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通报涉民生集中执行情况和典型案例
已执结案件8万件 执行到位金额38亿余元
2017-01-24 23:36:04
 

    中国法院网讯 (曹雅静)     今天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了六起涉民生集中执行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吴少军介绍了有关情况,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王玲主持通气会。

    最高人民法院历来高度重视涉民生案件执行,根据岁末年初农民工追讨报酬案件较为集中的情况,在元旦、春节期间开展涉民生案件集中执行工作,确保涉民生案件权利人尽快实现权利,让人民群众度过一个快乐祥和的新春佳节。

    吴少军介绍,本次集中执行行动自20161212日开始,到2017211日结束。截至2017111日,全国法院共执结涉民生案件8万件,较去年同期涉民生案件集中执行行动约多2万件,执行到位金额38亿余元,较去年同期提高约18亿元。全国法院已向8万余名涉民生案件申请执行人发放执行款,进行司法救助1万余人,救助金额约1.4亿元。

    据了解,此次发布的6起案例,涉及追索农民工工资或劳动报酬、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工伤保险待遇等民生案件,并且注重与被执行人拒执犯罪的追诉相结合。其中,姜海龙因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杨玉道因拖欠农民工劳动报酬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陈建跃因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均通过依法追究被执行人拒执犯罪的刑事责任,促使其履行义务。广西桂飘香有限公司拖欠劳动报酬案,张可嘉追索医疗费用等人身损害赔偿案,杜开均申请执行四川科茂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工伤赔偿纠纷案等案件,则体现了信用惩戒措施的积极作用,执行法院依法对被执行人采取罚款措施或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促使被执行人向申请执行人履行义务。

    本次集中执行行动中,各地法院多措并举,充分利用网络查控系统、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追究被执行人拒执罪等方式,取得良好的执行效果。

    执行信息化建设加大了对被执行人财产查控力度,是本次集中执行良好成效的最突出原因。各地法院充分发挥执行指挥中心作用,借助身份信息认证系统、组织机构代码查询系统,查明被执行人身份信息;利用“总对总”“点对点”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全面查控被执行人银行存款、房产、车辆、股权等财产信息。

    吴少军表示,过去一年,人民法院合作单位进一步扩展。可查询的单位从最初的20家商业银行,扩张到现在中国人民银行、公安部等13家单位,以及包括信用合作社在内的3400多家银行。查询的信息也进一步丰富。在法院的使用方面,实际拥有查控系统的法院,由过去的百分之三十扩展到现在的百分百全覆盖。

    此外,为做好涉民生案件执行工作,各地法院还利用足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强化对失信被执行人的信用惩戒;借助各方力量,加强多部门联动;采取司法便民、利民措施,开辟“绿色通道”;创新工作方式,采取“悬赏执行”、“蹲点守候”等非常规措施,采用集中查控、集中处置、集中发放执行款等多种方式,加大执行力度;做好司法救助工作,帮助生活困难的申请执行人渡过难关。

    据了解,本次人民法院在元旦、春节期间开展的集中执行行动,对做好涉民生案件执行工作、对解决特殊案件执行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六起涉民生集中执行案件分别为:

    1.姜海龙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

    2.杨玉道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

    3.陈建跃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

    4.广西桂飘香有限公司拖欠劳动报酬案

    5.张可嘉追索医疗费用等人身损害赔偿案

    6.杜开均申请执行四川科茂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工伤赔偿纠纷案

责任编辑:吴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