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法治日益成为信仰的70年
2019-10-18 19:03:40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张蓓蓓
 

  人民法院的70年是人民法官的工作日益感动群众的70年。

  10年前,在云南大理一个距离县城50多公里的高寒贫困村,我在昏黄的路灯下读着一本已经泛黄的日记,日记里有一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即使永远僻居乡野,亦无所谓。”这是全国优秀法官龙进品的日记。他是村里的第一个本科生,走出大山却又走了回来,在云南大理南涧县的基层法庭任职17年。

  那一天,我带领着20余家媒体记者组成采访团,凌晨5点半从北京出发,转了两次飞机、换了一次汽车,辗转16个小时后,在晚上9点半抵达了龙进品所在的有14个少数民族杂居的小村庄。“公郎像口锅,出门就爬坡”,这个山村山高坡陡,交通极为不便,但几十位乡亲知道北京的记者们要来,争先恐后要讲讲他们眼中的“小龙”。有的翻山越岭徒步数十公里,有的已经等了我们三四个小时。

  记者们被眼前的场景深深的感动了,扒了几口凉饭,就在村里昏黄的路灯下开始了集体采访。那天夜里,大家一直眼含热泪采访到了凌晨2点半。

  这位西南民族大学毕业的法官,坚守乡村17年,一个人管辖的区域比北京海淀还大,而且很多地方都不通车,只能靠走。他一家三口住在20平米的法庭宿舍里,屋里还长着青苔,封闭起来的阳台就是他8岁儿子的卧室。

  龙进品说:“我个人能力有限,无力为乡亲们撑起一片天,但至少可以为他们撑把伞。”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刚走出校园进入法院工作不到3年,第一次亲身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坚守——在偏远的崇山峻岭之中,还有如此执着的人民法官在默默奉献。他们生活是那么清贫,但因为有了对正义的坚守和对人民的热爱,他们的内心却格外地丰盈富足。

  人民法院的70年是让法治日益成为信仰的70年。

  5年前,我经历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深夜接机,等待落地的主人公是张高平、张辉,他们是那一年备受关注的新闻人物——蒙冤十年的当事人张氏叔侄。根据领导安排,我负责邀请他们参加12月4日举办的最高法院公众开放日活动。

  张辉告诉我,接到电话后,他当晚激动地没有睡觉。而张高平并不想来,他说他害怕法院,也害怕来参观,因为“做梦也想不到会被邀请到最高法院讲故事”。

  我没有告诉他们的是,其实我们比他们还忐忑,最高法院的公众开放日活动从来没有邀请过案件当事人,更何况是一起冤案的当事人。我们不知道他们在那天会说些什么,媒体们又将怎样评价,一切都是未知数。

  当天的公众开放日活动非常成功,张氏叔侄在现场见证了法官们向宪法宣誓,还在舞台上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张高平在现场说:“我相信法律。法院是一个讲法律的地方,咱们没干坏事,为什么怕来法院?”听到这句话时,包括周院长在内的法官们都鼓起掌来。

  我还记得,那一年公众开放日的主题是:“让法治成为信仰”。正如人民大学陈卫东教授所言,让张氏叔侄表达他们朴素的法治信仰,“昭示着最高法院坚守正义的信心,体现了法院的开明和开放,对整个社会都是一种信心的提振”。

  人民法院的70年是人民司法工作日益赢得群众理解的70年。

  一年前,为了充分发挥“基本解决执行难”新闻宣传第二战场的作用,按照院领导的要求,我们和执行局共同策划,借助创新发展的网络新媒体,开展了“决胜执行难”全媒体直播活动。

  起初,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媒体参与,也有媒体认定直播坚持不了太久,抓人和强拆不会长久的吸引受众。一年多来,我们的直播坚持了63期,据不完全统计,观看量已超11亿人次,“教科书式执法”多次引发千万点赞。

  网友们会为奔波了一夜却一无所获的执行法官心疼,要“抱一抱”他们;会要求为酷暑下执行法官湿透了的制服拍特写,也会给霸气喊话“让违法建筑从地球消失”的女执行局长点赞。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国际问题专家张国庆评价说:“全媒体直播实现了法院、媒体、公众的多赢,更重要的是,整个社会都被动员起来,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支持者及宣传者,这本身就推动了社会进步,意义深远。”

  作为一名年轻同志,我在法院工作刚刚12年。12年在70年的时间长河中不过是一朵小小的浪花,在这12年里,龙进品是万千法院人的缩影,张氏叔侄是无数法院事件和案件的缩影,从一篇通稿打天下到全媒体直播再到四大平台的建立和完善,是不断迈进的司法公开的缩影。

  在我看来,人民法院70年的历史,就是由这一个个已经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故事组成,这一个个的故事也描绘了中国法治事业的不断前进。我知道,没有人能够单独完成历史的使命,是每一个法院人的付出,构成了人民法院波澜壮阔的历史。

  (作者系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综合处副处长)

 
责任编辑:刘泽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