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助经济腾飞
——南京雨花台区法院纪事
2002-10-14 10:38:25 | 作者:赵兴武 李海明 金 晖
  近日,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政府将一面题有“执法严明、关爱群众”的锦旗送到雨花台区法院。区政府给法院送锦旗,这些年在全国法院系统还鲜为人见。

  该区区长王建华说,区政府给法院送锦旗,主要是对法院在发挥职能作用,营造优良法制环境,保障与服务全区经济发展上做出的突出贡献表示感谢。

筑牢工程“法律桩”

  雨花台区地处南京城郊结合部。近几年,在南京实现“新三年面貌大变”的战略目标中,南京地铁、奥体中心、赛虹桥立交桥等一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落户在雨花境内,占全市总建设项目的半壁江山。全区每年征地拆迁居民在1000户以上,法院年均受理申请非诉执行案件超200件。

  “征地拆迁难”是困扰工程建设的一大难题,解决得不好不仅会延误重点工程的建设,还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而在雨花,去年案件的强制执行率仅为2件,不足1%,最大限度地维护了拆迁居民的利益。

  该院院长陈玉贵朴实的话揭开了其中的奥秘:全程参与工程建设,筑牢工程的“法律桩”。针对拆迁居民不了解拆迁政策、规定的情况,送法到社区、村头;切实关心群众疾苦,及时调处各类纠纷;监督政府依法拆迁,积极维护群众利益。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有仁这样告诉记者,拆迁无情,但法院却使拆迁过程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

铺平企业改制路

  去年7月份,雨花台区板桥街道孙某等17名债权人将雨花水泥厂告上法庭。这是一起因企业改制而引发的债权人与企业间的经济纠纷。历时3个多月的审理工作,使法院领导看到了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于是,该院组织力量,利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对全区集体工业、集体商业、校办企业三类企业改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梳理出程序不规范、债权债务不明析等8个方面问题,又从妥善解决职工分流、认真解决职工社会劳动保险、核算资产、清算债权债务、处理资产和债务等方面提出司法建议。

  为确保企业改制的顺利进行,他们还主动派出高素质法官参与指导企业改制工作,同时组织30余名法官分成10个小组深入辖区9个街道、40个行政村、22个居民委员会、12家大中型企业宣传有关法律,并与6个重点改制企业结对,帮助指导企业改制,提高企业依法改制的水平。

营造投资“法”环境

  近日,雨花台区铁心街道某行政村有个上千万元的投资开发项目,因个别承包鱼塘的村民对开发商的开发赔偿不满意迟迟不肯搬迁而梗阻。雨花法院铁心桥法庭的法官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上门做这些村民的思想工作,投资商从法官热情的服务中进一步感受雨花台区的法制环境,进一步坚定了投资的信心。

  对此,该院院长陈玉贵感慨地说,司法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第一环境,能否营造投资的法制环境,是促进还是制约发展经济的一道“生死牌”。

  及时化解纠纷,维护企业正常经营秩序,保证企业高效运转,是企业对审判工作的基本要求。为提高办案效率,他们在全市法院率先推行审判流程管理,立案、审执、审监分离,畅通审判运转机制,加快了办案进程,保证了案件的快审快结快执。近三年来,该院审限内结案率达100%,平均结案时间为32天。

  行政执法不规范是企业十分反感的事,也是政府要着力解决好的重要问题。为此,早在2000年,雨花法院在进行专题调查后,向区政府发出司法建议,区委书记、区长专门在司法建议书上作出批示,并将司法建议书转发全区各机关部门和乡镇。这以后,法院通过组织行政执法干部旁听开庭、开研讨会等多种形式,不间断进行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了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水平,企业对政府机关行政执法的满意率逐年上升。

  不搞地方保护,依法公正处理纠纷,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这是雨花法院确立的审判宗旨。

  良好的法制环境,使一批“凤凰”纷纷在此栖息。“麦德龙”、“欧倍德”、“中兴通讯”、“摩托罗拉”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闻风而至,“雨润”“红星家具”等国内知名企业也深深扎根雨花并开花结果,给雨花带来滚滚税源。今年上半年,该区税收达3个亿,年底可望突破6亿元,利税增幅为45.8%。
责任编辑:薛勇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