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改革铺轨 促改革深化
——政府工作报告法治亮点引代表委员关注
2019-03-06 08:34:31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李阳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依靠改革开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释放出深化改革开放的强烈信号。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离不开法治。怎样推动改革在法治轨道上进一步深化?如何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基层社会治理亟待解决哪些法治问题?

  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实现法治和改革“比翼齐飞”“同频共振”——审议中,代表委员们凝聚更多共识。

  立法之“定”促改革之“变”

  对外开放全方位扩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深化,国务院及地方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取得重要进展……过去一年里,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尽显风采,一系列改革在法治下破题、在法治下推进。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改革所要面对的困难和解决的问题众多,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将法治和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立法为其保驾护航,才能从根本上确保改革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

  40年来的改革开放实践告诉我们,改革的每一次突出重围,都伴随着立法的及时跟进和保障。

  “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律议案18件,制定修订行政法规37部。”许多代表委员注意到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组数字:立法工作亮点频频,无不直面改革发展中的重点、焦点、难点问题。

  通过宪法修正案,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有力的宪法保障;制定电子商务法,明确电子商务经营者特别是平台经营者的义务与责任; 修改农村土地承包法,更好保障广大农民的“命根子”;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织就严密的生态环境法治网……

  “过去一年,立法在适应改革发展需要、满足广大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等方面更加积极主动。”这是全国政协委员、宁夏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法学研究所所长李保平的真实感受。

  报告提到,加强外商合法权益保护。营造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公正市场环境。

  即将在本次大会上审议的外商投资法草案,正是落实这一部署的重大举措。

  “将这部外商投资基础性法律草案提请本次大会审议,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决心。”全国人大代表、广东非凡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礼辉说。

  审议中,也有代表委员提出意见建议,要进一步适应改革发展新要求,对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地区相关立法授权工作及时作出安排。

  依法而“治”促营商环境之“变”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公正监管是公平竞争的保障。

  过去一年,我国发展面临多年少有的国内外复杂严峻形势,经济出现新的下行压力。特别是在外部环境方面,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多边主义受到冲击,国际金融市场震荡,中美贸易摩擦更是给一些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要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放宽市场准入,加强公正监管,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让各类市场主体更加活跃。”

  “对监管者也要强监管、立规矩,决不允许搞选择性执法、任性执法,决不允许刁难企业和群众。”

  “用公正监管管出公平、管出效率、管出活力。”

  政府工作报告关于释放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的表述,契合了代表委员们的关注点,赢得了一阵阵热烈掌声。

  民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司法部门的支持及政策法规的稳定落实,稳定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最大保障。

  “保护产权必须坚定不移,对侵权行为要依法惩处,对错案冤案要有错必纠。要努力打造良好营商环境,让企业家安心搞经营、放心办企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句话,给许多企业家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产权司法保护,彰显历史担当,也蕴含司法智慧。

  过去的一年,最高人民法院依法再审张文中案等三件重大涉产权案件,释放了党中央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坚定决心。

  特别是原审被告人张文中再审宣告无罪案这一被称为依法保护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标杆”案件,彰显了人民法院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有错必纠,为企业家创新创业营造公平正义法治环境和良好营商环境的责任担当。

  “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的坚实后盾。”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执委、天能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天任深感欣慰地说。

  浙江省湖州市两级法院在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工作中作出了巨大的努力。法院深入企业调研,帮助企业梳理经营环节中存在的各类风险点和风险源,并适度提出司法建议书,“这是法院在为企业构建防火墙。”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大学法学院院长杨松今年提了十几个建议,不少跟营商环境有关。比如,为营造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建议加快修改仲裁法,建立以仲裁为中心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让纠纷的解决不只司法一条路,有效解决纠纷,让社会治理更好。

  “营商环境是竞争力、吸引力,更是生产力。没有好的环境,优质项目引不进来、落不了地,经济发展就无从谈起。”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宁德市市长郭锡文表示。

  循法而“行”促社会治理之“变”

  法治关乎国家,也关乎每一个个体。进入新时代,人民更加期待平等参与、平等发展,对平安幸福、公平正义更加期盼。

  法治的根本是保障权利。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看到了令人期待的表述和承诺——

  切实保障基本民生,推动解决重点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强化药品疫苗全程监管,对违法者严惩不贷,对失职渎职者严肃查办,坚决守住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防线;

  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惩治盗抢骗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打击非法集资、传销等经济犯罪,整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突出问题,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平安生活。

  一年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在全国掀起凌厉攻势,一大批黑恶势力及其背后的“保护伞”被依法惩处。

  “公平正义是老百姓对司法的最大期盼。”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林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黄超注意到,随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推进,一大批黑恶犯罪分子受到法律的严惩,社会治安环境明显改善,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夯实。据国家民情调查,“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群众安全感达96.15%,进入全国前列,这其中包含着法院广大干警付出的艰辛努力。”

  作为一名基层代表,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桐庐县江南镇环溪村村委会主任周忠莲则希望,法院一如既往支持基层尤其是农村社会治理,传承创新“枫桥经验”,为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提供专业指导,让一些小矛盾、小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安全是人的基本需求。“没有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便无从谈起。”在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东营市市委书记李宽端看来,要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信访工作。

  “实现乡村振兴事关每一个村庄的发展、每一个农民家庭的幸福生活。”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茌平县贾寨镇耿店村党支部书记耿遵珠建议,把村规民约纳入法制化轨道,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改革开放走过40年艰辛历程,进入深水区。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动员令。

  前行中的法治中国,正不断汇聚起澎湃的力量。
责任编辑:刘泽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