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流韵里的清明
2022-04-01 09:24:45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马晓炜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从古至今,人们对其非常重视,尽管各地“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但扫墓祭祖、缅怀故人,踏青郊游、亲近自然,这约定俗成的两大礼俗,在漫长的岁月中,赓续相传,积淀着深厚的文化意蕴。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据考证,清明源于“清明风”。春秋《国语》记载:一年中共有“八风”,其中“清明风”属巽,即“阳气上升,万物齐巽”。汉《历书》有:“春风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的记载。《岁时百问》也有记载:“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这时草木萌动、春和景明、万物皆显,自然界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其实,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对清明的叙写,一直不曾间断,留下了一首首隽永的古诗词。杜牧的名篇《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原本是祭祖踏青的时节,而诗人却独自奔波在漫长的旅途上,又恰逢春雨绵绵不绝,更给诗人增添了惆怅与断肠之感。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作者将人们清明扫墓时凄清的景象展现了出来,读来无不令人柔肠寸断。苏轼的悼亡词堪称清明佳句,他在《江城子》中写道:“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一代豪放派词人竟能写出如此缠绵婉约的词句,可见其对亡妻的思念之深。“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郊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晏殊的《破阵子》跳出了清明诗词伤感的意境,笔调清新明快,读者看到的是一幅热闹欢腾的场面。

  如果说在古诗词里,我们感受的是一种悠远的诗意,那么有关清明逐渐形成的不少与气候和农事有关的谚语,却如同泥土的芬芳,带给人们的是愉悦和亲近之感。“清明时节,麦长三节。”“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等等。这些妙趣横生的谚语,尽管受地域、物候等因素的影响,但都是劳动人民生活智慧的结晶。

  清明除了有礼敬祖先、踏春习俗之外,还有植树、放风筝、荡秋千和吃青团等习俗。在我的故乡还有插柳戴柳的习俗,相传可以驱鬼防疫、保平安。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就有“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之说。记得小时候,到了清明日,大人们忙着屋檐下插柳,孩子们争相编制柳帽戴在头上嬉戏打闹。而村前、屋后也到处生长着柳树,那沿河修建的一条柳荫大道,每年吸引着八方宾客前来“打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清明,不仅是一个特殊的节日,还留存着先民独特的文化印记,品味时,它带给我们的是无尽遐思和精神慰藉。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政法委)

责任编辑:于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