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了一打故事”
媒体代表谈化身立案法官新体验
2019-03-06 14:22:44
  • 图为上海法院12368诉讼服务平台浦东法院分平台,上海浦东法院立案庭法官边宇海正悉心指导东方网记者刘理进行网上立案。 陈卫锋 摄
  • 图为上海杨浦法院立案庭法官向律新社记者介绍法院立案工作。 沈建峰 摄
  • 图为律新社记者在人工立案窗口感受上海杨浦法院立案庭法官的工作节奏。沈建峰 摄
  • 图为上海黄浦法院立案庭法官向新闻晨报记者张益维介绍网上立案工作。刘琪 摄
     中国法院网讯 (刘理 谢珊娟 赵芳 张益维)  在大数据和信息化等黑科技的助力下,法院的立案工作如何开展?

  2月28日,来自新闻晨报、东方网、律新社等3家媒体的4位记者走进上海市基层法院的网上立案窗口,亲身体验了上海法院在“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便民惠民之处。

  接下来,让我们跟随“当班”记者一起体验网上立案,寻找立案法官们工作中的奇妙“魔法”。

  立案法官与席座员的一天:让信息化多服务 让老百姓少跑腿

  一份64页的电子诉状,让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浦东法院)立案法官边宇海凑近了电脑。他一边点击鼠标翻看,一边用笔记下案件要点。

  查看、审核、处理、回复、同意立案……在12368诉讼服务平台立案系统上,边宇海操作键盘,一气呵成。作为一名拥有24年司法工作经验的法官,他笑称:“自从实现网上立案后,过去的纸质案卷,变成了现在的一页页电子文件。”

  2014年1月2日,上海法院12368诉讼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这个集热线、短信、网络、微信、移动APP等应用和窗口等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真正实现了让老百姓“让信息化多服务,人民群众少跑腿”的“一站式”服务。

  五年过去了,12368诉讼服务平台取得了哪些成效?今日,上海法院发布《上海法院12368诉讼服务平台工作白皮书》。

  在与老百姓最贴近的基层法院中,立案法官如何通过网络完成立案工作?面对层出不穷的问题,席座员是如何应对的?近日,东方网记者走进了上海浦东法院12368诉讼服务平台,体验了立案法官和座席员的一天。

  网络立案:能感受到的公平正义

  早上9点,东方网记者来到位于上海浦东法院8楼的12368诉讼服务平台。还没踏进房门,便听到了此起彼伏的敲击键盘与接听电话的声音。忙碌的一天,从这里开始了。

  立案是诉讼的第一步,该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立案法官?作为记者的“带教老师”,边宇海开始一项项进行指导。“登入立案系统后,我们打开律师上传的案件信息与证据材料。通过这些材料,我们要考虑:是否符合立案标准?表述是否规范?证据是否充分?”

  长达几十页的诉讼材料令记者眼花缭乱,边宇海却表示已经习惯了。他笑称:“以前,我们在窗口办案时,有时案卷送过来都是一麻袋一麻袋的。”边宇海认为,现在的律师和当事人更“幸福”了,在于他们可通过网络立案,不用在窗口等、也不用反复跑。

  查看、审核、处理、回复、同意立案……在12368诉讼服务平台立案系统上,边宇海的操作一气呵成。一个小时以后,记者通过多次指导后,才以“乌龟一样的速度”成功立下一件案子。

  随着智慧司法的发展,近年来,通过网络立案的人越来越多。对此,边宇海表示深有体会。“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经我立过的案件数量越来越多了。”他记得,最高的一次记录内,书记员和立案法官曾在一天之内处理了近600件“批量案件”(一原告、多被告的诉讼案件)。

  在上海,浦东新区管辖范围大,法院的立案数量自然也相对较高。据《上海法院12368诉讼服务平台工作白皮书》数据,五年以来,上海浦东法院所收到的案件申请办结数为52683,准予网上登记立案数为49086件,是上海法院中立案数量最多的基层法院。

