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依法惩治危害生产安全犯罪推动溯源治理工作情况
2022-12-15 10:51:59 | 来源: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确保安全生产应该作为发展的一条红线”,特别强调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推动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

  近年来,全国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依法能动履行检察职责,加大对危害生产安全犯罪惩治力度,积极推动安全生产领域溯源治理,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贡献了检察力量。

  一、检察机关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的总体情况和特点

  2013年1月至2022年10月全国检察机关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受理提请批准逮捕10 782件18 402人,批准逮捕5943件9903人,受理移送审查起诉25 993件44 620人。从办案情况看,危害生产安全刑事犯罪主要特点有:

  (一)罪名相对集中。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的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刑法第131条至第139条之一12个罪名,第133条及之一之二除外)中,重大责任事故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危险作业罪三罪合计占95.7%以上。其中重大责任事故罪占大多数,2013年至2021年,每年的占比均超过70%。2021年3月《刑法修正案(十一)》施行以来,危险作业罪受案量增长明显。2022年1月至10月,重大责任事故罪受理审查起诉案件量占比为52.7%,危险作业罪占比40.1%,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占比4.7%。

  (二)多为过失犯罪,且系多因一果。危害生产安全犯罪为事故类犯罪,所涉罪名中除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危险作业罪为故意犯罪,其余均为过失犯罪。案发原因主要包括涉案单位或人员安全意识淡漠、安全管理制度缺失、不具备从业资质、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中介人员出具证明文件不实、相关执法监管人员履职不到位,等等。不少事故中,各相关责任主体的行为单独均不会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但是各主体的行为叠加在一起共同导致事故后果的发生。

  (三)多存在关联案件。危害生产安全犯罪不少与执法监管人员受贿、渎职行为关联,或者涉及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犯罪,如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非法经营罪、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等犯罪。

  (四)案发领域多元。从生产安全事故发生领域看,除道路运输、工矿商贸、建筑业这些传统领域外,近年来燃气爆炸、电动车起火、房屋坍塌、农村自建房事故等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领域的事故也时有发生。如2021年湖北十堰“6·13”燃气爆炸事故、2022年湖南长沙“4·29”自建房坍塌事故,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社会影响恶劣。

  二、检察机关依法能动履职、推动溯源治理情况

  (一)持续健全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有效形成工作合力。2019年,最高人民检察院与应急管理部、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制发《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就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日常协作配合、安全生产事故线索通报、案件移送、法律监督、证据的收集和使用等作了具体规定,为各地开展行刑衔接工作提供了明确依据。各地检察机关和相关部门结合本地实际,也陆续出台了相关规范性文件。2021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发《关于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规定》,就检察机关加强与监察机关、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的协作配合提出了明确要求。从实践情况看,安全生产领域行刑衔接机制总体运行顺畅,行政机关、公安机关在重大安全事故调查、侦查阶段注重听取检察机关关于补充完善证据、法律适用等方面的意见,检察机关注重发挥督促线索移送、立案监督等作用,多方共同努力,确保安全生产违法犯罪案件得到依法妥善处理。

  (二)积极参加事故调查,适时提前介入引导侦查,提升办案质效。近年来,各地检察机关对于影响重大的案件,应邀参与事故调查组或有关部门进行的事故调查活动,就证据调取、责任认定、法律适用等提出意见建议。如,2022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关州水电站“1·12”透水事故、甘肃省兰州市新区秦川镇保家窑“6·16”污水处理车间爆炸事故发生后,检察机关应邀派员参加事故调查,提出多项意见建议被采纳,为后续案件办理奠定良好基础。同时,适时提前介入,引导公安机关全面收集、固定证据,打牢指控犯罪基础,并对侦查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监督。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要求,建立重大敏感案件上下联动办案机制,充分发挥检察一体化优势。如,福建泉州欣佳酒店“3·7”坍塌事故、湖北十堰“6·13”燃气爆炸事故等重大事故,检察机关上下联动,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取证,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确保办案“三个效果”有机统一。安全生产事故往往涉及被害人众多,社会影响重大,检察机关坚持严的主基调,对于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涉事单位和个人,依法提出从重量刑建议,发现漏罪漏犯的,依法及时追诉,2013年1月至2022年10月共追捕追诉漏犯729人。同时,由于危害安全生产犯罪过失犯居多,法定刑较低,对于情节轻微的案件,检察机关全面准确规范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最大限度减少办案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自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全国检察机关依法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办理危害生产安全犯罪案件10 302件15 823人,占比83.4%。对因事故受到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检察机关及时了解被害方损失和诉求,促成有关单位进行赔偿,保障被害方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内生稳定,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共追赃挽损29 615.2 万元。

  (四)强化立案监督和审判监督职能,维护法律统一正确实施。对于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各级检察机关依托行刑衔接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立案监督职能,着力解决有案不移、有案难移、以罚代刑等问题。同时,依法履行审判监督职能,针对定罪量刑确有错误等问题,及时提出抗诉和检察意见。2013年1月至2022年10月,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监督案件1203件1561人,提出审判监督意见142件,提出抗诉104件。

  (五)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促进安全生产溯源治理。检察机关依法能动履职,推动抓前端、治未病,实现“治罪”与“治理”有机结合,更深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助力安全生产治理能力提升。2022年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向应急管理部制发关于安全生产综合治理的“八号检察建议”,并抄送11个相关部门,应急管理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等部门正在积极落实整改。各地检察机关协同落实,对办案中发现的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和监管漏洞,及时向相关职能部门或涉案单位制发检察建议,督促相关部门履职尽责,促进相关企业和个人提高安全生产能力意识,力求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同时,积极稳妥在涉企危害生产安全犯罪案件中适用企业合规,针对危害生产安全犯罪特点,注意“因罪施救”“因案明规”,督促涉案企业开展有效合规整改,强化安全生产制度建设,堵塞监督管理漏洞,从源头上防止安全生产事故再次发生。

  下一步,全国检察机关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等部署要求,准确理解适用“两高”《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紧密结合检察履职,助力提升公共安全治理水平,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责任编辑: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