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生“红包”增强群众获得感
2020-06-03 23:56:04 | 来源:东方网 | 作者:袁文良
 

  5月22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今年继续执行下调增值税税率和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等制度,新增减税降费约5000亿元。前期出台六月前到期的减税降费政策,包括免征中小微企业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单位缴费,减免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免征公共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娱乐、文化体育等服务增值税,减免民航发展基金、港口建设费,执行期限全部延长到今年年底。并明确说今年要继续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强化对稳企业的金融支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完善退役军人优抚安置制度……

  应该说,李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发出了一个个可人意、暖人心的民生大“红包”,涉及到减税降费、教育就业、公共文化、企业发展、生活消费、医疗养老、脱贫攻坚、优抚安置等基本民生的方方面面,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的亟需,而且蕴含着发展普惠、阳光普照的民生情怀,是我们党初心使命的生动解读,立党为公的生动诠释,执政为民的最好见证。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要想让《政府工作报告》中民生“红包”真正增强群众获得感,一是有赖于各级领导干部强化为民情怀,心甘情愿做人民群众的公仆。而做人民公仆,就要真正把群众放在心上,真正把群众当亲人,要主动走进群众、亲近群众,乐于当学生,向群众学习,到人民群众中去汲取营养,倾听民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一心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解难事,每“打开”一个“红包”,都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高兴不高兴、群众拥护不拥护为检验标准,做到以真情温暖民心,用实事凝聚民心,靠服务赢得民心。

  要想让《政府工作报告》中民生“红包”真正增强群众获得感,二是有赖于找准“打开”每一个民生“红包”的切入点。比如减税降费,就要聚焦市场主体期待,明确各项减税降费措施,严查乱收费、“搭车”收费等违法违纪行为;又如教育就业,不仅要加大职业技能培训规模和高职院校招生规模,而且要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广泛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使更多的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再如医疗养老,不仅要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而且要拓宽养老服务方式,丰富养老服务内容,让老人们感受到亲情与温暖。

  要想让《政府工作报告》中民生“红包”真正增强群众获得感,三是有赖于全社会的人人参与、人人出力。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无论“打开”哪一个民生“红包”,仅靠一个人或一个部门的单打独斗显然不行,都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实践也证明,不论是减费降税、教育就业,还是公共文化、企业发展,亦或是生活消费、医疗养老,还或是脱贫攻坚、优抚安置,都需要政府各部门的联手合作与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以形成普惠效应,从而让群众直观地感受到惠民实事的打造,感受到民生“红包”带来的福祉。

  总之,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只要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行使权力时坚持为人民服务,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就能够确保李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发给老百姓的一个个民生“红包”真正惠民,从而点燃老百姓享受红红火火生活的希望之火,使老百姓体会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责任编辑:王娜
网友评论:
0条评论