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融合,执行“数智化”的海门探索
2023-05-10 09:15:56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顾建兵 杜开宇
 

4月19日,江苏高院在海门召开全省法院深化智慧执行“854模式”改革现场会。

  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人民法院全面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快建设智慧法院的意见》和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854模式”升级版工作导则》,准确把握“智慧法院”建设要求,通过数字技术与执行实践的深度融合,做好“加、减、乘”法,积极探索智能管理、跨界融合、高效便捷的在线执行新模式。2022年,海门区法院共办结各类执行案件8219件,执行到位金额12.67亿元,执行平均用时同比减少23.45天。

  ■府院联动做“加法”形成执行工作合力

  “法官,你们协助查找的车辆已经被我们公安交警控制住……”3月22日,海门区法院执行指挥中心接到公安交警大队打来的电话,立即组织执行案件承办法官携带相关法律文书及执行装备,迅速到达现场进行处置,办理交接手续,将被执行人陈某驾驶的车辆扣押。

  今年2月,海门区法院依法判决由被执行人陈某某、陈某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支付申请执行人龚某某货款67万元及利息、诉讼费5251元。因陈某某、陈某未在规定时间内履行,龚某某向海门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立案后,该院执行指挥中心立即采取查控措施,通过网络查控与传统查控对两被执行人名下资产予以冻结、查封。法官调查发现,两被执行人银行、微信账户仅有零星存款,名下房产均为商业产权且有最高额抵押,结合房产市值及市场环境、过户费用等因素,通过现金或房产完全执行到位几乎不可能。

  执行干警核查被执行人其他财产线索发现,被执行人陈某名下有两辆豪华汽车,分别为保时捷越野车和奥迪轿车,有处置价值。执行干警立刻通过财产查控组,向公安机关发起协助扣车请求。10分钟后,执行干警及法警到达现场,顺利扣押涉案车辆。当天,陈某自行向申请执行人龚某某履行10余万元。

  次日,数次“爽约”的被执行人陈某准时到庭接受执行谈话,表示愿意全力配合、全案履行,请求法院适当给予履行期限。5日后,被执行人陈某一次性清偿案款53万元。至此,自扣车到履行完毕历时仅一周,该案全案执行完毕。

  2022年,海门区法院与区交警部门建立“查人扣车”联动机制协助机制,形成公安机关定位车辆、实施布控,法院接讯出警、现场扣押的联动模式,有效解决了车辆查封易扣押难的这一顽疾。

  为进一步增强执行合力,海门区法院联合全区20多个部门,召开综合治理执行难联席会议,与海门区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联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执行法官进网格实施方案》,借助区域网格管理平台向辖区900余名网格员发送查找、调查、送达、见证、宣传及化解矛盾等协助执行指令。网格员线下调查后,可以直接将影音、文字等执行成果资料回传执行办案系统。海门区法院还与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公安局信息系统对接,对不动产及机动车“点对点”联网查控,实现法院执行指挥中心线上查封、解封不动产和车辆。

  海门区法院还与税务部门开展协作,成为南通首家实现不动产网拍买受人无需垫付税费,由法院与税务部门系统内结算的法院。

  ■数据协同做“减法”执破融合实现加速

  4月18日,海门区法院民二庭法官程炎在电脑上打开破产案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将刚刚审查通过的海门某船舶有限公司执行转破产案件一键移送至该院立案庭。

  “从执行筛选到破产审查、立案、办理,全流程线上流转。”海门区法院执行局局长顾洪健介绍,当前,“执转破”案件已成为破产案件的主要来源。此类案件中,被执行企业大多处于歇业、停止经营状态,无可供执行的财产,不具备重整或和解的可能。在此情况下,执行局将符合条件的被执行企业从执行终本库中精准筛选出库,并移送至破产审查办理,促进终本案件库有效“瘦身”。

  海门区法院发现,从筛选到审理横跨执行、立案、破产审判等多个部门,“执转破”案件流转慢是影响案件办理效率的一大弊病。为此,海门区法院创新“执转破”数据化流转机制,借助南通法院破产审判智慧平台,对案件进行流程节点梳理,实现全流程无纸化操作。在筛选环节,法院可对执行终本案件信息要素进行抓取、分析和反馈,精准识别“准破产”企业并筛选出库。移送审查环节,案件在执行法官、破产法官和立案法官间的在线一键流转,并通过集约化送达平台送达文书材料,“执转破”案件平均审查期限缩短为3天。全面反馈“破产后”数据,畅通案件信息反馈通道,被执行企业宣告破产后,相关案卷及文书信息自动回传执行部门进入执行卷,及时终结关联终本案件。

