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司法温度呵护家庭幸福
——聊城东昌府区法院打造“固本培元 家和事兴”家事纠纷化解品牌纪实
2023-12-19 15:23:46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王希玉 肖亮
 

  日前,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人民法院家事法庭来了一对“气势汹汹”的父子。因为家庭琐事,小张和父亲老张赌气吵架,两人互不相让,甚至要断绝父子关系。该院家事法庭调解员张玉平了解情况后,耐心做调解工作,并从多角度对二人进行开导,最终使小张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承诺要“常回家看看”,并赡养好老人。一场家庭危机在双方“打开心结”中化解。

  “近年来,东昌府区法院不断深化家事审判改革,着力打造‘固本培元 家和事兴’家事纠纷化解品牌,坚持以‘和文化’为主题,在固根本、养元气、壮筋骨等多个层面,促进家庭“肌体健康”,从家事案件前端注重思想教育,从中端做好矛盾调解,从末端提升审判质效,努力用司法温度呵护家庭幸福,用正能量汇聚家庭和睦的大力量。”该院党组书记、院长黄鸿义说。

  抓前端,治未病,在思想上正本清源

  筑牢“厚德”根基。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召教化、潜移默化、标本兼治功能,推动党建+文化引领,以《论语》《道德经》《周易》等传统经典为依托,将“上善若水”“亲仁善邻”“和为贵”等经典语句和经典国学故事,制作成展板,张贴在审判区走廊和办公区等显眼位置,让人民群众“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带来的精神力量。在家事审判法庭打造“家风家训园地”栏目,通过电子显示屏和宣传栏,展播《颜氏家训》《了凡四训》《诫子书》等传统家训和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今年以来,共循环展播家风家训24次,受众约1500人,营造了良好氛围。

  养足“亲情”元气。联合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共同开展“追梦新时代 巾帼绽芳华”“做智慧家长 育幸福儿女”等家庭教育宣讲活动,向群众发放宣传册500余份,展播自制的微电影、短视频36次,传递“家和万事兴”正能量。组织3名优秀党员干警成立“家和宣讲队”,定期深入社区、学校开展宣讲,结合实际案例和经典故事,向群众宣讲夫妻关系、父子关系等重要性,传递“亲亲为大”“仁者爱人”的美德力量。同时,坚持“小案大道理”宣传导向,今年以来,通过新闻媒体和“两微一端”平台发布家事典型案例和宣传稿件30余篇,让孝老爱亲优良风尚深入人心。

  传递“法治”力量。在“三八”国际妇女节、“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法治讲座活动,邀请辖区基层妇联干部、网格员、调解员等参与活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进行深入解读,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亮点进行解析,针对家事案件感情纠葛复杂、“民转刑”风险大等特点,就怎样运用法治力量守护亲情关系进行深入探讨,提高基层干部和调解员的法治素养及业务能力,筑牢家事纠纷化解的“第一道防线”。今年以来,共开展专题交流讲座3次,培训妇联干部、网格员、调解员90余人次。

  抓中端,治欲病,在调解上定向发力

  “和而不同”化解戾气。在家事法庭设立“心理咨询室”,聘请2名心理专家驻庭开展心理咨询和疏导,通过有效倾听、共情、植入心锚、心理画治疗等专业方式,对当事人及其未成年子女进行心理疏导,通过布置“买一次礼物”“看一次电影”等家庭作业方式,引导当事人重归于好。今年以来,共开展心理咨询85人次,帮助56名当事人走出“心理阴影”。设立“人大代表工作室”,邀请全国人大代表窦延丽、区人大代表张玉平驻庭开展调解工作,引导当事人多角度考虑问题,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今年以来,人大代表共参与化解家事案件57件,得到群众高度认可。

  “张弛有度”释放压力。设立“温馨调解室”,通过有沧桑感、时光感的装饰,有怀旧、温情气息的音乐播放,营造出和庄严法庭不一样的心理抚慰风格,平复当事人的激动情绪,为调解工作创造良好条件。设立单独的压力释放间,配备跑步机、沙袋、哑铃等设备,给当事人释放情绪、发泄情绪以合适的出口,让当事人能够尽快抚平心理创伤。积极适用离婚冷静期制度,对于可挽救的婚姻,向当事人发出《离婚案件冷静期通知书》,促使双方冷静思考存在的问题,互相体谅和理解对方,并最终重归于好。今年以来,家事案件的调解撤诉率同比提升8.7个百分点。

  “多管齐下”通经活络。联合妇联成立“家事纠纷化解中心”和“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吸纳40名妇联志愿者和358名家事调查员,参与家事案件调解和调查等工作。以“无讼社区”创建为契机,在案件数量较多的镇街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设立“法官工作室”,指导调解工作,家事案件数量同比下降20.98%。开展“假日调解”和“家门口解纷”等活动,充分发挥乡规民约作用,联合6个村“两委”和基层公益岗人员,对家事纠纷进行现场调解;针对难以化解的复杂案件,建立法官、调解员等共同参与的调解微信群,不断细化调解方案,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

  抓末端,治已病,在办案上对症下药

  优化资源配置“疏堵点”。根据案件特点和地理位置,对家事法庭重新规划选址,设立5个巡回审判点,努力打造“半小时诉讼服务圈”。以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为契机,在家事法庭设立“诉讼服务中心”“圆桌审判庭”“互联网法庭”,配备3个家事审判经验丰富的专业审判团队开展工作,定期举办“法官沙龙”,提高家事审判业务水平。目前,家事案件结案率达99.42%,服判息诉率达98.15%。

  为群众办实事“解难点”。践行“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司法理念,针对家事案件私密性强、举证难等问题,充分发挥依职权调查取证的作用,通过主动上门走访、单独谈话等形式,消除当事人的对立情绪,使家事案件当事人放下思想包袱、表达真实意愿。今年以来,共深入居民区、学校开展走访15次,谈心谈话32人次。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向离婚案件双方当事人发出《夫妻共同财产申报令》和《离婚案件夫妻共同财产申报表》,向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现实危险的当事人,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切实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完善工作机制“治痛点”。建立健全案后回访制度,依托案件智能回访平台,进一步强化释法说理工作,做到义正言辞讲清“法理”、循循善诱讲明“事理”、感同身受讲透“情理”,引导当事人解开“心结”。今年以来,共办理家事回访案件71件。进一步强化执行工作,将执行通知书嵌入到判决书和调解书中,对于无正当理由拒不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当事人“零容忍”,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加强司法建议工作,针对“杀猪盘”式婚恋交友骗局增多的现象,及时主动向妇联等单位提出司法建议,推动形成完善的风险提示等工作机制,从源头上减少相关纠纷的发生。

责任编辑: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