求学校破格录取一个“天才”孙见坤。但因高考成绩6分之差,陕西省招办强硬拒绝将孙见坤的档案投到复旦大学。

  对于高考招生之弊的争议由来已多,此事再次将此争议点燃。有人又引过去的例子为证:钱钟书虽然数学不好,还能因为语文、英语出色,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言下之意,对孙见坤这种“天才”未能被破格录取而不胜惋惜,进而抨击“应试教育”,抨击“死板制度”。

  我以为,今人若以钱钟书、钱穆、钱伟长之类的先例来证明今日中国大学招生录取制度的不合理,并不合适。实际上,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大师,不完全是因为当时的大学录取宽松自由,更重要的是他们本人不浮躁,淡泊自守,刻苦钻研。“是金子总会发光”。其中,钱穆本人是在做小学和中学教师时,坚持自学,研究学术,经过18年努力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而成名,其成才路径更不是依赖于大学的“破格录取”。

  如今,“天才”们的求学条件,比起“三钱”时代要好得多,各种各样的资料文献,即使图书馆里找不到,上网一搜就能搞到。因此,若能真心做学问,静下心来搞研究,原也不必定要依靠大学。当然大学里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不过,借用冯小刚电影《大地震》里的说法,那里也没少出废物。现在,大学学术考评机制不科学、官本位严重、学术浮躁和学术腐败之风不容忽视,这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如果大学连现有的全面发展、优中选优的学生都培养不好,又有什么理由指望他们能把破格录取的“天才”培养成大师而不是培养成“方仲永”?

  这样说,不是一味地贬低中国的大学。就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来说,培养人才的场所不能只有大学,“天才”们也未必非得要去大学里弄个“同进士出身”才算合格。与此同时,大学招生制度中的某些弊端固然需要改革,但也不必指望自己能够把所有的“天才”都一网打尽,有些真正的“天才”也可靠自己的刻苦钻研而有所成就的。大学更需要做的是今后不歧视这些非“进士出身”的“天才”,真正地尊重大师、尊重学术,而不是“尊重文凭”。

  所以,陕西省招生办坚持原则,以免今后给各种“条子”、“电话”留下口实,并无过错。就国家和社会来说,应该创造更好的条件,让“天才”们不上大学也能戒骄戒躁安心做学问,并破除“唯学历论”给他们更多脱颖而出的机会;就孙见坤自己来说,不能被“破格录取”,又何必唉声叹气,不妨也学学钱钟书、钱穆诸先生的专心耐心恒心,何愁大器不成?(湖南 郭翠日)

  编者再说两句

  断言“扼杀”、“死板”、“滥权”为时过早

吴晗当初数学0分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钱钟书当初数学15分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朱自清当初数学0分被北京大学破格录取……今天这则新闻,引来了众多对陕西省招办的强烈质疑,而以上这些大师们的经历,似乎就是最有力的证据。

  编者最终没有编发持这一观点的言论,并非不同情这位国学小天才。我也相信,最完美的结局应该是招办在全民的监督下破格投档,复旦好好培养,最终小天才雕琢成玉。但是,现在还是需要多问几个问题。

  其一,这位小天才已经被“僵硬的制度”“扼杀”了吗?显然,还没有。持“制度扼杀论”观点,前提必须是“进复旦他就能成大师,不进复旦就不行”。这论断起码现在来看,武断了点。钱学森之问尚在耳边,我们对中国大学培养大师的能力一向缺乏信心。就拿钱钟书他们那批大师被“破格录取”的例子来讲,难道说他们不进清华北大,就最终成不了大师吗?而且我以为,如果小孙因为没能进复旦而就此沉寂,最终真的“伤仲永”,那么也只能证明,他还不够格去成长为一个大师。

  其二,在这起事件中,真的只认分数没有重视“特殊才能”吗?答案显然也不是。小孙的考试成绩是553分,比一本线559分少6分。请注意,小孙少的这6分不是复旦投档线,而是当地的一本线。常识是复旦这样的名校,投档线肯定是要超过一本线的,我特地查了一下,复旦文科今年在陕西的录取分数线是639分。可以看出,当小孙在复旦的自主招生考试中显示了他过人的天赋之后,复旦已经给予了“达一本线就录取”的条件,也就是说,小孙的国学天赋已经为他降低了80分之多,招生制度在这里已经显示了对“偏才”的一定倾斜。而且,报道也说得很清楚,小孙差6分是因为平时拿手的文科综合考低了,也就是说,出现了不可预料的“偶然”。

  其三,是陕西招办用手中的权力死板地卡住了小孙吗?很遗憾,也不是。有评论认为高校自主招生权还敌不过招办权力,又“证明了权力的不公平”。而新闻中在这一点也交代得很清楚:复旦和小孙的约定是“达一本线”,这个约定,陕西省招办是看到的,也是遵从了的。在这起拒绝投档事件中,陕西省招办并没有行使半点“越轨的权力”,这一点,连复旦都承认。

  所以我以为,这起事件中,小孙很不幸,复旦教授很值得尊敬,陕西省招办没错,拿以前“0分破格”的例子来批评没根据。现在最可行的办法是,录取小孙的山西大学为他调剂一个国学方面的专业,给小孙一个相对自由的发展环境;小孙自己不以此事挂怀,继续自己的专长,还有考研机会可进复旦深造。复旦的教授们保持对这个天才的关注,舆论少一点影响天才心境的喧嚣,一起来呵护一个好苗子的成长。
责任编辑:韩京红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