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任城区法院少年家事审判构建"12345"模式
2019-07-31 10:09:35 | 来源:中国法院网
  家和万事兴,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小家和睦,大家才有和谐。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人民法院自今年3月份少年家事庭成立以来,灵活地将预防青少年犯罪与家事审判相结合,围绕一个定位,抓好两项延伸,打造三化格局,做足四项工作,达到五种效果,“12345”工作模式让少年家事审判更具广度、深度与温度。

  围绕一个定位

  任城法院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少年家事审判机制,提出了“亲诚和睦、教育感化”的新定位,围绕这一定位,大力开展少年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全力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妇女和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用实际行动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

  抓好两项延伸

  任城法院延伸家事审判的服务范围,与妇联、民政、社区等部门加强协作配合,探索家事纠纷多元化调解道路,不定期邀请全区各村居委妇联工作者到法院现场观摩庭审,定期为妇联、民政、社区工作人员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努力提升基层调解人员技能和水平;在涉及家暴的婚姻案件中,与公安机关探索搭建衔接机制和平台,建立家庭暴力档案,共同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人身安全保护机制。

  任城法院延伸青少年犯罪预防工作和缓刑罪犯、刑满释放人员帮扶帮教工作。任城法院法官到中小学校举办法制讲座、邀请学生到法院参观、组织“模拟法庭”,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如今年七月,邀请济宁市第十三中学40余名学生,参观法院并举办模拟法庭,法官现场对模拟庭审进行了点评,让学生们通过活动充分感受了法律的神圣和庄严。

  同时,任城法院开展送法进家庭活动,使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成长的重要性,帮助家长分析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及家庭应对措施,使家长明确作为监护人对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对子女的教育管理,避免他们重新犯罪。

  打造三化格局

  任城法院将家事案件从普通民事案件中分离出来,将青少年犯罪案件从普通刑事案件中分离出来,实现了“专业法庭办案”,即审判机构专业化。任城法院挑选了3名性格温和、责任心强、善于调解的女法官,组建专业的3+3+3审判团队,实现了“专业法官办案”,即审判队伍专业化;任城法院设置了家事审判庭、少年圆桌审判法庭、未成年人谈话室、温馨调解室等,布置了亲情宣传牌、亲情文化廊等附属设施,实现了“专业场所办案”,即审判设施专业化。

  做足四项工作

  庭前开展“六进”活动,家事法官走出法院主动开展温情服务,庭长带领法官在乡村、社区、机关、企业、单位,加大婚姻家庭法制宣传,现场为群众答疑解惑;深入城区中小学校开展法制宣传,选取典型案例在学校开庭,教育引导青少年自觉学法、知法、懂法、用法。任城法院让少年家事审判庭真正“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社会”。

  立案后做好感化教育,法官从繁琐的婚姻家庭诉讼材料中整理线索,寻找可调解点,多次上门与当事人沟通,从亲情、感情、真情方面,不断感化当事人,对于无法感化的家暴类案件,及时发出人身保护令。在青少年犯罪案件中,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广泛听取青少年犯罪嫌疑人亲属、朋友、同学等人的意见,了解、分析其犯罪原因,剖析犯罪根源,选准突破口和感化点,为审判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引导、感化工作,打下基础。

  庭审中注重“规范化+人性化”,法官以娴熟的技巧驾驭整个庭审活动,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等环节,努力营造“和为贵”的审判法庭氛围,降低家事纠纷原被告双方的对抗性,积极探索柔性家事审判方法。

  庭审后回访,法官通过电话回访、上门回访、集中约谈等方式,对抚养、赡养案件,每半年了解一次孩子学习、老人生活以及与家庭成员间的相处现状;对涉残疾人的婚姻类案件,通过回访了解案件被告是否如期履行义务,了解具体生活状况;对判决缓刑、管制的青少年,通过定期回访,建立帮教记录表,详细记录心理、学习、生活、就业状况,并不间断跟踪矫正,体现亲情关怀。

  达到五种效果

  任城法院少年家事审判工作改革以来,摸索出了一套既能赢得群众信赖、又符合改革精神的少年家事审判工作模式。截止目前,该院共受理少年家事案件439件,审结342件,发出人身保护令3份,调解撤诉案件192件,调撤率为56.1%。

  从效果上看,少年家事审判理念得以转变,机构和人员配置得以强化,工作机制和规则制度逐步建立,适应家事审判方式的物质保障全力跟进,法律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法官正脚踏实地地为进一步深化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贡献出一份力量。
责任编辑:王娜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