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那份追求
2014-04-18 14:50:01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张文华
  感冒输水反应一周了,所引起的眼水肿、脸发福、浑身骚痒等不适折磨着我,当听到调离的通知后,感到自己基本终结了爬格子的日子,连日来的输水过敏反应瞬间缓解多了。收拾一下散乱的身子、调整一下尚不清醒的思绪,破例将病中的身体步行20分钟送到单位,这不算残酷吧!

  对于法院研究室的工作,不了解的人会认为:你对法律研究的一定很透彻!其实不然,研究室虽然承担政策法律研究和办案指导工作,但是在基层院,研究室的工作更像一个大杂烩:综合材料、信息简报、调研宣传、网站微博、舆情监测、司法统计、文书案例、公告通联、办报办刊,什么都做,就是和“研究”沾边太少。

  掐指算来,在研究室工作的日子已经是第九个年头了,研究室工作的繁重和压力,从我进研究室的第一天就深深感受到了。有时因为一个数字要跑很多庭室反复核对,有时因为斟酌一个词语食不知味,有时为赶一份材料夜里加班到灯火阑珊。研究室工作的辛苦业内人知道,甚至有人戏谑地说:“法院最坑人的地方就是研究室,你一旦进了法院,千万别进研究室,一旦进去了,千万别装能写点东西的主,研究室是一个进去出不来的地方!”我感到,今天能出来,且有好去处已很知足。

  但是,也有人认为研究室比别的部门更容易出成绩,也更容易得到领导认可。其实,任何光环的背后,都是汗水、压力乃至委屈的积淀,研究室工作的繁重和压力,也是很多法官所不知晓的。研究室人也有七情六欲,有时候疲惫了,也曾想过偷懒,有时候厌倦了,也想过放弃。然而,或许是对职业的责任感,总是会把自己拉回去,重新整理好心情投入工作。

  有时也想偷一下懒,一篇信息不写会怎样?一个经验不总结会怎样?庭室报送的调研文章不去修改又怎样?短期看,孤立地看,当然不会怎样,更不会造成多么恶劣的影响,但是,我们把目光放长远一点,用联系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看,受损的终将是法院工作的根基,信息宣传工作上不去,法院的社会形象、法官的社会认可度就上不去,司法的公信力就很难树立起来,人民群众不信任法院的后果就是案件越来越难审理,服判息诉的工作越来越难做。如果法官和法院的公信力丧失殆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是责任心的问题,是大局观的问题,更是一个人品格的体现!

  研究室的工作可以说无尽无休。在业务庭办案子,一个案件审结了,当事双方都认可裁判结果,不上诉,不信访,就应当算是办案的终点,应该算圆满了吧?可是研究室的工作哪里是终点?怎样才算圆满呢?是被中院采用还是被高院、最高院采用?是被市级领导批示还是被省部级、国家级领导批示?是报纸发表的一个小小豆腐块还是头版头条的鸿篇巨制?我们总是不满足于现状,总是在追求更好的。再说领导讲话和综合文稿,只要一天不开会、不定稿,研究室的工作就不能停止,可能随时都会发现有疏漏的地方或者比现在更好的表达方式,随时都要修改,有时也许只是一个侧面不同、一个侧重点不同,文章的结构和表达就完全不同,怎样才算是好的文章呢?我不断纠结,不断定义,又不断修正,重要的讲话材料和综合文稿在报送领导审阅之前自己至少要修改3到5遍以上,曾经,一个“专题片”的解说词被我修改了不下10遍。因为受众人员范围不同,对法院工作的了解程度就不同,解说词的内容也就相应地要有变化;有的地方解说的不能太满,有的地方要推敲到自然流畅;有的地方用语不能太书面化或专业性,尽可能让观看者在第一时间理解……总之,我不断地演练,不断地修改,直到定稿配音剪辑。

  当然,写作苦中也有乐。对于一位作者来说,每一篇稿件从选题构思、打好腹稿,到着手动笔、遣词用句,再到字斟句酌、耐心修改,最后文章成型、公布于众,都是自己精雕细琢的作品。其间的思考过程当然艰辛,却也乐趣颇多:灵感一现想出一个好标题,几经思量终于找到一个恰如其分的词语,深夜伏案写出一段自认为满意的段落,都会让我感到满足和愉悦。尤其是文章写好发往媒体邮箱后,在略带期盼和焦急的心情中,发现自己的稿件登在“大雅之堂“的报刊杂志上的一件件作品时,心底里便升腾起了欢乐。那份心情虽不比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但也是感慨万千,这无疑是一种精神和美的享受,这也是一种充实,比任何豪言壮语都实在。而从法院工作大局来说,通过自身的努力宣传,把自己法院的各项工作向社会推介,赢得当事人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和积极评价,法官的形象得以提升,也让自己感觉到价值和成就所在。

  在研究室工作的这几年,不断有人提醒我说:长期在研究室待着干什么?抓紧跟领导申请到其他岗位锻炼锻炼!每一次,我的心里也会起波澜,领导自然也了然于胸,之所以安排我在研究室工作,自然有这样安排的道理吧!我也深信领导完全是出于对全院工作的统筹考虑作出的合理安排。佛说: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研究室的工作虽然辛苦,但再辛苦的工作总得有人做,为什么一定要是别人而不是我呢?虽然这样想,但深深的失落和遗憾还是常常让我夜不能寐,内心焦虑不安,唯恐这样一直在研究室从事文字工作。

  俗话说“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原意是讽刺工作上得过且过、消极应付、没有积极主动精神的人,但我更愿意把它作为认真负责、忠于职守、敬业奉献、持之以恒的象征。一个人如果不喜欢所从事的工作又无力改变时,能够做到“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无疑是值得人们敬佩的品质!因为你在这个岗位上,这里有你的职责,你必须认真对待!

  八年写作路,给了我诸多感悟。每当我安静地坐着或想着,抽着烟或看着报,在电脑前查阅资料或敲击着文字,心中就会有一种幸福感,一种踏实感,一种成就感。苦,来自于写作的辛劳;乐,来自于点滴知识的积累。爬格子,使我的灵魂在自己的笔下得到了苍生,使我的生活在发表的报刊杂志上绽放出了芳香。爬格子,为我平淡的生活涂抹上了几笔有意义的色彩,为我的人生留下了一些光亮! 

  面对离开研究室的现实,心中顿生失落……这里有情同手足同事,有助我挑灯夜战的烟香;经历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也谱写了“一览众山小”乐章;有共同承受的故事,有个性自由的张扬。

  作者单位:安徽省界首市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侯裕盛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