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霜菊:百姓喜爱的“平民法官”
2014-05-16 16:50:27 | 来源:新华日报 | 作者:程长春
  赣榆县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姜霜菊,30年为民公正司法,成为让老百姓喜爱的法官,当地农民、渔民都亲热地叫她姜大姐、姜阿姨。

  公平公正来自追求真实

  “多亏了姜大姐,不然我这案子还不知拖到什么时候。”5月10日,中林子茶厂,老板霍允块操着一口山东话激动地谈起3年前的往事。

  当年204国道改造,施工中公路排水沟受堵,导致山东农民霍允块在赣榆县柘汪镇中林子村种植的茶树淹死不少。到了冬天,剩下的茶树又因天灾大部分冻死。霍允块多方求告无门,最终把施工单位和交通局等多个“公家单位”告上法庭,要求赔偿33万元。这个外省农民的“民告官”案子难点不少,因为赔偿主体复杂,最多时他一天开着面包车要往县城跑6趟。

  在法院请权威机构鉴定损失后,姜霜菊多次调查、协调,让施工方接受了赔偿10万元的调解方案。她又回头给霍允块分析利弊:“10万元可能比你预期的少,但你的茶树就算不淹死,到冬天也会冻死,还是及时拿到赔偿款,尽快恢复生产吧!”老霍一听说:“姜大姐,你是真心帮我啊,我同意你的调解!”

  如今老霍的茶园扩大到70多亩,每亩茶树的年收入达到1万多元。

  姜霜菊说,对当事人来说,一个案子也许是他一辈子经历的唯一一次官司,伤害了一个当事人,就多了一个对法律不信任的人;而维护了一个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就会增加一分人们对法律的信念、对社会的信心。

  姜霜菊办案,从不简单地坐堂问案。为了解案件真相,她骑着一辆自行车跑遍了赣榆的乡乡镇镇,近10年所办案件无一错案。

  2012年3月,赣榆县法院设立了以她名字命名的“姜霜菊调解工作室”,这是全省第一个以法官名字命名的调解室。

  法官是给社会看病的医生

  “凡是来闹离婚的,这个家庭就病了,经办法官就是给社会看病的医生。”姜霜菊是婚姻家庭案件的“调解高手”,她在长期的积淀和磨炼中总结了多种工作方法。

  律师魏霞记得,有一个离婚案开庭,激动的女方从包里掏出一把尖刀,冲到男方面前就要砍。这一情形, 下转A6版

  上接A1版 让作为女方代理人的魏霞惊得愣在了原地,而姜霜菊却快步从法官席上冲到两人之间,一把握住了女方握刀的手,最终劝说女方松开了紧握的尖刀。

  案子很棘手,魏霞劝姜霜菊按司法程序走,判完就可了事。但姜霜菊认为,判决离婚,即使判定男方补偿再多的钱,但他身在外地居无定所,执行不到位,判决书只是一纸空文,孩子怎么办?姜霜菊多次登门调解,做原告和原告母亲的工作,终于达成调解协议。原被告协议离婚,原告向被告(女方)支付10万元人民币,被告继续在原告母亲的房子里居住3年。结案后,被告紧紧攥着姜霜菊的手不肯撒开:“你不仅救了我,也让马上高考的女儿学费有了着落,你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啊!”

  长期与基层的百姓打交道,姜霜菊发明了比喻法、亲情法、降温法、现场办案法、找当事人弱点法、民俗法、目的法等7种判案法。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土办法”,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赢得了当事人的理解和信任。

  把法中大爱送进百姓心

  姜霜菊常说,“法官不是官,是法的执行者,应该把法律中包含的大爱,送到需要我们帮助的每一位当事人的心中。”

  有一个80后的小伙子,开出租车撞伤了一位老大爷。发生交通事故的这一天,正好是他的车辆保险(放心保)超期第一天,调解的时候,他很激动,他觉得法官一定有偏向,特意坐在了离姜霜菊最远的一张椅子上。姜霜菊一条一条给他详细解释,他就慢慢地从最后一张椅子向前挪。当移到最近一把椅子时,他站起来说:“法官,能叫你一声阿姨吗?自从发生交通事故后,每天我吃不好,睡不好,阿姨你说我该怎么办?”姜霜菊说:“人生都会遇到坎,我们首先要接受它,然后再慢慢想办法去解决。”小伙子终于答应卖车赔钱,可因为车辆扣留时间长,不知被转到哪个停车场。姜霜菊四处托熟人帮忙找车,大家以为小伙子是她亲戚,她笑着说:“他确实喊我姨。”

  一年经手600多个案子,姜霜菊的追求是“案结事了,尽可能减少民间矛盾”。她说,农村有个规矩,打官司原被告双方亲戚都得到法院,两大帮人到法院吵架、打架的事多了;但老百姓对法官还是怕的。这时候怎么办?“我的心是平的,我要比当事人矮一点,他就亲近你、相信你了!”
责任编辑:杨青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