  “我们的工作量也增加了,但当事人更方便了。”边宇海笑着说:“我为此感到高兴,这体现了我们国家司法工作的进步。”

  热线接听:能听得见的热情服务

  在8楼这个小小的工作间里,除了立案法官,还可以看到座席员忙碌的身影。

  “您好,这里是浦东法院12368诉讼服务平台,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到您?”早上8点半,这句标准“用语”开启了席座员陈颖异的工作。

  每天,她需要接听和拨打50至70个电话。这也意味着,她将在一天内把这句标准“用语”反复说上至少50遍,并始终保持热情的语气。

  在她的指导下,记者学会了在12368诉讼服务平台上查询信息,并尝试着接听热线来电。尽管此前已作反复练习,但当真的接听到电话的那一刻,记者还是紧张了。“您好,帮您查询到,您这起案件的开庭时间是3月21日上午9点10分。”“请问还有什么可以帮到您?没有了?好,感谢您的来电。”

  挂断电话,记者才从紧绷的状态下放松下来。坐我旁边的带教老师陈颖异笑了笑,祝贺记者“圆满”完成任务。她告诉记者,接听热线时,也可能会遇到“刁难”,但即便当事人有负面情绪也必须聆听,十分考验精力与耐心。

  为了应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她桌上摆放着一本被便利贴密密密密标记起来的《上海法院12368诉讼服务平台座席操作指南:诉讼程序咨询——千问千答》。“只要有空,我就拿起来读一读,做好笔记。”她笑称,处理热线电话中抛出的各种问题,很像是在“升级打怪”,不断学习,才能快速准确处理。

  作为上海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确定的重点任务之一,上海法院12368诉讼服务平台被称为是“能听得见的热情服务,能感受到的公平正义”。

  一次讲清,两次立案!律新社体验上海杨浦法院网上立案新模式

  一提到传统的立案方式,有点诉讼经验的人都会皱皱眉头,脑海中浮现出许多当事人挤一个立案窗口,吵吵嚷嚷、怨声载道的排队场景。在这种传统的立案方式下,很多当事人都有长时间排队等候、材料不全来回折腾的烦恼,许多法官也坦言连水都顾不得喝。

  自从立案登记制度实行以来,法院收案数量剧增,传统的立案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公众的诉讼需求。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杨浦法院)于2014年12月开始试点网上立案,通过网上立案平台提交立案申请、进行网上缴费、接受法官意见和立案通知,采取以网上立案为代表的多元化立案方式畅通了立案渠道,为立案提供了便捷的一站式服务。从跑腿到上网,从纸上到指尖,代表着当前法院立案工作的一个发展方向。

  作为全国法院信息化建设的领头羊,上海法院近几年的信息化发展可谓万众瞩目,从前些年的道路交通损害纠纷大数据分析平台、干部业绩档案管理系统,到近几年的“206系统” “12368诉讼服务平台”,上海法院总是奔跑在司法技术领域的最前列。在大数据、互联网、信息化等黑科技的助力下,法院的立案工作将会如何展开?当群众欲通过诉讼讨回公道时,法官们又是如何立案的?2月28日上午,律新社来到上海杨浦法院,进行12368诉讼服务平台入驻“一网通办”暨“今天我当班”网上立案体验采访活动。

  一站式立案为当事人排忧

  由于这是第一次以媒体人的身份到上海杨浦法院体验线上线下立案登记,上午8:40分,律新社赶到了位于眉州路707号的上海杨浦法院诉调对接服务中心。在进行严格的安检之后,就来到了一楼的诉讼服务中心。远远看去,立案窗口的法官们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地接待着每位来访的当事人:几名当事人在法官的帮助下补充诉讼文书信息;自动排号机前,诉讼引导员为排队取号的当事人答疑解惑;立案窗口的法官们有条不紊地审核材料、录入信息……

