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巴州区:“法治体检”进企业 开出“良方”322条
2023-12-29 14:41:27
 

  中国法院网讯(冯小栩)“未积极主动收取对外债权,而公司又欠银行大额贷款,背负高额利息,每月要还贷款9万多元......”这是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人民法院深入当地某房地产企业了解情况后,开出的一张“法治体检单”上部分内容。

  近日,和该房地产企业一样,全区共有35家企业负责人收到了“法治体检”报告单。针对报告单里的问题,巴州区法院法官精准把脉开出良方,为全区企业提供优质法律服务。“与子公司签订的合约书条款不明晰,销售合同没有违约责任......这些问题都存在法律风险。”近日,到巴中某食品有限公司开展“法治体检”,看到该公司与两家子公司签订的合同后,法官杨太吉皱起了眉头,他说:“就两页纸,简单地写了合作关系,具体运行流程和风险责任划分都没有约定。”杨太吉一边审查资料一边说:“这是很多公司的共性问题,大多都是熟人之间合作,书面约定的东西少,并且不严谨,一旦发生了矛盾纠纷,很难通过合同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这只是巴州区法院助力企业在法治化轨道内运行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院深度开展“百名法官护航企业”活动,38名法官挂联全区89家企业,提供一对一、点对点法治体检156次,对合同签订、劳务用工等领域提出法律建议322条,帮助查找制度漏洞和薄弱环节,促进企业依法依理管理。“‘法治体检’能为我们企业揭示短板、研判风险并作出预警提示,防患于未然,这对我们企业持续发展来说十分有帮助。”巴中市某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说道。  “今年真的是很让人头痛,纠纷不断,不是劳务纠纷就是工伤维权,企业经营真的感觉举步维艰。”四川省巴中市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在“法治体检”现场,法官查看了该公司的劳务用工合同后,现场开出“处方”:规范劳动合同,强化工作留痕机制,每个阶段工作成果都让对方验收签字,同时减少工程外包,对外包工程的用工上,在合同签订上必须要规范,引导务工人员依法维权。“谢谢法官帮助我们重新整合工作流程,提供劳务合同等相关合同样本,我们应对法律风险的能力增强了。”该房地产公司负责人说。“法治体检”活动开展过程中,巴州区法院积极组织法官为企业提供“点单式”法律服务,精准对接企业所需,深入研判各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现场给出专业意见、提供解决良方,有力助推企业守法合规经营,防范化解法律风险。    

  “下一步该院将持续开展‘法治体检’系列活动,让法治助力全区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运用法治力量为企业纾困解难,多维发力护航优化营商环境。”巴州区法院院长肖强表示。

责任编辑:刘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