  数字化改造打通了案件流转堵点,针对“执转破”办理流程中法律文书生成、债权人会议召集以及破产逃废债等重点难点环节,海门区法院还进行信息化升级,以满足债权人、债务人及管理人多元司法需求。通过打造破产管理人可视化监管模式,推动案件办理进度监控节点化、管理人勤勉履职监督绩效化、破产资金流转监管动态化,切实保障了债务人企业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2022年,海门区法院共移送破产审查案件80件,涉及执行案件800余件、债权金额2.5亿元。“执转破”案件平均审理用时76天,较上年同期缩短27天,被江苏高院确定为全省法院“执转破”创新机制基层法院。

  2022年以来,海门区法院对400余家被执行企业进行筛查,涉及执行案件1700余件。通过对终本案件信息要素的抓取、分析和反馈,精准识别“准破产”企业并筛选出库,其中就包括了海门某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在发现该公司多个被执行案件无财产可执行,执行法官移送给破产庭法官进行“执转破”审查,破产庭法官审核通过后,应用破产案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一键移送”给立案庭法官进行破产案件立案,并通过集约化送达平台,送达受理通知书等文书材料。该案件最终只用了45天就审理结案。

  除此之外,该院在“执转破”案件中还加强执行程序对破产案件审理的支持,通过罚款、拘留、移送税务稽查等措施,帮助管理人顺利控制企业印章、账册、合同资料和待分配财产,执行程序所获证据一并移送,为管理人发起债权追索、债务撤销提供支持。实行破产案件办理进度节点化跟踪,自动标记流程节点,及时提醒法官跟踪管理人办案进度。目前,该系统设置流程10个,可满足大部分破产管理人监督需要。

  ■科技加持做“乘法”执行迎来“云”助攻

  “明天前往贵州执行,记得把移动执行包带上!”海门区法院执行局法官王卫国对他的助理叮嘱道。

  移动执行包是海门区法院结合执行法官外出办案的工作特点,为每一个执行实施团队配备的外带“内网系统”,内含PAD、无线打印机等智能终端设备,执行法官通过该移动执行包可现场制作笔录、固定和上传证据、语音存证、二维码收款、浏览和打印文书,摆脱执行工作严重依赖内网电脑的弊端,打破执行工作的时间和空间限制。目前已实现每个执行团队配备一套,成为法官外出执行的必备品。

  “执行全流程无纸化办案系统由南通中院研发,在海门法院进行试点。”执行局执行指挥中心副主任陈向前介绍说,自运行以来,海门区法院按照繁简分流、分段集约的思路,充分发挥执行指挥中心的枢纽功能。立案后,由指挥中心集约工作组通过系统自动汇总、分类、回填财产信息,并自动生成查控文书,实现批量查控,再分流至专案团队或繁简团队,形成立案、财产查控、繁简分流环环紧扣的工作模式,提高执行案件集约办理工作质效。2022年,共完成对4596件案件的集约分流,实现立案后5天内分案流转。

  该院结合实际工作需求,大胆创新,自主研发“执行团队智能协作模块”和“执行数据动态展示系统”。前者让团队成员间可一键推送案情简报、发布团队任务、提醒重要事项、查阅任务进展,同时,借助程序的数据留痕,实现各项事务进程的前后关联查看。2022年,执行指挥中心办案团队共计发布事项任务3500余条,实现团队内部事务的精准、高效协同办理。后者通过抓取案件数据,生成直观图表模型,对全局执行案件进行实时汇总和动态分析,实现要素全览、预警监测、全域指挥等功能,并支持与执行信息管理系统对接,实现数据反查,为执行质效管理提供直观指引。

  4月19日,江苏法院深化智慧执行“854模式”改革现场会在海门区法院召开。会上,海门区法院院长任智峰作了《创新“五化五协同”智慧执行机制,保障“854模式”落地见效》的主题发言。江苏高院二级巡视员汤小夫认为,“海门法院以多源化数据采集、多角度数据运算、可视化数据呈现实现全流程无纸化;以批量文书生成、批量财产查控、案件繁简筛选实现全业务模块化;以‘一键式智能协作’‘一览式案情简报’实现全操作智能化;以‘移动执行包’统一配备实现全保障移动化;以‘执破融合’案件信息化流转机制实现全领域融合化,有力提升执行工作质效。”

  “今后,我院将进一步坚持需求导向,升级数据工场,拓展智能服务,深耕在线执行新模式,有效提高执行工作效率,为服务保障海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法院智慧和力量。”任智峰表示。

责任编辑:江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