  在诉讼服务中心大厅,律新社发现了一块上海杨浦法院被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高院)评为2017-2019年度“上海法院示范诉讼服务中心”的奖牌。上海杨浦法院立案庭庭长张谦说,由于场地所限,上海杨浦法院的硬件条件比较落后,希望能以软性的服务弥补这一不足,这一奖项也是上海高院对上海杨浦法院的鼓励。

  在诉讼书写区,张谦介绍说:“这是诉讼文书智能辅助书写系统,选择案件类型,就可以查询所需要的法律文书样式、诉讼须知和需要递交的材料。这是诉状书写模板,当事人和代理律师可以根据当事人、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主要证据等要点进行文书写作……”

  一张张宣传牌、一块块电子屏让人眼花缭乱,手机充电站、宣传手册、药箱、打印机、农行诉讼费代收点等便民设施则让律新社充分感受到上海杨浦法院想民所想、服务于民的精神。

  分管网上立案工作的团队长法官陈红华向律新社介绍了上海杨浦法院“一站式”立案窗口服务:1、2号窗口是由法律志愿者、律师、司法局工作人员、街道调解员等社会力量参与法律诉讼服务,提供法律援助、法律咨询等。3号-9号则由法官“坐镇”,有专门负责对案件进行分流的导诉窗口,当事人可以先到该窗口说明诉求,由法官按照不同的情况对当事人进行分流,以避免排错队、乱取号;有传统立案窗口,当事人写好诉状,排队取号,到窗口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进行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的材料补充好后,可按照“首问负责制”,由当时办理案件的法官负责立案;有家事调解窗口,在双方当事人都同意的情况下,由司法局对接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对此类案件进行诉前调解;有独具上海杨浦法院特色的判后答疑窗口,由庭长、审判长、团队长对当事人进行答疑解惑。

  律新社发现,在线下立案窗口,当事人有一些不懂的问题可以直接、及时请教立案窗口的法官和法律志愿者。如果是特殊人群,法院还会为其开通绿色通道,立案法官也会给予耐心讲解和接待,做到“一次讲清”。据陈红华法官介绍,上海杨浦法院还设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招收具有心理咨询背景的陪审员,通过妇联与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合作,遇到一些情绪较为激动的当事人,立案法官还会运用情理法的手段给予及时疏导,为他们纾解烦恼、缓解压力。

  零距离接触上海法院12368

  诉讼服务智能处理平台

  提起这个线上立案的12368诉讼服务智能平台,它的好处可是大大滴,它可以让当事人或律师足不出户就能申请立案。当立案法官收到申请后,当天就会给予回复,对需要材料的案件,也会第一时间给予回复。遇到需要特殊说明的,立案法官会第一时间给与当事人电话。真正想做到“一次讲清,两次立案”。从受理到立案,整个时间期限不会超过五天。

  除了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率之外,律新社通过观察发现,有些当事人来立案时,提交的材料不齐全,被告知需要补充,当事人对此不理解,以为法院是在刁难,所以经常对立案法官发脾气。网上立案后,如果当事人提交的资料不齐全,就无法提交,这样可以避免群众对法院工作的误解。

  环顾四周,前来立案的人比较多,但大多只等候了十几分钟就可以开始立案,只用短短几分钟就立案成功,立案如此之快,完全不是印象中的感觉!在现场,律新社发现立案窗口有位前来立案的老爷爷,因为被告知材料不全无法立案而满脸失望。立案法官详细地告诉他需要补充的材料,并耐心讲解这些材料的必要性。老爷爷听后表示下次来一定会带齐材料,并不停地说着“谢谢”。上海杨浦法院的法官们按照法律规定办事,但不失温和;各项工作虽然细碎繁重,但都有条不紊地开展,真不愧是是上海法院里的优秀标杆!

