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无声胜有声
2023-06-13 09:26:36 |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 | 作者:董超
 

  “虽然我听不到你们说了什么,但是我能感受到你们的关怀……”

  随着结案通知书的送达,宣告执行完毕。申请执行人竖起了大拇指,并用手机打下一段话,高兴地给我看。

  不同于其他案件,这起执行案件没有争吵,没有对抗,甚至没有声音。但案件的背后充满感动、充满真诚,令人动容。

  那是一个夏日的上午,我按照工作计划,电话通知申请执行人到庭时间。其中有个电话接通后却没人说话,只有“咿咿吖吖”的声音。起初我以为可能是当事人不方便接听,或者信号不稳定,便继续通知其他当事人。

11.gif

  这次通话一周后,本案申请执行人第一次来到我的办公室,用手来回比划着,想要传达一些信息,急得满头大汗。我突然意识到,他是位聋哑人,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于是递给他纸和笔。通过纸笔交流,我告知他案件的初步执行方案,进一步了解了案件的情况。

  通过这次艰难的接待,另一个让我感觉棘手的信息也浮出水面,那就是本案的被执行人也是一位聋哑人。因为没有与聋哑人交流的经历,如何能用纸笔准确“揣摩”双方的意愿与心态,破解“沉默无言”给案件增加的障碍,切实维护每一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是我的当务之急。

  语言障碍是第一难关,经过调查了解和向有关单位求助,我得知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均有在聋哑学校就学的经历,还是同班同学。便立刻联系了聋哑学校,找到他们的手语教师张老师。在向她介绍案情,表明希望帮忙沟通的来意后,张老师表示愿意积极协助法院解决两个学生之间的纠纷。

  很快到了现场执行阶段,申请执行人早早等候在被执行人的小区门口,当自己的老师和法官一起来时,从脸上的表情我们都能看出他激动的心情,他紧紧握住老师的手。

  在被执行人家中,我们见到了他的父亲。这位年逾古稀、满头银发的父亲得知我们的来意后,含着眼泪讲述了儿子因性格孤僻、投资失败、拒绝求助导致案件进入执行程序的经过。见到儿子的老师也到访家中,老父亲激动地拉着她的手说:“张老师,你是看着这孩子长大的,他现在遇到困难了,我们怎么劝都不听,你一定要帮帮他”。

22.gif

  他又看着张老师和我说道:“董法官、张老师,我马上70岁了,他妈妈去世得早,只要我活着,我就得守护他,想办法帮他找一个稳定工作,等我离开他之后,他还能自食其力、生活下去!你们放心,我现在还在兼职画工程图,有些收入,我不能让他再因为这件事信用受损,我们一定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我希望法院能给我们些时间。”

  通过这次与被执行人父亲的见面,我意识到,执行工作需要有力量更需要有温度,对弱势群体应当有更多的耐心,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帮助。

  随后,在张老师的帮助下,我将案件的基本情况和有关情况告知申请执行人,他表示了对同学的理解和谅解。在被执行人父亲和张老师的帮助下,被执行人主动来到法院,向我说明自身现状。我对他进行了耐心劝导和心理疏导,从法律角度和道德层面进行了劝诫,并对他的经历表示同情,对他生活的不易表示理解,但也告知了拒不执行法院生效判决的后果。张老师帮助我们在“有声”和“无声”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我为申请人与被申请人提出了和解方案,耐心地给双方进行了讲解,最终申请人与被申请人达成分期还款的和解协议。

  后来,被执行人在一年之内分三次给付了全部案款,本案得以顺利执行完毕。

33.gif

  本案中,手语教师为帮助学生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迷途知返,走向阳光;银发老父亲为守护失聪儿子的诚信默默付出,正是这些润物无声的温情,萦绕着严明的法律共同促进着案件的顺利执行。

  执行既要维护法律庄严,通过每一个执行案件,传递诚信价值、彰显司法公正;也要守护大爱柔情,在执行过程中感化人心。公平正义不会因沟通阻碍而延误,当司法照见真情,再多困难也将得到化解。

责任编辑: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