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创造”还是“变造”?
――揭秘部分“世界纪录”的荒诞认证
2012-07-17 10:31:27 | 来源:新华社 | 作者:谢樱 张淼
  “创造世界纪录”本来是一件严肃的事,然而最近,一家名为世界纪录协会公布的“世界上含景点名称最多的歌曲”“世界最多人同吃陵水酸粉”等一系列世界纪录,引来不少人们的质疑。

  记者调查发现,这家境外机构借助“世界纪录”的光环,通过巧立名目、偷换概念,形成了一种山寨“世界纪录”的加工程序,即所谓“认证收钱、申请得利”的商业模式,结果令其“世界纪录”大为贬值。

         敢当世人之面,变造“世界纪录”?

  记者今年4月在湖南沅陵县采访时,现场见证了“世界最大茶圣陆羽头像茶叶画”的认证过程。经这家机构高级认证官张健现场从茶叶画像的两边测量后,当即宣读整幅茶叶画像共用绿茶鲜叶1188斤、黑砖茶1008块和碣滩凝春茶588厅,面积为174.42平方米,并宣布作画者创下该机构认证的“世界纪录”。

  面对这一“世界纪录”,有的观众喃喃自语,“给我一天时间和材料,我能摆出一张更大的画像”。不少现场观众甚至发现,组成画框的茶盒竟是空盒。面对“纪录掺水”的质疑,这家机构认证师张健怒斥“你别打扰我工作”,并且拒绝记者采访。

  “原以为创造‘世界纪录’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看来创造‘世界纪录’并不困难。”长沙市民廖婷婷说。

  “如景德镇一位市民创世界纪录协会颁发的世界上内河游泳距离最长世界纪录14300米。据我所知,2011年在湖北宜昌清江就有不间断游泳19小时完成65.79公里的成绩,2007年斯洛文尼亚有人65天全程游完5265公里。比较起来,这个14300米的成绩感觉并没有多大的价值,它的存在只是因为世界纪录的定语里加了‘内河游泳’而变造的。”廖婷婷说。

  在这家机构网站上,“世界上刺绣针数最多的书法鞋垫”“世界第一位把‘寿’字用‘马到成功’写成书法作品的人”“世界上最长的湿地风景画”等各类“世界纪录”比比皆是。一些被采访市民表示,“按照这样的思路,每个人好好寻思,把名目‘变造’一番,好像都能申请到‘世界纪录’。”

  据了解,除此之外,类似打着“基尼斯”或“切尼斯”名义的世界纪录或中国之最的内地认证机构有好几家,目前各类名目的纪录认证,互相之间并不认可,而是自成体系。

  “也就是说,只要你在我协会创下了世界纪录,就算在别处有人打破了这项纪录,只要他没有通过本系统的认证,我们仍然认可你为纪录保持者。”世界纪录协会高级认证师习操对记者说。

       所谓“中国人自己的世界纪录收录机构”

  记者调查发现,在充斥着600多个“世界纪录”的世界纪录协会网站上,完全看不到外国挑战者的身影,所有的纪录创造者均为中国人。

  这家机构表示“立志建立起中国人自己的民间世界纪录收录机构”,称自己“是专门收录非体育赛事的民间世界纪录商业收录机构”,英文名称为WORLD RECORD ASSOCIATION,经香港政府注册批准成立,并委托协会下属机构广州纪协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代理申报。

  然而,民政部门针对记者有关咨询答复说,“如果是民间协会,就属于非盈利性质,而不可能是‘商业机构’,且涉外民间组织到内地进行活动必须经过民政部门的备案。如果是属于商业性质的公司,它本身及其代理公司,是否有认证世界纪录的经营资格,值得调查。”

  之后,记者通过香港特区政府有关部门查询获悉,在香港注册的仅有一家以英文“WORLD RECORD ASSOCIATION”为名称的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8月11日成立,公司类别为私人公司,其经营范围和公司情况不详。

  值得注意的是,这家公司成立之初名为大百科(中国)世界纪录国际有限公司,2011年改名为世界纪录协会有限公司。

  记者又通过广州市工商局查询获悉,承担世界纪录协会内地业务的“广州纪协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于2010年2月注册核准,企业法人为该协会高级认证师习操。公司注册资本3万元,其经营范围为“企业管理咨询、商品信息咨询、企业形象策划、市场营销策划”,并不涉及“世界纪录认证”。

  湖南省律师协会副会长、律师秦希燕说,“世界纪录协会是打着民间机构的幌子在从事商业活动。如果不具备世界纪录认证资格,那么公司就是非法经营。”此外,这家网站上公布的多位世界纪录认证师,他们的资格从何而来,具有哪些专业技能,记者无从知晓。

         宁要“世界纪录”,勿要“拜金纪录”

  尽管世界纪录协会打出了“免费申请”的旗号,可记者了解到,申请免费不等于其他免费,从1823元的普通认证到9823元的认证师现场认证,并不免费,有其他商业需求另加5000元,如果聘请外国认证师出席,费用更高。

  这家机构网站称,申请该机构的“世界纪录”,可以“使您自身或您的项目增值,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以及“吸引世界关注的目光,成为媒体追逐的焦点”等。

  记者调查发现,如今“世界纪录”及“中国之最”,已成为不少企业产品营销、品牌推广的重要手段。一些企业为自己的产品申请“世界纪录”,以此促进产品销售。

  一位不愿披露姓名的活动策划人员表示,“普通的商业活动难以获得好的宣传效果,但‘世界纪录’的噱头总能引来不少关注。”

  “对于申请方来说,只要能博取眼球,取得宣传效果,发证机构是否正规,纪录本身到底有多大价值,似乎并不重要。”中南大学商学院教授龚艳萍说,正是商业炒作的心态,造就了“世界纪录”的“国王新衣”。

  中南大学社会学教授李斌表示,这种“山寨”性质的世界纪录认证,不是为了创造“世界纪录”,而是利用“世界纪录”名号博取潜在商业效益,已经沦为“拜金纪录”。

  专家表示,中国本土认证“世界纪录”“中国之最”本来无可厚非,但不能沦为荒唐的商业表演秀,应该严格把关认证资格和挑战水平,用真正有价值的世界纪录认证来扩大品牌的影响力。
责任编辑:漆浩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