  接下来的体验中,立案庭的带教法官们为律新社带来了满满的干货。由于网上立案建立在立案审查的基本要求之上,带教邹老师首先介绍了包括诉状的形式审查、原被告主体资格的审查、起诉事实证据材料审查、案件管辖审查等民商事案件一审审查要求,让律新社对立案条件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老百姓打官司,都会考虑律师费和诉讼费的成本问题。邹老师向律新社详细介绍了如何判断诉讼费的缴纳数额:“诉讼费的缴纳要根据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根据标的额等相关标准来计算应该缴纳的诉讼费。现在,我们会把案件结果预先设置成调解结案,诉讼费减半收取;如果是诉前调解,只收取四分之一。”

  在起诉状的审查中,当事人的基本情况是一个重点审查项。“自然人需要提供姓名、性别、住址等身份信息,有些人是人户分离、居住地与户籍地不同的,还需要提供经常居住地的地址;如果是法人作为原告,要带好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这“两证”,如果作为被告,原告拿不到被告法人的信息,则可以在国家工商总局网站上调出法人关于股东、董事会等的信息;个体工商户要提交居委会或者街道办提供的营业执照,上面会有主要负责人信息。”个体工商户有个人经营、家庭经营和个人合伙经营三种形式,那起诉的话,当事人的称呼应该怎么写?是自然人名字?还是所开的店的名字?

  带教法官举了一个例子解释:“如果牛肉馆是张三开的,张三就是原告或被告,同时要附带注明所开店的字号,比如张记牛肉馆。”

  接下来,在立案庭的带教法官的指导下,律新社与上海法院12368诉讼服务智能处理平台来了个零距离、全接触。系统中,录入了相关立案信息,包括申请编号、申请日期、代理律师及其联系方式、诉讼类型、双方当事人、案件状态、诉讼来源等。案件状态大部分为审查、诉调、缴费、立案四个阶段,“期限”一栏会对代理律师和双方当事人进行提醒,以免超期。点击“操作”栏中的“办理”或“查看”,就可以对案件信息进行相应操作。

  点开一个执行类案件,当事人信息、执行请求、事实与理由、执行依据等信息一应俱全。通过系统,还可以查看已上传的强制执行申请书、申请执行人工商登记资料、申请执行人授权委托书等资料。所有信息都清楚条理,事实与理逻辑清晰,令人一目了然。

  在诉讼材料审查中,有些纸质版的材料难以区分是原件还是复印件,邹老师教给律新社一个极好的区分方法,在这里讲给大家听:滴一滴水在字迹上,能化开的是原件,化不开的是复印件。

  网上立案为法官除冗

  在学习体验中,张谦和陈红华向律新社介绍了上海杨浦法院多元化的立案方式。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法官登记立案,上海杨浦法院还采用微信立案、扫码立案、自助立案、邮寄立案、网上立案等立案方式,避免了群众因材料不全将诉讼时间耽误在路上。

  提到微信立案,就不得不提一件值得骄傲的事——2018年6月1日,上海法院微信立案第一案在上海杨浦法院诞生!对于能使用手机微信扫码功能的当事人或律师,在等待叫号期间,可以扫描法院大厅的二维码,在弹出的登录页面中选择“调诉/起诉”或“执行”,点击相应按钮,就会进入信息输入框。输入信息提交以后,会出现一个二维码,轮到窗口叫号时,如果案件材料符合登记要求,只要向法官出示这个二维码,扫描读取后,会直接进入法院的审判流程管理系统。

  当事人或代理律师可以手机微信客户端关注上海法院12368并进入诉讼服务页面,登录后填写相关立案信息并上传起诉材料。经法官审查只要符合立案条件的,微信立案即可完成。可以实现图片一键上传、批量案件一件复制、诉讼费微信支付,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立案,切实减轻了当事人的讼累。

  网上立案的类型包括婚姻继承、公司诉讼、合同、物权、不当得利、劳动争议等各类纠纷,可以登录上海法院12368诉讼服务平台,选择网络服务平台,选择“当事人平台”或“律师平台”,注册登录后填写立案信息并上传立案材料,由法官审核。如果不符合立案条件,可以进行约谈、补正或不准予立案。审核通过后,邮寄材料至立案庭,完成立案,有效缓解了立案窗口的压力。

