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底线》的多重维度
2022-10-21 10:00:22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庞志红 王世涛
 

电视剧《底线》剧照。资料图片

  电视剧《底线》讲述了以方远、周亦安、叶芯等为代表的法院人践行初心使命、坚守司法底线的动人故事。司法底线,是司法工作必须坚持的目标和“边界”。在剧中,我们读到了司法底线的丰富内涵和多重维度。

  忠诚担当

  司法忠诚担当,要求维护核心、绝对忠诚、听党指挥,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一是职业责任。正如剧中张伟民所说:“这世界上只要还有不公,总得有人来断是非,判决公道,这就是法官的真正意义。”二是集体荣誉。《底线》涵盖最高人民法院、高级法院、中级法院以及基层法院的法官群像,烘托出多级集体荣誉感。三是知难而上。剧中法官和法官助理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纠纷,展现了超凡的能力,是知难而上精神的体现。四是改革创新。该剧展示了立案改革的重要成果,立案庭是向人民群众敞开的大门,既可以进行立案分流,又可以进行诉前调解。方远他们通过改革,创新工作方式,为当事人提供了较好的诉讼环境。

  敬畏法治

  敬畏法治,应做好以下三点。一是坚持依法裁判。剧中,法官助理叶芯为了帮助方远全面了解案情,扮成一名去应聘主播的人员,了解当事公司的运营模式。正是叶芯的坚持,改变了方远的判断。最后,判决确认在工作中猝死的主播与公司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支持了死者家属要求赔偿100万元的诉讼请求。二是清正廉洁,谨言慎行。《底线》开篇就给人强烈的警示:清晨,一个骑电动车的人突然叫住方远,把一个黑色塑料袋塞给他后骑车就跑,方远坚决拒绝,两人撕扯之间袋子破裂,里面的百元大钞洒落一地。剧中法官清正廉洁、谨言慎行的事例很多,小到各种聚会不能参加,大到配偶的身份不能是律师。方远说:“我现在从事的这份工作,我给很多老百姓帮了忙,他们能看见、能记住,并且能念我的好,我就不怕了。”知敬畏,存戒惧,念民之所想,应民之所需,才有可能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三是追求法治完美。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应在全社会得到有效的实施、普遍的遵守和有力的贯彻。可现实中并不存在绝对理想的法律,司法制度也不绝对完美。但是,法官要不断追求法治的完美,努力接近法治完美。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即便是法官也可能产生“偏见”。剧中,同是性骚扰案,也有着不同的“剧情”,而不同的“剧情”又引出不同的“偏见”。法官只有放弃“偏见”,才能守住法治底线。

  司法为民

  司法为民是指司法必须充分考虑人民利益、意愿、权益,要把“一切为了人民”的执政理念融入法治的全过程。法官要时刻想人民群众所想、思人民群众所思,以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一要关心群众冷暖。剧中,一对夫妻为离婚激烈争吵,忽视了孩子,方远抱着孩子给他们说法讲理,诠释了法官与百姓亲如一家的为民情怀。现实中也确有其事。2021年11月9日,河南省濮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张志启主持调解一起离婚案件时,将当事人不满3岁的孩子抱在怀里,历经2小时结案。二要回应群众的期待。要实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意味着要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更高期待。要坚持百姓有所呼、司法有所应,让司法可触、可感、可信。叶芯对于网络直播主播群体权益的关注,审判中对于法理与情理的平衡等,都是司法为民的具体体现。三要让群众有获得感。法官天天都在跟不同的案件打交道,但对于当事人而言,或许一辈子只来一次法院。法官对每一起案件的公正审判,都是人民群众对司法获得感的点滴积累。

  公平正义

  坚持公平正义,坚持依法治国,要求全体公民提高法律素养,法官作为践行者,更应走在前列。一要合理合法。如剧中陈康说:“司法工作必须要依靠理性,不能被个人的情绪左右。”法官在考虑案件解决方案时,要在法律框架之内进行,不可掺杂个人情绪。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少固有的法律关系正在发展变化,如剧中的主播猝死案涉及的双方法律关系性质的转变;女销售员性骚扰案涉及女性的权利意识的变化等。法官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审判思路,寻求合理合法的工作途径。二要程序公正。围绕雷星宇是否故意藏匿管制刀具,大家进行充分的讨论,最终以少数服从多数形成决议,保证了程序的公正。实体公正问题在二审中得到了解决。三要重视证据。李芳凝起诉同事全志鹏对她进行职场性骚扰案,一度因证据不足陷入僵局,3名曾有同样遭遇的同事挺身而出作证,使此案反转再反转,最终依法解决。

  惩恶扬善

  司法惩恶扬善意味着,凡是对他人、对社会有害的行为要依法予以惩治;凡是对他人、对社会有利的行为要给予充分肯定。在现实生活中,只要实施了犯罪,都应该受到法律的惩罚。在刑事审判领域,要严格贯彻罪刑法定、疑罪从无、证据裁判等原则,兼顾国法天理人情;在民事审判领域,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充分发挥司法裁判惩恶扬善功能,让全社会充满正气正义。支持正当防卫。对受害者的正当防卫行为要给予法律保护和支持。只有正当防卫免于追责,恶人受到惩罚,社会正义才会得到弘扬。剧中的雷星宇案通过二审获改判,正是司法支持正当防卫的体现。

  司法温情

  司法温情,表现为人文关怀和阳光审判,以及对人民群众新期待的积极回应。一是关心群众的接受程度。法官在案件审判过程中,要关注案件当事人对案件裁决结果的接受程度,关注是否真正化解了矛盾。正如剧中周亦安所说:“这就是法官的工作,天底下少一些仇恨和隔阂,多一些温暖和理解。”法官宋羽霏说:“法官解决的不是单纯的法律关系,我们的职责在于让冰冷的法条拥有炕头的温度,做到接待当事人要和善,裁判说理要和顺,判后答疑要和缓,案件审理要和美,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司法的温度。”二是换位思考。法官要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急当事人之所急,忧当事人之所忧。剧中的骆优优案让观众清晰地看到了符合法律正义的审判过程。宣判后,方远又特别指出:“人不是机器,人有极限,当公司的制度设计完全趋向于利益最大化时,将是对人和人性的扼杀。”表明了法官对劳动者权益的关切,体现了司法的温情。

  案结事了

  案结事了,是指人民法院在办结案件的同时也化解了潜在的矛盾,达到和谐稳定的状态。案结事了,要求在处理案件时要顾及它的最终效果。一是寻找共同点。方远反复强调,不要在民事案件这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复杂环境中追求绝对真相,而要利用诉前调解,最大限度地寻找符合双方利益的途径来化解矛盾。二是疏通引导。剧中王秀芳说:“我们是要给当事人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的,这是我作为法官对当事人的最大保护。”司法裁判因其终局性更显神圣。人民法院对具体个案的判决,正是以一种权威的方式引导社会风气、规范公民行为。三是重视满意度。对于当事人,方远从不偏听偏信,万事都讲道理和证据。但是,在很多事情上,方远也不只讲证据,还讲立场和逻辑。他认为问题应解决得合适,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公俗良序的前提下,当事人觉得合适最好。

  (作者单位: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