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百姓身边 温暖群众心坎
——黑龙江富锦市法院诉讼服务工作纪实
2015-09-15 07:43:00 | 来源:人民法院报第一版 | 作者:唐凤伟 刘大伟 邹丽敏
  黑龙江省富锦市地处东北三江平原腹地,这里风光秀丽、物产丰饶。富锦市人民法院结合法院工作实际和当地民情,为人民群众提供贴紧靠实的司法服务,让每一个群众都感受到司法阳光的温暖,其中,诉讼服务工作就是其中的亮点之一。

  “一站式”服务彰显司法温暖

  “临走想和你们再说一句谢谢!”在杭州工作的徐秀向富锦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的法官和工作人员深深鞠了一个躬。前不久,离婚多年的徐秀回到富锦老家,远隔千山万水,徐秀牵挂女儿的心一直放不下,所以这次回家的一个大事儿就是接走和爷爷奶奶共同生活的8岁女儿。乡下老人的工作好不容易做通,在城里打工的前夫却不露面。为避免留下“罗乱”,已经订好返程车票的她来到富锦市法院。口头起诉——通知当事人——复印诉讼材料——调解——制作文书——签收,在该院诉讼服务中心,不到两个小时,徐秀就拿到了变更抚养关系的调解书,她感慨道:“都说大城市的服务到位,没想到家乡法院的变化也这么大!”

  富锦市法院审判大楼的全部功能都围绕着审判和诉讼服务进行设计和建设,数百平方米的诉讼服务中心是一楼的核心:

  ——设有诉讼引导、立案登记、诉讼费预收结算、立案调解、司法救助、法律援助、查询咨询、材料收转、判后答疑、信访接待等窗口;

  ——专设等候区、书写区、法官会见室、调解室;

  ——配置休息座椅、沙发、触摸屏、电子显示屏、电脑、电话传真机、打印机、复印机、饮水机、笔墨纸张、老花镜、报刊等便民设施;

  ……

  立案工作实行“一站式”服务,所有案件从递交诉状、证据审查、案件登记到诉讼费发票开具等各环节都在服务中心的受理台上依次完成,为当事人提供“一条龙”服务,一次性搞定立案事宜。起诉材料齐全的,基本都能在半小时内办完立案手续,当日立案率在95%以上。

  把诉讼服务延伸到田间大地

  “富锦一年粮,全国吃两天”,富锦市粮食总产达到46.3亿斤,是远近闻名的产粮大县。49万人口在8227平方公里的广袤黑土地上耕作生息,意味着为群众提供面对面司法服务的法官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今年4月22日,二龙山北地界村的赵秀珍与李强因土地侵权产生纠纷,虽经村委会多次调解,但依然没有解决,赵秀珍无奈找到二龙山法庭。法官及时接待了赵秀珍,一边接受她的口头起诉,形成起诉笔录,一边通过数字法院业务应用系统联系院内诉讼服务中心登记案号,当天就完成登记立案。

  针对北地界村交通不便的情况,法官第二天就驱车来到争议地块的现场,邀请原被告和村委会的干部一起实地丈量,就地进行调解。此后,法官又两次亲临现场调解,多方取证,耐心细致地宣讲法律规定,终于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富锦市北临松花江,最远的行政村距离城区超过一百公里,富锦市法院在东西南三个方向各设置了一个派出法庭,每个法庭都开辟一间诉讼服务办公室,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诉讼须知、文书样式、诉讼风险提示或上墙、或印成宣传册,群众打官司一目了然。他们利用法庭建设“互联网+”的优势,通过远程“上号”,实现法庭立案、即时登记;通过扫描传输,实现法庭立卷、及时上传。

  新理念、新技术让诉讼服务中心的柜台从法院延伸到派出法庭,巡回审判车更是把法官带到了田间地头,诉讼服务直接通到百姓的家门口,连到了群众的心坎里。

  三年来,富锦市派出法庭共受理案件2800余件,占全院一审民事案件的80%以上,其中70%的案件在村头、地头、炕头送达,40%的案件也在这“三头”调解结案。锦西法庭庭长王世忠说:“我们多跑点儿,老百姓就少折腾,干实事儿不仅要打通最后一公里,还要实现无缝对接零距离。”

  司法服务要扑下身子“接地气”

  在富锦市法院,“高大上”的执行指挥中心、视频会议系统、远程接访和提审系统,网上立案、庭审直播录播、裁判文书上网、执行信息查询系统和“12368”便民诉讼服务热线,门户网站和官方微博等一应俱全,保证该院以现代化、自动化、网络化的服务回应群众的司法需求。

  “法院的办公条件越来越好了,诉讼服务的环境越来越漂亮了,但绝对不能摆花架子,司法服务要扑下身子‘接地气’。”富锦法院院长李旭青如是说。

  “我不想活了,法院要给我做主啊!”中心审判组的工作人员听了好几遍,才听清一位老人含混的声音,电话打回到富兴村委会,才知道田老太因为子女赡养问题要状告三儿子,却又不知道如何打官司,这是今年春节前夕发生在诉讼服务中心的一幕。

  法官柳淑清第二天便来到老人家里,解释了半天,老人才明白,赡养案件还要把其他的几个儿女都带上,可还是固执地说:“我就是要告他一个人,别的孩子都孝顺,我凭啥告人家啊?”哭笑不得的法官没有生硬的拒绝,而是与村委会干部一道找到三儿子,一番理喻,儿子给母亲道歉,补交了半年的赡养费,一起案件还没有来得及立案便解决了。

  每年都有大量的案件通过诉前调解的方式结案,这样的案件不计入法官的绩效考核,更与待遇和奖励不相干,但法官们还都乐此不疲地继续调处着、奔波着。

  “60%的人口是农民,80%的案件涉‘三农’,搞好诉讼服务不能一刀切,对待农民,说话要能让农民听得懂,办事儿要符合农村特点,办案效果要促进农业发展。”李旭青说。

  院党组为此出台了一系列为“三农”服务的便民举措。

  仅仅是送达这个环节,法官们就摸索出许多的“门道儿”,春天要赶早,因为农民要趁中午天暖下地,夏天要赶晌午,农民早晚下地,中午避暑,秋天要贪黑,因为一天都在忙,只有天黑才回家,冬天要赶“节”,进城打工的只有年节才回家。就这样,农民没有双休日,法官们也就没有双休日,就这样,在最冷、最热、最团圆的当口儿,法官们正走在办案的路上。
责任编辑:周利航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