  在立案窗口,律新社发现了一位因离婚纠纷前来立案的当事人吴某。吴某提交了个人身份证复印件、户口簿复印件、结婚证复印件等相关证据后,负责立案的法官认真而又麻利地与证据原件进行比对,并打开上海法院审判流程管理信息系统,对当事人的个人信息、案件实际案由、收到诉状时期、争议标的等信息进行输入,对调解类型、起诉人是否同意调解是否为群体诉讼等项目进行勾选……所有信息录入完毕之后,系统自动生成一个二维码,里面包含了案件的所有信息。负责立案的法官小姐姐说:“以前所有材料都是纸质档案,现在电子卷宗随案生成,在立案时既有电子档案,也有纸质档案,在后续工作进行中,导出文书会很方便,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

  起诉需要提供那么多材料,如果一时准备不齐,或者出现遗漏该怎么办?法官表示,立案法官会把当事人提交的所有材料都理顺,如果有需要补交的,会一次性告知对方,第二次来法院时补齐即可。

  “您一天要接待多少位当事人?”

  “今天上午来的人比较少,相对比较轻松,平均下来的话,我一天要接待十多位当事人。我们采用的是分流的形式,律师的法律素质比较高,如果他们来立案,可以直接取律师号;当事人的话,可以直接到3号导诉窗口,请窗口的法官把一下关,审核一下材料,繁简分流,提高效率。”

  据了解,2018年,上海杨浦法院处理网上立案申请4510件,其中,律师平台网上立案4137件,当事人平台网上立案373件,受理网上立案申请3634件,准予立案率达80.57%。12368诉讼服务平台入驻一网通办,更好地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真正做到了便民、惠民,也体现了法官服务基层的责任担当和为民情怀。

  通过半天的体验,律新社发现网上立案使得原本需要跑很多趟才能完成的立案工作,在电脑前操作几十分钟就可以轻松完成,真是既方便、快捷,又节省诉讼成本。希望网上跨域立案服务能得到更为广泛的推广,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服务!同时,律新社也切身感受到了法院工作的忙碌与艰辛,体会到了法官服务群众、维护司法公正的辛勤付出,看着诉讼服务中心仍在忙碌着的法官们,为他们点了一个大大的赞。

  在一间不起眼的屋子里,可以为多少人提供立案服务?晨报记者“当班”体验网上立案申请工作

  一张桌、一台电脑、一副老花镜、一叠纸和笔……在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黄浦法院)的一间不起眼的房间里,几年来,侯怡玮、姚世春等几代立案法官,凭借着这些简单的设备,通过12368诉讼服务平台,接收并处理了逾4万件网上立案申请。

  这些立案申请有些来自律师,也有些来自当事人。有些证据齐全,也有些材料尚需补充。但它们拥有共同的特点,即在其申请过程中,申请人被最大程度从繁琐的办事流程中解放。

  网上立案为何拥有如此神奇的能力?立案法官又是如何将繁琐的立案流程,简化至只需轻点鼠标或荧屏即可完成的操作?近日,晨报记者跟随立案法官办公,尝试寻找和体验了他们工作中的“魔法”以及不易。

  立案法官的“法宝”

  如今,56岁法官姚世春,是上海黄浦法院网上立案办公室的主要使用者。她每天坐在电脑前长达8个小时,目不转睛的盯着电脑荧屏,审核着一份份来自12368诉讼服务平台的网上立案申请。

