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55935件 发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例
北京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开创新局面取得新进展
2019-04-24 15:39:46
 

    中国法院网讯 (史梓敬) 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55935件,发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例”,建立损害赔偿机制,统一审查审理标准,发出司法建议……4月24日上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18年北京市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基本情况,并发布2018年度北京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例”。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民三庭庭长杨柏勇介绍,全市法院始终将办案质量与效果作为首要任务保障,为优化首都营商环境提供司法保障。2018年,全市三级法院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民事、行政案件59094件,同比增长43%。其中,民事案件41580件,占比70.4%;行政案件17514件,占比29.6%。全市共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55935件,同比增长49%,其中审结民事案件40708件,行政案件15227件。全市三级法院知识产权案件收结案数量均增长了近50%。

    在优质高效完成审判任务的同时,为更好地促进法律适用标准的统一,全市法院结合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特点,重点围绕保护科技创新、保护文化创意以及提高赔偿数额等三方面开展调研,真正实现以审判带动调研,以调研促进审判。同时,将认真落实知识产权司法政策与创新工作思路相结合,通过探索建立与知识产权市场价值相协调的损害赔偿机制,构建知识产权保护司法、行政良性互动机制,发送司法建议等全面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主导作用,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和切实的司法成效。

    在公布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例”中,近半数为国内首例。例如,涉及QQ提示音“嘀嘀嘀嘀嘀嘀”商标申请驳回复审行政纠纷案是国内审理的首例声音商标案件;“华源医药及图”商标行政纠纷案系第一次在知识产权领域,依据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判决确认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违法;“短视频”著作权侵权纠纷案被媒体称为“全国首例认定短视频构成作品的案件”。

    杨柏勇强调,十大典型案例呈现了新类型、首例案件较多,法律效果、社会效果良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价值导向明确三个突出特点,对于统一司法裁判标准,引领行业健康发展、优化首都营商环境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杨柏勇表示,“十大案例”只是过去一年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的缩影。北京法院将继续发挥审判职能,紧紧围绕执法办案第一要务,服务首都发展大局,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好效果”落实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会议还正式对外发布《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审理指南》(中、英文版)。

2018年度北京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例

责任编辑:李宁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