  系统内的一组数据描述着她的工作量:在办案件360件;当年已办案件2125件。

  得知记者来体验立案法官的日常工作,姚世春首先向记者祭出了两件“法宝”:老花镜以及护眼营养品。

  “这个工作要一直盯着屏幕,核对当事人提交的材料,眼睛不好是不行的。”姚世春说。

  纸和笔也必不可少,一个普通立案申请,都有可能伴随着十几份证据材料,想要将这些证据材料间的逻辑关系整理清楚,少不了纸和笔的帮忙。

  一本起了毛边的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是姚世春放在手边的工具书。“时代发展太快,我们所接触到的案件种类又太多太杂,时常翻书学习很重要。”姚世春说。

  除了这些外,桌面上还有一台电脑、一台打印机、一台计算器、以及一台办公电话,姚世春说,这些设备,是从事网上立案工作的必需品。

  说话间,姚世春的手机发出短信提示音。“这是网上平台发来的提示短信。”姚世春说,她的手机号和平台绑定,一旦有当事人通过外网发起网上立案申请后,平台会通过短信提醒立案法官,一般在半小时内就要作出答复。

  为数万人提供方便

  “网上立案,说白了就是想办法为当事人提供方便,尽量让他们减少跑到法庭窗口办事的奔波。”姚世春说。

  为了能够让记者理解这个概念,姚世春点开几个她已经审核过的申请,举起了例子。

  “这是一个离婚立案申请,申请人目前的居住地在北京。”姚世春说。“立案申请中写了很多内容,但你仔细看一下,这个诉讼请求为要求撤销判决,同时再次判离婚。”

  在查找过申请人此前的相关判决后,姚世春得出结论,立案申请人的目的是上诉,而非重新立案。为此,她特意与申请人进行了电话沟通。

  “看到这个立案申请后,我就打电话和申请人沟通了其具体想法,问清其的目的,再给出建议。”姚世春说。“像这样的沟通,仅靠网上回复是很难完成的。”

  “再比如说,有些申请人的材料中,会忘记填写组织机构代码。我就会用另外一台可以与外网相连的电脑,查一下他们的组织机构代码。这样可以避免给申请人增加更多工作。”姚世春说。

  通过仔细的审核申请材料,准确的判断案件是否符合立案条件,以及是否需要补充材料,立案法官以网络为媒介,可以迅速高效的回应大量的立案申请,让申请人无需特意跑到法院,即可完成立案申请程序。

  据统计,2018年全年,上海黄浦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35777件,其中通过网上立案受理11765件,占比32.88%。

  这个数字的缔造者,几个月前刚离开网上立案岗位的资深立案法官侯怡玮告诉记者,对上海黄浦法院这样地处市中心的法院来说,立案大厅面积相对较小,网上立案在方便当事人的同时,也在相当程度上分流了立案大厅的排队人流,缓解了现场立案的压力。

  实际体验:经验、耐心、眼力缺一不可

  见到记者已经对网上立案服务有了基本的概念,姚世春法官决定挑选一个申请,让记者实际操作体验一下。

  “这份立案申请我已经仔细看过,是相对简单的。”她安抚了一下有些紧张的记者。

  这是一起离婚立案申请,按照顺序,记者仔细比对了原告、被告的身份信息材料,律师的委托代理手续,起诉状以及结婚证等证据材料。

  看证据材料的过程并不容易,为了比对原被告的身份,记者不得不认真的做起了笔记,以防将他们的身份信息弄错。

  “这个已经是简单的了。”姚世春调出了此前其审核过的另一起申请,这份申请中,光证据材料就多达13项,每项证据又有数页。“有时候证据太多理不清,我只能打印出来,慢慢看。”

  在反复看了材料后,记者判定,该申请应该符合立案条件,并决定点击准予网上登记立案选项。没想到的是,刚想按动鼠标,记者马上就被姚世春拦住了。

  “你再仔细看看。”她说。

  见记者怎么都看不出问题,姚世春指着被告的地址,告诉记者,尽管证据充分,但根据被告居住地址,该案件并不适宜由上海黄浦法院管辖,所以案件应判定为不符立案条件。

  “所以做个合格的立案法官,既要有耐心,还要有经验和眼力。”姚世春说。
责任编辑:刘泽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